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桑辑要

农桑辑要

中文名 农桑辑要
作者 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
地位 我国最早官修农书
类别 农业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农桑辑要》

  中国元代初年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因系官书,不提撰者姓名,但据元刊本及各种史籍记载,孟祺、畅师文和苗好谦等曾参与编撰或修订、补充。本书在元代曾重刊多次,但以后流传的版本是清代编修《四库全书》时从明代《永乐大典》中辑出的。1979年上海图书馆影印出版了馆藏元刊大字孤本,发现流传版本错漏颇多,应以元刊本为准。

  全书共7卷,6万余字。内容以北方农业为对象,农耕与蚕桑并重。卷一典训,记述农桑起源及文献中重农言论和事迹;卷二耕垦、播种,包括总论整地、选种和种子处理及作物栽培各论;卷三栽桑;卷四养蚕;卷五瓜菜、果实;卷六竹木、药草;卷七孳畜、禽鱼等。内容绝大部分引自《齐民要术》以及《士农必用》、《务本新书》、《四时纂要》、《韩氏直说》等书,虽系摘录,但取其精华,摒弃名称训诂和迷信无稽的说法;其中也有一些文字是出于编纂人之手,都以“新添”标明。本书在继承前代农书的基础上,对北方地区精耕细作和栽桑养蚕技术有所提高和发展;对于经济作物如棉花和苎麻的栽培技术尤为重视。这在当时是一本实用性较强的农书。

  该书是我国农业生产的总结,通俗易懂,影响远及国外。

  《农桑辑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在它之前唐代有武则天删订的《兆人本业》和宋代的《真宗授时要录》,但这两部均已失传。因此《农桑辑要》是就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

目录

农桑辑要 典训 农功起本

农桑辑要 典训 蚕事起本[3]

农桑辑要 典训 经史法言

农桑辑要 典训 先贤务农

农桑辑要 耕垦 耕地

农桑辑要 播种 收九谷种黍、稷、稗①、稻、麻、大麦、小麦、大豆、小豆

农桑辑要 播种 大小麦青稞附

农桑辑要 播种 水稻

农桑辑要 播种 旱稻

农桑辑要 播种 黍穄稗附

农桑辑要 播种 豌豆

农桑辑要 播种 荞麦

农桑辑要 播种 胡麻

农桑辑要 播种 麻

农桑辑要 播种 木绵

农桑辑要 播种 苎麻木绵

农桑辑要 栽桑柘附 论桑种

农桑辑要 栽桑柘附 种椹

农桑辑要 栽桑柘附 布行桑

农桑辑要 栽桑柘附 义桑

农桑辑要 栽桑柘附 桑杂类

农桑辑要 养蚕 论蚕性

农桑辑要 养蚕 收种

农桑辑要 蚕事预备 收干桑叶

农桑辑要 蚕事预备 收蒿、梢

农桑辑要 变色、生蚁、下蚁等法 变色

农桑辑要 变色、生蚁、下蚁等法 生蚁

农桑辑要 变色、生蚁、下蚁等法 下蚁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植蚕之利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晚蚕之害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十体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三光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八宜

农桑辑要 蚕事杂录 三稀

农桑辑要 簇蚕缫丝等法 缲丝

农桑辑要 瓜菜 种瓜黄瓜附

农桑辑要 瓜菜 葵

农桑辑要 瓜菜 姜

农桑辑要 瓜菜 莴苣

农桑辑要 瓜菜 兰香香菜附

农桑辑要 果实 种梨插梨附

农桑辑要 果实 梅、杏

农桑辑要 果实 橙柑附

农桑辑要 果实 橘

农桑辑要 果实 诸果

农桑辑要 竹木 种竹

农桑辑要 竹木 松杉、柏、桧附

农桑辑要 竹木 柳

农桑辑要 竹木 诸树

农桑辑要 药草 栀子

农桑辑要 药草 莲藕

农桑辑要 药草 菊花

农桑辑要 药草 百合

农桑辑要 药草 苜蓿

农桑辑要 孳畜 养马牛总论3

农桑辑要 孳畜 马驴骡附

农桑辑要 孳畜 牛水牛附

农桑辑要 禽鱼 养鸡

农桑辑要 禽鱼 鱼[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