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村镇位于获嘉县南部。辖亢南、亢西、亢北、王官营、刘固堤西街、丰乐屯、新城、牛屯、府庄、刘固堤东街、王朋庄、李道堤、夹河、郭堤、山头王、小王庄、贺庄、王贵楼、红荆嘴、大毛庄、吴厂、小毛庄、郭寺23个行政村。京广铁路、焦枝铁路、新郑公路、新焦公路、107国道过境。境内有明礼部尚书夏言手书渡河词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代码]410724106:~201亢南村 ~202亢西村 ~203亢北村 ~204王官营村 ~205刘固堤西街村 ~206丰乐屯村 ~207新城村 ~208牛屯村 ~209府庄村 ~210刘固堤东街村 ~211王朋庄村 ~212李道堤村 ~213夹河村 ~214郭堤村 ~215山头王村 ~216小王庄村 ~217贺庄村 ~218王贵楼村 ~219红荆嘴村 ~220大毛庄村 ~221吴厂村 ~222小毛庄村 ~223郭寺村[1]
1958年置亢村公社,1983年改乡,1986年建镇。1997年,面积56.4平方千米,人口4.1万,辖亢村西街、亢村南街、亢村北街、小毛庄、刘固堤东街、刘固堤西街、亢王庄、贺庄、新城、大毛庄、府庄、红荆嘴、吴厂、夹河、王贵楼、王朋庄、王官营、丰乐屯、牛屯、李道堤、山头王、郭堤、国寺23个行政村。[1]
亢村镇历史悠久。据县志载:因孔子弟子陈亢病卒于此而得名。明朝时在此设置驿站,故又名亢村驿。清同治年间,废驿改镇称亢村镇。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设立区、乡人民政府。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撤乡建镇。
亢村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农业基础扎实,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全镇河渠纵横,机井密布,人民胜利 渠、新磁渠由西向东,穿境而过,形 成一个早能浇、涝能排的农业生产 格局。镇党委、政府采取“以科技为 先导,调整种植结构,改革种植模式,强化服务功能,增加农业投入”等一系列措施,使各种农作物取得全面丰收。小麦亩产450公斤,水稻亩产600公斤。全镇农业生产面向市场,围绕效益,正在向商品 化方向发展。全镇拥有13700亩经济林,森林覆盖面达15.6%。家庭养 殖业已形成规模,全镇大牲畜存栏14200头,生猪存栏9000 头。淡水养殖面积700亩。
该镇进一步挖掘“龙头”企业发展潜力,扩大中小企业规模。以市场为导向,加快产品换代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聚集区品位,大力引进新项目,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发展。二是以优化投资环境为着力点,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完成内环路(吉庆路)全部硬化工程,拉大城镇框架,完成敬老院、亢北水厂、环镇排硬化等工程,进一步提升城镇功能。三是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完成新磁排清淤改造,复灌2000亩河道的建设任务;发挥亢北村草莓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走种植葡萄、稀有林木、优质水稻、优质小麦、大棚蔬菜的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同时,加大农村道路、安全饮水、沼气池等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推进社会进步、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