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楼

风度楼

中文名 风度楼
地理位置 位于府治南
拆除时间 1978年2月
目录导航

基地来历

风度楼原位于府治南(现韶关市风度北路市教工幼儿园与曲江老干宿舍一带),是为纪念唐朝丞相张九龄而建造的。北宋天禧年中(1018年—1020年),为韶州始兴郡守许申(广东潮阳人)倡建。据史料所载,唐玄宗于张九龄逝世后,每用人必问:“风度得如九龄否?”因此,当时郡人将楼命名为风度楼。

历史变迁

后来,邑人又将该楼移至繁华、通达的府治前(现风采路与风度路之十字路口)。原来的风度楼是比较简陋和矮小的。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韶州知府符锡(江西新余人)再将该楼重新加高加大,使之更加雄伟。

清朝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韶州知府唐宗尧(辽宁辽阳人),看到这座经历一百四十多年的风度楼,已经“榱角萧然,薨檐增塌”,蛀蚀斑驳,风雨小蔽,一派荒废崩败景象而不可攀登。当年夏,即命曲江教瑜何嘉元(广东三水人)尽快修复。在唐宗尧等郡、邑官吏的支持下,修复工程于农历九月动工,将腐烂的梁木更换掉,屋椽屋桷下塌处重新支起,修复脱落的墙壁,粉饰柱子和门窗。第二年(1684年)农历六月完工。修葺后的风度楼,基本恢复了原来雄伟面貌。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农历七月,一场冲天大火,又将仅仅修复一年木瓦结构的风度楼烧毁。韶州人士为之痛心,纷纷要求重建。

风度楼的重建工作,仍由韶州知府唐宗尧负责;吴壁(湖北武昌人)负责佐助和策划;曲江知县秦熙祚(山西闻喜人)负责筹办。担任理事的有:孝廉陈昆圃、吴元跃,明经蔡候绶、廖煜英,文学廖燕生、黄遥和陈陛。几经商量,为“严前日之戒”,决定以石筑台,而楼则建于台之上。并考虑到经费短缺,由所辖各县令、郡邑各大小官吏和绅士大夫等捐银若干。不足部分,由唐宗尧个人补足。

决定后,即请泥工石工削石砌台。平台建成后,木工、瓦匠用事先准备制作好的材料在石砌平台上建楼。只用了十多天的时间,就把楼体建起来了。然后,曲江教瑜何嘉元,负责大楼的装饰布置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施工,新的风度楼在瓦砾堆中又建立起来了。

火灾后重建的风度楼,比之火灾前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石砌平台下有四门,与东南曲北街道相连通,以利行人往来;楼高且大,四面开有窗门,游人可登楼远眺韶城风光;楼内雕梁画栋,色彩艳丽,金碧辉煌。各项设计,皆出人意表,比过去的风度楼,更胜一筹。何嘉元在楼成之后,曾写下七律一首:

巍巍直节著三唐,轮奂重开有烈光。

风度伊留天子眷,几箍犹续老成觞。

千秋事业江山辟,一代文章馆阁扬。

烛影照余黉舍月,恍披金鉴在鳢堂。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韶州知府扬本仁(陕西)郿人);嘉庆十二年(1870年),韶州知府扬楷;道光十一年(1831年),分巡南韶连兵备道扬殿邦(安徽泗县人);同治二年(1863年),曲江知县徐德度(江西龙南人);同治九年(1870年),分巡南韶连兵备道林述训(安徽和县人)等,都先后对风度楼进行过不同程度的修葺。

民国十七年(1928年),韶州市政局成立之后,即着手抓城垣的拆卸、马路的开辟等市政建设,并拟将风度楼等一批建筑拆毁。曲江张氏合族代表张绍基等,向上力陈风度楼为曲江城之名胜,应予保存,并交出张九龄画像一张。后经广东省政府饬令“妥为保存,以留纪念,毋得拆毁”,使风度楼得以保存下来。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五月初,考虑到经历六十多个春秋的风度楼已经成为危楼,驻扎粤北的独立第三师师长兼西北绥靖委员李汉魂、独立第二师师长张瑞贵,发起重修此楼,并积极参与筹备。五月中旬,曲江参议会议长赖小清、扬伯履、余冠唐、主任张甫华、常务张澜卿,以及名画家许筠台,一起研究重建的风度楼图案等有关事宜。李汉魂派出罗、张两委员到会指导,参与筹划。此次修楼“规模甚大”,经费颇感困难。经研究,一面将已筹得的款项上缴,以备奠基之用;一面继续派员南下筹款。张瑞贵也在潮汕成立“筹建曲江风度楼委员会”并筹得款项一万多元。

有了一定的资金,便开始备料动工。在韶关市内闻韶路(现东堤中路),设立筹建风度楼办事处(张维新任主任),储存大量的建筑材料。鉴于当时该处较为偏僻,曲江县政府特发布告,饬令警团加强该处一带的巡逻,以防止建筑材料被盗。接着,风度危楼被拆下来,开始重建。由于抗战形势日紧和经费不足等原因,新楼只建一层四面开有半圆形拱门的水泥平台后,整个工程就停了下来。

1965年春,国务院副总理、中共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到达韶关,在视察市政情况时提起风度楼,他表示将拨专款继续重修。拟在原来水泥平台的基座上,加建五层塔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楼阁。随后,还专门派了省内有名的建筑工程师进行勘察和设计。可惜,“文化大革命”开始,此项工程没能付诸实施。

风度楼风度楼(5)“文革”期间,这个风度楼的水泥平台基座,曾改名为红星楼。到了1978年2月,因整顿市内交通,将这一基座全部拆除。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