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以向左向右轻轨车头为主要设计元素,如传统回纹般的语汇恰巧形成负行为“S”的图标,代表了姑苏,又似中文的“互”字,一来一回的互动,传达快速、便捷的轨道交通的属性。蓝色象征科技、时尚,红色象征捷运、热情,环抱、融合的标志体现和谐社会下的和谐交通。
线路 | 识别色 | 编组 | 起讫站 | 长度(km) | 一期开工时间 | 一期开通时间 | 二期开工时间 | 二期通车时间 |
---|---|---|---|---|---|---|---|---|
1号线 | 草绿色 | 4B | 木渎—钟南街 | 25.7 | 2007/12/26 | 2012/4/28 | ||
2号线 | 大红色 | 5B | 桑田岛—骑河 | 42.5 | 2009/12/25 | 2013/12/28 | 2012/9/27 | 2016/9/24 |
3号线 | 深黄色 | 6B | 苏州新区—夷亭路 | 45.1 | 2014/12/16 | 2019/12 | ||
4号线 | 湖蓝色 | 6B | 同里—龙道浜 | 42.0 | 2012/9/27 | 2017/4/15 | ||
5号线 | 品红色 | 6B | 集散中心—阳澄湖 | 44.1 | 2016/6/28 | 2021/6 | ||
6号线 | 未知 | 6B | 苏州新区—桑田岛 | 35.0 | 2017年 | 2022年 | ||
7号线 | 未知 | 6B | 相城大道北—木里 | 37.8 | 2019年 | 2023年 | ||
8号线 | 未知 | 6B | 车坊—华山路 | 35.2 | 2018年 | 2023年 | ||
9号线 | 未知 | 未知 | 阳澄湖度假区—光福 | 54.0 | 未知 | 未知 | ||
S1线 | 未知 | 6A | 花桥-夷亭路 | 41.4 | 2017年 | 2022年 |
截止2017年4月15日,苏州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21公里,车站数量达到97个,换乘站数量增加到5个,分别为广济南路站(1号线、2号线)、乐桥站(1号线、4号线)、苏州火车站站(2号线、4号线)、石湖东路站(2、4号线)、红庄站(4号线主线、4号线支线)。轨道交通网络化体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初期日均客流预计将超过70万人次。
线路 | 识别色 | 编组 | 起讫站 | 长度(km) | 一期开工时间 | 一期开通时间 | 二期开工时间 | 二期通车时间 |
---|---|---|---|---|---|---|---|---|
1号线 | 草绿色 | 4B | 木渎—钟南街 | 25.7 | 2007/12/26 | 2012/4/28 | ||
2号线 | 大红色 | 5B | 桑田岛—骑河 | 42.5 | 2009/12/25 | 2013/12/28 | 2012/9/27 | 2016/9/24 |
3号线 | 深黄色 | 6B | 苏州新区—夷亭路 | 45.1 | 2014/12/16 | 2019/12 | ||
4号线 | 湖蓝色 | 6B | 同里—龙道浜 | 42.0 | 2012/9/27 | 2017/4/15 | ||
5号线 | 品红色 | 6B | 集散中心—阳澄湖 | 44.1 | 2016/6/28 | 2021/6 | ||
6号线 | 未知 | 6B | 苏州新区—桑田岛 | 35.0 | 2017年 | 2022年 | ||
7号线 | 未知 | 6B | 相城大道北—木里 | 37.8 | 2019年 | 2023年 | ||
8号线 | 未知 | 6B | 车坊—华山路 | 35.2 | 2018年 | 2023年 | ||
9号线 | 未知 | 未知 | 阳澄湖度假区—光福 | 54.0 | 未知 | 未知 | ||
S1线 | 未知 | 6A | 花桥-夷亭路 | 41.4 | 2017年 | 2022年 |
2002年,苏州城市轨道交通确立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到2015年苏州市机械出行人数总量600万人次的需求。[4]
2004年,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有轨道交通建设或规划项目的城市召开会议,并首次将苏州轨道交通,无锡轨道交通规划项目列入江苏省“十一五”期间城市交通发展规划。[5]
苏州轨道交通规划列入省“十一五”规划,有利于推动苏州轨道交通项目的各项进展,并将由国家发改委报送到国务院审批。列入省规划后,苏州轨道交通项目的报批、建设将得到省政府支持,包括苏锡常的400多亿元投资和南京的170亿元投资,该项资金将用于启动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无锡轨道交通1号线、南京地铁3号线、南京地铁2号线东延线。[5]
该规划中明确指出,到“十一五”末期,包括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在内的全省城市公共交通对城市交通的分担率要达到22%,其中特大城市与大城市要达到25%以上。苏州轨道交通规划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如果一切顺利,到2010年后,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都有望建成通车(2012年4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开通试运营、2013年12月28日,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试运营)。2004年11月21日,从由住建部委托省住建厅具体组织实施的《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审查会上传来消息,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苏州非常有必要尽快建设轨道交通”。[5]
据悉,省住建厅将根据此次专家组意见进行讨论,成文后交住建部,住建部再与国家发改委对苏州轨道交通规划进行会签,最后上报国务院进行立项审批。苏州市轨道建设指挥部有关负责人当时表示:“如果顺利的话,2010年左右,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有望建成通车,2020年左右,3号线、4号线也有望建成通车,并逐步实现与上海、无锡等周边地区轨道交通的接轨。”[5]
《苏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依据《苏州市轨道线网研究与规划(最终报告)》而制定,着手于根本上解决中心城市公共交通问题,体现了苏州保护古城的决心,在战略层面上有利于古城保护。同时,苏州2001年开始大规模实施的路网建设已考虑与轨道线网的规划建设充分衔接。[5]
在审查会上,国家住建部城建司副司长王凤武认为,各个城市在交通模式的选择方面都要权衡方方面面的利弊,苏州有经济实力率先推广一些先进的、可起到示范效应的交通模式。但在发展交通的同时,还应着力处理好交通和古城保护的关系,交通发展要与城市发展的大方向相配套,轨道沿线用地规划也要编制好。[5]
专家组副组长、上海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研究所所长陆锡明等认为,苏州的城市朝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发展,发展轴呈“十”字形,轨道交通应该与之匹配。规划中提出的2010年后,苏州将建成东西向1号线一期工程和南北向2号线两条线路,届时,苏州将拥有西至苏州高新区、东至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以东、北到相城区、南抵吴中区的十字形骨干网络,大大缓解古城交通压力。[5]
“地铁”与“轻轨”的争议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列车采用4B编组,从载客量看,每小时最大载客量为2.85万人次。而轻轨都采用C型车,载客量在每小时1~2.5万人次,因此为地铁列车。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列车采用5B编组,为地铁列车。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的列车均采用6B编组,为北京等多数城市的典型地铁列车。
苏州轨道交通S1线采用6节编组A型车,为上海地铁1号线等线路采用的大型地铁列车。
在江苏电视台各分台各栏目中提及苏州轨道交通时多数用“地铁”称谓。在无锡,各媒体提及苏州轨道交通时多采用“轻轨”称谓。
在苏州本地,多数人都将苏州轨道交通称为“地铁”;各大房产公司在自己楼盘的海报上将苏州轨道交通称为“轻轨”;苏州轨道交通官方已于2011年8月10日正式对外统一称谓为“苏州轨道交通”。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于2012年4月28日11时18分开通试运营,标志着苏州正式步入“地铁时代”。也让苏州成为国内第一个独立建设城市地铁的地级市,是苏州市投资规模最大的城市建设工程。全线共24站,线路东西走向串起了吴中区、苏州高新区、古城区(即姑苏区)和苏州工业园区。采用B型车4节编组,额定载客量为942人,超员载客量1340人,运输能力不小于2.85万人次/小时,速度为35.03公里/小时,以正常速度在全线行驶,总时间约为43分钟。全部地下线。线路西起吴中区的木渎站,东至苏州工业园区的钟南街站。设天平车辆段与综合基地1处;设苏州乐园和星塘街2座变电站;控制中心则设在广济南路站附近的轨交大楼内。其中广济南路站为侧式站台(站台在轨道两边),设计成一岛一侧经典换乘车站,其余23个车站均为岛式站台(站台在两条轨道中间)。其识别色为草绿色。
1号线地下一层是站厅层,提供旅客问讯、购票、检票、进站等服务,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提供旅客候车和上、下车服务。部分车站还设有地下三层。
线路站点:木渎 → 金枫路 → 汾湖路 → 玉山路 →苏州乐园(换乘3号线)→ 塔园路 → 滨河路 → 西环路 → 桐泾北路 →广济南路(换乘2号线)→ 养育巷 →乐桥(换乘4号线)→临顿路 (换乘6号线)→ 相门→ 东环路 →中央公园(换乘7号线)→星海广场→东方之门(换乘3号线)→ 文化博览中心 →时代广场(换乘8号线)→ 星湖街 → 南施街 →星塘街(换乘5号线)→钟南街。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于2013年12月28日开通试运营,采用B型车5节编组,为地铁列车配置。共设22站,其中高架站5座,地下站17座。一期经过了城市的“两新城、两枢纽、一商业区”,“两新城”是指平江新城和沧浪新城,“两枢纽”是指京沪高铁苏州北站和苏州火车站,“一商业区”是指石路商业区。 线网地位重要。2号线一期全长26.386km,其中地下线共有21.25km,高架线7.85km。车辆段设在相城区,2座主变电所设在苏州火车站站和盘蠡路站,控制中心设与1号线合用(广济南路轨交大楼内)[3]。线路南北走向串起了苏州相城区、姑苏区和吴中区。2号线的通车标志着苏州轨道交通正式进入“线网运营时代”。其识别色为大红色。
2号线延伸线全长15.6公里,设站13座,均为地下站。其中,北延段从高铁苏州北站站引出,至骑河站,全长1.8公里,设站2座,位于相城区境内;东延段从吴中区宝带桥南站引出,至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站,全长13.8公里,设站11座。 2号线延伸线设停车场1座,主变电站1座,控制中心合用于广济南路。最大设计能力30对/小时,最高运行速度80公里/小时。与主线贯通运营后,总长将达42公里、车站35座。延伸线串联了高铁新城、尹山湖片区、月亮湾片区、独墅湖科教创新区等几大组团,与主线衔接的京沪高铁苏州北站、苏州火车站,平江新城、沧浪新城以及石路商圈等城市空间节点相互呼应,极大方便了市民的出行,对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区域内出行结构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等重要意义。2号线除高架站采用侧式站台外,其余地下站均采用岛式站台。
由于地下隧道施工造价较为高昂,所以2号线的造价不菲,总投资为145亿多元,技术经济指标为55190.67万元/正线公里。近亿元投资全线降噪音。环评报告指出,2号线建成后,风亭、冷却塔、高架轨道交通的运营使环境噪声有所增加。因此全线需使用风亭(冷却塔)消声措施,声屏障、隔声窗和隔声墙降噪措施,全线降噪措施,总共预计增加投资近亿元。据悉,在采取这些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后,沿线敏感点声环境质量能够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或维持现有声环境水平。
线路站点:骑河→ 富翔路→高铁苏州北站(换乘7号线)→ 大湾 → 富元路 →蠡口(换乘9号线)→ 徐图港 →阳澄湖中路(换乘8号线)→ 陆慕 → 平泷路东 →平河路(换乘6号线)→苏州火车站(换乘4号线)→山塘街(换乘10号线)→石路→广济南路(换乘1号线)→ 三香广场 →劳动路(换乘5号线)→ 胥江路 →桐泾公园→ 友联→盘蠡路(换乘3号线)→ 新家桥 →石湖东路(换乘4号线)→宝带桥南 →尹中路 →郭巷(换乘7号线)→ 郭苑路 → 尹山湖 → 独墅湖南 → 独墅湖邻里中心 →月亮湾→松涛街(换乘8号线)→ 金谷路 → 金尚路→桑田岛(换乘6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为苏州轨道交通线网中东西向的骨干线,连接苏州高新区、姑苏区、吴中区、苏州工业园区,全长45.185m,设站37座,换乘站14座,平均站间距1.242km,。全线设置一段一场,其中西段设置车辆段一座,位于新区浒墅关,东段设置停车场一座,位于园区唯亭镇。全线设3座主变电所,与1号线共用苏州乐园主变电所,与2、4号线共用宝带西路主变电所,在3、8号线换乘站附近新建一座主变电所。与1、2、4号线共用广济南路控制中心。
线路站点:苏州新区(换乘6,9号线)→ 发展路 → 文昌路→ 新亭路 →鹿山路→ 马运路 →华山路(换乘8号线)→ 何山路 →苏州乐园(换乘1号线)→ 狮山路 → 玉山路 →竹园路(换乘5号线)→ 横山路 → 横塘镇 → 教育园 → 沧浪新城 →盘蠡路(换乘2号线)→宝带路(换乘4号线)→ 迎春路 →北港路 →群星二路(换乘7号线)→ 东兴路 → 东振路 →星港街(换乘5号线)→金鸡湖西(换乘6号线)→东方之门(换乘1号线)→ 现代大道 → 娄江大道 →跨阳路(换乘8号线)→ 汇隆街 → 园区城铁(换乘8号线)→ 方湾街 → 青剑路 → 唯西路 →葑亭大道(换乘5号线)→ 戈巷街 →夷亭路(换乘S1线)(站名未最终确定)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呈南北走向,连接相城区、姑苏区、吴中区和吴江区,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条骨干线路。
4号线主线全长42公里,北起相城区龙道浜站,南至吴江区同里站,共设31站。4号线支线全长10.8公里,北起吴中区红庄站,南至吴中区木里站,共设7站。全线地下铺设。线路途经相城区活力岛、平江新城、苏州火车站、北寺塔、观前商圈、南门商圈、吴中区中心区、苏州太湖新城、吴江汽车站等重要地区,终点站与规划中的通苏嘉城际铁路实现换乘。
4号线是苏州首条使用6节编组的鼓型列车的轨交线路,4号线支线远期将划归为7号线独立运营。
线路站点:龙道浜—张庄—姚祥(换乘9号线)—活力岛—孙武纪念园(换乘8号线)—平泷路西—苏锦(换乘6号线)—苏州火车站(换乘2号线)—北寺塔(换乘10号线)—察院场—乐桥(换乘1号线)—三元坊—南门(换乘5号线)—人民桥南—团结桥—宝带路(换乘3号线)—石湖东路(换乘2号线)—红庄(换乘7号线)—清树湾—花港—江陵西路—江兴西路—流虹路—笠泽路—顾家荡—苏州湾东—松陵大道—吴江人民广场—吴江汽车站—庞金路—同里站。
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呈东西走向,连接吴中区,苏州高新区,姑苏区,苏州工业园区,是苏州城市发展的一条骨干线路。
5号线线路全长44.1公里,起点位于太湖之滨的集散中心站,终点位于阳澄湖畔的阳澄湖站,堪称”旅游黄金线“。设站34座,换乘站9座。可在星塘街站换乘1号线、在劳动路站换乘2号线、在竹园路站,星港街站,葑亭大道站换乘3号线、在南门站换乘4号线、在苏胜路站换乘6号线,S2线、在通园路站换乘7号线、在车斜路站换乘8号线。
5号线已于2016年6月28日开工建设,预计2021年6月开通试运营。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6号线,呈西北—东南走向,连接苏州高新区、苏州古城区、苏州工业园区和吴中区,强化了金鸡湖东西两岸之间的联系,并加强了对古城的服务,是城市东西向穿越古城及金鸡湖的重要客流通道,同时也是城际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6号线一期全长35km,全部为地下线,设30座地下车站。起始于苏州高新区的沪宁城际铁路苏州新区站,终止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站。其中换乘站11座,平均站间距1.20km,最大站间距4.33km,为金鸡湖西站至中塘公园站区间,最小站间距0.71km,为苏胜路站至中新大道东站区间。
6号线二期全长8.8km,全部为地下线,设6座地下车站。起始于苏州工业园区桑田岛站,终止于吴中区甪直站。
6号线计划于2017年开工,计划于2022年完工。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7号线,呈南北走向,是苏州古城东侧的重要的南北客流通道。串联了南北向的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区。它强化了湖西核心区(CBD)与苏州高铁新城、太湖新城与之间的联系,同时也是高铁苏州北站客流的重要集散线路。
7号线一期全长10.8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8座地下车站。起始于苏州吴中区的红庄站,终止于苏州吴中区的木里站。一期工程先期作为苏州轨道交通4号线的支线运营,并于2017年4月15日开通试运营。后期待7号线开通试运营时再划归7号线独立运营。
7号线二期全长2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23座地下车站。其中换乘站10座,全部为地下线和地下站。起始于苏州相城区的相城大道北站,终止于苏州吴中区的红庄站。
7号线延伸线(南段)全长6.4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4座地下车站,起始于苏州吴中区的木里站,终止于苏州吴中区的泾南路站。7号线延伸线(北段)全长6.7公里,全部为地下线,设4座车站,起始于苏州相城区的相城大道北站,终止于苏州相城区的华阳路站。
7号线二期工程计划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开通试运营。
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8号线,呈圆弧形,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形成闭环。是苏州古城外围从西北到东南的骨干线路,连接了苏州高新区、相城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等多个城市中心,串通了苏州阳澄湖、城铁站、CBD、湖东邻里中心、斜塘、莲花社区、独墅湖高教区、月亮湾等地。在相城区和工业园区内部串联多条平行线路。
8号线起始于苏州高新区的华山路站,终止于苏州工业园区的车坊站。全长35.2公里,全部地下线,设置26座地下车站。
8号线预计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开通试运营。
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9号线是苏州市的一条规划中的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起于相城区的阳澄湖度假区站,终止于吴中区的光福站。线路全长54km,拟设车站32座,换乘站4座。与7号线在蠡塘河路站换乘,与4号线在姚祥站换乘,与3号线,6号线在苏州新区站换乘。
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
苏州轨道交通10号线是苏州市远景规划中一条东西方向的骨干线路,并且有效分担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的运力不足。西起太湖、科技城、虎丘区政府,沿太湖大道串联起大阳山森林公园、森林水世界、探险乐园、白马涧龙池等风景区,再经华山路新庄将枫桥(寒山寺)、桃花坞、山塘街、留园、北寺塔、苏州博物馆、拙政园、狮子林联系起穿过城区中北部,沿现代大道北,东至唯亭与S1线相交,全部地下线。
苏州轨道交通S1线
苏州轨道交通S1线,呈东西走向,连接苏州市与昆山市。线路途经苏州工业园区、沪宁城际铁路阳澄湖站、昆山主城区、沪宁城际铁路花桥站、昆山花桥镇。 是苏州市第一条市域轨道交通线路。
S1线全长41.450km,均为地下线。设站28座,其中换乘站5座,平均站间距约1.526km,最大站间距4.664km,为阳澄湖南站~渔家灯火站;最小站间距0.923km,为祖冲之路站~文化艺术中心站。 S1线起始于苏州工业园区夷亭路站,与苏州轨道交通3号线进行对接,终止于昆山花桥镇的花桥站,与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对接。
S1线计划于2017年开工,计划于2022年通车。
2012年4月5日14时,苏州市物价局、苏州市交通运输局和轨交公司举行联合发布会,公布了轨道交通1号线票价执行方案,票价采取里程分段计价方法,实行“递远递减”,起步价2元可乘6公里,6至16公里每1元可乘5公里,16至30公里每1元可乘7公里,30公里以上每1元可乘9公里。
2012年3月6日的票价听证会中指出,参照我市公共汽车现行票价特定优惠对象的相关规定,借鉴国内其他城市轨道交通票价优惠办法,初步考虑苏州轨道交通实行下列票价优惠:
1.残疾军人、因公致残警察、盲人免费乘车;
2.市区离休干部可携带1名陪护人员免费乘车;
3.市区的70周岁以下残疾人、70周岁以上老人、持有E卡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乘车;
4.市区的60~69周岁老年人、6~18周岁小学、中学、中专、技校、职高学生享受单程票票价5折优惠;
5.每位成年人可免费携带1名身高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超过1名按超过人数购票;
6.普通乘客刷卡乘车可享受单程票票价9.5折优惠;
7.运营单位在政府规定的票价优惠政策基础上,可采取灵活多样的票价优惠措施,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后实施。[6]
2022年4月28日,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乘务一车间荣获“2022年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