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星

唐星

出生时间 1892年12月23日
本名 唐星
民族 汉族
目录导航

个人经历

唐星,原名吉樛,字叔男,号天闲。今新邵县坪上镇百一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12月23日生。因父母早逝,赖长兄吉柄培养。

1915年,唐星东渡日本,进陆军同文学校学习军事,结业回国后入保定军官学校炮科,与叶剑英同学。因成绩优秀,被学校推荐再度留学日本,入士官学校学习。

1923年毕业后,唐星谢绝留校任教,毅然回国。

回国后,唐星在湖南省卫军督办署及岳阳镇守使署任职,后任孙中山大元帅府第三教导团团长及黄埔军校战术总教官,与周恩来、恽代英、叶剑英等互相配合,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总指挥部中将参谋长兼独立第四十师师长,战功显赫。

“四一二”事变后,唐星公开反对蒋介石,受蒋通缉,幸得好友李国良之助,赴日任驻日陆军留学生管理员,直到1935年回国。回国后,受程潜赏识,经程多次疏通后,被蒋介石任命为总参谋部中将高参。唐星协助程潜调处蒋介石与桂系纠纷,与程成为莫逆之交。

卢沟桥事变后,唐星任湘鄂川黔边区绥署参谋长,后调李宗仁第5战区11集团军任总参谋长,积极抗日,战果辉煌。

1944年,因处决“扰乱金融,危害抗战”的河北老河口中央银行行长,得罪孔祥熙,被蒋介石调汤恩伯集团军任副总司令。但有职无权,被汤安排至上海狄恩威路开办酱油厂。

1946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唐星愤然辞去军职,前往重庆,受到周恩来接见,对国内大局认识加深。1947年,程潜任命唐星为武汉行辕中将总参议。

1948年,程潜回湘主持军政,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决定率部起义,但受驻军武汉的桂系白崇禧钳制。是年冬,程潜调唐星回湖南任长沙绥靖副主任,负责长沙与武汉的联络。

1949年4月开始,唐星与程星龄、马子谷等人定期参加地下党代表余志宏组织的碰头会,酝酿起义策略。后担任国民党和平谈判代表团首席代表,为确保湖南和平解放做出卓越贡献。

解放后,唐星先后担任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南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武汉市第一二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武汉市副市长、市参议室主任等职。

1964年病逝于武汉。[1]

个人著作

著有《作战计划及各种命令》(南京军用图书社1929年出版)、步兵操典之问答》(南京军用图书社1936年出版)、译有《战术学讲话》(南京军用图书社1931年出版)及文史资料《我参加湖南起义以及同白崇禧周旋的经过》等。[1]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