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溪乡卫星地图行政代码:430822225
行政级别:乡
长途区号:0744
车牌号码:湘G
人口:约1.3万人
人口密度:97人/km2
面积:134km2
邮政编码:427000
身份证前六位:430822
隶属政区::桑植县
桑植县辖乡。1949年前属 爱物乡,1952年设上河溪乡,1958年设五星公社,1961年复名上河溪公社,1984年置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府84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人口1.3万,绝大多数为土家、苗、白等少数民族。乡政府驻上河溪。桑(植)龙(山)公路横贯全境。辖上河溪、竹元冲、车头沟、比 石溪、趴拉坪、邓家坡、杨竹溪、 黄金塔、 狮子坪、 白竹山、熊家坪、地界、东风坪、 桃树湾、刘家垭1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有采炼、制陶、水电等厂(场)。农业主产玉米、薯类。 [1].
地形复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和东北部属中山和高山地区,中部、南部和西南部属中山和丘陵岗地。境内有10426个大小山头,最高点八大公山主峰斗篷山海拔1890.4米,最低点竹叶坪乡柳杨溪河谷海拔154米。
地质构造属新华夏结构体系,由于受八面山褶制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广泛分布为中山、低山地貌。全县地层主要属三迭系中统,寒武系下统,震旦系下统等,以三迭系和志留系为主。
属中亚内陆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为17°C。因地貌差异大,气候变化呈垂直规律,“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该成间断性地地方性雷雨和暴雨中心之一。由于地形复杂,气候特殊,既形成适应动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环境,又造成多种灾害性天气,十年九灾。
上河溪乡全乡总面积13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45亩,其中水田7178亩,旱地3067亩。下辖15个村,12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438户,总人口12921人,主要为土家族、苗族。
上河溪乡群山连绵,山青水绿,土地肥沃,山地资源、矿产资源丰富,埋藏着上百万吨的煤炭,30多万吨的重晶石。近十年来,通过山地开发,建成了以上河溪村为主的梨村、板栗树种植基地,果园总面积1500多亩,年产干、水果100多吨。以粮食、水果、烟叶、花生、蔬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猪、牛、羊饲为主的养殖业以及采厂业是上河溪乡的经济主体。
上河溪乡“走开发之路,兴全乡经济”是上河溪乡发展经济的总思路。该乡利用本地资源,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先后在4个村开采煤炭资源,并成立了一家规模较大的煤炭公司。该公司每年向处输出煤炭30000吨。以此企业和集镇街道建设为龙头,带支了农副产品加工、商业、运输业的发展。200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2545万元。
上河溪乡处于桑龙干线,是桑植、龙山两县的必经之呼,交通通迅便利,投资环境日趋完善。全乡已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电话和有线电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迅速,有科技服务机构和医疗卫生单位4个,中小学校11所,在校学生2000多人。
作为桑植县的西大门,上河溪乡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全方位经济发展的格局。在今后的日子里,上河溪乡将会以坚实的步伐走上更加健康、文明、富裕之路。
上河溪乡上河溪乡竹园冲村在开展城乡环境同治活动,通过成立义务清扫队和卫生监督协会,引导村民共同建设环境优美新农村。
在竹园冲村,一支由该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30多人组成的义务清扫队,每周都会对该村12公里水泥路面进行清扫,并清理掉河道内的白色垃圾。
一个星期一般自己屋门口旁边一天一次,到上面点都是一个星期看一次,不卫生的地方都要打扫。除义务清扫队外,该村还成立了由党员、村民代表和退休教师组成的卫生监督协会,协会向村民宣传环保知识,加强对家庭卫生的监督。
目前,该村村民卫生习惯好,家家户户院内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整齐有序,资源循环利用,村里的整体环境有了很大改变。
群众代表村委干部积极的配合,对于垃圾,关于垃圾治理这块,形成共识,所以能够得以长期的坚持下去。将通过开展城乡同治这项工作把该村打造成路畅通、河水清、房干净、山常绿的和谐村庄。
九天洞位于桑植县西南部利福塔镇水洞村境内,北距县城17公里。此洞因天生有九个天窗与外界相通而得名。洞口南侧2.5公里处,有集自然风光和浓郁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峰峦溪天然森林公园与之相依相衬。洞口东南向2公里处,澧水像条银色飘带,婉蜒流过。
九天洞内百余处景点、享有“世界奇穴之冠”、“亚洲第一洞”诸桂冠。洞分上、中、下三层,最下层低于地表面400多米。洞内36支洞交错相连,内有30余座大厅、10余座洞中山、6方千丘田、5座自生桥、3段阴河、3个天然湖、12瀑、3井等景。拥有九星山玉柱、九天玄女宫和寿星宫三大奇观。
位于桑植县城19.5公里,距张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区121.5公里,距九天洞2.5公里;古寨建于唐宋,盛于明清。曾是澧水上游“千帆林立的老码头、商贾云集的古集市、梢公荡魂的逍遥窟、明清社会的万花筒”。古老的风火墙、低矮的吊脚楼向游人展示着土家人的才智,一条条青石板,一声声咚咚喹,在诉说着古寨子曾经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