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春晓

曹春晓

中文名 曹春晓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出生地 浙江上虞
毕业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曹春晓图册曹春晓图册(6)1934年8月6日,曹春晓生于浙江上虞[3]

1956年,曹春晓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3],毕业后放弃上海交通大学任教的机会,选择了在新成立的国防科研单位——北京航空材料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工作[4]

1987年起,曹春晓任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621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曹春晓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学部院士[3]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曹春晓不断开创新型钛合金和钛--铝系金属间化合物,并应用于航空工业,显著减轻飞机及其发动机的结构重量根据再结晶和相变相结合的原理;他创立了高低温交替热变形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于大型钛合金零件生产中的金相组织不均匀的关键问题首先利用特定的相变模式优化钛合金的β转变组织形态和性能;他创立BRCT热处理技术利用形变--相变联合机制;他创立钛合金急冷式β热变形强韧化技术研究了钛合金的强化机制、阻燃机理、疲劳裂纹扩展特征及其它基础问题,并相应地取得了创造性成果[3]

  • 授予专利

据2020年4月中国科技论文在线官网显示,曹春晓先后发明专利2项[2]

  • 学术论著

学术著作:

曹春晓编著了《材料世界的天之骄子——航空材料》一书[4]

学术论文:

截至2016年05月,曹春晓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 科研奖励

截至2016年10月,曹春晓获国家级和部级科技成果奖1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完成人)1项、二等奖3项、国家发明三等奖2项[5]

时间 所获奖励及等级 研究项目 作者排名
1987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TC11钛合材料、盘模锻件的工艺研究[6] 第一完成人[7]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7] TC钛合压气体盘和叶片的研究与应用[6]
1995年 国家发明三等奖 钛合金BRCT热处理工艺 第一发明人[8]
1996年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7]
199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50℃高温钛合金的应用研究[9]
国家发展一等奖 钛合金高温形变强韧化工艺
中航总科技进步一等奖 550 ℃高温钛合金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Ti--5钛合金研制[6]

人才培养

时间 所获奖励及等级 研究项目 作者排名
1987年 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TC11钛合材料、盘模锻件的工艺研究[6] 第一完成人[7]
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奖[7] TC钛合压气体盘和叶片的研究与应用[6]
1995年 国家发明三等奖 钛合金BRCT热处理工艺 第一发明人[8]
1996年 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7]
1999年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550℃高温钛合金的应用研究[9]
国家发展一等奖 钛合金高温形变强韧化工艺
中航总科技进步一等奖 550 ℃高温钛合金应用研究
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Ti--5钛合金研制[6]

荣誉表彰

  • 研究生培养

截至2015年7月,曹春晓先后指导了2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均以优秀成绩毕业或出站[4]

  • 教材成果

1983年,曹春晓参与编写的《锻件质量分析》一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9]

  • 优秀导师

1993年,曹春晓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航天工业部评为优秀研究生导师[7]

  • 寄语学子

曹春晓对年轻人寄予厚望,他说,“我希望年轻人一是要勤奋,第二要有修养。勤奋方面,要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修养方面要做到三善于,善于自控,善于合群,善于生活。”[10]

曹春晓认为事业成功必须具备四个要素是天资、勤奋、机遇、修养。他解释道:主要是勤奋和修养。勤奋包括三个方面:勤学习、勤实践、勤思考。谓之“三勤”,缺一不可[9]

社会任职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1989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7]
1990年底 重要贡献奖 国家科委和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
1991年 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3]
2001年 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最高奖)[7]
2006年 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11]
2012年 中国钛工业杰出贡献奖[1]
2013年 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2014年 中国航空学会杰出贡献奖 中国航空学会
2016年 中国钛科技终身成就奖[11]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创建60周年突出贡献奖[12]

个人生活

时间 所获荣誉 授予单位
1989年 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7]
1990年底 重要贡献奖 国家科委和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
1991年 政府特殊津贴 国务院
1997年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3]
2001年 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最高奖)[7]
2006年 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11]
2012年 中国钛工业杰出贡献奖[1]
2013年 航空航天月桂奖终身奉献奖
2014年 中国航空学会杰出贡献奖 中国航空学会
2016年 中国钛科技终身成就奖[11]
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创建60周年突出贡献奖[12]

个人家庭

时间 任职单位 兼任职务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 副主席
2001年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4][13]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 组长[7]
中国航空学会无机非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商用飞机咨询委员会 成员[14]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席
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中国航空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航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资深常务理事
《材料工程》杂志 主编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 组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 理事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业分会 会长[1]
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兼大型飞机材料研制专家咨询组 组长[5]
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主任
中国航空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副主任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双聘院士[15]

个人爱好

时间 任职单位 兼任职务
中国航空学会材料工程分会 副主席
2001年 南昌航空大学学术委员会 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4][13]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 组长[7]
中国航空学会无机非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商用飞机咨询委员会 成员[14]
中航工业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主席
国家大型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中国航空学会 常务理事
中国航空学会学术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 资深常务理事
《材料工程》杂志 主编
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组 组长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塑性工程学会 理事长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钛业分会 会长[1]
国家国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员兼大型飞机材料研制专家咨询组 组长[5]
国家大飞机重大专项专家咨询委员会 委员
先进高温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 主任
中国航空研究院学位评定委员会 副主任
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双聘院士[15]

人物评价

词条图册

曹春晓的妻子是张琲联[4]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