宫前乡

宫前乡

人口 14760
气候条件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豫M
地理位置 河南省三门峡市东南
下辖地区 宫前、池芦、韩川、头峪、杏花
中文名称 宫前
机场 新郑国际机场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398
目录导航

宫前乡位于秦、晋、豫三省交界处的黄河金三角地区,三门峡市陕县东南部,西距三门峡市区38公里。东连古都洛阳,西通雁翎雄关,北靠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南依伏牛群山,面积:197.87平方千米,人口:15265人(2005年),代码:411222211。2006年,辖宫前村、卸花池村、韩川村、黑山沟村、池头村、蔡家湾村、明山村、竹园村、太子沟村、刘家庄村、铁炉沟村、苇元沟村、三道院村、金凤村、瓦窑沟村、杨河村、青涧村、农场村、头峪村、西坡村、马圪塔村、五峪村、岳家沟村、池芦村、杏花村25个村委会,192个村民小组。

  宫前乡现有省道318、249线横穿全境,县乡公路( 观音堂镇-宫前乡、 硖石乡- 店子乡)纵贯南北,交通通讯便利,境内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气候宜人, 历史文化悠久,土特产品众多,自古就是休闲避暑胜地,有“三门峡后花园”的美誉。昔日 女皇 武则天在此建避暑 行宫,故曰宫前。该乡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曾留下 武则天行宫遗址、 万岁山、 擂鼓山、 点将台、 跑马道、卸花池、太子沟等众多名胜遗迹和许多脍炙人口的 民间传说故事。该乡西部 雁翎关为古代东西出入门户,为兵家 必争之地。历史上著名的“崤之战”和“ 赤眉军 崤底大战”就发生在这里。位于境内西北部的响平山海拔1309米,山顶有一块10余亩大的平地,人行其间可闻清晰的脚步回声,响平山由此而得名。山上有一石碑记载:“平山为最灵焉,盖非灵不响,惟响故灵也”。登临峰顶,西可观蜿蜒 古黄河,东可望莽莽洛阳川,还可体味脚下神奇的山鸣谷应声。西南部的明山景区群山竞秀,山泉密布,鸟语花香,风景秀丽,野生的土特产品资源丰富。主要景点有: 白龙潭、 苍龙潭、 明山寺、上宫寺( 皇姑寺)、 仰天池、原始森林区等,游人到此除 游山玩水外,还可品尝农家风味,体验农家生活。可供开发的 旅游项目有女皇行宫遗址历史古文化游;响平山和名山景区自然生态山水游和大石 涧河漂流等。
  历史上著名的 崤函古道即是古代对 洛阳至 潼关这段道路的通称。在陕县境内分南北二路,南崤道即由 陕州古城经 交口乡、 菜园乡、宫前乡、 蔡家湾折北抵硖石,东过七里入 渑池,此为 春秋至 东汉时期的要路。现存雁翎关和硖石关两个重要关隘。其中雁翎关位于陕县菜园乡与宫前乡交界处,关口海拔高度851米,宽度约200余米,最窄处宽约30余米,关口 东西均为陡坡,形势颇为雄险。雁翎关 春秋时期称其为南陵,北魏至唐又称西崤,关口东面响屏山为西崤诸山之宗,其附近诸山,据 《 水经注》记载有千崤、盘崤之称。崤、雁二字声同韵近,疑雁翎关本名崤陵关,因群众 讹传,称其为雁翎关。在雁翎左边的一片高阜处,有一座古冢- 夏后皋墓。《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载:“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即指此。 图片
  据《陕州志》引旧志记载:“避暑宫在 朱家原社,其山高耸,林木阴郁,武后营以避暑。”行宫遗址 坐北朝南,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60米, 居高临下,地势平坦。遗址背靠海拔1309米的响屏山,面临清碧秀媚的永 昌河,距横亘在河谷之中的唐代“ 两京( 西安、洛阳) 官道”———南崤道仅数百米之遥。《陕县文化志》记载:“ 天授元年( 公元690年),武则天巡幸 东都,途经陕州,作诗《 游 九龙潭》,并在县境东南朱家原建避暑行宫。”行宫建成后, 朱家原村因地处行宫之前而更名为宫前村。
  该乡矿产资源丰富,地理属 崤山山脉,地质为破碎性 火山岩,东部少部分地区为火山岩裂隙地。 矿藏复杂,品种多,藏量大。据初步查明宫前有各种矿藏二十余种。 有色金属矿有:金、银、铜、铁、铅、锌等; 非金属矿主要有: 重晶石、 石英石、 花岗岩、 硅石、澎 润土、 萤石、 云母石、 磁石等,据地质部门勘测,该乡重晶石储量达600万吨,居 豫西之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