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负薪行》
【年代】盛唐
【作者】杜甫
【体裁】七言古诗
负薪行
夔州处女发半华,四十五十无夫家⑴。
更遭丧乱嫁不售⑵,一生抱恨长咨嗟。
土风坐男使女立⑶,应当门户女出入⑷:
十犹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⑸。
至老双鬟只垂颈,野花山叶银钗并⑹。
筋力登危集市门⑺,死生射利兼盐井⑻。
面妆首饰杂啼痕,地褊衣寒困石根⑼。
若道巫山女粗丑,何得此有昭君村⑽?[1]
杜甫《负薪行》诗意图
⑴半华,斑白。见得是老处女。四十五十,是说有的四十岁,有的五十岁。
⑵嫁不售,即嫁不出去。
⑶土风,当地风俗习惯。重男轻女,故男坐女立。此以下四句是统说一般妇女们,不专指未嫁的老处女。
⑷“应”一作“男”,“应当门户”一作“应门当户”。下即写妇女出入操劳的事情。
⑸十犹八九,即十有八九,见得极普遍。应供给,供给一家生活及缴纳苛捐杂税。
⑹此以下四句,复承前处女而言。因未嫁,故犹结双鬟(这是处女的标志)。因穷,故野花山叶与银钗并插。
⑺登危,是说登高山去打柴。集市门,入市卖柴。
⑻死生射利,不顾死生的去挣点钱。负薪之外,又负盐,所以说兼盐井。杜甫在云安诗:“负盐出井此溪女。”(《十二月一日》)
⑼这两句是同情的话。石根,犹山根。
⑽这两句是代抱不平的话。是说她们的丑,乃由于生活的折磨,并非由于什么地理环境,故抬出昭君作证。王嫱字昭君,西汉元帝时宫女,后嫁匈奴。归州(湖北秭归县)东北四十里有昭君村。归州与夔州接壤。[1]
公元七六六年(唐代宗大历元年)暮春,杜甫由云安(今重庆市云阳县)到夔州(治今重庆市奉节县),这首诗大概是杜甫到夔州后不久所作。把贫苦的劳动妇女作为题材并寄以深厚同情,在全部古典诗歌史上都是少见的。诗写土风,故文字也就朴素。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换韵。[1]
杜甫
杜甫像[2](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中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后弃官西行,入蜀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拾遗、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三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他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杜甫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传世。[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