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藩26岁硕士毕业后直接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社会科学领域最年轻的副教授。32岁时晋升教授。提出了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实施“双向经济环流战略”两个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主张和“工业化进程规律”等多种(个)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理论观点和范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和省部级课题5项,主编国家“十五”重点图书等5套丛书,出版著作、教材等近20部,其中关于房地产的著作、教材发行量达40万册。在国际会议和海内外报刊发表文章300余篇,其中多篇被ISTP,ISHHP,CSSCI等收录。70次获国家、省(部)、市级奖励,其中省部级一、二等奖达19次。
在房地产领域,董藩是公认的对国家决策和社会舆论具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曾被评为“年度中国争议人物”、“中国房地产年度人物”、“中国房地产年度思想贡献人物”、“中国地产网络红人”等。董藩个人业绩和学术观点被美国之音、美国之音电视台、美国《世界日报》《华尔街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广泛传播。国家主要领导人也曾高度评价董藩的观点。
董藩董藩长期给中国建设银行总行、中国工商总行、中国银行总行、清华、北大、上海交大、浙大、厦大、中大、重庆大学等各种房地产总裁班、韩国企业家班、新加坡企业家班、万达、万科、soho中国等海内外顶端业内人士、企业讲授房地产宏观调控、房地产投资与理财、财富人生与经济学思维等课程,每年听他讲课的海内外企业家近万人次。董藩也是外国政府机构和投资银行关注的中国经济学家之一,是高盛、德意志银行、瑞银、美国资本集团等多家著名国际金融机构的咨询专家。曾成功帮助许多企业家、社会名流和普通百姓在财富高峰上快速攀升,被一些民间房地产投资者誉为“地产投资教父”“一言千金的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他引发和推动的大学生科研活动曾引起全国关注,被誉为“董藩现象”。为表彰其贡献,其足迹被铸于大连市建市百年纪念城雕上。
时间 | 作品 | 出版社 |
---|---|---|
2010.2 | 《土地经济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10 | 《土地法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 | 《中国不动产概况》(韩文) | 韩国艺一出版社 |
2006.8 | 《置业安居法律知识问答》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6.8 | 《物业管理知识问答》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6 | 《环形开放论——工业化时序-市场规律与中国空间经济战略的调整》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 | 《物业管理法律与制度》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1 | 《中国房地产指南》(韩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0000 | 《安居万事通》 | - |
2005~2006 | 《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通用系列教材》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10 | 《物业管理概论》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7 | 《房地产金融》第三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7 | 《房地产金融》第二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6 | 《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5 | 《新编房地产投资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 |
《新编投资学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3.12 | 《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关系调整》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003.11 | 《辽宁经济发展四论》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003~2004 |
《最新房地产经营管理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1~2004 |
《新千年之初的西部大开发》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1 | 《房地产经济概说》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0~2001 |
《新编房地产经营管理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0 | 《房地产金融》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1997.9 | 《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市场运行——侧重于制度、政策和发展模式的考察》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1993.8 | 投资大辞典》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3.4 | 《企业租赁经营新论》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1992.4 | 《金融市场概论》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时间 | 作品 | 出版社 |
---|---|---|
2010.2 | 《土地经济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9.10 | 《土地法学》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2007 | 《中国不动产概况》(韩文) | 韩国艺一出版社 |
2006.8 | 《置业安居法律知识问答》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6.8 | 《物业管理知识问答》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2006 | 《环形开放论——工业化时序-市场规律与中国空间经济战略的调整》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2006.1 | 《物业管理法律与制度》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6.1 | 《中国房地产指南》(韩文)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0000 | 《安居万事通》 | - |
2005~2006 | 《物业管理·物业设施管理通用系列教材》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5.10 | 《物业管理概论》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2004.7 | 《房地产金融》第三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7 | 《房地产金融》第二版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6 | 《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5 | 《新编房地产投资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4 |
《新编投资学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3.12 | 《西部开发与区域经济关系调整》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003.11 | 《辽宁经济发展四论》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2003~2004 |
《最新房地产经营管理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1~2004 |
《新千年之初的西部大开发》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1 | 《房地产经济概说》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0~2001 |
《新编房地产经营管理丛书》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2000 | 《房地产金融》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1997.9 | 《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市场运行——侧重于制度、政策和发展模式的考察》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
1993.8 | 投资大辞典》 |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1993.4 | 《企业租赁经营新论》 |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1992.4 | 《金融市场概论》 |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
在国际会议、《经济研究》《改革》《民族研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软科学》《经济与法律》(香港)等海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等300余篇。
1、Dong Fan. A Theory of "Concentric Liberalization,Reinvesting in the Hollow Core."----Proceedings of 2003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August,2003;USA). ISTP,ISSHP收录。
2、Dong Fan,Shi Xiaolei,Qin Fengwei. A Good Combination of Public Management and Market Mechanism----Legal Interpretation of Pledge of Public Real Property Usufruct----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May,2004;Macau). ISSHP收录。
3、Rao Huilin,Dong Fan,Shi Xiaolei. a Brief Exposition of Chinese City Administration Mechanism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May,2004;Macau). ISSHP收录。
4、Dong Fan,Yang Yanhua,Zhou Yu. New Programme for the Socialization of Teachers in China's Universities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May,2004;Macau). ISSHP收录。
5、DONG Fan,LIN Li-xin,ZHOU Yu.The Influence of China's Access to WTO on the Growth Rate of its Economy. ----Proceedings of 200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Science & Engineering (August,2004; Harbin). ISTP,ISSHP收录。
6、DONG Fan. Motivation and Planning for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lt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of China,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 UESTC Press,October 2005,1226-1231. ISTP,ISSHP收录。
7、LIU Yi,DONG Fan Establishment of People's Right of Participation i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200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ublic Administration,UESTC Press,October 2005,821-826. ISTP,ISSHP收录。
8、DONG Fan,LIN Li-xin,ZHOU Yu. Will the develop-the-west strategy Improve Economic Growth Dramatically?----The 3 th Forum on North-East Asia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operation(Sep.2004,Beijing)
9、Dong Fan. Developing Basis and 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lt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of China---The 3 th Forum on North-East Asia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ooperation(Sep.2004,Beijing)
10、F. Dong and Y. Liu. The Serio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China,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Watershed Management and City Water Supply(Dec,2004; Shenzhen).
11、Ji Xiaolan,Dong Fan,Liu Zhongquan.The Strategic Choices of China's Dwelling Construction for the 21st Century,6th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nference on Housing.(Sep.1994;Beijing)
12、Dong Fan. The Leading Industry in West China----Is Heavy Industry the Scientific Choic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Private Enterpris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land Region.(Jun,1997;Kunming)
13、Dong Fan,Zhou yu. On the Issuing of Stocks of Private Firms--Asia's Capital Forum (Jan.1999;Bejing)
14、Dong Fan,Guan Dengcheng. On the Management of the Issuing and Circulation of State-owned stocks,--Asia's Capital Forum (Jan.1999;Bejing)
15、On the Futures Market and the Reform of China's System in the Circulation of Grain--Asia's Capital Forum (Jan.1999;Bejing)
16、Dong Fan,Zhou yu. Is the Bubble Too Big?----Reconsideration of the Boom and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Real Estate Market,Green Inhabitationand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ousing Industry----Proceed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Green Inhabition(Nov,2002;Hangzhou);The 46th IFHP World Congress(Sep.2002; Tianjin);The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Dec.2004,Hongkong)
18、Dong Fan. New Idea on Raising Money for Education,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gh Education in 21th Century:Fairness & Efficiency(Sep.2002; Xiamen)
19、Dong Fan.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lt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of China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Asian Economic Cooperation in the New Millennium:China's Economic Presence(May,2002; Beijing);
20、 Dong Fan. Establishing a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Belt Along the Western Border of China——The Completely New Conception to Realize th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Developing and Opening China's West --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Enterprise Reform(Oct.2001;Nanchang)
21、Fan Dong,Yi Liu. Countermeasures on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in China,2005 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Chong Qing),volum 3,2005.6; The 2nd International Yellow River Forum (IYRF) on Keeping Healthy Life of the River and Modern River Basin Management; Oct.21-24,2005(Zheng Zhou)
22、Fan Dong,Lixin Lin,Yu Zhou. Will the Develop-the-west strategy Improve Economic Growth Dramatically? Fan Dong 1,Lixin Lin 2,Yu Zhou 3 2005 CE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volum 1.
23、Dong Fan,Qin Feng-wei,Jin Dan.Conflicts and Equity of Non-agricultural Land Use in China,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October 4 - 5,2008
University of Toronto,Toronto,Ontario,Canada. ISTP,ISSHP收录。
24、Ding Hong,DongFan.Housing Price,Commuting Costs and Residential Land Planning,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struction and Real Estate Management,October 4 - 5,2008
University of Toronto,Toronto,Ontario,Canada. ISTP,ISSHP收录。
1、《关于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分析的几点商榷意见》《经济研究》1992-7,独立完成,3.5千字。引起国内外经济学界关注,被多次引用或评论。
2、《构建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民族研究》2000-6;《经济与法律》(香港)2002-1。独立完成,6千字。在人民大会堂、西宁等地的多次研讨会上讲述这一观点。
3、《西部地区重工业发展构想》《民族研究》2003-4;第二作者,12千字。
4、《政策调校与制度完善: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软科学》1999-8,第一作者,15千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连续5天播出。
5、《充分竞争:补偿所有权监督不足的市场安排》《中国软科学》2000-11;中国国有经济发展国际研讨会2002.8(长春)。第一作者,7.5千字。获省科协2等奖。
6、《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与中国经济增长》,《经济学家》2001-4;12千字。
7、《抓轻放重:尽快缩小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现实选择》,《经济学家》1996-3。独立完成,8千字。
8、《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的法律问题》《改革》1993-6;《中国行政管理》1995-5。独立完成,6千字。
9、《利用房地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必须考虑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改革》2000-2。第二作者,3.5千字。
10、《区域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地理》1992-2。独立完成,9千字。
11、《租赁不是一种服务性商业——关于租赁内涵的一种商榷意见》《财政研究》1993-12。独立完成,4千字。
12、《股份制改造过程中法人股若干问题研究》《财政研究》1994-7。第一作者,6.5千字。
13、《关于个体私营经济税收减免问题的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00-12。独立完成,3.5千字。
14、《租金内涵再议》《财贸经济》1994-6。独立完成,2千字。
15、《论投资布局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投资研究》1993-2。第二作者,10千字。
16、《三大地区投资布局的调整原则与思路》《投资研究》1993-9。第二作者,10千字。
17、《从内容到体系的新探索——评马秀岩主编的〈投资统计学〉》《统计研究》1994-4。独立完成,2.5千字。使该教材引起统计教育学界广泛关注,并两次获部级奖励。
18、《重探租赁企业的租金计算方法》《经济管理》1994-5。独立完成,3千字。
19、《试论社会经济向场效应技术形态的转变》《生产力研究》2001-1。第一作者,10千字。
20、《组价公式有问题,税收流失如决堤》《生产力研究》2002-6,《税收与企业》2002-5。第一作者,10千字。
21、《旧调新弹——必须重视承租者与职工的分配关系》《企业管理》1994-3。独立完成,4千字。
22、《关于私营经济上市问题的探讨》《宏观经济管理》1999-11。第一作者,4千字。
23,《世纪之交经济增长速度的一种解释:工业化进程学说》,《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7。独立完成,10千字。
24,《何不发行教育彩票》《中国高等教育》2000-1。独立完成,3千字。
25,《关于发行教育彩票的补论》《中国高等教育》2000-5。独立完成,5千字。
26,《从山东的实践看辽宁工业旅游的发展问题》《工业技术经济》2003-5,第一作者,7千字。
27,《房地产开发调控的基础工作》《集团经济》2003-10,第二作者,5千字。
28,《保持较高经济增长速度对中国的意义》《科技导报》03-10;《新疆大学学报》2003-4,第一作者,10千字。
29,《关于国家股上市流通管理的探讨》《经济改革与发展》1994-12;香港《经济与法律》2000-2。第一作者,10千字。
30,《西部开发与人才积聚》《管理现代化》2000-6。独立完成,2.5千字。本文是根据2000.5.3 VOA,VOA Show的采访整理发表的。
31,《银行必须按企业贷款回收率确定再贷规模》《管理现代化》1999-4。第一作者,1.5千字。
32,《利用外资过程中必须注意边际成本的高低》《对外经贸实务》1999-7。独立完成,4千字。
33,《关于高校师资社会化的全新方案构想》《科学决策》2002-6;《教育与职业》2002-5,第一作者,10千字。
34,《应允许企业将租赁资产作为注册资本进行注册》《经济法制》1991-1;《经济师》1992-1,独立完成,10千字。
35,西部主导产业选择:重工业是科学决策吗?《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1。独立完成,10千字。复印报刊资料《城市经济?区域经济》2000-4期转载。
36,《致力于创建中国的地缘经济学—评张丽君新著〈地缘经济学导论〉》《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5。独立完成,2千字。
37,《关于教育融资的新思路》《民族教育研究》2001-1。独立完成,8千字。
38,《加强对三资企业资金到位的监管》《上海企业》1994-11。独立完成,2千字。(《上海企业》为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上海企业管理协会合办)
39,《内涵界定与制度创新——对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两点思考》《中国国情国力》1992-4。第二作者,7.5千字。
40,《从生命历程视野看三峡库区移民》《中国国情国力》2000-11;城市化:中国新世纪发展的挑战与对策国际研讨会2001.6(厦门)。第一作者,6千字。
41,《大陆亟需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科技导报》1999-12。独立完成,3.5千字。
42,《1998-2001:财政政策反思》《科学决策》2003-6。独立完成,10千字。
43,《不动产收益权质押》《中国工程咨询》2003-4,第一作者,7千字。
44,《建议实施生命住宅工程》《中国工程咨询》2003-11,第二作者,4.5千字。
45,《房地产开发调控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上),《城市开发》2003-11,第一作者,7千字。
46,《房地产开发调控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下),《城市开发》2003-12,第一作者,7千字。
47,《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事求是》《团结》1994-5。独立完成,4.2千字。
48,《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协工作的新取向》《团结》1994-6。第一作者,4千字。
50,《从组织与制度建设入手,提高民革参政议政工作水平》《团结》1996-6。独立完成,4.5千字。
51,《公司制:国有企业改革的科学取向——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对话》《团结》1997-2。第二作者,4千字。
52,《积极优化消费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团结》2003-4。第一作者,4千字。
53,《关于居民购房抵押贷款的探讨》《城建经济》1994-6。第一作者,3千字。
54,《不妨开办工资收入权抵押业务》《中国房地信息》(只接到稿酬,未接到杂志)。独立完成,2千字。
55,《泡沫现象很严重吗——关于房地产“冷”与“热”的再思考》《中国房地信息》2002-2;绿色居住与住宅产业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2002.11,杭州。独立完成,5千字。
56,《推进“以旧换新”措施的几项配套工作》《中国房地信息》1998-7。第二作者,2千字。
57,《新世纪前50年中国经济社会的22个变化趋势》《中国科技产业》2001-2。第一作者,3.6千字。引起广泛关注。
58,《论国家股流通》《财政》1994-11。第一作者,5千字。
59,(部属院校核心期刊)《劳动力商品租赁论——兼谈劳动力商品的历史起点》,《财经问题研究》1991-7。第一作者,7千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总论部分》1991-9、《劳动经济与人事管理》1991-9转载。
60,(部属院校核心期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劳动力商品交换关系考辩》《财经问题研究》1992-8。第一作者,9千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政治经济学?总论部分》1992-9、《劳动经济与人事管理》1992-9转载。
61,(部属院校核心期刊)《两种社会制度下企业租赁经营的本质区别》《财经问题研究》1993-5。第一作者,7千字。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工业企业管理》1993-6转载。
62,(部属院校核心期刊)《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土地租赁关系初考》《财经问题研究》1994-3。独立完成,9千字。
63,(部属院校核心期刊)《关于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的探讨》《财经问题研究》1997-6。独立完成,9千字。《经济学消息报》1997.7.18摘转。
1,《房改:如何出售旧有公房》(专访),《光明日报》1996.8.12,第一作者,2千字。
2,《积极拓展西部开发的融资思路》,《光明日报》2000.3.21;首届中国西部论坛国际会议2001.10(成都)。第二作者,3千字。新加坡《联合早报》、香港《大公报》等媒体和部分网站分别作了转载。
3,《大开发应合理有序》,《光明日报》2000.7.25。第一作者,2.5千字。
4,《可否发行社会保障彩票》,《光明日报》2001.8.7。独立完成,2千字。《辽宁日报?内参》、《重要信访摘报》、《大连统战情况反映》分别刊出上报省、市领导。
5,《对空置房不能一概而论》,《光明日报》2002.2.5。第一作者,2千字。
6,《应当发展城市就业贷款业务》,《光明日报》2002.10.22。第一作者,2千字。
7,《新竹高科技园》,《经济日报》1992.5.6。第二作者,1.5千字。
8,《找准推动经济增长的着力区》,《经济日报》2000.1.4。第二作者,1.5千字。
9,《把大开发与大开放结合起来》,《经济日报》2000.6.9。独立完成,1.5千字。
10,《西部要发展,轻工为主导》,《团结报》1996.4.20。独立完成,2千字。
11,《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信贷扶持》,《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2002.8.1。独立完成,1千字。
12,《楼宇按揭——大有可为的房地产业务》,《经济参考报》1994.5.23。独立完成,2.5千字。
13,《突破三种惯性认识,力促民营经济发展》,《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2002.5.6。独立完成,2千字。
14,《必须着力校正对外开放过分东倾的局面》,《人民政协报》2000.12.21。独立完成,3千字。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的构建》(01BJL039),2001.5-2003.5,5.2万元;
2,主持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沿边大开放与西部地区工业化道路的修正》,2001.3-2002.11,1.5万元;
3,主持国家民委社科基金项目《西部开发战略与政策问题研究》(242007),1999.5-2001.11,0.4万元;
4,主持省社科基金“九五”重点项目《辽宁房产市场管理问题研究》(重点资助A1),1996.6-1999.11,0.5万元;
5,主持省教委社科基金项目《辽宁省轻重工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9736210168),1997.6-1999.11;
6,主持校级科研项目《关于辽宁省开展小额直贷业务的研究》(20000615),2000.10-2001.12,0.3万元;
7,主持院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政策散论(2020102),2002.4- 2005.4,5万元;
8,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让本科生具备研究生素质——社科类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培养与创造力的激发》,2001.7-2004.7,0.3万元;
9,主持校级教改项目《关于在职称评审中实施贡献排序法的探讨》,1999.9-2001.6;
10,主持北京睿智文化公司横向课题《政策调校与制度完善——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1999.7-2000.7,1万元。
2017年11月,当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论文《关于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分析的几点补论》获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4.12.独立完成
2,论文《城市吸纳农民 需要制度创新》获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4.12. 第一作者
3,论文《金融市场的直接调控机理分析》获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4.12.第一作者
4,论文《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劳动力商品关系考辩》获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6.12.独立完成.
5,论文《关于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的探讨》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8.10.独立完成.
6,研究报告《大陆亟需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0.12.独立完成.
7,论文《西部开发与人才积聚》获民革全国征文评比一等奖(民革中央),2001.6.独立完成.
8,论文《大陆亟需建立自己的“二板市场”》获“99’中国青年科技论坛”二等奖(中国科协、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团中央、全国青联等5家单位评选,辽宁共有3项成果获奖,本文为最高奖),1999.5.独立完成.
9,论文《适度扩大私营经济上市比例有好处》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奖二等奖(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00.1.第一作者.
10,论文《兴办三资企业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获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4.12.第一作者.
11,论文《抓轻放重:尽快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差距的现实选择》获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6.12.独立完成.
12,著作《土地利用?土地管理?土地市场运行——侧重于制度、政策和发展模式的考察》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8.10.第二作者.
13,咨询建议《采用“抓主放次”思路,落实“抓大放小”方针》获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1998.10.第一作者.
14,论文《关于国家股上市流通管理问题的探讨》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0.12.第一作者.
15,论文《缘西边境国际经济合作带与中国经济增长》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8,独立完成.
16,论文《政策调校与制度完善:个体私营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要条件》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8,第一作者.
17,论文《三峡库区移民的调查与思考》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8,第一作者.
18,论文《教育融资的新思路:发行教育彩票》获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二等奖(辽宁省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2.8,独立完成.
19,咨询建议《“十五”计划必须着力促进沿边国际经济合作》获全国“十五”计划献计献策征文”三等奖(国家计划委员会),2001.4,独立完成.
20,论文《不同社会形态下的劳动力商品交换关系考辩》获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家提名奖(第一届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评奖组委会、中国社会科学院),1994.11,第一作者.
21,论文《关于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的探讨》获全国“当代企业改革论坛”首届年会征文评比优秀奖(国家体改委办公厅、当代企业改革论坛组委会、北京当代商城实业公司),1998.1,独立完成.
22,论文《新世纪教育改革的一个方向:职业校长市场的培育》获全国“关于‘十五’发展动力问题的探讨有奖征文活动”四等奖(光明日报理论部、仕奇综合研究机构),2001.8,独立完成.
23,论文《论三大地带投资布局调整的原则与思路》获中国投资学会第二届投资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三等奖(中国投资学会),1994.12,第二作者.
24,论文《西部主导产业选择:重工业是科学决策吗?》获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优秀奖(辽宁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评审委员会),2000.12.独立完成
25,论文《关于地区间收入差距变动分析的几点商榷意见》获全国“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二等奖(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独立完成.
26,论文《区域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获全国“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二等奖(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独立完成.
27,论文《关于建立我省闲置设备租赁市场的探讨》获全国“十二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学文章评奖活动”三等奖(中国社科院《中国经济科学年鉴》编辑部),1993.5,第一作者.
28,论文《区域经济规律与区域经济发展》获“第一届全国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优秀奖(中国区域经济学会),1994.6,独立完成.
29,论文《论劳动力商品交换》获学习探索杂志社优秀论文一等奖(对该杂志创刊以来所有发表的论文进行的评奖活动),1994.5,第二作者.
30,《争建“二板市场”应未雨绸缪》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委员会),1999.7,第一作者.
31,论文《关于外商承包或承租国有企业的探讨》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辽宁省教育委员会),1999.7,独立完成.
32.,论文《关于建立我省闲置设备租赁市场的探讨》获辽宁省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辽宁省教育委员会),1996.5,第一作者.
33,论文《争建“二板市场”应未雨绸缪》获辽宁省优秀咨询建议奖(不分等)(中共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2001.4,第一作者.
34,论文《中国股指的合理区间到底在哪里》获“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卫星会议——辽宁省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中国科协第二届青年学术年会执行委员会、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1995.10,独立完成.
35,论文《充分竞争:补偿所有权监督不足的市场安排》获辽宁省首届学术年会暨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征文活动二等奖(辽宁省科协),2001.11,第一作者.
时间 | 奖项 |
---|---|
2003.3 | 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1 | 大连市民主党派2000—2002年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
2002.9 | “大连市‘551工程’”局级干部培养对象 |
2000.12 | 民革辽宁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
2000.12 | 大连市政府津贴专家 |
2000.11 |
民革全国先进个人 |
1999 | 辽宁省百千万工程 |
1999.9 | 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1999.9 | 辽宁省首届高校十佳青年教师 |
1999.5 | 辽宁省十大优秀青年 |
1997 | “大连市‘111工程’”百名重点培养科技人才 |
1996.10 | 辽宁省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 |
1995.10 |
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
1994.5 | 大连市十大杰出青年 |
1993.5 | 辽宁省十大青年科技先锋 |
1993.3 | 辽宁省学雷锋模范 |
1992.9 | 辽宁省十佳大学生 |
1992.5 | 辽宁省社会主义建设十大青年突击手标兵 |
1990.12 | 辽宁省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
时间 | 奖项 |
---|---|
2003.3 | 工作先进个人 |
2002.11 | 大连市民主党派2000—2002年度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先进个人 |
2002.9 | “大连市‘551工程’”局级干部培养对象 |
2000.12 | 民革辽宁省参政议政先进个人 |
2000.12 | 大连市政府津贴专家 |
2000.11 |
民革全国先进个人 |
1999 | 辽宁省百千万工程 |
1999.9 | 辽宁省高校优秀青年骨干教师 |
1999.9 | 辽宁省首届高校十佳青年教师 |
1999.5 | 辽宁省十大优秀青年 |
1997 | “大连市‘111工程’”百名重点培养科技人才 |
1996.10 | 辽宁省统一战线为经济建设服务先进个 |
1995.10 |
辽宁省青年先进科技工作者 |
1994.5 | 大连市十大杰出青年 |
1993.5 | 辽宁省十大青年科技先锋 |
1993.3 | 辽宁省学雷锋模范 |
1992.9 | 辽宁省十佳大学生 |
1992.5 | 辽宁省社会主义建设十大青年突击手标兵 |
1990.12 | 辽宁省社会实践积极分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