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头陂镇,始名符家,继又称双溪,后以村头两溪均建头陂,故名头陂。古时是广昌县往岭南的通道。[1]
头陂镇辖头陂街居委会,头陂村、塘背村、前山村、柯树村、龙虎村、锡坊村、山下村、龙港村、塘下村、西港村、羡地村、双西村、边界村等13个村委会。
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产有:锂辉石、钽铌、硅藻土等,矿产品位以锂辉石最高。[2]
头陂镇2008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8891万元,财政收入只有256.9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84元。全镇经济基础依然相当薄弱,重大民生工程投入上有点力不从心,在某些程度上制约着社会事业发展。[2]
2009年,我镇财政收入仅287万元, 2010年财政收入535万元,收入进度全县第一,增幅全县第二。2011年财政收入达到1025万元,截至2012年9月,全镇已完成财政收入1106万元,在去年同期基础上增长61.4%,是2009年的3.8倍,增幅排位全县第二。[3]
头陂镇党委书记看望贫困户主导产业格局鲜明,有粮食、白莲、果业、烤烟、苗鸭孵化、茶树菇等。[2]
头陂是广昌的农业大镇,土地肥沃,盛产粮食,素有“广昌粮仓”美称,2010年粮食总产量达4972万斤,早稻产量1936万斤,中稻912万斤、晚稻2124万斤。该镇种植茶薪菇5000万筒;白莲6000余亩,年产量达450吨;种植烤烟2760亩。2010年头陂镇共建立2个大棚蔬菜基地,总面积400亩,年产鲜蔬菜326吨,实现产值798万元。[4]
头陂镇道德“红黑榜”第三期发布会依托昌厦公路,重点建设以镇区为主的镇域中部核心片区。构筑镇域“一主二副”的镇域空间发展格局,全面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把重点放在基础设施配套和完善服务功能上,紧紧抓住供水、供电、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节,不断优化城镇人居环境,拉大城镇框架。目前,我镇集镇及周边区域人口达到近10000人。[3]
头陂镇头陂中学2012年共调运杨树6.4万株,湿地松0.9万株,杉木60余万株,泡桐4万多株,南丰蜜桔4000余株,完成山下绿化面积共计1700余亩,完成山上造林绿化面积共计3000余亩,其中村庄绿化540亩,路沟渠绿化1000余亩,荒滩荒地150亩。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阶段的比例达100%。全镇学校(幼儿园)无一安全事故发生。头陂中小学升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其中头陂中学中考成绩在全县乡镇中学中排名第一,开展的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模拟法庭进农村”在全县反响较大,并在中央七套《七巧板》栏目播出。[3]
以平安建设为主线,抓好法制宣传教育。开展了综治宣传月活动。制定了工作措施,落实了工作责任,培训了村、镇(属)办单位的综治队伍等共计154人次;积极开展公众安全感宣传活动,完善布控治安网络,提高打击违法犯罪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使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得到增强,社会秩序得以进一步好转。
头陂镇道德“红黑榜”第三期发布会头陂镇符竹庭烈士纪念亭:是为纪念广昌县头陂籍八路军和红军杰出将领革命、烈士符竹庭同志而建。纪念亭位于广昌县头陂镇横田岗村,于1986年至1988年经广昌县人民政府拨款兴建,2005年重修改建。纪念亭是爱国主义和革命历史教育的校外课堂,也是红色旅游的极佳景点。
下关“中革军委”会议旧址:抚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昌县头陂镇下关冯家祠,为清代建筑。1934年4月28日,广昌弃守的当晚,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此召开会议,总结广昌大会战失利的教训,讨论下一步行动。这是第五次反“围剿 ”期间召开的一次重要军事会议,中央红军各军团以上干部参加了会议,主要与会人员有:博古、李德、朱德、顾作霖和各军团领导杨尚昆、林彪、聂荣臻、左权、罗炳辉、董振堂、蔡树藩、李卓然、伍修权等。会议决定:红一军团、红九军团即刻东进,参加建宁保卫战,红三军团部署新安及其附近,阻击国民党军南进。1934年4月,敌集中大量兵力进攻广昌,中央红军1、3、5、9军团担任保卫广昌的任务,在广昌头陂镇龙港株溪埠村小组一地主家四合院设立了前方司令部(后迁至旴江镇乌石岗、三官殿地带),李德、博古、朱德、顾作霖、伍修权等在司令部指挥作战。由于李德、博古坚持“短促突击”和阵地对阵地、堡垒对堡垒的战略战术,没有采纳杨尚昆、彭德怀关于放弃固守广昌的建议,红军虽经18天激战,结果广昌大会战以红军失利告终,广昌城失守。4月27日,杨尚昆、彭德怀率红三军团,转移到距广昌县城20余公里处的头陂休整,次日晚,参加了在头陂镇下关冯家祠堂召开的各军团主要领导人会议。指挥机关则撤回瑞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