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区

柯城区

中文名 柯城区
车牌代码 浙H
外文名 KechengDistrict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8个街道、2个镇、8个乡
行政区类别 市辖区
国家/地区 浙江省衢州市
著名景点 乌石山风景区、乌溪江风景区
区委书记 蒋国强
电话区号 0570
目录导航

历史沿革

境内汉属会稽郡太末县,县治今龙游县。东汉初平三年(192年)析太末置新安县,隶属会稽郡,境属新安县,县治驻境内峥嵘岭。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新安县改称信安县,县治仍峥嵘岭。南朝陈永定三年(559年)于信安县设信安郡,信安郡驻峥嵘岭;三年后信安郡撤销。唐武德四年(621年)于信安县置衢州,境属衢州信安县,州治驻峥嵘岭;八年废衢州。垂拱二年(686年)复置衢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州。

唐咸通元年(860年)改信安县为西安县,境属西安县,县治始驻峥嵘岭后移仁寿坊。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衢州路;至正十九年(1359年)衢州路改称龙游府,府治驻境内府山;二十六年龙游府改称衢州府。

明嘉靖元年(1522年)金衢守道驻境内道前街。

清顺治元年(1644年)金衢守道改称衢州府;三年衢州府改称金衢巡道,道治驻境内紫金坊;五年浙闽总督驻境内北门校士馆;十五年移温州。清康熙九年(1670年)金衢严守道驻道前街;十二年浙江总督驻校士馆;二十一年移杭州。雍正十二年(1734年)金衢严巡道驻道前街;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裁西安县,由府兼理县事,境属衢州府。10月辛亥革命,置衢州军政分府,境隶衢州军政分府。

民国元年(1912年)2月,废衢州军政分府,以府名县称衢县,境属衢县,县治驻道前街。民国三年(1914年)衢州隶金华道,道尹驻道前街。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道撤,衢县为省直属,县治驻忠烈庙前;次年衢县改隶浙江省衢县督察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5月于衢县设浙江省第一县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改为衢县行政督察区;次年7月改衢县行政督察区为浙江省第五行政督察区,督察区均驻府山。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境内有峥嵘镇和下村、石梁、毓秀、航埠、沟溪、将军、黄坛7个乡。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衢县隶属浙江省第三行政督察区,督察区初驻府山,8月迁江山。

1949年5月6日衢州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衢州军事管制委员会实行军事管制。20日,成立衢县人民政府,人民政府驻忠烈庙前(1950年9月迁县学街)。6月7日,城区及城郊划衢州市(县级)管辖。

1953年5月,城关区复归衢县管辖。

1955年3月,衢州专署撤销,衢县划归金华专区管辖。

1958年9月,撤区建人民公社,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境有红专(城关)人民公社、卫星(航埠)人民公社、东风(石梁)人民公社及所属管理区及上游(后溪)人民公社所属的园林、华墅管理区,和平(大州)人民公社所属的石室管理区。

1961年9月,大公社改为区公所,管理区撤并为人民公社,境内有4个区(镇),15个人民公社。1981年5月,衢县改称衢州市(县级)。

1985年5月15日,撤销金华地区,设省辖衢州市及衢州市柯城区、衢江区(12月改称衢县)。柯城区管辖上街、下街两个街道和石室、下张、汪村、黄家、万田、浮石、柯城、花园8个乡。

2001年12月10日,衢州调整市区行政区划,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衢县,设立衢州市衢江区。并将原衢县的华墅、沟溪、七里、九华4个乡和航埠、石梁2个镇划归柯城区管辖。[9]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0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衢州市柯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5]75号),12月26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柯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衢政发[2005]63号):一、撤销上街街道和下街街道,将原上街街道所辖的行政区域与原下街街道的天皇巷、县学街、钟楼3个社区以及北门社区斗潭河以南部分行政区域合并,设立府山街道。调整后,府山街道辖8个社区,办事处驻蛟池街68号。二、调整荷花街道行政区域,将原荷花街道双水桥社区划入双港街道。调整后,荷花街道辖7个社区、1个行政村,办事处驻花鸟市场南17号。三、撤销花园乡建制,将原花园乡除横路、上厅、响春底、桥头4个行政村外的行政区域与衢化街道合并,设立花园街道。调整后,花园街道辖20个行政村、4个社区,办事处驻衢化路横街1号。四、调整姜家山乡行政区域。划出过溪畈、双塘岭、回龙、压潮4个行政村后,姜家山乡辖17个行政村,乡政府驻方家塘山1号。五、调整万田乡行政区域。划出河边埂村后,万田乡辖26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白塔山。六、撤销柯城乡建制,将原柯城乡衢江以东的行政区域与原下街街道斗潭社区(把原下街街道北门社区斗潭河以北部分行政区域划入斗潭社区)合并,设立信安街道。调整后,信安街道辖4个社区、5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北门街外3—132号。七、将原柯城乡衢江以西的白云社区和严家圩、鹿鸣山、钱家山、湖柘垅、亭川、龚家埠头、地藏寺、花园岗8个行政村与原姜家山乡过溪畈、双塘岭、回龙、压潮4个行政村及原万田乡河边埂村合并,设立白云街道。调整后,白云街道辖13个行政村、1个社区,办事处驻花园大道18号。八、撤销汪村乡建制,与原荷花街道双水桥社区合并,设立双港街道。调整后,双港街道辖2个社区、16个行政村,办事处驻双港路164号。九、调整石室乡行政区域。将原花园乡横路、上厅、响春底、桥头4个行政村划入石室乡。调整后,石室乡辖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石三村。此次行政区划调整后,柯城区辖航埠、石梁2个镇,黄家、七里、沟溪、九华、华墅、姜家山、万田、石室8个乡,城区设信安、白云、府山、荷花、双港、花园、新新7个街道。

2007年11月12日,《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柯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衢政发[2007]64号):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衢州市柯城区部分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浙政函[2007]151号)精神,同意将花园街道陈家、东周、上草铺等3个行政村划归黄家乡管辖。调整后,黄家乡辖19个行政村,乡政府驻地不变(黄家村);花园街道辖4个社区、9个居委会、17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地不变(衢化路横街1号)。

区划详情

截至2019年底,柯城区境内有2个镇、8个乡、8个街道,分别为新新街道、府山街道、荷花街道、信安街道、白云街道、双港街道、衢化街道、花园街道、石梁镇、航埠镇、黄家乡、七里乡、九华乡、沟溪乡、华墅乡、姜家山乡、万田乡、石室乡。区政府驻信安街道。[10]其中新新街道、黄家乡委托市绿色产业集聚区管委会管理,白云街道委托市西区开发建设管委会管理。[11]

街道、乡镇 下辖
新新街道 金桂社区、彩虹社区、三衢社区、扬浦社区、五环社区、乐业社区、银桂社区、童村碓村、戴家村、后贻村、上妙村、白沙村、建新村、十五田铺村、小南门村、杨家田铺村、东埂村、官庄村
府山街道 蛟池街社区、城站社区、府山社区、坊门街社区、天皇巷社区、县学街社区、北门社区、钟楼社区
荷花街道 新荷社区、荷东苑社区、荷西苑社区、清莲里社区、松园社区、兴华社区、通荷社区、朝阳社区、朝晖社区、大南门村
信安街道 斗潭社区、紫荆社区、迎和社区、书院社区、恬静苑社区、金河湾社区、沙湾村、东门村、北门村、信安村
白云街道 白云社区、新湖社区、玉龙社区、幸福社区、回龙、双塘岭村、过溪畈村、压潮村、河边埂村、严家圩村、鹿鸣山村、钱家山村、湖柘垅村、亭川村、龚家埠头村、地藏寺村、花园岗村
双港街道 双水桥社区、锦绣社区、双港社区、西港社区、美港社区、欣港社区、五湖村委会、汪村村、皂角村、梅家村、南村村、滨港村
衢化街道 文昌社区、昌苑社区、滨一村社区、滨二村社区、滨三村社区、花径一村社区、花径二村社区、望江社区、溪东埂村、孔家村、普珠园村、官碓村、塔坛寺、上祝村、缸窑村
花园街道 新苑社区、安装社区、福苑社区、花港社区、花园村、上洋村、上下大门村、平园村、叶蓬村、新姜村
石梁镇 白云山社区、麻蓬村、荞麦坞村、柴家坊村、里前坞村、小沟村、童前村、下村、黄茶村、派溪头村、坎底村、杨田源村、静岩村、中央方村、城西村、梅山村、白云村、五龙村、大俱源村、双溪村、塘公村、石梁村
航埠镇 兴航社区、万川村、枧头村、航埠村、彭村、毛村、墩头村、殿前村、北一村、北二村、上万村、金万村、曹门村、下河东村、严村、孙家村、姚家村、翁家村、横源塘村、何双篷村、三十六亩村、莫家村、长泽街村、大力桥村、陈安村、将军叶村、雨灵山村、西果源村、汪周村、缪村村、新山村、上河东村、上塘周村
黄家乡 寺前村、张家村、旺吴村、四都刘村、下刘村、山底村、东山村、王千秋村、黄家村、十五里村、后川祝村、坑西村、宣家村、新铺村、下卢村、吕宅村、东周村、上草铺村、陈西村
七里乡 上门村、治岭村、少岭坞、沙龙村、大头村、桃源村、七里三村
九华乡 关溪村、上彭川村、上清村、上铺村、沐三村、沐一村、沐二村、范村、下坦村、塔石岭村、上方村、大候村、坞口村、新宅村、下彭川村、童村村、妙源村、近山村、上宅村、茶铺村、九华村、谷口村
沟溪乡 沟溪村、上叶村、后坞村、上余坂村、洞头村、余西村、余东村、宋家垄村、斗目垅村、碗东村、五十都村、碗窑村、高山窑村、直力村、河山村、欣源村
华墅乡 三官岭村、上墅村、龙泉头村、园林村、柴家村、华墅村、华新村、望江村、刘坂村、金坂村
姜家山乡 姜家山村、三山村、大塘头村、前昏村、前徐村、富周塘村、锦西村、柴陈村、塘头毛家村、兴运村、跃进新村
万田乡 文景苑社区、下方村、姚家村、上蒋村、下蒋村、坞石村、顺家路边村、炉头村、王家村、弈园村、谷塘村、慈张村、万田村、冯坦村、荷塘村、余家山头村、三和村
石室乡 柯山社区、东港社区、下石埠村、荆溪村、崇文村、姜家埠头村、沙埠一村、沙埠二村、响春底村、石室村、新东村、江东村、九龙村

地理环境

街道、乡镇 下辖
新新街道 金桂社区、彩虹社区、三衢社区、扬浦社区、五环社区、乐业社区、银桂社区、童村碓村、戴家村、后贻村、上妙村、白沙村、建新村、十五田铺村、小南门村、杨家田铺村、东埂村、官庄村
府山街道 蛟池街社区、城站社区、府山社区、坊门街社区、天皇巷社区、县学街社区、北门社区、钟楼社区
荷花街道 新荷社区、荷东苑社区、荷西苑社区、清莲里社区、松园社区、兴华社区、通荷社区、朝阳社区、朝晖社区、大南门村
信安街道 斗潭社区、紫荆社区、迎和社区、书院社区、恬静苑社区、金河湾社区、沙湾村、东门村、北门村、信安村
白云街道 白云社区、新湖社区、玉龙社区、幸福社区、回龙、双塘岭村、过溪畈村、压潮村、河边埂村、严家圩村、鹿鸣山村、钱家山村、湖柘垅村、亭川村、龚家埠头村、地藏寺村、花园岗村
双港街道 双水桥社区、锦绣社区、双港社区、西港社区、美港社区、欣港社区、五湖村委会、汪村村、皂角村、梅家村、南村村、滨港村
衢化街道 文昌社区、昌苑社区、滨一村社区、滨二村社区、滨三村社区、花径一村社区、花径二村社区、望江社区、溪东埂村、孔家村、普珠园村、官碓村、塔坛寺、上祝村、缸窑村
花园街道 新苑社区、安装社区、福苑社区、花港社区、花园村、上洋村、上下大门村、平园村、叶蓬村、新姜村
石梁镇 白云山社区、麻蓬村、荞麦坞村、柴家坊村、里前坞村、小沟村、童前村、下村、黄茶村、派溪头村、坎底村、杨田源村、静岩村、中央方村、城西村、梅山村、白云村、五龙村、大俱源村、双溪村、塘公村、石梁村
航埠镇 兴航社区、万川村、枧头村、航埠村、彭村、毛村、墩头村、殿前村、北一村、北二村、上万村、金万村、曹门村、下河东村、严村、孙家村、姚家村、翁家村、横源塘村、何双篷村、三十六亩村、莫家村、长泽街村、大力桥村、陈安村、将军叶村、雨灵山村、西果源村、汪周村、缪村村、新山村、上河东村、上塘周村
黄家乡 寺前村、张家村、旺吴村、四都刘村、下刘村、山底村、东山村、王千秋村、黄家村、十五里村、后川祝村、坑西村、宣家村、新铺村、下卢村、吕宅村、东周村、上草铺村、陈西村
七里乡 上门村、治岭村、少岭坞、沙龙村、大头村、桃源村、七里三村
九华乡 关溪村、上彭川村、上清村、上铺村、沐三村、沐一村、沐二村、范村、下坦村、塔石岭村、上方村、大候村、坞口村、新宅村、下彭川村、童村村、妙源村、近山村、上宅村、茶铺村、九华村、谷口村
沟溪乡 沟溪村、上叶村、后坞村、上余坂村、洞头村、余西村、余东村、宋家垄村、斗目垅村、碗东村、五十都村、碗窑村、高山窑村、直力村、河山村、欣源村
华墅乡 三官岭村、上墅村、龙泉头村、园林村、柴家村、华墅村、华新村、望江村、刘坂村、金坂村
姜家山乡 姜家山村、三山村、大塘头村、前昏村、前徐村、富周塘村、锦西村、柴陈村、塘头毛家村、兴运村、跃进新村
万田乡 文景苑社区、下方村、姚家村、上蒋村、下蒋村、坞石村、顺家路边村、炉头村、王家村、弈园村、谷塘村、慈张村、万田村、冯坦村、荷塘村、余家山头村、三和村
石室乡 柯山社区、东港社区、下石埠村、荆溪村、崇文村、姜家埠头村、沙埠一村、沙埠二村、响春底村、石室村、新东村、江东村、九龙村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柯城区地处钱塘江上游,金衢盆地西端,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8°48′30″至29°11′36″,东经118°40′48″至118°57′3″之间,面积609平方公里,边界线长177.72公里。东、南、北三面与衢江区接壤,西部与江山市、常山县为邻。

气候

柯城区地形以衢江为中轴,南北两侧海拔依次升高,具有河谷平原—低丘岗地—高丘—低山—中山过渡特征。东部和境中为河谷平原盆地,南为仙霞岭余脉,西为白际山余脉,西北为千里岗山脉。最高峰白菊花尖位于石梁镇下村村西北部,海拔1394.7米;最低点信安湖出口,位于信安街道鸡鸣村,海拔58.8米。境内三面环山,南为仙霞岭余脉,仙霞岭为浙西南重要山脉,山高岭峻,地形复杂,江山市境内仙霞关为中国东南著名关隘,余脉自黄坛口入境,盘亘于石室乡、黄家乡境内,以低山丘陵为主,天苍岭海拔309米,为南面最高点。西为白际山余脉,白际山地处浙、赣、皖三省边际,余脉自常山县延伸至境内华墅乡、航埠镇,呈低山丘陵起伏地貌。北为千里岗山脉,自新安江水库南、开化县东经常山县北、柯城区北止于兰溪江西,东西长约100公里,南北宽约50公里,略呈直线,耸立连绵,具“千里山岗”特征。千里岗山势陡峻,山体狭窄,南北两侧沟谷对称深切,山顶多尖锥状,露岩较多,黄沙层厚0.3-0.5米,多长茅草、灌木丛,斜面呈凹凸形,一般为35°-45°。千里岗北坡与新安江水库相连,南坡梯级延展至境内,渐为低山、丘陵,千米以上山峰有11座。[12]

水文

柯城区境内全年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温适中,无霜期长,具有春早、秋短、夏冬长,温适、光足、旱涝明的特征。冬季主要受干冷的极地变性大陆气团控制,多干、冷和晴朗少雨天气;夏季主要受湿润的热带副热带海洋气团左右,湿、热及多雷暴阵雨天气;春末夏初,冷暖气团势均力敌,锋面气旋活动频繁,大雨、暴雨显著增加,是主要降水季节;人秋后,北方寒冷空气逐渐加强,南方暖湿气流减弱后退,气温波动下降,是秋高气爽的季节。[12]

自然资源

柯城区境内河道均属钱塘江流域。主要河道有一级河衢江;二级河江山港、常山港、乌溪江3条,境内长43.2公里;三级河庙源溪、大头源、大俱源、徐姑垄溪等9条,总长125.1公里。河流总长度993.7公里,河网密度1.64公里/平方公里。最大河流为衢江,始于双港街道双港口,从西南至东北流经双港、荷花、白云、府山、信安5街道,境内长10.7公里,流域面积598平方公里。江山港由江山市四都镇入华墅乡,继而出境入衢江区廿里镇,再从廿里镇入黄家乡、双港街道,在双港街道双港口入衢江。常山港由常山县招贤镇入境,由西向东流经沟溪乡、航埠镇、姜家山乡、白云街道,在双港口汇入衢江。乌溪江自衢江区黄坛口乡入境,然后由南向北流经石室乡、花园街道、新新街道,在信安街道鸡鸣村汇入衢江出境。[12]

水资源

植物资源

柯城区境内的大小河流13条,大部分属山溪性河流,落差较大,水流湍急,径流量较丰沛,具有较丰富的水力资源。拥有小型水力发电站13处,总装机容量2650千瓦,年发电量1071万千瓦小时。在建小水电一处,总装机容量630千瓦,衢江区到七里乡调水建电站一处(五源电站)。

动物资源

柯城区境内有维管束植物190多科,1900种。其中木本植物计有779种(包括种下分类单位和109个栽培种),隶属于93科273属。裸子植物:计9科22属40种,其中野生种类仅10种,隶属于4科9属。除马尾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有成片纯林或混交林外,其他种类多散生林内或沟谷中。被子植物:有1600多种,其中木本植物有715种(包括引种栽培71种),隶属于84科257属。可供开发的药用植物资源有1200种,药店收购的常用中草药有400多种。区内野生木本观赏树种有250多种。

矿产资源

柯城区有野生动物四大类140余种,其中两栖类十余种,爬行类30种,哺乳类50种,鸟类50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动物有35种,其中兽类31种,禽类4种。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云豹、黑麂、白颈长尾雉、黄腹角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猕猴、大灵猫、小灵猫、斑羚、穿山甲、白鹇、雕、鸢及其他鹰类。省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毛冠鹿、鼬獾、豪猪、五步蛇、眼镜蛇等。境内鱼类主要有12科49种。

人口

柯城区总体上区域内矿床内生的多,矿苗外露的少,只有富矿区有明显外露,如石梁镇下静岩村青刚石富矿区。砖瓦粘土主要分布在衢江两岸之石梁、万田、九华、姜家山、航埠等地,以低丘岗地之红壤土为主体,兼有红黄粘土,为砖瓦窑主要原料。此外,还有少量的石灰石、石煤矿储量,两矿苗皆是互生共生,矿苗由毗邻衢江区周家乡川坑矿区延伸而来,经过九华乡之上甫至石梁、沟溪五十都至七里治岭。治岭为富矿区,历史上为腌制竹浆原料。

政治

2021年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44.21万人,其中男性人口22.01万人、女性人口22.20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49.8%和50.2%。全年出生人口3086人,出生率为6.98‰;死亡人口2713人,死亡率为6.14‰;全年自然增加人口373人,自然增长率为0.84‰。年末全区常住人口53.24万人。[2]

党委领导

政府领导

书记:蒋国强[7][6]

副书记:胡益峰、张钢

人大领导

区长:胡益峰[8]

政协领导

主任:徐登富[8]

经济

主席:叶美峰[8]

综述

第一产业

2021年全区累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5.5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8.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49亿元,同比增长1.3%;第二产业增加值240.9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工业增加值205.34亿元,同比增长12.3%;第三产业增加值346.06亿元,同比增长5.6%。三次产业占比为1.4∶40.5∶58.1,三次产业贡献率分别为0.3%、56.7%、43.0%。全区实现人均GDP134762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合20888.5美元,同比增长8.0%。   

2021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十七大传统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2.5%、32.4%、31.5%、29.0%、15.0%、11.2%、7.8%。  

2021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22.27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10.0%。在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10.23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增值税3.67亿元,同比增长8.9%; 企业所得税1.39亿元,同比下降2.0%。[2]

第二产业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2.2%。其中:农业产值同比下降1.1%,林业产值同比下降24.9%,牧业产值同比增长69.1%,渔业产值同比增长1.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同比增长4.4%。  

2021年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2489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314公顷,油料播种面积158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722公顷,中草药种植面积256公顷,瓜果类种植面积387公顷。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2.38万吨。油料产量0.30万吨,同比增长2.6%;蔬菜产量15.83万吨,同比增长3.5%;瓜果类产量1.09万吨,同比下降11.3%。  

2021年年末生猪存栏1.75万头,同比下降15.9%,全年出栏2.24万头,同比增长50.6%;家禽存栏18.10万只,同比下降15.3%,出栏40.94万只,同比增长7.7%。猪肉产量2229吨,同比增长47.8%;禽肉产量494吨,同比下降11.0%;禽蛋产量825吨,同比增长0.1%。  

2021年全年开展省级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试点村11个,建制村已全部实现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有效处理;新增符合“四分四定”标准的分类村23个,累计达205个,占建制村总数96.2%。完成第七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7个,其中重点村1个、一般村6个;建设实施第八批、第九批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项目共24个,其中重点村2个、一般村22个。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1个、特色精品村4个,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3个。[2]

第三产业

2021年全区累计实现工业增加值205.34亿元,同比增长12.3%。其中,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6.53亿元,同比增长13.8%;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总产值1058.50亿元,同比增长35.7%;新产品产值308.11亿元,同比增长60.9%;出口交货值96.86亿元,同比增长52.6%。29个行业大类中有24个行业实现增长,前五位的行业为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151.9%、141.4%、87.6%、74.1%和46.3%。  

2021年全区有资质的建筑业企业108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14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外省完成的产值17.71亿元,同比下降20.1%;省内完成的产值97.43亿元,同比增长12.4%。签订合同总额共计249.32亿元,同比增长27.5%。其中:本年新签合同额129.21亿元,同比增长11.1%,占合同总额的51.8%;上年结转合同额120.11亿元,同比增长51.4%。全年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6.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5%。其中:新开工面积132.0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0.9%;竣工产值47.78亿元,同比增长9.0%。[2]

社会事业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1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7.0%。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23.6%。分结构看,生态环保、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同比增长67.4%,高新技术投资同比增长1.5%,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1.4%,交通投资同比下降7.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5.8%。  

2021年全区完成房地产投资额136.80亿元,同比增长23.6%。商品房销售面积73.4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7.7%。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2.32亿元,同比增长7.1%。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8.12亿元,同比增长13.9%。按消费形态分,餐饮收入累计实现零售额2.95亿元,同比增长3.7%;商品零售累计实现零售额95.17亿元,同比增长14.2%。按商品销售类别分,汽车类累计实现零售额35.74亿元,同比增长16.4%; 石油及制品类累计实现零售额28.03亿元,同比增长27.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累计实现零售额4.02亿元,同比增长25.2%;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累计实现零售额2.49亿元,同比下降18.8%;粮油、食品类累计实现零售额9.46亿元,同比下降0.3%。  

2021年全区共培育电子商务产业基地2个,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入驻电商企业98家。全区累计实现网络零售额111.6亿元(含西区、集聚区),同比增长3.7%。

对外经济

2021年全年实现进出口总额10.54亿元,同比增长0.7%。其中:出口9.64亿元,同比下降0.2%;进口0.90亿元,同比增长10.4%。

旅游

2021年全区(含市辖区)累计接待游客884.3万人次,同比下降16.8%,实现旅游收入67.32亿元。[2]

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

2021年全区企事业单位和户籍在柯城区的居民共授权专利2468件(其中发明专利341件,实用新型专利1838件,外观设计专利289件)。全年共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重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增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新认定市级研发中心1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家;1家企业申报省级重点科研计划项目获立项;选拔推荐5个项目申报市级竞争性科技计划项目,获立项3项;选拔推荐5个项目申报市级指导性科技计划项目,获立项5项。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实全省、市科技扶贫项目13项,获得各级财政补助资金105万元,建立示范基地25个,带动农民就业1000余人次,引进新品种20多个,推广新技术40多项,组织农民技术培训12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年全区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支出1.31亿元,同比增长34.0%。[2]

文化事业

柯城举行围棋比赛柯城举行围棋比赛

2021年全区有小学31所,在校学生24764人,教职工1704人,其中专任教师1675人;初中8所,在校学生9791人,教职工850人,其中专任教师839人。义务教育入学率、巩固率均保持在100%。[2]

医疗卫生

柯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柯城香港回归文艺晚会(2)2021年全区图书馆流通人次66.75万人次,办理读者卡1.33万张,图书流通56.86万册次,数字资源点击量达到74.40万次。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其中送戏下乡310场,农村院线影片放映3700场,送书下乡1.6万册,文化走亲17场,举办各类文化讲座活动32场、培训418课时、展览35场。[2]

体育事业

2021年全区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93家。其中:区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21家(区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区中医医院和9家乡镇卫生院、9家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属的紧密型乡村一体化村卫生室(社区服务站)51家;民办医疗机构321家(民营医院20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1家、个体办村卫生室、诊所、门诊部等其他小型医疗机构280家)。卫生系统现有在岗职工1702人,其中正式在编职工1100人(区人民医院614人、区中医医院65人、区妇幼保健院56人、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365人)。  

2021年全区无偿献血3007人次,献血量930.37升,用血量552.6升,成分输血率100%,无偿献血占用血比例168.4%,献血300毫升以上的占80.1%。[2]

民生保障

足球比赛足球比赛(2)2021年全区建有全民健身路径546个、篮球场302个、室外乒乓球场84个、足球场58个,体育场地总面积达到126.31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39平方米,全区100%的社区和88%以上的行政村建有符合省标准的健身点。全区现有体育社会组织43家,现已注册体育社会指导员共1695人(其中在岗803人)。全区现有省级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学校)6所、市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所、区阳光体育后备人才基地12所。  

2021年全区持续推进体育事业发展,先后举办全国少数民族围棋赛、中国围棋之乡联赛、浙江省第四届体育大会(车辆模型、健身气功、拔河、幼儿基本体操、围棋、航海模型)、“共享亚运乡村行动”柯城站活动等赛事,并获评省四体会优秀赛区。扎实推进体育民生实事工程,建成村级健身广场1个、社区多功能场2个、百姓健身房7个、体育设施进公园2个。[2]

环境保护

2021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10462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94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2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5%;农村电商培训人数6300人,扶持农村电商创业人数535人,农村电商创业带动就业人数860人。 

2021年全区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826元,同比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442元,同比增长10.6%;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153元,同比增长10.7%。城乡收入比缩小到1.876。  

2021年全区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203360人(含企业养老及城乡养老),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41134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2226人。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329625人(含职工医保及城乡居民医保),其中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6957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22668人; 工伤保险参保人数69045人。  

2021年年末全区社会福利院9家(含市本级3家),床位1959张(含市本级921张);中心敬老院6所,床位1251张,集中供养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266人。全区享受低保的城乡居民4388户6163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4722.91万元。其中:城镇享受低保的居民达689户846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675.85万元;农村享受低保的居民达3699户5317人,全年共支出低保金4047.06万元。临时救助贫困家庭137户,支出资金29.65万元。[2]

交通运输

2021年全区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成果颇丰,在全省生态环境满意度调查中进入全省前三,蝉联全市第一。1-11月全区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省控断面水质状况达标率100%,跨行政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优秀;市区PM2.5均值为23微克/立方米(较2020年同期下降8%),空气质量指数达标率95.5%,臭氧均值144微克/立方米。全区高效推动水质自动站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迁移3座、新建2座、在建1座;建成高空瞭望点10个、道路扬尘监测点10个。积极推动双碳工业治理,制定了《柯城区工业企业碳账户工作计划》。开展“环境污染问题排查见底百日攻坚执法”专项行动、年终积案化解行动,完成31家企业的环境应急事件预案备案工作。开展危险废物“五报五查五管控”专项行动,完成全区176家涉废企业系统登记注册。[2]

风景名胜

柯城城市地图柯城城市地图(2)柯城区境内浙赣铁路、杭金衢、黄衢南、杭千衢高速公路、320和205国道横贯境内,民航班机连接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国内重要城市,杭新景高速、杭长铁路客运专线、九景衢铁路及衢江航运正在兴建。柯城与杭州、上海等周边中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距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江西三清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公路车程均在3小时以内。

荣誉称号

烂柯山

柯城九龙湖柯城九龙湖(2)烂柯山,又名石室山、石桥山。柯,指斧于的术柄,古往今来,到衢州的旅游者,烂柯山是必游之地。灿柯山古木参人,青松翠竹郁郁葱葱。山上除了了青霞洞、日迟亭、一线人、雁塔等四景外,还有百梁、柯山石桥寺、仙人棋、集仙观,总称柯山八景。[13]

乌溪江风景区

九龙湖位于衢州城南17公里处,为黄坛口大坝截断乌溪江水形成的高峡平湖,与围棋仙地烂柯山隔垅相户。

九华山风景名胜区

乌石山风景区乌石山风景区(3)衢州九华山,俗称小九华,是历史名城浙江衢州的一大旅游景点,是如今柯城区内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因与安徽九华山形状与规模相近,故有“小九华山”之称。

白云山

石梁白云山海拔206.5米,位于衢州古城之西,过衢江沿白云山路西行十余里即到。白云山系千里岗山伸向金衢盆地的边缘余脉,北临石梁溪,南沿流塘涧,由白云山、大岗、衢门山三座西东走向逶迤相连的山峰组成。[14]

乌石山风景区

乌石山海拔521米,系怀玉山余脉湖山(761)北麓山脉与金衢盆地南域交汇的山地。地处江山、常山、柯城三县交界处,地质地貌变化十分丰富。常山国家地质公园位湖山的西南麓。

南宗孔庙

衢州孔庙位于浙江西部的,是与山东曲阜孔庙并列的全国两所孔氏家庙之一,向有“南宗圣地”之称。位于衢州的家族寺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传说,孔子的后代追随着皇帝南下的脚步,从曲阜一直带着孔子的木像,在衢州建立起了寺庙。在它建立之后,衢州孔庙成为了教育和智慧的中心,吸引了众多儒家学者,在南方百姓的教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15]思鲁阁内,供着两件“镇庙之宝”:孔子夫妇楷木像和先圣遗像碑。

词条图册

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

2019年7月,荣获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创建地区称号。[16]

2020年1月,入选 2020中国礼仪百佳县市;入选2020中国县域文化消费百强榜排名62。[17][18]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特色小吃百佳县市;2020中国食品安全百佳县市。[19][20]

2021年3月,入选“2021中国特色美食百佳县市”榜单。[2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