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芹(5)多年生草本,高0.5-1.5米。主根粗短,有2-3分枝,黄褐色至棕褐色。茎直立,中空,有较深的沟纹,光滑或基部稍有短柔毛,上部分枝,开展。
基生叶及上部叶均为二至三回三出式羽状分裂[4];叶片轮廓为三角形,长20-45厘米,叶柄长5-20厘米,基部膨大成扁而抱茎的叶鞘;末回裂片菱状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3-6厘米,急尖至渐尖,边缘有内曲的圆钝齿或缺刻状齿5-8对,通常齿端有锐尖头,基部截形,有时中部深裂,表面深绿色,背面灰白色,两面均无毛,最上部的叶常简化成无叶的叶鞘。
复伞形花序,伞辐5-14;花序梗、伞辐和花柄均有短糙毛;花序梗长3-7厘米;总苞片1-3,长3-9.5毫米,线状披针形,顶端近钻形,边缘膜质;小伞形花序有花8-20,小总苞片5-10,线形至钻形;萼齿卵状三角形;花瓣白色,长圆形,基部渐狭,成短爪,顶端内曲,花柱2倍长于扁平的花柱基。
山芹(5)果实长圆形至卵形,长4-5.5毫米,宽3-4毫米,成熟时金黄色,透明,有光泽,基部凹入,背棱细狭,侧棱宽翅状,与果体近相等,棱槽内有油管1-3,合生面有油管4-6,少为8。花期8-9月,果期9-10月。
山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种子在有光条件下容易发芽。芹菜幼苗生长缓慢,苗期长,易受杂草危害。[5]
山芹(5)产于中国东北及内蒙古、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区;朝鲜、日本和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生长于山坡、草地、山谷、林缘和林下。
山芹菜繁殖可用芹菜种子直播,春夏秋冬四季均可播种,最宜夏季。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处理,方法是,先将种子用20-25℃的温水浸泡4-6小时,捞出后用纱布包好,悬挂到井底水面上空,或放进冰箱的冷藏室内,3-4天有大部分露白即可播种。
播种后要覆盖遮阳网,出苗后及时揭去遮阳网,苗高15-18厘米,即可定植。[6]
选平坦、不积水、土层浓厚、湿润、有机质含量高沙质壤土。每公倾施基肥30000-45000千克,三元复合肥225千克。耕翻20-30厘米,耙平,做成长10-15米、宽1米的平畦。[6]
山芹以秋季定植为宜。经整地、施肥、起垄后栽植,每垄两行,株距6-10厘米,栽后浇透水,以视土壤墒情适当浇水,覆土高出苗生长点3-4厘米,垄面覆盖1-2厘米厚稻草等覆盖物,以利越冬。[6]
定植后,及时浇水、除草。如有缺苗,应补齐。在缓苗后15-20天,追施1次氮肥,促进幼苗生长。春季肥水管理是山芹栽培中的关键。土壤解冻后,将田间枯叶、干植株清除。每公顷施300-450千克尿素。早春地温较低,第一次灌水应在株高10-12厘米时进行,每隔7-10天灌一次水。进入采收期,及时追施速效氮肥。生长中、后期应及时中耕除草和补施磷、钾肥。[6]
当植株高30厘米以上,叶片颜色开始变深,折断叶柄有少量纤维时,但脆嫩,即可采收。采收时用手握住叶柄基部向外掰,不要损伤小叶片和生长点。[6]
芹菜软腐病芹菜软腐病多发生在芹菜移栽缓苗期或缓苗后的生长初期。一般先从柔嫩多汁的叶柄基部开始发病。发病初期,病斑淡褐色,水渍状,纺锤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迅速扩展后内部组织呈黑褐色腐烂,有恶臭,最后仅残留表皮。
芹菜心腐病芹菜心腐病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发病症状是芹菜外叶深绿,心叶干黄、腐烂。病原菌主要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定植时病原菌从芹菜伤口侵入引起发病。12-36℃均能发病,最适温度为27℃-30℃。病原菌通过昆虫、降水、灌溉及各种农事操作传播。
芹菜斑枯病芹菜斑枯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叶柄和茎。叶片上初生淡褐色油浸状小斑,边缘明显,后扩大为圆形,边缘褐色,中央淡褐色到灰白色,病斑上生出许多小黑点,病斑外有黄色晕圈。低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流行,气温20℃-25℃,潮湿多雨的天气发病重。
芹菜早疫病芹菜早疫病又称斑点病,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和茎也可受害。叶上初期产生黄绿色水浸状斑点,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灰褐色病斑。叶柄及茎上初期为水浸状斑点,后变为灰褐色,椭圆形,稍凹陷病斑。高温、高湿、多雨发病重。
芹菜菌核病芹菜菌核病,芹菜全生育期均可发病,危害芹菜叶柄和叶。受害部初期呈褐色水渍状,后变软腐烂,病部生白色菌丝,后期形成黑色鼠粪状菌核。低温、高湿、多雨、种植过密易于发病。
![]() |
狭叶山芹(变种)Ostericum sieboldii(Miq.) Nakai var.praeteritum(Kitagawa) Huang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通常排列较紧密。大部分较狭;最下部的羽片显著地短;末回裂片通常无柄或有短柄,椭圆形,长卵形或近菱形,长2.5-8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通常楔形。产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生于林下、林边草地。分布于朝鲜北部及苏联远东地区。 |
![]() |
毛山芹(变型)Ostericum sieboldii(Miq.)Nakai f. hirsutum(Hiyama) Hara该变型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茎下部被白色长毛,小叶较狭,两面脉上及边缘被糙毛。生长于山区林下,草地、山沟溪流旁。产中国东北、华北及内蒙古。日本有分布。 |
![]() |
狭叶山芹(变种)Ostericum sieboldii(Miq.) Nakai var.praeteritum(Kitagawa) Huang与原变种的主要区别在于叶通常排列较紧密。大部分较狭;最下部的羽片显著地短;末回裂片通常无柄或有短柄,椭圆形,长卵形或近菱形,长2.5-8厘米,宽1-3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通常楔形。产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生于林下、林边草地。分布于朝鲜北部及苏联远东地区。 |
![]() |
毛山芹(变型)Ostericum sieboldii(Miq.)Nakai f. hirsutum(Hiyama) Hara该变型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茎下部被白色长毛,小叶较狭,两面脉上及边缘被糙毛。生长于山区林下,草地、山沟溪流旁。产中国东北、华北及内蒙古。日本有分布。 |
山芹有主治风湿痹痛、腰膝酸痛、感冒头痛、痈疮肿痛等功效[7]。
山芹山芹是芹菜中的高级珍菜。山芹菜其营养成份在野菜中也是较高的,山芹幼苗可做春季野菜。其营养功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