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美术馆2009年1月1日,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正式破土动工,合肥版“鸟巢”应运而生。这座“鸟巢”当初设计为合肥国际科技创新展示馆,后来更名为合肥美术馆。2011年,某网站组织评选的“2011第二届中国十大丑陋建筑评选”网络投票前十名出炉,被誉为合肥版“鸟巢”的合肥美术馆名列其中。合肥网民对此反响强烈,纷纷进行评论。合肥美术馆的主设计师孟建民接受采访时表示,合肥“鸟巢”被评丑陋并非全是坏事,起码它引发了社会对建筑美学的讨论,从提升社会审美的角度是有积极意义的。
合肥美术馆合肥版“鸟巢”其主体工程几乎都是采用钢柱和玻璃焊接或镶嵌而成的,因为施工质量问题,建成后曾经出现了漏水的情况。合肥市重点工程管理局责成施工单位修理完善并验收合格后,已经移交给合肥市文广新局,而合肥市文广新局已经将其交付给合肥市文化馆使用,用于群众文化活动。[1]
合肥市文化馆负责人表示,由于该馆的功能调整,正对场馆进行消防工程改造、内部建筑区域分割装修和除湿等工作。装修后,场馆内部会布置成非遗展厅、排练厅、小剧场等,室外会打造成户外演艺广场。由于装修工程复杂而庞大,工期可能达到一年半之久,预计2015年年中对外开放。[2]
合肥美术馆安徽“合肥美术馆”场馆大门紧闭。这座耗资近2亿元人民币的公共建筑“合肥美术馆”开建于2009年,两易其名,却至今未对外开放。合肥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该馆的功能调整,目前正对场馆进行消防工程改造、内部建筑区域分割装修和除湿等工作。装修后,场馆内部将布置成非遗展厅、排练厅、小剧场等,室外将打造成户外演艺广场。由于装修工程复杂而庞大,工期可能达到一年半之久,预计明年年中对外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