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图册(2)据史料记载,695年前,江西大水成灾,一位名叫胡诲琏的中年人,背着父亲胡早仁和母亲扬氏的尸骨,
龙潭古寨现完好保存明清民居二十余幢,大多遵循“枕山、环水、面屏”的居住理念,布局、巷道、外形、水系等十分考究,山水风光拱秀壮丽,乡土民情敦厚朴实,集青山绿水、幽谷曲径、飞泉翠竹于一身,融田园美景、乡村风情、传统建筑文化为一体,自然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勤劳纯朴寨民热忱欢迎各地宾朋亲临古寨观“四大自然美景”,赏“三大人文景观”,究“二大奇特现象”,吃一餐农家菜饭。
中国传统古村落龙潭寨全景图寨内胡百万故居旁有一潭,潭深8米,30余米的瀑布飞入潭内,水清如镜,潭右石壁的白腊石纹,形如飞龙,因此取名“龙潭”。
传说龙潭内的石龙很有灵气,凡大旱之年,拦断来水,挑干潭水,在龙将现身之时,定会普降甘霖,救渡苍生。上个世纪50年代初,龙潭寨遭遇大旱,当地寨民按照传说,将来水拦断,潭水挑干,果真一条石龙隐显水中,万里晴空顿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
位于古寨入口,系胡氏后裔尚多公带领五个儿子新建,故取名“五福桥”,距今已有六百余年。
古寨上行一公里处,当年胡氏一世祖诲琏公一家在发现干粮丢失,等候诲琏找干粮之地,之后,就将此石头取名“坐等石”。此石巨大无比,重约千吨,远眺若雄狮昂首,近观似麒麟采珠。
鸡公寨又名永福寨
位于斯家组屋后老林山尖顶峰之上,坐南向北,四面群山环抱,气势宏伟,壮观。巨石三面悬崖绝壁,险不可攀,正中一道裂缝将巨石一分为二,登顶而观,险为惊叹。从裂缝直下,双面绝壁如墙,仰观苍穹,正是一线蓝天,故称“一线天”。更奇者,周围奇石百态,栩栩如生。从鸡公石向上攀行五十米是奇妙的乌龟石、石壁上伸头的乌龟坐东向西,疑是观山探路,形态逼真。距鸡公石五十米前方是“石象驼印”,其象头俯首观路,且奇巧万分。离石象二百米的松林山腰是“青蛙石”,它独卧山埂,张嘴欲食,体态甚奇。这些美丽的奇石,千姿百态,浑然天成,会令人叹为观止。相传在很久以前,鸡公石上生长着一条巨大的鸡公蛇,此蛇百米之长,其蛇头上长有漂亮的
鸡公寨又名永福寨
斯家畈
胡氏宗祠
祠堂结构精巧,是过去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整栋建筑为土木结构,内部砖、石、木雕装饰富丽堂皇,总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余平方米,是一幢保存完整的大型建筑。堂外大门上檐,书有原南京总督张柏林赠送的“胡氏宗祠”匾额。廊檐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壁画依稀可见,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祠堂分前堂、后堂、东厢、西厢,天窗、地池,过廊、门厅,十几根实木房柱坚实挺立,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
皖西南民居及徽派建筑群
龙潭屋---由胡纶满建造于道光十八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现住6户人家,30口人。
花屋---由胡纶潞建造于道光十八年,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现住4户人家,18口人。
简介:龙潭古寨大部分建筑集中体现了典型的徽派民居特色,其中,符合重点保护的古建筑群四大部分遗存,建筑年限分别为300年、400年、500年和700年,总建筑面积约为2350平方米。
名人故居
建造于清代光绪年初,是一幢上连五,下连五及两箱的四水归堂屋。五步台阶由方块石条砌步而上,庄重的蹲赏石门,光滑精细,木制大门,铁果漆油。大门当头雕有八卦大吞,其意是吞掉鸡公巨石。屋檐挑梁下一队斜寸,图文并茂,东图案雕花为“凤凰穿牡”,值白官手提“天官赐福”;西图案刻花为“鹿鹤盘松”,官人提“指日高升”,副斜寸为“草圈盘寿”。进大门梁枋扁额题为“福润长春”,其上重的祖先牌位,更是雕龙描凤,而天井两对园柱上更有妙联一副题为“画栋起凌云,瑞气万千钟老福,班衣成爱日,昭光九十益长春”。当人们目睹这古色古香气息必定联想到这是一座有名有势的大户豪宅。其主人是咸丰年八品顶戴的文林郎大学斯荣卿老人的故居,其老人文武双全,以清名捐监咸丰八年办团练事,蒙太子少保协办大学士湖北总部堂官,保奉奖赏,高年九十一岁而寿终。此居屋至今有百年历史,保存较好,是一道古民居风景线。
龙潭古寨的二大奇特现象
一是龙潭胡氏虽历经30余代,寨内人口持续多年稳定在500人左右,人口增减自然平衡;
二是古寨整个山冲内炎炎夏天都没有蚊虫,当地历史传说是因为北面有烟包山,南面有扇子山,扇子扇烟熏走了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