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村镇位于新密市西部,距市政府8千米。辖米、宋、下王、孟庄、方山、于湾、马寨、慎窑、范、月寨、贾寨、朱家庵、拐峪、蔓菁峪、白槐、柿树湾、杨岗、茶庵、杨寨沟、金井沟、温庄21个行政村。郑(州)登(封)公路过境。
[代码]410183101:~201米村 ~202宋村 ~203下王村 ~204孟庄村 ~205方山村 ~206于湾村 ~208马寨村 ~209慎窑村 ~210范村 ~211月寨村 ~212贾寨村 ~213朱家庵村 ~214拐峪村 ~215蔓菁峪村 ~216白槐村 ~217柿树湾村 ~218杨岗村 ~219茶庵村 ~220杨寨沟村 ~221金井沟村 ~222温庄村[1]
1958年建米村公社,1984年改乡,1996年建镇。1997年,面积68平方千米,人口3.9万,辖米村、宋村、下王、孟庄、方山、马寨、于湾、前村、后村、马庄、慎窑、范村、月寨、贾寨、朱家庵、拐峪、蔓井峪、白槐、柿树湾、杨岗、茶庵、杨寨沟、金井沟、温庄24个行政村。2005年,撤销尖山乡,并入米村镇(实际上在原尖山乡区域设立尖山风景区管委会)。[1]
镇人民政府驻石桥河。将原福寿乡所属的立石、邓家、水塘、蹬子、长安寨、磨山、固家、石成、四垭9个村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梯镇,镇人民政府驻石梯场。将原福寿乡南井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赵固乡,乡人民政府驻赵家场。将原滴河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桥湾乡,乡人民政府驻桥湾河。将原新溪乡所属的四溪寺、大寨梁、香仁坪、青竹山4个村和原高坪乡蹬子河村所属的的行政区域并入江陵镇,镇人民政府驻江陵溪。将原高坪乡所属的山坪、长滩、耿石、长垭、烟灯、尖山6个村和原新溪乡所属的石垭口、杨家岩2个村的行政区域并入堡子镇,镇人民政府驻堡子岭。 将原檬双乡所属的松坪、檬子、冲天、匡坪、五丰、尚寺、黄龙7个村的行政区域并入米城乡,乡人民政府驻米城。将原檬双乡小锣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龙滩乡,乡人民政府驻龙滩河。将原映山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双庙乡,乡人民政府驻双庙场。将原大垭乡所属的柳树湾、寨子、牛家庙、洞山、厂子、堕鼓石6个村的行政区域并入景市镇,镇人民政府驻景市庙。将原大垭乡金刚村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石板镇,镇人民政府驻石板店。将原新胜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麻柳镇,镇人民政府驻麻柳场。将原新兴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河市镇,镇人民政府驻河市坝。将原东照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大树镇,镇人民政府驻大树坝。将原碗厂乡所属的行政区域并入万家镇,镇人民政府驻万家坝。
1.虎伟东[2]党委书记。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侧重招商引资、信访稳定、卫生创建工作。
2.陈永建 党委副书记、镇长。主持镇政府全面工作,协助虎伟东同志主持镇党委全面工作,侧重安全生产、财政税收、新农村建设工作。
3.宋福仓 党委委员、人大主席。主持镇人大主席团全面工作,分管计划生育、武装、民兵预备役、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安全生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
4.朱海军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主持镇纪委全面工作,分管卫生创建、城乡规划、镇区管理,宣传(精神文明)、统战、政协、工商联,预防职务犯罪、监察纠风、优化发展环境、农村三资管理工作,协调工农关系工作。
5.屈建东 党委委员、副镇长。协助镇长处理政府日常事务,负责宣传(精神文明)、统战、政协,行政执法、政府法制、卫生创建、城乡规划、镇区管理、小城镇建设,协调孟庄搬迁安置工作。
6.李亚鹏 副镇长。负责财政税务、审计、民政、优抚、残疾人、便民服务、机关事务工作。
7.白朝辉 副镇长。负责教育体育、农业农村、水务、防汛、林业、森林防火、农机、农技、农经、农民负担监督、畜牧、粮食、供销、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工作。
8.赵晓辉 副镇长。负责煤矿安全监管、安全生产(非煤矿山安全)、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
9.卢浩然 副镇长。负责发展改革(物价)、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对外开放、商务、科技、统计、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秸秆禁烧)、工商、金融保险、技术监督、供电、科协工作。
10.邢治永 党委委员、武装部长。主持镇武装部全面工作,负责组织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工作,协抓督查考评工作。
11.李改莲 工会主席。主持镇工会全面工作。负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12.姜志华 纪委副书记。负责镇纪委日常工作,协抓卫生创建工作。
13.张丽娟 司法所长。主持司法所全面工作,分管依法治市,协抓信访稳定工作。
14.王永森 副科级干部兼镇党政办公室主任。主持镇党政办全面工作,负责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史志、保密、机要、档案工作。
15.陈震涛 派出所长。主持派出所全面工作,协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16.蔡丽娟 综治办副主任。负责综治、信访稳定、消防、禁毒、反邪教工作,协抓统计工作。
17.王清林 镇长助理。协抓煤炭、安全生产(非煤矿山)工作。
18.王德运 镇长助理。协抓信访稳定、新农村建设工作。
境内交通便利,物流、信息流畅通,荥密公路、郑少高速纵横交织穿境而过,郑少高速在该镇杨岗村设有出入口。
煤炭、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丰富。改革开放20多年来,米村镇工业经济初具规模,现已形成以耐火材料、煤炭、建材为支柱的三大产业。2006年,全镇共完成生产总值3446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067万元,乡镇企业入库税金2427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25636万元,财政收入101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6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