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
寿县古城墙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前622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前529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前493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前447年)楚灭蔡,地复入于楚。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前241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曰郢”。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破楚克郢,虏楚王负刍,楚亡;越二年秦划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
西汉高祖四年(前203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今六安市),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前106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三国时,江淮为战冲,寿春为魏淮南郡治所,兼扬州治所。
西晋初,徙扬州治所于建邺(今南京)。永嘉时划扬州西部地区为豫州,寿春为淮南郡治所,隶于豫州。
东晋孝武帝时,因避帝后郑阿春讳改寿春为寿阳。太元八年(383年)前秦苻坚将兵攻占寿阳,淝水之战晋师大破秦兵,收复寿阳。
南北朝时,宋改寿阳为睢阳,为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南齐取代宋,复称寿阳,为豫州治所。北魏略淮南,再称寿春,为扬州治兼淮南郡治所。梁克寿春,为南豫州治所兼南梁郡治所;并析寿春南部地置安丰县。东魏据淮南,寿春复为扬州治所。北齐代东魏,扬州刺史镇寿春;及陈,复以寿春为豫州治所。北周拔寿春,为扬州治所和淮南郡治所。
隋开皇八年(588年)置淮南行台尚书省,治所寿春;次年灭陈,改行台省为寿州总管府。大业三年(607年)改置淮南郡,寿春为郡治所。
唐武德三年(620年)改淮南郡为寿州,隶于淮南道,领3县。天宝元年(742年)复改寿州为淮南郡,领5县。乾元初再为寿州,隶于淮南节度使。天复二年(902年),唐封淮南节度使杨行密为吴王,都扬州,寿州为吴国地。
五代初,吴王天祐四年(907年)置寿州忠正军节度使。吴天祚三年(937年)南唐代吴,以寿州置清淮军节度使。后周显德四年(957年)世宗拔寿州,置忠正军节度使,徙军治、州治于下蔡,称北寿春,原寿州地称南寿春。
八公山风景区北宋太祖时,寿州(治下蔡)隶于淮南西路。徽宗政和六年(1116年)升寿州为寿春府,府治所在北寿春(下蔡),领5县,南寿春为其一。
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年)金兵渡淮陷寿春、安丰,下庐州,宋军克之。次年,宋金相约以淮河为界,淮北属金。金以下蔡为寿州,置防御使,隶于汴京路(后改称南京路);宋则置安丰军,军治在安丰县,寿春隶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复置寿春府,隶于淮南西路,寿春为府治,领4县,兼制安丰军。乾道三年(1167年)改寿春府为淮南西路安丰军,治所寿春。开禧二年(1206年)金兵复下淮南,占寿春等地;嘉定初,宋金议和,仍以淮水为界,寿春归于宋。
元初,置中书省与11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1277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5县。次年改寿春为散府,领3县。二十八年复为总管府治,领1州、5县。元至正二十四年、后宋龙凤十年(1364年),朱元璋据江淮称吴王,以寿春为寿州治,隶于临濠府(后更名为凤阳府,治今凤阳县)。
明代,寿州属南直隶凤阳府,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以寿州直隶于京师中书省。四年,省寿春、安丰、下蔡三县,合并为寿州,领2县,隶于中都临濠府(后改为凤阳府)。永乐十九年(1421年)成祖迁都北平府(迁都后更名为顺天府),凤阳府直隶于南京。
清初,寿州属江南省凤阳府,领2县。顺治十八年(1661年)置江南省左、右承宣布政使司,凤阳府隶于左司。康熙六年(1667年)析江南省地置安徽省,原江南省左布政使司改称安徽布政使司,仍驻江宁(今南京市)署理安徽各府、县政事。雍正二年(1724年)定寿州为散州,不领县。十一年,析寿州所属故下蔡县地暨州城北门以外地置凤台县,并划州城东北隅6坊为凤台县治;其界:自宾阳门北侧西行入箭道巷,沿东侧向北经准提庵巷入西大寺巷,沿北侧向西入北大街,沿东侧向北越街入紫城街,沿北侧西行至街尾向北止于城垣。乾隆二年(1737年)置寿春镇总兵署于寿州城,制两淮军事。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宁迁省会安庆,为抚院的属衙(称藩台衙门),州、府均听命于抚院。同治四年(1865年)徙凤台县治于下蔡镇,原治所辖州城6坊还属寿州;同年,安徽置3道,寿州隶于凤颍六泗道(后改为皖北道)凤阳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道府,改寿州为寿县,直隶于安徽省。民国三年(1914年),复置道,寿县属淮泗道(治凤阳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撤道,复隶于省。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寿县划属安徽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驻寿县;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2月改属第三区,专员先后驻立煌(今金寨)、六安;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冬,第三区改为第二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1月,寿县和平解放,军管时期受中共江淮区党委二地委领导;同时,以寿县瓦埠湖以东与合肥、定远县毗连地区建置寿合县。2月,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民主政府成立,寿县改隶于皖西行政公署;同时将凤台县所属的城北各山村划归寿县,置八公、北外2乡。6月,撤寿合县建制,原划出的瓦东地区仍归寿县;寿县隶于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六安专区。
1949年,寿县设12个区,102个乡,4个乡级镇。
1952年为16个区,221个乡,21个街道。
1952年8月隶于安徽省六安专区。1954年2月将县东北的二十店乡与隗店、北外乡的部分行政村划交淮南市;10月,肥西县土山区斗镇乡靠近吴山庙的3个自然村划归寿县,入三义区吴山乡。1958年12月,析寿县真武庙至正阳关一线以南、瓦埠湖南部以西地区建置安丰县,县治设石家集,隶于六安专区;其余地区仍为寿县,改隶于淮南市。次年4月撤安丰县,地复入寿县,寿县再隶于六安专区。1965年7月将寿县东部的下塘、杨庙、水湖、杨公4区划交合肥市长丰县。
1961年为16个区,86个人民公社。
1970年为7个区,2个镇,33个人民公社。
1971年为7个区,2个镇,36个人民公社。
1972年为7个区,2个镇,44个人民公社。
1976年为7个区,2个区级镇,3个社级镇,56个人民公社,7个街道。
1977-1982年行政设置基本未变。
1983年改社为乡,全县7个区,2个区级镇,3个乡级镇,58个乡。
1984年为7个区,2个区级镇,12个乡级镇,49个乡。
2012年,全县辖21个镇、4个乡,632个村。
2015年12月3日,国务院(国函[2015]206号)批复同意将六安市寿县划归淮南市管辖。
截至2021年,寿县下辖22个镇、3个乡、1个开发区、2个农场。[10]
22个镇:寿春镇、双桥镇、涧沟镇、丰庄镇、正阳关镇、迎河镇、板桥镇、安丰塘镇、堰口镇、保义镇、隐贤镇、安丰镇、众兴镇、茶庵镇、三觉镇、炎刘镇、刘岗镇、双庙集镇、小甸镇、瓦埠镇、大顺镇、窑口镇。
3个乡:八公山乡、张李乡、陶店回族乡。
1个开发区:安徽寿县经济开发区。
2个农场:寿西湖农场、正阳关农场。[10]
寿县寿县位于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八公山南麓。东邻长丰县、淮南市,西隔淠水与霍邱县为邻,南与肥西、六安县毗连,北和凤台、颍上县接壤,介于东经116°27′-117°04′、北纬31°54′-32°40′之间,[11]总面积为2986平方千米。
寿县地处江淮间北部,地形东南高,西北低。由东南向西北呈现出岗地、平原、山地(残丘)三种地貌。
岗地
寿县东南部岗地属剥蚀沉积台地,地形波状起伏,自东南向西北倾斜,海拔高程25-75米。从炎刘区刘岗乡至陡涧河岸,具有明显的梯度,高差为8米,行政范围包括瓦埠、炎刘、三觉区及安丰区的谷贝乡、石集镇、荆塘乡的甲贝、竹兴、古堆、赵楼4村;众兴乡的黄圩、堆坊、傅岗3村(瓦埠湖沿岸23米以下洼地除外)。岗地面积191万亩,占寿县总面积的43.85%。
寿县岗地分高岗、低岗。
①高岗区域包括瓦埠区的大顺、小甸、李山、马集,炎刘区的三义、刘岗、双枣7个乡,面积60万亩,占岗地面积的31.4%。地貌特点是,起伏明显,冲岗绝对高差大,水土流失严重。
②低岗区域包括三觉区6个乡,炎刘区的广岩、船涨、谢墩乡;瓦埠区的邵店、邢铺、双庙、仇集乡;安丰区的石集、谷贝、荆塘以及众兴乡的部分村。面积131万亩,占岗地面积68.6%。境内地势坡度较小。
寿县小地貌呈韵律起伏状排列,可分为岗、塝、冲三种农田地貌。
①岗地海拔高程在50-80米,分陡岗和缓岗两种。陡岗的相对高差在10-20米,坡度6-8度。因表土受雨水剥蚀,心土裸露,表面形成僵硬板结的上位粘盘马肝土;缓岗的相对高差8-10米,坡度为2-3度,土层较厚,以上位粘盘马肝土为主。
②塝是岗与冲之间的过渡地段,作环状围绕岗顶,由于侵蚀堆积及人为结果,导致不同层次土地构型,多已垦为水田。表露以潴育型马肝土、黄白土为主。
③冲为两岗之间的沟谷,分上冲、下冲,上冲坡降大,其土体常显露;下冲坡降小,水流延缓,淤土较厚。
平原
寿县中部平原、淮淠平原为q3时期黄土剥蚀沉积物。地势平坦。地面高程21-27米,相对高差在5米以下。
①中部平原范围广大,区域包括堰口区、安丰区大部,迎河区东部,双桥区南部,瓦埠、炎刘区的瓦埠湖沿岸洼地。面积180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1.4%。中部平原平坦开阔,海拔在18.5-48米之间,是重要的粮油生产基地。
②淮淠平原,呈带状分布于淠河、淮河沿岸的冲积平原,南至时家湾,北至建设乡及孟家湖一带,面积约14万亩,占全县面积的3.1%。区域包括安丰区的太平、隐贤乡西部,迎河区的时寺乡、大店、建设乡西部,孟家湖林场,双桥区的丰庄乡西部,涧沟、双桥乡北部及菱角乡,面积38万亩,占全县土地面积8.8%。
山地(八公山残丘)
寿县八公山脉属大别山余脉,地处淮北平原与大别山区的过渡地带,八公山脉横跨寿县、凤台县、长丰县和淮南市。大小山峰三百多座。寿县所辖:东南起淮南打石山东坡,与淮南市呈犬牙交错状;西、北至凤台县驴蹄山北麓。
寿县属亚热带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类型。各主要气候要素的变化均呈单峰型,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年平均气温为14.8-14.9℃。一月最冷,平均气温为0.7℃,一般年份最低温度均在-6℃以下,极值(1955年1月11日)-24.1℃;7月最热,平均气温27.9℃,最高气温35℃以上,极值(1959年8月21日)达40.4℃。平均最高地温为31.9℃,地面极端高温(1958年6月25日)69.9℃;平均最低温为9.3℃,地面极端低温(1955年7月11日)-26.2℃。最冷为1月,最热7月,年较差27.2℃。
2021年,年末全县户籍人口139.29万人,其中:男性74.24万人,女性65.05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6.39‰,比上年减少2.14个千分点;死亡率5.12‰,比上年增加0.15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1.26‰,比上年减少2.3个千分点。年末常住人口83.78万人。[8]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牛方括 |
县委副书记 | 孙奇志、蒋青松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孙奇志 |
副县长 | 张斌、李景练、卢胜、张亮、丁家全、邓祖洋、谢超(挂职)、姚忠(挂职)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孙凯 |
副主任 | 晓军、曹永军、李家明、王多好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朱勇 |
副主席 | 施性平、李尧利(女)、朱运阔、余澄清、吴标 |
以上内容参考来源:寿县人民政府[12][13][14]、寿县人大常委会[15]
职务 | 姓名 |
---|---|
县委书记 | 牛方括 |
县委副书记 | 孙奇志、蒋青松 |
职务 | 姓名 |
---|---|
县长 | 孙奇志 |
副县长 | 张斌、李景练、卢胜、张亮、丁家全、邓祖洋、谢超(挂职)、姚忠(挂职) |
职务 | 姓名 |
---|---|
主任 | 孙凯 |
副主任 | 晓军、曹永军、李家明、王多好 |
职务 | 姓名 |
---|---|
主席 | 朱勇 |
副主席 | 施性平、李尧利(女)、朱运阔、余澄清、吴标 |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24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8.8亿元,同比增长7.1%;第二产业增加值63.1亿元,同比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同比增长9.3%。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5.5:24.6:49.9变化为24.1:25.9:50.0,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8.8%。全年常住居民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29057元(折合4505美元),比上年增加3495元。[8]
寿县
2021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482.6万亩。其中:小麦面积172.5万亩,同比增长0.6%;稻谷面积255.7万亩,同比增长1.6%;油菜籽面积6.2万亩,同比增长3.9%。
2021年,全年粮食总产量176.5万吨,同比增长5.1%。其中:稻谷总产量111.28万吨,同比增长8.1%;小麦总产量59.3万吨,同比增长0.04%;油菜籽产量1.07万吨,同比增长4%;棉花产量24.8吨,同比下降87%。
2021年,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4.7亿元,可比价增长8.7%,其中:林业总产值3.9亿元,同比增长5.9%;畜牧业总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12.6%;渔业总产值24.7亿元,同比增长10.8%。
2021年,全年造林面积4661.8亩;肉类总产量11.1万吨,同比增长11.2%;水产品产量10.1万吨,同比增长1.8%。
2021年,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纯)13.5万吨,同比下降2.8%。农村用电量43571.6万度,同比增长13.2%。[8]
工业
2021年,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45.9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同比增长6.9%。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同比下降5.3%,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11.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同比增长11.9%。
2021年,在统计的27个行业类别中,全年总产值实现增长的有20个,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8.2%,食品制造业增长22.0%,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1501.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增长8.1%,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33.7%,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5.8%,医药制造业增长46.7%,化学纤维制造业增长155.0%,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长0.3%,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17.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工业增长337.1%,金属制品业增长41.9%,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4.0%,汽车制造业增长3.4%,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74.6%,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50.9%,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1%,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0.8%,水的生产和供应增长29.8%。产销率为96.3%。
2021年,在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商品混凝土、大米、多晶硅和灯具及照明装置分别比去年增长5.6%、12.5%、40.2%和下降43.0%。
2021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211家,较上年净增38家。全年规模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1.4亿元,同比增长14.1%;实现利润8.8亿元,同比下降3.4%。
建筑业
2021年,全县55家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5.3亿元,同比增长53.8%。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69.8万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4.3万平方米。[8]
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较上年同期增长12.0%。其中:项目投资增长23.4%,房地产投资下降13.3%。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等行业投资增速较快。
2021年,全县房屋销售面积101.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7.3%;实现房屋销售额63.5亿元。
内外贸易
202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2.2亿元,比上年增长11.5%。分城乡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1.4%。限额以上零售额12.3亿元,增长21.3%。
2021年,全县实现进出口总额17294.0万美元,同比增长31.5%,其中出口额16990.4万美元,同比增长30.2%。
邮电通信
2021年,电信业务总量39500万元,比上年增长5.2%;邮政业务总量34300万元,比上年增长37.8%。
2021年,年末三大运营商本地固定电话用户4.5万户,下降7.4%;移动电话用户64.9万户,增长3.1%。年末基础电信运营企业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20.8万户,增长11.7%。
旅游业
2021年共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同比增长10%。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5.6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主要景(区)点门票收入210万元,下降8.7%。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实现财政收入25.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1亿元,增长9.8%。税收收入中,增值税增长9.1%,企业所得税下降11.3%。全年财政支出73.5亿元,下降12.1%,其中:教育支出增长0.1%,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下降16.3%。
2021年,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51.4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24.7亿元,增长15.2%。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8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其中,短期贷款余额147.4亿元,增长3.6%;中长期贷款余额220.6亿元,增长28.4%,中长期贷款中用于消费贷款余额133.6亿元,增长27.6%。[8]
花鼓灯
寿县2016年花鼓灯迎春展花鼓灯是寿县民间歌舞的一种形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花鼓,故名花鼓灯。清光绪年间寿县地区已有玩灯闹元宵的风俗。随着人们艺术欣赏水平的提高,花鼓灯艺术靠扭扭唱唱,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在寿县瓦埠湖以西地区,开始出现一些花鼓灯班社演出有故事情节的花鼓灯节目。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一民间歌舞,在寿县发展到了鼎盛时期,男女老少皆能唱会扭,表达人民欢庆解放的喜悦心情。此后原有的花鼓灯艺人大都参加了业余剧团,花鼓灯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又被搬上了舞台,参加上级举办的会、调演,并获演出奖和创作奖,如花鼓灯《治淮小车》《送郎上堤》《拾棉花》等节目,均获地区和省的奖励。花鼓灯,以舞为主,载歌载舞,以伞把子、鼓架子、小丑和兰花(也称腊花)为主,伞把子手持岔伞(形似伞的道具),以岔伞的交换来指挥舞台上的表演;男角称鼓架子,女角称兰花,他们是整个花鼓灯表演中的主要角色。解放前,兰花均由男子扮演,戴上假辫子和彩绸做的珠花,前额扎上头勒子,上穿彩褂,下穿裙子,粉墨登场。小丑虽不是主要角色,但也是不可缺少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他相间的穿插一些笑话、快板和顺口溜之类的语言来逗趣,以活跃演出气氛。
寿州锣鼓
寿州锣鼓寿州锣鼓是一支为周边县市甚至省内外所青睐的并有一定名气的业余文艺队伍。寿州锣鼓队的演奏乐谱,是综合了江淮地区传统的“十八番”“凤凰三点头”“兔子扒窝”“长流水”“大、小绞丝”等锣鼓谱的精华并加以改编而成。演奏效果既具有中国南方锣鼓特别是江浙一带“十翻锣鼓”的舒缓、柔和的特点,也具有北方中原地区“威风锣鼓”的高亢、激昂的特点。[16]
![]() |
八公山紫金砚八公山盛产紫金石。据传女娲补天所炼的五色石,就留在了八公山上,因石体多呈紫色,故称作紫金石,八公山也因此被称作紫金山。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专家推测,八公山产紫金砚,始于汉,盛于唐。由于八公山位居寿州,八公山紫金砚又被称作寿州紫金砚。 |
![]() |
郝圩酥梨八公山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寿县城北。山下拥有耕地1.2万亩,其中林果9000余亩,是安徽有名的 “万亩果园”,主要果树品种为“八公山”酥梨、“安农”水蜜桃。八公山酥梨又名“郝圩”酥梨,原系淮北砀山品种,栽植已有200多年历史。八公山酥梨呈圆形,皮黄,有蜡质光泽,果肉白色,食之无渣,酥脆爽口,味甜多汁。八公山酥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1989年,八公山酥梨在全省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1991年,在全省同类水果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97年,再次被全省水果评选会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
![]() |
寿县板桥草席席草即江淮地区常见的灯芯草,是编织睡席的主要原料。板桥草席的发展始自上世纪60年代初,席草种植乡镇由板桥镇发展到以其为中心的7个乡镇,席草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周边所有乡镇席草全部集中到板桥镇进行加工并贸易。板桥草席内贸量位居中国首位,占市场份额的60%左右,年生产各类草席2000万条,外贸出口草席6万条,席草种植、加工两项合计年创产值7.35亿元。 |
![]() |
寿州香草在寿县报恩寺东边的一块土地上生长着一种能散发馥郁芳香的植物,就是寿州香草。寿州香草是两年生草本植物。茎圆、中空,高一米左右,叶对生,花柄长,形似芝麻节,每年九月下种,第二年四月收割,满城飘香。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用干香草剪碎缝制造型各异的香荷包,以怯臭、驱虫、避汗气。寿州香草,寿县老百姓又称它为“离香草”。说它离开家乡这块产地越远香味就越浓,因为它是在楚国将士牺牲的地方长出的,是他们的忠魂变的,楚人虽背井离乡,但永远不会忘记英烈在天之灵,“离香(乡)草”由此得名。 |
![]() |
寿柴胡八公山所产柴胡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编撰的《寿州志·食货志·物产·药类》录其特点:“茎叶肥大而嫩,繁衍茂盛。”这与八公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八公山土壤由石灰岩等组成,山坡、山脚系山黄土和山红土,加之属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光、热、水等资源比较充裕,十分适宜柴胡生长。外省外地柴胡的花期,一般在农历6-8月,而八公山柴胡的花期要比外地提前一个月左右。从药效上看,在每年清明节稍后,采摘的茎叶最佳,开花时所采之“花胡”次之。八公山柴胡因药效高、质地好,很受药家青睐,被专称为“寿柴胡”。 |
![]() |
正阳关“三味”正阳关位于淮河中游的淠河交汇处,港汊纵横,水道曲折,湿润的环境,孕育了大面积的湿地、芦苇丛和众多动植物,其中,蚬子、鳭子、蒿子被称做“正阳‘三味’”。蚬子,俗称“鲜子”,产于正阳关附近的淮河河道中,不同于沿海或国外的那种,其形状如蚌,壳狭长,肉多而嫩。无论红烧、清炖,均是鲜香美味。鳭子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候鸟,卤鳭子味道香鲜,外皮软嫩,骨骼脆酥,历来十分受人欢迎。随着鸟类保护意识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美味”不再上市。正阳关蒿子清香味重,蒿蓼味轻,具有一种独特的药香气,一年四季都可食。春季吃蒿芽、蒿头,夏季吃蒿苔,秋、冬吃蒿根。 |
![]() |
“天顺”酱小菜寿州东大街百年老字号“天顺酱园”,几十种酱小菜中,天顺酱油、天顺香醋很是有名,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当数它的“辣椒丝”和“八宝菜”。天顺酱园辣椒丝,色泽鲜红、细如发丝、辣中透甜,之所以具有如此品质,除了加工制作技术特殊以外,还因为原料辣椒具有皮薄、肉厚的特点,被干制后还能够保持原有肉质。八宝菜由八种不同的原料配制而成,咸、甜、脆、香,集多味于一体,改变了北方小菜咸味浓重的弊端,吸收南方小菜味甜的优点,兼容并蓄,咸淡适中,略有甜味,用干荷叶散装出售,干荷叶特殊的清香,伴随着小菜原有香味,是其别具一格的特点。 |
![]() |
银鱼银鱼古称“蛤残鱼”,又称“银花”“面条鱼”。最适宜捕捞后立即烹煮食用,如果置放几小时不做处理,它就会慢慢泻化成清水状。由于如此娇嫩,所以渔民们捕捞之后就须立即将它置于席箔之上,曝晒成银鱼干,包装之后才投放市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和市场需要量不断增加,已经有了冷冻鲜银鱼的制作。传统方法制成的干银鱼,可以长期保存,随吃随取,最适合居家日常使用。无论是干银鱼是鲜银鱼,它们的营养成分和鲜美程度都是一样的,可以做成炒菜、烩菜、汤菜等许多种佳肴。 |
![]() |
瓦虾瓦埠湖所产的白虾在清代曾被列为贡品,为了区别于一般白虾,特取“瓦虾”。瓦虾体长5~8厘米,甲壳呈银白色,略显晶莹之光,肚腹上有一道浅褐色细条纹。甲壳薄、肉满、细嫩。它与一般海虾、河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烹煮后外皮不会变红,仍然白洁如玉。如果取活虾去头壳,蘸香醋麻油食之,鲜香绝伦,佐酒最佳。熟食的清炒虾仁、葱爆虾仁、盐渍大虾、油炸绻虾,都是不用寻常的美味。还可以制成干虾、虾仁、虾片、虾酱,即便于储藏、运输,又不失其鲜香品质。 |
![]() |
八公山豆腐寿县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豆腐被誉为“东方龙脑”已垂史两千余年,发源地就在寿县。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封地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八公山正在寿春城边。刘安雅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北山从此更名“八公山”,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 |
![]() |
八公山紫金砚八公山盛产紫金石。据传女娲补天所炼的五色石,就留在了八公山上,因石体多呈紫色,故称作紫金石,八公山也因此被称作紫金山。八公山紫金砚乃历史名砚。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记载:“寿春府寿春县,紫金山石出土中,色紫、琢为砚,甚发墨,叩之有声,余家旧有风字样砚,特轻薄,皆远古物也”。专家推测,八公山产紫金砚,始于汉,盛于唐。由于八公山位居寿州,八公山紫金砚又被称作寿州紫金砚。 |
![]() |
郝圩酥梨八公山位于淮河中游南岸、寿县城北。山下拥有耕地1.2万亩,其中林果9000余亩,是安徽有名的 “万亩果园”,主要果树品种为“八公山”酥梨、“安农”水蜜桃。八公山酥梨又名“郝圩”酥梨,原系淮北砀山品种,栽植已有200多年历史。八公山酥梨呈圆形,皮黄,有蜡质光泽,果肉白色,食之无渣,酥脆爽口,味甜多汁。八公山酥梨含可溶性固形物12%-15%。1989年,八公山酥梨在全省水果评选会上被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1991年,在全省同类水果评比中荣获第一名;1997年,再次被全省水果评选会评为“安徽省优质水果”。 |
![]() |
寿县板桥草席席草即江淮地区常见的灯芯草,是编织睡席的主要原料。板桥草席的发展始自上世纪60年代初,席草种植乡镇由板桥镇发展到以其为中心的7个乡镇,席草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周边所有乡镇席草全部集中到板桥镇进行加工并贸易。板桥草席内贸量位居中国首位,占市场份额的60%左右,年生产各类草席2000万条,外贸出口草席6万条,席草种植、加工两项合计年创产值7.35亿元。 |
![]() |
寿州香草在寿县报恩寺东边的一块土地上生长着一种能散发馥郁芳香的植物,就是寿州香草。寿州香草是两年生草本植物。茎圆、中空,高一米左右,叶对生,花柄长,形似芝麻节,每年九月下种,第二年四月收割,满城飘香。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用干香草剪碎缝制造型各异的香荷包,以怯臭、驱虫、避汗气。寿州香草,寿县老百姓又称它为“离香草”。说它离开家乡这块产地越远香味就越浓,因为它是在楚国将士牺牲的地方长出的,是他们的忠魂变的,楚人虽背井离乡,但永远不会忘记英烈在天之灵,“离香(乡)草”由此得名。 |
![]() |
寿柴胡八公山所产柴胡历史悠久,享有盛名。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编撰的《寿州志·食货志·物产·药类》录其特点:“茎叶肥大而嫩,繁衍茂盛。”这与八公山的地理环境是分不开的,八公山土壤由石灰岩等组成,山坡、山脚系山黄土和山红土,加之属于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光、热、水等资源比较充裕,十分适宜柴胡生长。外省外地柴胡的花期,一般在农历6-8月,而八公山柴胡的花期要比外地提前一个月左右。从药效上看,在每年清明节稍后,采摘的茎叶最佳,开花时所采之“花胡”次之。八公山柴胡因药效高、质地好,很受药家青睐,被专称为“寿柴胡”。 |
![]() |
正阳关“三味”正阳关位于淮河中游的淠河交汇处,港汊纵横,水道曲折,湿润的环境,孕育了大面积的湿地、芦苇丛和众多动植物,其中,蚬子、鳭子、蒿子被称做“正阳‘三味’”。蚬子,俗称“鲜子”,产于正阳关附近的淮河河道中,不同于沿海或国外的那种,其形状如蚌,壳狭长,肉多而嫩。无论红烧、清炖,均是鲜香美味。鳭子是一种水陆两栖的候鸟,卤鳭子味道香鲜,外皮软嫩,骨骼脆酥,历来十分受人欢迎。随着鸟类保护意识逐渐被人们接受,这种“美味”不再上市。正阳关蒿子清香味重,蒿蓼味轻,具有一种独特的药香气,一年四季都可食。春季吃蒿芽、蒿头,夏季吃蒿苔,秋、冬吃蒿根。 |
![]() |
“天顺”酱小菜寿州东大街百年老字号“天顺酱园”,几十种酱小菜中,天顺酱油、天顺香醋很是有名,最有代表性的产品当数它的“辣椒丝”和“八宝菜”。天顺酱园辣椒丝,色泽鲜红、细如发丝、辣中透甜,之所以具有如此品质,除了加工制作技术特殊以外,还因为原料辣椒具有皮薄、肉厚的特点,被干制后还能够保持原有肉质。八宝菜由八种不同的原料配制而成,咸、甜、脆、香,集多味于一体,改变了北方小菜咸味浓重的弊端,吸收南方小菜味甜的优点,兼容并蓄,咸淡适中,略有甜味,用干荷叶散装出售,干荷叶特殊的清香,伴随着小菜原有香味,是其别具一格的特点。 |
![]() |
银鱼银鱼古称“蛤残鱼”,又称“银花”“面条鱼”。最适宜捕捞后立即烹煮食用,如果置放几小时不做处理,它就会慢慢泻化成清水状。由于如此娇嫩,所以渔民们捕捞之后就须立即将它置于席箔之上,曝晒成银鱼干,包装之后才投放市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和市场需要量不断增加,已经有了冷冻鲜银鱼的制作。传统方法制成的干银鱼,可以长期保存,随吃随取,最适合居家日常使用。无论是干银鱼是鲜银鱼,它们的营养成分和鲜美程度都是一样的,可以做成炒菜、烩菜、汤菜等许多种佳肴。 |
![]() |
瓦虾瓦埠湖所产的白虾在清代曾被列为贡品,为了区别于一般白虾,特取“瓦虾”。瓦虾体长5~8厘米,甲壳呈银白色,略显晶莹之光,肚腹上有一道浅褐色细条纹。甲壳薄、肉满、细嫩。它与一般海虾、河虾最大的不同之处,就是烹煮后外皮不会变红,仍然白洁如玉。如果取活虾去头壳,蘸香醋麻油食之,鲜香绝伦,佐酒最佳。熟食的清炒虾仁、葱爆虾仁、盐渍大虾、油炸绻虾,都是不用寻常的美味。还可以制成干虾、虾仁、虾片、虾酱,即便于储藏、运输,又不失其鲜香品质。 |
![]() |
八公山豆腐寿县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豆腐被誉为“东方龙脑”已垂史两千余年,发源地就在寿县。淮南王刘安,是西汉高祖刘邦之孙,封地都邑设于寿春(即今安徽寿县城关),八公山正在寿春城边。刘安雅好道学,欲求长生不老之术,不惜重金广招方术之士,其中较为出名的有苏非、李尚、田由、雷波、伍波、晋昌、毛被、左昊八人,号称“八公”。刘安幽八公相伴,登北山而造炉,炼仙丹以求寿。他们取山中“珍珠”“大泉”“马跑”三泉清冽之水磨制豆汁,又以豆汁培育丹苗,不料炼丹不成,豆汁与盐卤化合成一片芳香诱人、白白嫩嫩的东西。当地胆大农夫取而食之,竟然美味可口,于是取名“豆腐”。北山从此更名“八公山”,刘安也于无意中成为豆腐的老祖宗。 |
![]() |
牛肉汤、羊肉汤牛肉汤、羊肉汤是老寿州人早点摊上必不可少的饮食,方便快捷,营养美味。时至今日,仍然是大众的最爱。牛肉汤,是把上好的牛肉煮成烂熟,待其凉后,切成小薄片。将红辣椒末、香葱末、姜末、胡椒粉,咸盐,一起放入大锅烧开,制成汤料。食用时,把牛肉和粉丝一起放在滚开的汤料里涮一下,取出放入碗中,浇上汤料,撒上香菜末即成。这种汤,将牛肉的香味与鲜、辣融为一体,是人们百吃不厌的传统快餐。用同样的方法,将牛肉换成羊肉,也就成了另一种美味快餐——羊肉汤。 |
![]() |
羊头肉寿州羊头肉选料精细、味道醇厚。制作羊头肉的原料,必须是新宰的鲜羊头,经过去毛、清洗、煮、闷、去骨、压扁、冷却等等工序,才能成为一个个扁圆形的成品。此地的羊头肉不同于北方的白水羊头肉,是一种凉拌食品。食用之前,用快刀将扁圆形固体的肉饼切成薄片,置于盘中,另将香油、酱油,葱花、胡椒、辣椒末制成调料,食用时,将羊肉薄片蘸着调料即可。佐餐、佐酒最佳。 |
![]() |
豆腐脑豆腐脑是“八公山豆腐”食品系列中的一个品种,用上等黄豆磨成的豆浆制成的,外形介于固体的豆腐与液体的豆浆之间那种半固体状态,洁白、细嫩,入口清香、爽利。把它从特制的瓮罐型陶缸内用铜制扁勺取出,放入碗中,添加佐料即可食用。与一般豆腐脑不同的是,它在碗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稍一搅动便成了由碎块组成的“漂汤”,不会成为那种细末的糊状。是寿州街头的特色小吃。在食用前,还可以添加不同的配料,使其成为不同口味的豆腐脑。有咸豆腐脑、甜豆腐脑、辣豆腐脑、牛肉豆腐脑、羊肉豆腐脑、粉丝豆腐脑等。 |
![]() |
大救驾“来到八公山下,不可不吃‘大救驾’。”这是本地民间的一句口头禅。意思是说,寿州八公山下的大救驾味道很美,不品尝品尝就会有遗珠之憾。大救驾用面粉、白糖、猪油,再加以桂花、青红丝等几十种辅料,制作出了真正的大救驾。这种扁圆状的糕点,是用油酥出来的,形成了内外几十层酥脆的薄皮,内陷中还有冰糖、菊脯核桃仁等衬料,吃起来,脆而不硬,油而不腻,清香爽口。圆圆金黄且层层焦酥香甜的大救驾就成了招待来宾、馈赠亲友的佳品。 |
![]() |
牛肉汤、羊肉汤牛肉汤、羊肉汤是老寿州人早点摊上必不可少的饮食,方便快捷,营养美味。时至今日,仍然是大众的最爱。牛肉汤,是把上好的牛肉煮成烂熟,待其凉后,切成小薄片。将红辣椒末、香葱末、姜末、胡椒粉,咸盐,一起放入大锅烧开,制成汤料。食用时,把牛肉和粉丝一起放在滚开的汤料里涮一下,取出放入碗中,浇上汤料,撒上香菜末即成。这种汤,将牛肉的香味与鲜、辣融为一体,是人们百吃不厌的传统快餐。用同样的方法,将牛肉换成羊肉,也就成了另一种美味快餐——羊肉汤。 |
![]() |
羊头肉寿州羊头肉选料精细、味道醇厚。制作羊头肉的原料,必须是新宰的鲜羊头,经过去毛、清洗、煮、闷、去骨、压扁、冷却等等工序,才能成为一个个扁圆形的成品。此地的羊头肉不同于北方的白水羊头肉,是一种凉拌食品。食用之前,用快刀将扁圆形固体的肉饼切成薄片,置于盘中,另将香油、酱油,葱花、胡椒、辣椒末制成调料,食用时,将羊肉薄片蘸着调料即可。佐餐、佐酒最佳。 |
![]() |
豆腐脑豆腐脑是“八公山豆腐”食品系列中的一个品种,用上等黄豆磨成的豆浆制成的,外形介于固体的豆腐与液体的豆浆之间那种半固体状态,洁白、细嫩,入口清香、爽利。把它从特制的瓮罐型陶缸内用铜制扁勺取出,放入碗中,添加佐料即可食用。与一般豆腐脑不同的是,它在碗内仍能保持一定的形状,稍一搅动便成了由碎块组成的“漂汤”,不会成为那种细末的糊状。是寿州街头的特色小吃。在食用前,还可以添加不同的配料,使其成为不同口味的豆腐脑。有咸豆腐脑、甜豆腐脑、辣豆腐脑、牛肉豆腐脑、羊肉豆腐脑、粉丝豆腐脑等。 |
![]() |
大救驾“来到八公山下,不可不吃‘大救驾’。”这是本地民间的一句口头禅。意思是说,寿州八公山下的大救驾味道很美,不品尝品尝就会有遗珠之憾。大救驾用面粉、白糖、猪油,再加以桂花、青红丝等几十种辅料,制作出了真正的大救驾。这种扁圆状的糕点,是用油酥出来的,形成了内外几十层酥脆的薄皮,内陷中还有冰糖、菊脯核桃仁等衬料,吃起来,脆而不硬,油而不腻,清香爽口。圆圆金黄且层层焦酥香甜的大救驾就成了招待来宾、馈赠亲友的佳品。 |
鸦片战争后,寿州地方虽有淮河之轮船,但地方交通仍以自然河道、乡村大道为主要设施,人畜力车船为主要运输工具。民国二十年(1931年),始开发淮南煤炭资源,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成淮南铁路水家湖至裕溪口段,是寿县地方现代交通之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本侵略者为掠夺淮南煤炭资源,又建水蚌、大八铁路。
2021年,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2%。
2021年末,全县各种路面公路里程4899.7公里,其中:国道209.2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6公里),省道274.3公里,县道651.7公里,乡道1719.6公里,村道2044.9公里。县内高速公路出口4个。[8]
2021年专利授权986件,比上年增长34%,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件,增长48%,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78件/万人,同比增长95.8%。[8]
寿县第一中学2021年,全县共有中等职业教育学校6所,在校生11081人。普通中学62所,招生数20180人,在校学生数61087人,毕业生数20414人。其中,高中在校学生19209人,初中在校学生41878人。小学144所,招生数8577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为100%。普通高等院校1所,专任教师124人,在校学生6715人。[8]
寿县博物馆2021年末,全县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有馆藏图书26万册(含电子图书)。县级广播电视台1座,乡镇文旅站25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100%。电视发射和转播台2座,播发电视稿件1310篇,有线电传输机构1个,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8]
2017年,寿县共举办全民健身运动24次,参加活动人数10000人次,参加县级以上运动会人数800人次。
寿县县医院
2021年,年末全县共有卫生机构346个,其中:综合医院10个(含民营),中医医院3个(含民营)、专科医院3个,康复医院1个,乡镇(中心)卫生院及分院3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监督所1家,村室249个,诊所及医务室42家。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599张。年末卫生技术人员4374人(不含其他技术人员),其中:执业医生1055人,执业助理医生448人,注册护士2255人,药师(士)102人,检验师146人,其他卫技人员368人。[8]
2021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37人。[8]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47元,比上年增长10%,其中:工资性收入16979元,增长8.6%;经营净收入3997元,增长15.1%;财产净收入444元,增长15.9%;转移净收入10228元,增长10.3%。
2021年,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47元,比上年增长8.1%,其中:工资性收入2971元,增长15.4%;经营净收入7358元,增长5%;财产净收入116元,增长24.7%;转移净收入3802元,增长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