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洗

朱洗

中文名 朱洗
职业 生物学家
逝世日期 1962年7月24日
代表作品 生物的进化
出生日期 1900年10月14日
毕业院校 法国蒙伯利埃大学
目录导航

以杂交试验分析精卵结合的过程

  朱洗早在法国期间,就同巴德荣合作开展两栖类杂交研究,分析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卵细胞受精现象,提出受精可分为激动、修整和两性结合三个阶段。他的博士论文就是根据法国南部11种有尾和无尾两栖类杂交研究的结果,阐明了不同品种精子和卵球的结合性,并分析了不同杂种类型中染色体、星体和纺锤体等细胞器的行为,从而说明畸胎和胚胎中途夭折的细胞学原因。回国之后,他又采集广东、上海和东北不同生态地域20余种无尾两栖类继续进行试验,结合生态环境进一步加以论证。有趣的是,他还用人工方法,获得了自然界原来不存在的新型杂交子裔。

提出卵裂节奏概念

  朱洗以两栖类、家蚕、海胆等作材料,做过大量卵球成熟和受精的试验。他(前期工作同巴德荣合作)曾应用CO2或KCN窒息,或渗透压“排毒”等生理方法,处理处于不同成熟程度的卵球,观察卵球成熟过程的细胞学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原因。他们认为染色体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是卵球核成熟的形态标志;但是,不限于此,亦伴随着卵质成熟的变化,卵质的成熟程度会影响其正常受精和胚胎发育。结合着受精和单性生殖的试验,还大量观察了各种人工处理的不同成熟程度卵球受精过程的细胞学切片,从染色体、星光和纺锤体等细胞器有规律的活动中获得深刻的印象,提出了“卵裂节奏”的概念,也就是卵球成熟、受精和发育的“时”“空”秩序性的概念。他认为,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内所有器官都是按一定规律次第出现和活动的。在时间上,先后不乱;在空间上,要各居一定的位置。他还用通俗的语言生动说明卵球分裂发育的复杂道理:“正如排演一出古典戏剧,每一个角色要在一定的时间出场,要有一定的服饰,要走一定的台步,要唱一定的歌曲,否则,……非拆台不可”。朱洗提出的这个概念对生命现象来说是有普遍意义的。

提出两栖类受精三元论学说

  朱洗首先建立了蟾蜍卵巢离体排卵的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来探讨两栖类卵球受精的机制。他从离体卵巢排出的裸卵不能受精的现象中,进一步分析蟾蜍输卵管的分泌物对受精的影响。提出:由输卵管分泌包裹在卵球外表的胶状分泌物,对精卵的结合具有决定的意义。从理论上阐明受精除了必须注意卵球与精子的成熟程度和活动能力之外,还必须注意第三种条件,即精卵结合所需的环境条件。离体排出的卵球,因为未经输卵管,不带有输卵管分泌物,所以不能受精。这个受精“三元论”的提出,纠正了以往“唯卵的单元论”和“精卵相互抗衡的二元论”的偏颇。对此,庄孝僡教授曾经指出,当时朱洗“在脊椎动物发现主宰受精的物质不是来自生殖细胞本身,而是来自体细胞,这还是第一次”。

阐明卵球成熟程度与胚胎发育的关系

  这项工作可以说是朱洗探索“开发育之门”中的重要总结。在1949年前,他只能是断断续续地在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一直到他逝世之后,由他的学生和助手王幽兰最后完成发表。大量实验结果表明:第一,在鱼类和两栖类上,处于第二次成熟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不见得都能很好受精。仅凭形态成熟的标志—卵核的分裂图形,作为授精或单性生殖时刻的参考,不很可靠,必须在卵质成熟时,接受精子或单性生殖的处理,才有完善发育的可能。第二,卵球的成熟,大致可分为不够成熟、适当成熟和过分成熟三个时期和两个过渡阶段。不够成熟和过分成熟的卵球常常接受多数精子,只有激动的反应,没有充分的调整能力。而在不够成熟与适当成熟、适当成熟与过分成熟之间这两个过渡阶段中受精,又常常出现畸形怪胎。唯有适当成熟这一时期的卵球,受精后才能正常发育。朱洗指出,这是人工授精和进行人工单性生殖的适当时刻。学术界认为,朱洗这一结论具有重大的意义。尽管这是在蟾蜍和鱼类卵球上得到的,但由于生物界的卵细胞成熟有它的共性,成熟可分为三个时期和两个过渡阶段的规律是有普遍性的。因此,这一结论,对于掌握适当时机去开启“发育之门”具有普遍的意义。

发现家蚕混精杂交逾数精子能影响遗传性

  朱洗根据桑蚕卵是生理的多精子受精的特性,用了14个品系的家蚕作材料来进行混精杂交的实验。选用颜色、皮斑、形态、附肢、茧子形状和缩皱程度都有不同的家蚕品系,经过混精杂交,证明了同品系的精子不一定都占有优势,后代的杂种往往有较多的个体表现出异品系的特征。他认为逾数的(未与卵核结合的)精子可能与这些特征的出现有关。这一新见解引起了国际上一些科学家的极大兴趣。在实践上,用混精杂交培育出了色泽好、茧形特大的杂交种蚕,它的产量、孵化率、上簇率、结茧率和收茧率,都比一般杂交品种高出许多。因此,混精杂交还为选育良种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这一研究成果,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培育出世界首批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在以往的几十年中,世界上各国的科学家在蛙科动物上做了许多次人工单性生殖的实验。虽然能得到一些蝌蚪或极少数无父的子代,个别达到能产卵传种的阶段。但在蟾蜍科动物上,尚未见到类似的报道。因此,人工单性生殖的蟾蜍是否具有传种能力,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朱洗和他的助手王幽兰等人,利用上海蟾蜍离体产出的无胶膜卵球(这些卵球不经输卵管排出,不带有输卵管胶状物质,所以绝对没有接受精子的可能)做实验材料,自1951年至1959年的8年中,经过几十次的实验,涂血针刺了数以成万计的卵球,得到了25只小蟾蜍,其中两只(都是雌体)长到了成体。1960年死去一只,仅存的一只,在1961年3月初,与正常雄体抱对受精,得3000多颗受精卵球,发育良好,从中产生“没有外祖父的蝌蚪”800多只,多数登陆成为小蟾蜍。

  这一有趣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脊椎动物人工单性生殖的子裔照常能够繁育后代。1961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把这项科研成果拍成了科教片《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记录了这位生物学家一生中最后的科学活动的形象。

印度蓖麻蚕的引种驯化和推广

  蓖麻蚕原产印度一带,是一种半野生多化性的蚕,以蓖麻叶为食物。解放前蓖麻蚕曾几次引入我国,都因没有掌握它的生长发育规律而未能获得成功。朱洗针对其多化性的特点,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着眼探讨,抓住了防病、饲养与越冬等关键问题,逐步解决了卵不出蚕、蚕不结茧、蛹不化蛾、蛾不交尾等问题。同时还通过寻找代用饲料、温室保种和南方越冬保种等途径,解决了推广生产中蚕种的大量供应问题。在这基础上,他进一步选育既能越冬又能保持其多化性的新品种,用我国樗蚕与蓖麻蚕杂交后进行定向选育,并结合蚕蛹不同发育期低温冷藏的生态诱导方法,培育出了冬季低温休眠的杂交新种。此外,他还亲自编写《怎样饲养蓖麻蚕》等小册子,亲自组织和讲课传授技术,培训了一批批来自全国几个省市的推广蓖麻蚕的骨干,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推广蓖麻蚕创造了条件,为纺织业增加了一种新绢丝原料,并为农村增加了一个新的副业。蓖麻蚕的引种驯化成功,被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生物学中重大研究成果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范例。”这项成果获1956年中国科学院科学奖三等奖和1964年国家发明奖。

家鱼的人工繁殖

  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的饲养,是历史上我国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但是长期以来,鱼苗都要到大江的激流中捕捞,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难以扩大养殖。以往的定论认为,家鱼在池塘中生殖腺不能发育,无法产卵繁殖鱼苗。1956年,朱洗在北京参加国家12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时,受一些朋友的鼓励和支持,提出了要去解决这个被视为“禁区”的课题。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准备,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等单位的协作下,朱洗带领了一批科技人员跋山涉水,深入江河湖泊踏勘,积累了许多资料。起初,他从分析家鱼生殖和环境的关系入手,设想用“人造江河”(人工环道)的生态方法来诱导亲鱼产卵,所以选择了诸暨南门外浦阳江天然产卵场近旁兴建人工环道。以后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池塘中有生殖腺发育的亲鱼。这时,他又想到生理催产的方法,用生态和生理结合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1958年春,广东南海水产研究所应用鱼脑垂体催产鲢鱼成功。这一方面鼓舞了朱洗,另一方面也使他觉得鱼脑垂体数量很少,不能满足推广的需要。因此,他试验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催产,于当年秋季成功地使鲢鳙两种家鱼产卵,孵出“秋花”(秋季孵出的鱼苗)。不久,又在上海水产局青浦养殖场和浙江水产厅协作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亲鱼培育、人工催产和鱼苗孵化的技术方法。1961年在上海召开家鱼人工繁殖经验交流会,从此一整套的技术方法在全国迅速推广,人工繁殖的鱼苗也开始大量供应,结束了几千年来家鱼鱼苗要在大江里捕捞的状况,促进了我国淡水养殖事业的发展。据调查,1961—1988年,家鱼人工繁殖已在全国26个省市推广应用,增产鱼苗和商品鱼价值累积超过120亿元,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贡献。该成果于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人物简历

    1900年10月14日 出生于浙江省临海县(今为临海市)店前村。

  1920—1925年 法国勤工俭学,先后在6个工厂做过铸工、车工、搬运工、汽车修理工。

  1925—1931年 法国蒙伯利埃大学学习,后任助理研究员,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

  1933—1934年 任中山大学生物系教授。

  1935—1936年 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

  1936—1942年 任上海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主任。

  1942—1945年 任浙江省临海县琳山农业学校教员兼校长。

  1946—1949年 任北平研究院生理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兼台湾大学动物系教授,系主任。

  1950—1952年 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室主任。

  1953—1957年 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副所长。

  1958—1962年 任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

  1962年7月24日病逝于上海。

主要论著

  1 Zhu Xi.L’activation et la rectification dans la parthenogenese des Echinides par l’hypertoaie seure.Compt Rend Acad Sci Paris,1926, 183:636—639.(合作者:Bataillon.)

  2 Zhu Xi.Etudes analytiques et experimentales sur les rythmes cinetiques dans l'oeuf(Hyla arborea,Paracentrotus liuidus,Bombyx mori).Arch biol,1930c,40:436—539.(合作者:Bataillon.)

  3 Zhu Xi.Etude cytologique sur l'hybridation chez les Anoures.Arch d'Anat Micros,1931d,27:1—105.

  4 Zhu Xi.Artificial parthenogenesis in some Chinese frogs with especial reference to some three一year—old fatherless frogs.Chinese J V 1938a, 29:103—108.(合作者:陈兆熙 张果)

  5 Zhu Xi.Etudes cytologique et experimentale sur la maturation artifi- cielle osmotique in vitro sur l'oeuf d'Anoures.Acta zool Taiwanica, 1948a,1:1—66.

  6 朱洗.利用氰化钾离释蚕卵分裂节奏的细胞学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55,4:231—291.

  7 朱洗.用实验的方法研究蟾蜍输卵管的分泌物对受精的关系并讨论精子入卵的机制问题.实验生物学报,1956,5:75—112.(合作者:王幽兰)

  8 朱洗.蟾蜍体外成熟卵球的人工单性发育及卵球成熟程度之不同与单性发育的关系.实验生物学报,1959,6:276—298.(合作者:王幽兰)

  9 朱洗.世界第一只无父母蟾蜍产卵传种.科学通报,1961:50.(合作者:王幽兰、徐同江)

  10 朱洗.从受精过程讨论动物远缘杂交问题.科学通报,1961(7):1—7.

  11 朱洗.金鱼和鳊鱼卵球成熟的细胞学研究,实验生物学报,1962,8:1—33.(合作者:王幽兰)

  12 朱洗.关于臭椿—蓖麻—蓖麻蚕—寄生蜂的连串发展和综合利用问题的刍议.红旗,1962,6:34—41.

  13 朱洗.不同成熟程度蟾蜍卵球受精后的发育.实验生物学报,1964,9(2):101—106.(合作者:王幽兰)

主要译著

  1 朱洗.动物学(共三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上),1936(中),1937(下),(与张作人合译).

  2 朱洗.《生物学丛书》共八种:

  (1)蛋生人与人生蛋,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

  (2)我们的祖先,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0.

  (3)重女轻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1.

  (4)雌雄之变,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5.

  (5)智识的来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

  (6)爱情的来源,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6.

  (7)维他命与人类之健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9.

  (8)霍尔蒙与人类之生存,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50.

  3 朱洗.脊椎动物发生学(翻译)(共二册),上海:中华书局,1951,1—834.

  4 朱洗.生物的进化.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628.(非译著 为其专著)

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

  祖父带他去遛鸟,开启对生命的热爱

  朱洗能走上生命科学研究的道路,跟祖父的影响很有关系。

  朱洗的祖父是一个热爱各种生命的老人。在他开的小中药铺子里,除了各种各样的中药药丸,还种植着各色花草,饲养着各类鸟雀,悬挂着许多造型别致的鸟笼。

  朱洗刚能蹒跚作步,爷爷就常趁着曙色初露,带着他进山。每次去到山坳前那块空无一人的静谧的草地上,爷爷就眯眯笑着把一只装着特殊机关的鸟笼挂上树杈。笼子里一早放了一只经过精心挑选的善斗的黄鹊,爷爷十分熟悉鸟儿的脾性:争强好斗。那只善斗的黄鹊便成了“引君入瓮”的工具,一种特殊的“鸟饵”。

  爷爷神清气闲地去练他的太极拳了,小朱洗则站到树下,目不转睛地盯着那只神奇的鸟笼。那只不甘寂寞的黄鹊在鸟笼里蹦上跳下,尽情地放声欢唱着。很快地,引来了越来越多的鸟儿,闻乐同歌的群鸟一开始先是在外围作翱翔逗留状,慢慢地就跟笼内的黄鹊唧唧喳喳搭上了话,最后,终于忘情地争先恐后地钻进了笼子,放开嗓子对唱起来。正在这时,爷爷以迅雷不及掩耳般的手势,将笼门一把关上!从头至尾观此胜剧的朱洗,不由地将小手拍个不停:

  “爷爷真行,爷爷真行,爷爷真了不起!”

  渐渐地,大自然和生命的美好在小朱洗的小脑袋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祖母陪他玩鱼虾,学会对自然的观察

  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啊!由喜欢鸟儿开始,小朱洗对小虫、小鱼、小虾等各种各样的小生物也都产生了浓郁的兴趣。不过,这倒还不是朱洗后来能够成功的决定因素:对孩子来说,兴趣固然宝贵,但仅有兴趣是不够的。当时不少与朱洗同龄的孩子也喜欢雀鸟鱼虾的,但他们最终并没有都成为生物学家。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的兴趣或者被成人扼杀了,或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了,或者兴趣只是兴趣而已,没有被向前推进一步,变成远大的理想,变成踏实的追求。

  朱洗就不同了,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对教育常理无师自通的奶奶。平时家里买点鱼虾烧菜,小朱洗总是颠前跑后、请求母亲为他留下几只活鱼活虾让他玩耍。家务繁忙的母亲通常无暇顾应他的请求,好在他还有个钟爱他的祖母。祖母并不知道什么观察、实验之类的名词,但她知道只要挑一些最大最鲜活的鱼虾,放在盛满水的小盆里,摆在小孙子面前,他就能安静地蹲在那里半天不挪窝。她常常陪着小孙子一块玩耍和观察,因为她喜欢小孙子这副模样,她觉得沉得住气、静得下心的孩子将来才有出息。

  或许是因了祖母的鼓励,小朱洗变得心思越发缜密、观察越发仔细,视野也变得越发开阔了。故乡临海多的是山水,跟其他喜爱玩乐的孩子不同,朱洗更爱静静地漫步在山间小道上、坡边小溪旁,注意观察自然界一切新奇的生命。对于那些遍布山野小流的小鸟小虫小鱼,他格外专注入神,常常久留不去。

  有时,他会蹲下身子,仔细地观看蚂蚁成群结队地运食搬家;有时,他会去到屋前自家那块菜地里,认真地“欣赏”那菜虫一点一点地蚕食绿油油的菜叶,并时时一个人莫名其妙地为有新的发现而喜不自胜!路人只以为这个小男孩在玩耍,朱洗恐怕也不认为自己在做什么“研究”,但事实上,这可能正是他一生中最早着手的“研究课题”。

  这就是朱洗的儿时生活、儿时乐趣,这就是朱洗的启蒙教育。那无数美丽可爱的小鸟、活蹦乱跳的鱼虾,构成了朱洗童年世界的主要画面;而正是这种不少现代孩子可望而不可即的童年生活,造就了朱洗一生对大自然、对生物世界永不疲倦的探索热情和细致认真的关注目光。

  祖父祖母当年一定没有想到,他们无意间为小孙子缔造的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世界,竟然为人类社会奉献了一个大学者。

空前的科技成果

   朱洗是杰出的生物学家,中国细胞生物学和实验生物学的创始人与奠基人之一。他向生命科学事业、向人类世界奉献的那一份珍贵礼物尤其奇特——一只“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

  朱洗,原名朱玉文,浙江临海人。1919年在浙江省立第六中学读书,因参加五四运动被开除。1920年夏赴法勤工俭学。1930年获法国国家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任中山大学教授。1935年任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员兼中法大学教授,1936年任上海生物学研究所所长,参与创办《中国实验生物学杂志》。建国后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即中国科学院院士)等职。他研究动物卵子的成熟、受精和人工单性生殖,对卵子的成熟程度和胚胎发育的关系作了成功的阐述。“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是他对生物科学所作的重大贡献,所创立的蟾蜍卵巢离体排卵法为植物的引种驯化和动物的人工繁殖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从小立下报国志,成为著名科学家

  1919年,朱洗参加了波澜壮阔、震惊全国的五四运动,次年赴法勤工俭学,决心勤奋学习,学成回国报效祖国。在法兰西,朱洗表现出少有的勤奋好学。他总是提早一个小时最早到达课室,又总是在下课后一个小时最后一个离开,就在这一前一后的两个小时时间里,他通常就出色地完成了课前课后的预习、复习和整理笔记的工作。

  当时,他的导师巴德荣教授正致力于对动物单性繁殖的实验,实验的对象是青蛙,但是由于蛙卵(细胞核)外壁过于坚硬圆滑而导致针刺失败。担任助手的朱洗从罐头外壁受热膨胀获得启发,建议让玻璃针经适当加温后刺入蛙卵。此举直接令实验取得成功,并由此生成震惊世界的国际上首例“没有父亲的青蛙”。而朱洗应用加热玻璃针针刺细胞核促使其自身分裂繁殖的技术,甚至成为后来“克隆”技术的雏形。

  1932年朱洗学成归国后,一直致力于实验生物学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后期,朱洗再度突破自己导师巴德荣教授当年关于单性繁殖的动物不会再有后代的理论,通过卓有成效的实验,获取了“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这一空前的科技成果,并为现代生物学奠定了生物繁殖也取决于细胞质这一现代克隆技术的理论基础。至今,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草坪上,仍伫立着他的铜像。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