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运用水库的技术管理方法。是根据各用水部门的合理需要,参照水库每年蓄水情况与预计的可能天然来水及含沙情况,有计划地合理控制水库在各个时期的蓄水和放水过程,亦即控制其水位升、降过程。一般在设计水库时,要提出预计的水库调度方案,而在以后实际运行中不断修订校正,以求符合客观实际。在制定水库调度方案时,要考虑与其它水库联合工作互相配合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水库调度是水库工程管理的主要环节之一。其内容包括:拟定水库调度方式、编制水库调度计划及确定各项控制运用指标、进行面临时段的实时调度等。
水库调度的理论与方法是随着20世纪初水库和水电站的大量兴建而逐步发展起来的,并逐步实现了综合利用和水库群的水库调度。在调度方法上,1926年苏联Α.Α.莫洛佐夫提出水电站水库调配调节的概念,并逐步发展形成了水库调度图。这种图至今仍被广泛应用。50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应用数学、径流调节理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以最大经济效益为目标的水库优化调度理论得到迅速发展与应用。随着各种水库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立,使水库实时调度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中国自50年代以来,水库调度工作随着大规模水利建设而逐步发展。目前,大中型水库比较普遍地编制了年度调度计划,有的还编制了较完善的水库调度规程,研究和拟定了适合本水库的调度方式,逐步由单一目标的调度走向综合利用调度,由单独水库调度开始向水库群调度方向发展,考虑水情预报进行的水库预报调度也有不少实践经验,使水库效益得到进一步发挥。对多沙河流上的水库,为使其能延长使用年限而采取的水沙调度方式已经取得了成果。由于水库的大量兴建,对于水库优化调度也在理论与实践上作了探讨。在中国,丰满水电站、丹江口水利枢纽、三门峡水利枢纽等水库的调度工作都积累了不少经验。
即在水库调度中用作控制条件的一系列特征水位与数据。它们应当根据水库设计中规定的相应特征水位(见水库特征值),考虑工程安全情况、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现实要求,以及水文数据的变化等具体情况研究确定,并应获主管部门审查批准。水库控制运用指标主要有:
①允许最高水位,即水库遇校核洪水允许充蓄到的最高水位,是判断水库防洪安全的重要指标;
②防洪限制水位,是水库在汛期为预留防洪库容而限制蓄水的上限水位;
③汛末蓄水位,即水库在汛末计划充蓄到的正常高水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水库在下一个汛期到来之前可能发挥的兴利效益;
④兴利下限水位,即水库在正常兴利运用情况下允许消落到的最低水位,它反映兴利需要及各方面的控制条件;
⑤防洪运用标准,即为水库本身及为下游防洪安全制定的防洪标准,一般采用一定重现期的设计洪水或以可能最大洪水为标准。
由水库管理部门在每年初根据本水库的控制运用指标、水库调度方式及当年各方面的要求制定。主要内容包括:当年的入库径流量及过程的预测,各运行期的运行方式及各种控制水位,遭遇各种洪水的调度规则,兴利计划供水过程和计划效益指标(如灌溉面积及计划供水过程、计划发电出力过程及年发电量、工业及城市供水计划与供水量等),以及在调度中应注意的事项等。还可以根据长期径流预报及其误差概率分布,并结合水库调度图拟定年内水库运行控制水位过程线及其可能的变幅,作为指导执行年度调度计划的重要依据。必要时,还应拟定各运行期的调度计划。
为满足既定的防洪、兴利任务和要求而拟定的具体蓄泄规划。它是使水库能安全地、经济地运行的关键。
防洪调度方式 可分为水库对下游无防洪任务和有防洪任务两类。前者只需解决大坝安全渡汛问题,一般采取库水位达到一定高程后即敞泄的调度方式;后者应统一考虑大坝安全渡汛及下游防洪安全,在调度中严格按照所用的判别条件(如防洪特征库水位、入库洪峰流量等)决定水库的蓄泄量,在水库防洪标准以内按下游防洪要求调度,来水超过水库防洪标准,则以保大坝安全为主进行调度。下游防洪调度方式一般有固定下泄量方式及补偿调节方式。(见水库调洪计算、防洪调度)
兴利调度方式 包括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方面,一般要求尽量提高需水期的供水量,常采用以实测入库径流资料为依据绘制的水库调度图进行调度,以具体控制水库的供水量。调度图由调度线划分为若干个运行区,其中主要包括:
①以保证正常供水为目标的保证运行区;
②以充分利用多余水量扩大效益为目标的加大供水区;
③遇枯水年降低供水量幅度以尽量减少损失的降低供水区。在运行中由库水位所在运行区决定水库的运行方式及供水量。对于发电方面,除了尽可能减少弃水、充分利用水量以外,还要十分注意利用水头的问题(见水电站运行调度)。
综合利用调度方式 承担防洪、兴利两种以上水利任务的水库的调度方式,除了考虑以上所述防洪、兴利的调度方式之外,还要着重研究处理防洪与兴利的结合及兴利各任务之间结合的问题(见综合利用水库调度)。
中国水库调度进步较快,但还有许多水库调节径流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调度技术、调度手段还不够先进。今后发展方向主要是:
①继续向综合利用水资源和水库群联合调度方向发展;
②推广使用优化技术,提高调度技术水平;
③采用电子计算机等先进技术手段,尽快实现水库调度自动化。
三峡水库减於调度试验 重庆严防船舶触礁搁浅
从重庆海事局获悉,三峡水库正在进行为期10天的减於调度实验,预计水位将下降5米左右。当地海事部门加大安全巡查力度,严防船舶发生搁浅触礁事故。
重庆海事局相关负责人称,由于长江正处于枯水、洪水交替期,特别是日前三峡水库开始为期10天的减於调度实验,使三峡库区各主要港口及航道水位变化频繁,部分航道航路变窄,航道内一些礁石、浅滩等碍航物对船舶航行、停泊、作业造成影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船舶搁浅触礁。
为保障库区航运安全,重庆海事局所属的永川、江津、巴南、朝天门、长寿、忠县、奉节等12个海事处从4日起加大了对辖区重点渡口、码头、锚地以及重点水域的现场巡航检查,并通过现场检查、签证等形式督促船舶及时调整船位保障安全。相关部门也同时对船员值班、船舶证书、船舶消防救生设备、船舶操纵性能等进行重点检查,防止船舶带“病”运行。
重庆海事部门提醒,目前三峡库区水位变化频繁,要密切关注水位、航道变化情况,加强护船值班,在航行中注意观察航路变化和他船动态,不得冒雾、超载、超吃水航行,防止发生事故。
嘉禾县盘江水库坚持科学调度确保安全度汛
近日,嘉禾县盘江水库组织三十余名在岗干部职工严格按照《盘江水库防汛应急管理工作规程》分组、分区域对水利枢纽工程进行隐患大排查,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正常运行,水库安全度汛。
盘江水库是嘉禾县最大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1平方公里,总库容3030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640万立方米。负责全县4个乡镇7.5万亩的农田灌溉,嘉禾县城及沿途乡镇十余万人口的生产生活源水供应,是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主要水源地,担负着下游18.6万人口和四十几个企事业单位的防洪保安任务。
进入雨季以来,盘江水库积极做好防汛各项准备工作,调整充实了管理所防汛抗旱组织机构,修订完善了防汛应急预案、特大洪水应急预案、汛期调度运用方案、下游群众安全紧急转移预案等,建立健全了汛期24小时值班、雨水情观测、工程巡查和责任追究等制度,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储备了相当数量的砂石、麻袋、编织袋、彩条布、木材等防汛抢险物资,配备了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开通了宽带信息网络,实现了防汛抗旱信息的即时传送。严格实行24小时汛期值班制度,每天由一名班子成员带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雨水情观测和枢纽工程巡查,做好详细值班记录。
目前盘江水库蓄水已达到2000万立方米,水库管理所将及时根据水情、工情的变化,坚决服从县防汛抗旱指挥部指令,加强水库科学调度管理,既确保水库工程的安全渡汛,又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为满足灌区农业用水和城镇供水需求奠定坚实基础。
三峡水库首次在鱼类产卵期调度水位 助家鱼繁殖
昨日,长江委发布监测结果称:首次在鱼类产卵期进行水位调度证明,三峡加大下泄量可有效促进长江“四大家鱼”繁殖。
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被业界称为长江四大家鱼。四大家鱼产卵地,原本广泛分布在重庆至宜昌、荆州江段。葛洲坝、三峡相继建成后,四大家鱼洄游产卵通道被阻塞。加上受过度捕捞、水污染、航运繁忙等影响,长江渔业捕获中四大家鱼比例不断下降。与上世纪60年代中期比较,四大家鱼在捕获物中比例从20%至30%下降到目前的5%。
为促进“四大家鱼”繁殖,三峡从今年6月16日起开始为期4天的生态调度。据悉,这是三峡工程首次以生态研究为目的进行调度实验。
三峡下泄流量从12000立方米每秒,增至19000立方米每秒。“四大家鱼”产卵的荆江河段水位持续上涨。监测结果表明,水位持续上涨期间,“四大家鱼”开始聚群,接近自然繁殖时期状况。据此初步证明,通过三峡科学调度,可有效促进“四大家鱼”繁殖。
据悉,根据以后水雨情变化,三峡还将陆续开展类似生态调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