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

南昌航空大学软件学院

现任领导 舒坚(院长)、杨志明(党委书记)
创办时间 2002年
本科专业 3个(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软件工程专业创办于2002年,现有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二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软件工程专业于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012年,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单位;2012年,入选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在2016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软件工程一级学科的评估结果为C+,江西省排名第一;在2016年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软件工程专业在全省13个参评专业中排名第二;2019年获批江西省一流专业。[2]

学术研究

建设成果

软件学院先后完成和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项目50多项,授权、申请发明专利24项,软件著作权登记32项。荣获江西省科学进步奖三等奖3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文章200余篇。[3]

其科研工作一直致力于服务航空国防,服务地方。2012年,学院联合中国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631所)软件测评中心成功申报国防基础预研重点项目“某嵌入式系统测试与验证技术”,通过项目攻关,为我国新一代飞机的研制做出了贡献。软件学院承担“月球巡视器形貌探测地面实验系统”的研发工作,该系统为地面科学家提供一个直观的可视化平台,辅助地面科学家实时制定和修正探测计划,为我国的探月工程做出了贡献。软件学院承担“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应急运行集散控制软件平台”的开发、集成和测试任务,该软件平台对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安全输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软件学院联合多家单位申报工信部物联网专项“江西省重要河湖的水质量监测系统研制和应用示范”课题。该课题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环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3]

科研机构

计算机视觉研究所、物联网与大数据研究所[4]

科研项目

国家级科研项目一览表[5]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分类 负责人 登记日期
1 移动终端异构特征调和的掌纹密钥认证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8-04-03
2 基于深度信念网的便携设备交换网络链路预测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18-01-01
3 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局部遮挡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18-01-01
4 基于虹膜生物特征密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陈 英 2018-01-01
5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记忆机制的复杂环境目标跟踪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7-01-01
6 复杂地表的视频传感网感知覆盖模型及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符 祥 2017-01-01
7 安全生物特征技术国际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6-08-01
8 多信道压缩采样实现多维射频层析成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杨志勇 2016-01-01
9 瞬时社交网络中线下网络结构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郑 巍 2016-01-01
10 事件驱动的无线CPS实时消息调度与并行优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谭朋柳 2014-01-01
11 可复用手掌纹脉双源密钥多域复合提取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4-01-01
12 某应用软件测试验证策略及规范 国防基础预研重点项目 舒 坚 2013-01-01
13 结合2D图像和3D点云数据的城市建筑物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3-01-01
14 机会传感网络连通性监视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13-01-01
15 基于物体棱线线流场的三维物体运动估计与结构重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12-01-01
16 基于空间不变量的自然场景线性重建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0-01-01
17 面向视频编码的视觉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973子项) 973计划子项目 储 珺 2009-01-01
18 应用于事件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健康状态监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08-01-01
19 融合多谱段图象信息的大规模场景建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08-01-01
20 基于双目序列图象线流场的三维物体运动估计和结构重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07-01-01
21 包衣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863子项目) 863计划子项目(国家级) 严盈富 2004-06-01
22 线流场计算及场景三维重建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03-01-01

办学条件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分类 负责人 登记日期
1 移动终端异构特征调和的掌纹密钥认证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8-04-03
2 基于深度信念网的便携设备交换网络链路预测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18-01-01
3 基于格式塔理论的局部遮挡目标识别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18-01-01
4 基于虹膜生物特征密钥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的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陈 英 2018-01-01
5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和记忆机制的复杂环境目标跟踪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7-01-01
6 复杂地表的视频传感网感知覆盖模型及算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符 祥 2017-01-01
7 安全生物特征技术国际研讨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6-08-01
8 多信道压缩采样实现多维射频层析成像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杨志勇 2016-01-01
9 瞬时社交网络中线下网络结构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郑 巍 2016-01-01
10 事件驱动的无线CPS实时消息调度与并行优化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谭朋柳 2014-01-01
11 可复用手掌纹脉双源密钥多域复合提取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冷 璐 2014-01-01
12 某应用软件测试验证策略及规范 国防基础预研重点项目 舒 坚 2013-01-01
13 结合2D图像和3D点云数据的城市建筑物重建关键技术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3-01-01
14 机会传感网络连通性监视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13-01-01
15 基于物体棱线线流场的三维物体运动估计与结构重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12-01-01
16 基于空间不变量的自然场景线性重建理论和方法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10-01-01
17 面向视频编码的视觉计算模型与方法研究(973子项) 973计划子项目 储 珺 2009-01-01
18 应用于事件检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健康状态监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舒 坚 2008-01-01
19 融合多谱段图象信息的大规模场景建模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储 珺 2008-01-01
20 基于双目序列图象线流场的三维物体运动估计和结构重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07-01-01
21 包衣在线检测技术的研究(863子项目) 863计划子项目(国家级) 严盈富 2004-06-01
22 线流场计算及场景三维重建的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曾接贤 2003-01-01

院系专业

学科建设

学院开设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三个本科专业,以及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型硕士学位点(0835)、软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点(085212)、物联网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0812Z1)三个硕士点和硕士推免保送资格。[1]

师资力量

软件工程专业是全国38个国家级特色软件工程专业之一,是江西省一流专业,在江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二。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C+,成为江西省软件工程学科唯一上榜单位,是江西省软件工程学科联盟牵头单位。[1]

教学建设

截止至2019年6月,软件工程专业拥有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96.8%,专职教师41人,兼职教师113人。专职教师队伍中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博士生导师1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江西省教学名师2人,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江西省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专职教师队伍中正高级职称5人,副高级职称9人,中级职称2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5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总人数的34%。专职教师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14人获得博士学位。45岁及以下中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80.5%。[6]

现任领导

学院入选首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共建单位和江西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拥有江西省实践教学示范中心、江西省软件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江西省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产学研合作示范培育基地等。[1]

截至2019年,经过近17年的发展,学院已具有较大的办学规模、鲜明的办学特色、明确的办学思想和较强的办学实力,建立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共培养本科生3500多人。拥有在校学生1307人,并每年保持240人左右的招生规模。毕业生主要在科研院所、软件企业、IT企业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系统运维等工作,每年均有毕业生服务于国防军工企事业单位和民航、通航公司。[2]

软件学院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室总面积2176平方米,仪器设备2186台(套),设备总值1187余万元,其中网络技术基础实验中心为江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恒生电子、用友软件、甲骨文、上海微创等10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基地;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课外科技竞赛,近五年,共有1000多人次学生参加,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50余项。[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