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灵山
1994年
·4月1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实地踏勘祥符寺旧址。
·5月正式行文准允建造青铜铸释加牟尼巨型立像。
·6月26日,灵山大佛法相研讨会暨新闻发布会举行。
·7月30日,赵朴初在京审定灵山大佛1米小样,同时题诗一首。
·8月15日,灵山大佛工程实施现场爆破,工程启动。
·9月25日,祥符寺举行奠基典礼。
·10月20日,灵山大佛奠基典礼在无锡太湖小灵山隆重举行。
·12月24日,筹建委员会与航天工业部南京晨光厂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大佛铸造工程签约仪式,赵朴初先生首次提出“五方五佛”的理念。
1995年
·2月13日,无锡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同意成立无锡市灵山景区管理处。
·4月6日,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任命吴国平为景区管理处主任。
·7月17日,经江苏省宗教局批准,由茗山法师兼任无锡市祥符禅寺住持。
·7月23日下午2时,灵山大佛立像举行隆重的“开炉浇铸洒净仪式”。
·10月27日,祥符禅寺大雄宝殿、佛像开光暨方丈茗山大和尚升座仪式隆重举行。
1996年
·1月19日,“如何做好、做活、做足灵山胜境这篇大文章”专题研讨会召开。
·2月,成立了“灵山旅游工艺品公司”。
·5月30日,灵山大佛第一块青铜铸件开始安装,正在祥符禅寺与会的汉传佛教教制工作会议的全国诸山长老为此举行了洒净仪式。
·6月12日,国字函(96)105号国务院宗教局对无锡市建造灵山大佛批复。
·8月21日,修复祥符禅寺,建造大佛立像筹建委员会完成《小灵山》编撰工作。
1997年
·1月18日,“江南第一钟—祥符禅钟”安装就位。
·1月18日,诸山长老在南京晨光机器厂浇铸现场隆重举行“佛首融金浇铸洒净仪式”。
·5月28日上午10时,灵山大佛土建工程封顶庆典仪式隆重举行。
·4月3日,灵山大佛圆顶(佛体最后一块铸件)安装完成。
·10月28日,国宗函(1997)201号,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批准灵山大佛于1997年11月15日举行开光仪式。
·11月14日:赵朴初居士亲临无锡,先后三次视察即将开光的灵山大佛。
·11月15日,灵山大佛开光,海内外高僧大德共同为大佛开光,近八万信众参加了开光活动。
·11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参观灵山胜境。
1998年
·4月8日,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省市委统战和宗教部门陪同下参观灵山。
·4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偕夫人朱琳在江苏省省委书记陈焕友、省长郑斯林等陪同下来灵山。
·4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同志偕夫人王冶平视察度假区。
·5月1日,公司总经理吴国平同志被评为无锡市第六届“十大杰出青年”。
·5月9日,灵山发展有限公司被中华慈善总会聘为总会特邀理事。
·5月30日,灵山胜境景区举行全自动门票磁卡系统投入运行揭幕仪式,成为无锡市首家引入全自动检票系统的景区
1999年
·1月1日,祥符禅寺听钟声迎新年活动暨99生态环境游无锡地区开幕式在灵山举行。
·1月18日,灵山景区管理处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中荣获优秀达标奖。
·10月8日,第四届中国民间艺术节在灵山胜境广场隆重开幕,3万余名国内外游客参加了气势恢宏的开幕式。
·12月31日,“同撞世纪钟、共迎千禧年”撞钟活动在灵山景区隆重举行。
·庆建国五十周年迎澳门胜利回归,北京—澳门万里长跑启程仪式在无锡灵山胜境广场举行。
2000年
·1月1日,同撞世纪钟,共迎千禧年—灵山与世界同欢庆活动隆重举行。
·4月,灵山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挂牌。
·9月,无锡灵山新景“百子戏弥勒”落成。
·10月1日,举行佛骨舍利的迎请安放仪式。
·10月1日—11月15日,举办第三届无锡灵山文化旅游节历时45天。
·11月8日,祥符禅寺举行无相法师升座和水陆法会活动。
2001年
·2000年12月31日—2001年1月1日,“听新世纪钟声,迎新世纪曙光”大型庆典活动和2001年中国体育健身游江苏首游式活动在灵山景区隆重举行。
2002年
无锡灵山
·4月20日,为庆祝无锡太湖国家旅游区建区十周年,度假区与中央电视台共同举办了《周末喜相逢》大型文艺晚会。
·9月9日,“灵山胜境文化园区”举行奠基仪式。
·10月14日,公司会同市佛协、祥符寺、南京晨光集团等单位,对山西泰通雕塑装饰公司创作的“九龙灌浴”雕塑艺术小样进行认定。
·10月14――15日,中国第六届中华不老城开幕式在灵山景区举行。
·10月21日,由南京晨光集团设计的“灵山文化园区”主体景观“九龙灌浴”机械互动设计方案通过审核。
·11月8日,“九龙灌浴”工程浇铸签约仪式在湖滨饭店举行。
·11月11日,灵山大佛与自由女神对话。中央电视台《让世界了解你》栏目,通过卫星双向传播。
2003年
·我公司被评为“无锡市二00二年度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6月7日,江苏省省内游启动仪式在灵山举行。
·7月6日,灵山文化胜境文化圆满建成,正式向游客开放。
·9月26日,灵山胜境“太子像”开光暨祈祷国泰世界和平大法会在灵山胜境隆重举行。
·10月20日,灵山胜境入选无锡旅游十八景。
·10月31日,来自美国、芬兰、荷兰、和瑞典的17名国际著名企业集团老总造访灵山。
·12月1日至3日,公司顺利通过2003年二个体系监督审核。
2004年
·3月29日,杏坛广场西侧的“赵朴初无尽意斋”工程正式启动。
·4月24日,一台冠名为“平安是福”无锡灵山大型景区车友联欢晚会作为驾车节开幕式,在全新的灵山胜境广场隆重举行。
·5月26日,“浴佛浴心、感恩惜福”佛诞日庆祝会在九龙灌浴广场隆重举行。
·6月12日,“灵山梵音”首场演出在无锡人民大会堂举行,取得了巨大成功。
·6月13日,由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江苏省佛教协会主办,无锡祥符禅寺和灵山胜境管委会承办的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在灵 山举行。
·6月中旬,经中国电视艺术家电视专业委员会评定,在中国广电学会电视旅游节目研究会举办的优秀电视旅游节目评比中,《九龙灌浴在灵山》获旅游风光片一 等奖的殊荣。
·12月23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法师又欣然来到灵山,灵山在佛教界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与巩固。
·12月30日,以“真情回报,爱心永恒”为主题的庆祝灵山慈济功德基金会成立晚会在无锡市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12月31日,2005年元旦吉祥撞钟活动暨江苏省旅游年-欢乐江苏游启动仪式在祥符禅寺隆重举行。
2009年大事记
·3月27日升格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2年大事记
·04月27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在香港宣布:无锡灵山将作为世界佛教论坛永久会址。
青龙飞凌八角井
八角井原是寺中僧人做饭洗衣取水的井,只因井沿是八角形状,所以叫八角井。这八角井深有十丈,径深也有八尺,所以从井沿边上望下看,黑黑的望不到底,老百姓就说这口井通太湖,虽然井在高地但无论干旱还是发大水,井里的水都那么多,丝毫不差。
据传在明代天启年间,有一天太湖里狂风大作,浪高雨急,所有的渔船都在水里颠来颠去,情况十分危险,原来是东海来了一条黄龙,在湖里作恶,搅得老百姓不能下湖捕鱼,而这条黄龙一看大家都怕它,变本加厉搅得太湖不得安生。冒险出船的也都是船毁人亡,老百姓们只好到祥符寺里进香求菩萨保佑,而且人越来越多,声音越来越大,隐居在八角井里的青龙听得一清二楚。这青龙乃太湖镇湖之神,因为太湖里一直平平安安所以就躲到这八角井里来修身养性,它一听渔民们的哭求,加上感觉到八角井这段时间来水不大对头,因此怒上心头,黄龙居然敢到太湖来闹事,这不是和我青龙过不去吗?看我如何去收拾它。
这天晚上,月黑风急,老百姓们还在大殿上求佛,三更过后,只见八角井里一道蓝光闪过,巨大的声响后,只见好一条矫健的青龙,破井而出,直奔太湖而去,庙里的和尚和老百姓才相信八角井与太湖相通之事。这青龙去到太湖,与那东海黄龙奋战了九九八十一个回合,才将黄龙打败,太湖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第二天一早,大家到八角井边一看,只见八角形的井栏被愤怒的青龙撞翻一块,这块被撞掉的井栏落在了山口边,人们叫龙带石。而八角井,也多了一个龙井的美名,据说乾隆皇帝每次到祥符寺,都要用这龙井的水去泡寺僧的茶,现在你去祥符寺还能看到这口井,石砌的八角井栏有一块是后来补上去的,不信,你去瞧。
茶圣陆羽结缘六角井
在祥符寺西边的谷地里,有半亩茶园。相传是唐代小灵山寺的僧人所植,在茶园的边上,原有一个茶寮,茶寮旁有一井,叫六角井,也叫茶房井,如今井还在,而茶寮巳早无踪影。
别小看祥符寺的这半亩茶园,这可是无锡茶叶的老祖宗,以前的香客文人,凡到祥符寺都必到这茶寮,用这六角井水烹茶品茗。由于茶香泉甘,深得晶茶之人称赞,也算得上祥符寺一绝吧。
传说唐朝的时候,茶圣陆羽四处游历,遍访天下名茶,听人说在这马山岛上西钮有名泉好茶,便欣然上岛去寻找这心中的所爱,到了西钮,用小山泉烹茶品茗,觉得十分过瘾,就在这岛上住下来,每日煮茶细品,写他那部流传千古的《茶经》,同时也到岛上各处游玩。
这天陆羽前往龙头游玩,经过祥符寺时,忽闻一股异香,这陆羽是什么人,可以说是茶痴,一闻之下立刻陶醉,原来时间正好是清明,寺中老僧采下新茶正在加工,被这陆羽闻到,惊为天物。他立刻掉转马头,直奔祥符寺而来,来到寺中,向寺僧一打听,连忙央求寺僧舍一点来尝尝,出家人慈悲为怀,立刻允应了他的要求,这陆羽不仅对茶痴迷,同时对饮茶的水也特别讲究,平时出门都自带泡茶之水。这天他带的是小山泉之水,这泉天下有名,可是水在马背上颠簸之后,水的味道变质了,这陆羽十分发愁,忙问寺僧,寺里可有好水,寺僧回答说寺里尚未挖井,只有殿旁一泉,寺里僧众烧水做饭所用。这陆羽心中一凉,不过好茶在手,怎么舍得放过,水无名气也罢,连忙叫随从去取了一壶来马上烹茶,水开了一冲茶,香气四溢,刚开始到口中,涩中泛甜,饮后感到清爽甘甜就留在嘴里。更让这陆羽吃惊的是,想不到这寺中泉水甘洌清甜,实在是泉中上品,这么好的茶配上这么好的水,真是珠联璧合。
自从这茶圣陆羽认定后,这样符寺的茶和泉名声大振,文人骚客,善男信女,进得寺来饮茶成了必做的功课,而且风气日盛,到了明代,为了方便游人饮茶,寺中特将这佳泉掘出,这就是今日的六角井。
灵山圣树“古银杏”
马迹山的祥符寺,历朝历代流传下来无数神奇美丽的故事,直到现在,这些故事还给祥符寺笼罩着一份神秘的色彩,古银杏树的传说就是其中的一则。
在祥符寺新的大殿后有一株古银杏树,这株银杏要四个人才能环抱。银杏本是中国的活化石树,而这株银杏相传是唐代修建灵山庵时所种,更是十分珍贵。这株树树老中空,从四周看,神态各不相同,树乳累结,秋天时,枝头上挂满白果,就象满天星星一样,十分好看,人们都说这株树是镇寺神树。
相传这株银杏里,曾隐藏着一条巨蟒,这条巨蟒浑身泛着青光,平时从不出来,只是在每年八月十五中秋的夜里,从树上游下来,静静绕寺一周后又爬回树洞,年年如此,就这样周而复始,从不伤人,所以八月中秋看蟒巡寺也成了祥符寺的一件大事,每年中秋月圆之时,就可以一见。地方上的官吏认为它不吉利,曾派兵去捕捉过,却发现树洞中空无一物,于是一时传开,这条青蟒乃是神虫,到祥符寺进香的善男信女也都要在这古银杏树下跪拜一番方肯离开。由于没有捉到巨蟒,有的人就说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可寺里的和尚却说见过,因为一到白果丰收之时,巨蟒便摇动树身,让白果纷纷落下,省却僧人采择之苦。
时间一天天过去,香火鼎盛的祥符寺到明朝末年,由于战乱的缘故,日渐衰落了,香客越来越少,寺僧也走了一大半,到了清初,只是勉强维持残局,但巨蟒每到金秋白果成熟季节仍然出来一现。这样直到康熙四年(1665),马山岛上发生了两桩怪事,一桩是小灵山后耿湾村那儿,一只老虎径自游湖离开了马山,另一桩就是这古银杏里的巨蟒这年中秋没有出来,而且第二年也没有再出现。马山岛上的居民都觉得十分奇怪,后来来了个游方僧人,听到这个故事后解开了这个谜:在祥符寺的两边,分别是育龙山、白虎山,寺后的小灵山老百姓叫它老虎尾巴,这古银杏中的青蟒和那只游湖而去的老虎乃青龙和白虎两山之神。这么多年来一直守护着祥符寺这一神庙,但如今香火日稀,二神无奈,才失望而去啊。
众人听了游方僧的分析,都觉得是那么回事,忙问该怎么办才好。游方僧说,这简单,只要重振禅林即可。于是老百姓纷纷响应,可是战乱之后,百姓也是贫困之人,重建的费用一直难以筹措,海阳人苏于荆听说这件事后,觉得十分神奇,也感到祥符寺的圣灵,于是捐资重修祥符寺,从康熙六年开始,历时九年,才大功告成。苏子荆深感游方僧人佛法无边,马迹山里人许鼎臣就四处去找,直到最后才在苏州灵岩山找到这位高僧,他就是一代宗师洪储,把他请到祥符寺重开法席,从此祥符寺又恢复了以前的繁荣,成了太湖周围善男信女向往的佛门圣地。
秦王策马留神迹
锡西郊的太湖里,原来有座龙山,后来改名为马迹山(就是现在的马山),为啥龙山会改名叫马迹山呢?有这样一段传说。
据说秦始皇到了执政后期,成天满脸愁云,闷闷不乐,动不动就抽剑杀人,吓得大臣们不敢见他的面。大臣私下里议论说他是怕有人夺他的皇位。偏偏这时朝廷里一位星宿官又瞎七搭八说“南天星宿亮,江南要出将”。秦始皇听了这话越发怒气冲冲,他骑了神马,带了卫队和一批大臣,一路浩浩荡荡来到太湖边,对江南巡视。
再说秦始皇这匹神马,能飞山过江,高山大海没阻挡。有一天天刚亮,秦始皇骑了这匹神马到了太湖里酌龙山一个峰顶上,秦始皇向四下一看,被一派蔚为壮观的景色迷住了:八十里方圆的龙山,峰叠峰,山连山,岗峦横垄处处郁郁葱葱,三万六干顷太湖烟波浩渺,无边无沿,水天一色,又碰上太阳象个大火球,正从湖面跳跃冉冉升起,使他有置身蓬莱仙境之感。他心里想,太湖竟如此美丽迷人,东海可能更非一般,一时兴起,对神马大喊一声“去东海”!
神马一声长啸,从山头上直奔下来,在龙山西南端山渚的一块巨石上,踏出了四个深深的马蹄印,然后又横空腾飞而去。
从此,那块留下秦始皇神马四个马蹄印的大石头,被称为“马迹石”,原来的这座龙山就被人们改名“马迹山”了。
这马迹山中的第二高峰就叫秦履峰,传说秦始皇骑马往东海时见下面岛中仙山一座,惊诧之间有一只鞋掉在这马迹山中,人们就把这鞋所掉的山叫秦履峰。据《回蕃志}说,则是秦始皇见这马山风水好,甚觉奇异,决定亲临一看,山上还有秦始皇鞋印:所以叫秦履峰。
孰是孰非,难以择断,但说这个马山山峰奇异,风水绝佳却是一致的。
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有一座被称作"鱼米之乡"的城市--无锡。这里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浩浩荡荡三万六千顷太湖孕育了历代贤儿女,发凿于隋唐时代的京杭运河穿城而过,打造了水网交错、人家枕河的江南水乡风情。无锡作为长江三角洲的一颗明珠,一直是我国传统的旅游城市。无锡延伸入太湖中有一个半岛,因传说岛上留有秦始皇所骑骏马的蹄印而得名"马山"。这里山不高而俊秀、水不深而清幽,丘陵起伏、郁郁葱葱、一级空气、二级水质,国务院批准的全国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之一的"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就位于这个岛上。1994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实地踏勘祥符禅寺旧址。
建造起源
灵山大佛在岛上的几十个山峰中有一座小山与众不同,这座山就是小灵山,小灵山脚下有一座千年古刹--祥符寺。祥符寺在历史上规模宏大、高僧辈出、法务兴隆、香火鼎盛。传说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师曾驻锡于此,因见寺后主峰钟灵毓秀、翠霭多姿,与天竺佛陀说法处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将其命名为"小灵山",并由其大弟子窥基在此开宗立派,创建了佛教中著名的"慈恩宗"。前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将这段历史总结为八个字--"山连鹫岭,法继慈恩",意指小灵山与印度的灵鹫山,祥符寺与玄奘法师开创的慈恩宗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
斗转星移,一千三百多年来,小灵山祥符寺几经兴衰,终于在抗日战争中因掩护抗日志士而惨遭僧人遭戮、庙宇被毁的命运。昔日香火鼎盛的一方宝刹落入屋宇残破、佛像毁败、荒草凄凄、僧人四散的境地。
时光飞逝,进入九十年代,为保存古迹、弘扬文化、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由中国佛教协会、无锡马山太湖国家旅游度假区发起,恢复了千年古刹祥符寺,并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一代高僧茗山法师出任住持。同时,为促进佛教文化的交流、满足海内外广大佛教信众宗教生活的需要、完善中国佛教五方五佛的信仰体系、发展无锡地区的旅游业,在寺后的小灵山上修建了一座高达88米的灵山大佛。
大佛看点
无锡市灵山景区(2)灵山照壁
照壁立于七色莲花池中,莲花是佛教的吉祥花木之一,相传佛祖出生后即会行走,走出七步,每一步都是一朵盛开的莲花,这就是七步莲花的典故,照壁的南立面为“灵山胜会”大型石雕,取材于佛经上佛祖西方灵鹫山说法,诸佛菩萨秉承听经的典故,这组石雕上会聚了佛祖、四大菩萨二弟子、五百罗汉等佛教人物。照壁的北面为“唐僧赐禅小灵山图”,这是关于灵山的一段历史典故。
天下第一掌
天下第一掌位于佛手广场行道的左侧,是按灵山大佛右手复制,且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铜质手掌,在灵山,有“摸佛手有福气,摸佛脚有灵气”的说法。这是因为这只右手的印上是“施无畏印”,佛教的说法是寓意除却众生痛苦,抚慰众生心灵,佛掌心的千辐轮,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
五印坛城五印坛城矗立于碧波荡漾的香水海之中,与灵山梵宫、曼飞龙塔交相辉映,是一座风格独特,原汁原味的藏式文化景观。五印坛城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高31.55米,共计六层。坛城内供奉五方五佛,即南方宝生佛、西方阿弥陀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东方阿閦佛、中央的毗卢遮那佛。
五印坛城外观庄严而辉煌,耀目的金顶、巨大的鎏金宝瓶、醒目的经幢和经幡交相辉映,突显出藏族古建筑的迷人风采。五印坛城内饰圣洁而绚丽,完美融合了彩绘、壁画、木雕、唐卡、壁饰、镀金等藏族装饰技艺,美仑美奂地展示了独特的坛城艺术。
为了让游客感受藏族民俗和文化艺术,走进坛城,游客既能鉴赏源自藏域各地的各类佛教文化艺术珍品,还能参与点燃酥油灯、推转玛尼经筒等互动民俗活动。
灵山梵宫坐落于烟波浩淼的太湖之滨,钟灵毓秀的灵山脚下,气势恢宏的建筑与宝相庄严的灵山大佛比邻而立,瑰丽璀璨的艺术和独特深厚的佛教文化交相辉映。灵山梵宫建筑气势磅礴,布局庄严和谐,总建筑面积达7万余平方米。灵山梵宫的建筑形式突破传统,以石材等坚固耐久材料为主,大量运用高大的廊柱、大跨度的梁柱、高耸的穹顶、超大面积的厅堂等,既体现佛教的博大精深与崇高,又将传统文化元素与鲜明时代特征相融合。
梵宫内部各建筑空间独立且互相贯通,由门厅、廊厅、塔厅、圣坛、三传会议厅、千人宴会厅等组成。精雕细琢的东阳木雕、敦煌技师的手工壁画、光灿夺目的琉璃巨制、精致典雅的瓯塑浮雕壁画、技艺精湛的扬州漆器、恢宏大气的油画组图、古雅精丽的景泰蓝须弥灯、精美的景德镇青花斗彩缸……这些汇集众多文化遗产、众多艺术瑰宝的艺术珍品遍布灵山梵宫的各个区域,将优秀的传统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令人目不暇接、回味无穷。
九龙灌浴
根据佛教典籍《本行经》记载:佛祖释迦牟尼一诞生就能说话会走路,他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走了七步,每走一步,地上就开出一朵莲花。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吾独尊”,这时候花园里忽然出现了两方池水,天空中出现九条巨龙,吐出水柱,为其沐浴净身。
这个故事十分神奇,让人浮想联翩。更难得的是,灵山胜境的大型音乐动态群雕“九龙灌浴,花开见佛”再现了故事中的绚丽景象。在九龙灌浴广场,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含苞待放的巨大莲花铜雕矗立在前方,巨大的荷花由四个威武的大力士托起,底部衬托着白色的圆形大理石水池,九条飞龙和八个形态各异的供养人环绕着巨大的水池。
当《佛之诞》音乐奏响时,巨大的六片莲花瓣徐徐绽开,一尊高达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从莲花中缓缓升起,这时,九龙口中一齐喷射出数十米高的水柱,为太子佛像沐浴。顷刻间,广场四方鼓乐齐鸣,喷泉百态千姿。太子佛像在巨幅水幕中顺时针环绕一周,象征着“花开见佛”、“佛光普照”。随着乐声渐弱,莲花花瓣包裹着太子佛像缓缓合拢。
此时,喷泉周围八组凤凰的口中会流出净水,供大家饮用。大家知道吗?这可不是一般的净水哦,按照佛教的说法,这是“八功德水”,即佛教“圣水”。您到了灵山一定要喝上一杯,也可以用瓶子将其带回家,据说,喝了“八功德水”或者拿它来供奉佛像,可以护佑您和您的家人,给大家带来吉祥平安。
九龙灌浴一般每天开放四次,定时开启:10:00 11:30 14:45 16:45。
千年古刹祥符禅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历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辈出,素有“山连鹫岭,法继慈恩”之誉。据传说,唐代玄奘三藏法师曾游于此,因见寺后主峰与西天取经的灵鹫山颇为相似,遂赐名为“小灵山”,杭恽将军见玄奘法师如此喜欢这块“风水宝地”,就出资在山脚下修建了“小灵山刹”, 并由玄奘的大徒弟窥基出任第一任主持。从唐代以来,这一历史佳话一直在当地广为流传。到了北宋祥符年间,寺庙改名为“祥符禅寺”。然世事沧桑,祥符寺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毁于战火。改革开放后,这一有着一千三百多年历史的古刹才得以重建,并由高僧住持,香火日益兴旺,成为太湖沿岸重要的佛教圣地。寺内现存的古井莲池、银杏梅桩等成为历史文化的遗存和古刹千年风雨的见证,睹之使人顿生思古之幽情。
公元1009年,宋大中祥符年间,重修后改称“祥符禅院”。
公元1124年,宣和四年开寺。
公元1371年,明洪武二年重修。
公元1447年,正统十年,赐大藏经一部。
公元1553年,嘉靖三十年,重修正殿。
公元1583年,隆庆五年,重修藏经殿。
公元1574年,万历元年,重建塔。
公元1626年,天启四年,建大悲殿。
公元1669年,康熙丁未年,海阳苏子荆捐资重建,历时九年,于中丞请灵岩释洪储开临济宗法席,寺僧众多,香火鼎盛,期间皆有高僧主持。时称“神骏寺”。
公元1861年,咸丰庚申年,寺毁于战火,藏经片纸无存。唯天王殿、库房、香积厨十余间幸存。
公元1914年,民国三年重建,又复称祥符寺。
公元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祥符寺由地方出让于常州天宁寺,为天宁寺下院,天宁寺高僧圆寂后均于此入塔。
公元1938年,日军在马山实施“三光”政策,祥符寺所存屋宇大部被毁。
时岁更替,乾坤清朗,国泰民安。在党的宗教政策的春风吹拂下,经无锡市人民政府批准修复祥符禅寺,千年古刹获得了新生。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4年12月24日,在祥符禅寺后小灵山上建造一尊当今世界最高的八十八米青铜释迦牟尼立像。
1995年10月27日,祥符禅寺内鲜花吐艳、群菊争芳。前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茗山大和尚进院典礼在这里举行。
2000年11月15日,在灵山大佛开光三周年之际,无相法师出任祥符禅寺主持,并举办了隆重的升座仪式。
售票时间:7:00-17:00
灵山普通票¥210
普通散客,赠送灵山吉祥颂演出票(赠完即止)
吉祥颂演出日场¥50
免票游客(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的儿童不占座位,无需购票)
灵山优惠票¥105
6周岁(不含6周岁)~18周岁(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生本科及以下学历在校学生;60周岁(含60周岁)至69周岁的老年人;无锡市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以上4类人群需凭居民身份证或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赠送演出票(赠完即止)
灵山免票¥0
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70周岁以上老人(凭老年证或其它有效证件);残疾人(凭残疾证);现役军人(军人证或现役军官证或士兵证);离退休干部(离休证)
杭州方向—灵山胜境:
上塘路高架→G25(杭宁高速)→S48锡宜高速→陆区→马山→灵山胜境(全程时间约1.5小时)
常州方向—灵山胜境:
武进漕桥→雪堰桥→灵山(约40分钟)
南京方向—灵山胜境:
G42沪蓉高速→无锡北出口→S48沪宜高速→陆区→马山→灵山胜境(全程时间约2小时)
上海方向-灵山胜境
G42沪蓉高速→无锡北出口→S48沪宜高速→陆区→马山→灵山胜境(全程时间约1.5小时)
无锡本市—灵山胜境
从无锡火车站乘坐空调88路公交车,票价2元,就可以直达终点站“灵山胜境”。用时1小时左右,沿途风光秀美。也可乘坐公交89路从梅园始发,终点站为灵山胜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