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沈安娜出生在江苏泰兴的一个书香门第。
1932年,入读上海南洋商业高级中学,结识了在中共特科从事秘密情报工作的中共党员华明之;同年,毕业于江苏省泰兴中学。
1934年,由于没钱缴纳学费,沈安娜选择了收费低且学期短的中文速记学校。
1935年,打入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任速记员,为党搜集情报。
1938年至1949年,在周恩来的指派下,打入国民党中央党部作速记员,以国民党特别党员沈安娜身份作掩护,在国民党核心机关战斗,在蒋介石主持的党、政、军、特高层会议上为党搜集大量重要情报(期间:1939年入党;同年1月,沈安娜被确定为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的速记员,并负责保管会议的有关文件;1937年日军侵华,沈安娜和华明之随浙江省政府机关辗转西撤,与上海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43年5月,沈安娜暂兼“新生活运动妇女指导委员会”的速记工作,常为宋美龄的讲话做速记;1945年5月,国民党在浮图关召开“六大”,沈安娜奉命到大会做速记)。
1949年4月,吴克坚指示沈安娜和华明之:不必随国民党南下了。他们离开南京,回到上海。5月,上海解放,沈安娜长达14年的地下谍报生涯宣告结束。
新中国成立后,沈安娜和华明之分别进入国家安全局和上海国家安全局工作。
1983年,两人离休后,住在北京西郊。
2010年6月16日,沈安娜因病医治无效于北京逝世,享年95岁。6月20日上午,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中共最杰出的秘密情报员之一,由于沈安娜的出色工作,并从未暴露,也因此被誉为“按住蒋介石脉搏的人”。
1946年,在重庆获周恩来嘉奖。
1949年,获中共中央集体通令嘉奖。
1986年,萧克上将在听了有关方面的介绍后,欣然挥笔写下了长达百行的五言诗《无形战线-红岩村抒怀》,赞誉沈安娜的功劳和品节。
1989年,国家安全部向其颁发长期坚持在隐蔽战线作出贡献的无名英雄荣誉奖章及荣誉证书。
1935年秋,经王学文批准,沈安娜和华明之在上海举行了婚礼。沈安娜、华明之夫妇1946年摄于南京
她是深受蒋介石信赖的国民党高级会议唯一女金牌速记员;她是获得毛主席、周总理和党中央高度评价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
“她在国民党历届中央全体会议、中央常务委员会、国防最高委员会及军政会议上都负责速记工作,曾记录过蒋介石、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及国民党军统、中统特务机构的报告。”中共党史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隐蔽战线统帅周恩来》一书中,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的功绩作出了上述表述。
原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罗青长则在2016年出版的《丹心素裹:中共情报员沈安娜口述实录》一书中对沈安娜和华明之评价道:“他们出污泥而不染,身居浮华而慎独。这种革命情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值得大力提倡。”[1]
“沈安娜为党的事业长期默默无闻、甘当无名英雄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名党员干部学习。”(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原主任厉华 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