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实行党委与行政班子集体领导。党委下设9个党支部、学生工作组、工会、团委、学生会和研究生会。行政下设6个研究所、1个教育中心、学院办公室、资料室、《秘书之友》和培训部。
学院以科研和教学为基础,将学科建设视为学院工作的支撑点和着力点。学院现有汉语言文学和戏剧影视文学两个本科专业,具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设有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文艺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六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戏剧戏曲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具有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2004、2006年,中国现当代文学二级学科均列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建设学科。
文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其中专职教师46人,教授8人,副教授15人,讲师20人,助教3人。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4人,硕士学位者16人;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0人。学院师资结构合理,发展趋势良好,在未来几年内,学院将建构一支学缘更广、学历更高、知识结构涵盖面宽、功底扎实的教学科研队伍,保证学院教学与科研的长足发展。
学院将人才培养的质量视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围绕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优化课程结构、改进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确保学生在就业时的竞争力。学院自1977年恢复高校招生以来,已经先后累计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4000余名。在校全日制学生共计950人,其中本科生607人,硕士研究生313人,博士研究生30人。在多年的发展中,学院为国家和社会输送了大批德才兼备的有用之才,他们之中很多人已经成为有关行业的领导者和业务骨干。
学院始终将科研工作放在突出位置,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广大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近五年来,学院教师共计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许多论文刊登于《亚非语言文化研究》、《中国语言学报》(美国)、《中国语文》、《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民族研究》等高规格学术刊物,出版专著和译著40余部,由学院教师主编或参编的高校教材计15部。学院教师共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近60项,获得科研经费近200万元。
学院经常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增进学术交流。著名学者如王力、魏建功、周祖谟、吴组缃、彭铎、桥本龙太郎、叶嘉莹等曾在文学院从事讲学和科研活动。近年来,有德国特里尔大学卜松山教授、德国波恩大学顾彬教授、美国加州大学王士元教授、北京大学袁行霈教授、南京大学卞孝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宁教授、山东大学袁世硕教授、复旦大学黄霖教授、复旦大学朱立元教授、陕西师范大学霍松林教授、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四川大学冯宪光教授、湖南师大凌宇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党圣元教授、中国作协雷达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叶舒宪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石毓智教授、台湾佛光大学龚鹏程教授、台湾台东大学林文宝教授等多位学者光临学院开展短期讲学活动。
学院资料室藏书丰富。院资料室拥有中外图书近13万册,其中有多种大型丛书和类书,还有一批善本图书。近几年,通过学术交流,又从台湾无偿引进《摛藻堂四库全书》500卷,《大藏经》及其《补编》137卷,此外还有世界佛学名著译丛上百卷。资料室每年订购中外报刊200种。有6个书库,为教师、博士和硕士生、留学生、本科生及其他科研人员服务。
学院主办的《秘书之友》杂志发行全国,是连结兰州大学与各地党政机关的重要纽带,是展示兰大文学院的一个窗口,也是文学院学生教学实习基地。
汉语言文学研究所
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为中文系语言教研室。汉语言文字学研究所学术传统悠久,学术积淀深厚,张舜徽、杨伯峻、黄伯荣、祝敏彻、赵浚、徐青等学者长期在本学科点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为学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王力、周祖谟、彭铎、王士元等国内外著名语言学家曾在中文系从事讲学和科研活动,为本学科的建设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任所长为敏春芳教授。
文艺学研究所
文艺学研究所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马列文论研究专家胡垲教授、西方文论研究专家刘让言、徐清晖、刘庆璋先生、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专家陈志明、沈文浩先生,文学理论研究专家吴小美、刘俐俐等教授,先后在教研室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胡垲的《马列文艺论著研究》、《马列文论导读》等在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其成果在20世纪80年代曾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刘让言、徐清晖、刘庆璋、陈志明、沈文浩、吴小美、刘俐俐等先生的研究成果曾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著名美学家蒋孔阳、高尔泰等先生,文艺人类学家叶舒宪教授等多次来研究所举办讲座,与研究所师生进行友好交流。
戏曲影视文学研究所
戏影所是一个“年轻”的研究所,但其学术传统悠久。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初兰州大学曾设戏剧文学专业,院系调整后并入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戏剧电影的教学科研从未中断,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如,宁希元教授的《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古剧选》,《中国古代十大古典悲剧集》和《中国古代十大古典喜剧集》(王季思主编,宁希元副主编)获学术界广泛赞誉;叶开沅教授与复旦大学赵景琛教授联合创刊《戏曲论丛》并任主编,他的《浙江婺剧考》(日本版)也引得学界关注;李大耀教授专注戏剧影视批评,十余次获全国影评奖,著有《电影电视戏剧评析》;赵建新教授的《陇东南影子戏初编》(台湾版)聚焦民间小戏,开拓了戏剧戏曲研究新领域。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
兰州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所于2004年建立,前身为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于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为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是“2002-2005年度甘肃高校省级重点学科”。该研究所师资力量雄厚,梯队结构合理,现有教授6人,副教授3人。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
兰州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有着悠久且优良的学术传统。近百年来,国内著名学者张舜徽、冯国栋、舒连景、杨伯峻、刘让言、王秉钧、宁希元、魏民安、林家英、张崇琛、王勋成等长期在兰州大学文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在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的教学科研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一系列著述如《麦积山石窟志》、《说文古文疏证》、《论语译注》、《孟子译注》、《屈原楚辞注》、《甘肃历代诗词选注》、《元刊杂剧三十种新校》、《诗词散论》、《古代文化探微》、《唐代铨选与文学》,在国内外学术界享有盛誉。在前辈学人教育和熏陶下,形成了本学科既科学求实谨严细密又勇于开拓创新的学术传统。近年来,伴随着学校萃英人才计划的实施,从兄弟院校吸收引进的优秀的博士生,挟新锐之气,带八面来风,为本学科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注重从大文化的视野,对中国古代文学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综合研究,逐步形成了以地域文化、家族文化、文艺思潮文学流派研究等特色文化研究为突破口的研究特色。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现有教授二人、副教授四人。在职教师中获得博士学位者五人。所长庆振轩教授。是一支年龄结构学历层次职称比例相对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研究所承担文学院本科和研究生教学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学批评史和文献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任务,并先后开设有“楚辞研究”、“李白研究”、“苏轼研究”、“两宋党争与文学”、“唐宋词研究与欣赏”、“唐宋词欣赏”、“红楼梦研究”、“古代戏剧名作研究”等多门选修课。
姓名简介
葛墨林中科院院士,物理系毕业
秦大河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中国气象局局长,中国徒步跨越南极第一人
刘人怀中国工程院院士,教育部科技委员会管理科学部主任,原暨南大学校长
詹文龙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现物系毕业
吴云东中科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化学系教授,北京大学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所长
姚檀栋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所所长,地理系毕业
王陇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等职
郑晓静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原兰州大学副校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
涂永强中科院院士,兰州大学功能有机分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系毕业
周其林中科院院士,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化学系毕业
舒红兵中科院院士,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生物系毕业
周绪红中国工程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
陆浩原甘肃省委书记,化学系毕业,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张学忠原四川省委书记,中文系毕业,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秦大河 中国气象局原局长
杨利民原内蒙古党委副书记,中央纪委驻交通部纪检组组长,交通部党组成员
姜建初最高检察院副检察长法律系毕业
贠小苏国土资源部副部长经济系毕业
郜风涛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中文系毕业
刘立军甘肃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历史系毕业
李淑芬宁夏政协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经济系毕业
江亦曼中国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 化学系毕业
侯云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王陇德 卫生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兰州医学院(兰州大学医学院)毕业
邵克文甘肃省政协副主席、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历史系毕业
刘鸿庥贵州省政协副主席,原贵州省副省长中文系毕业
苏志希 甘肃省人大原副主任物理系毕业
王锐 甘肃天水市长历史系毕业
孙兆林辽宁省葫芦岛市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肖庆平甘肃白银市委书记兰州大学中文系毕业
余斌原四川省眉山市委书记兰州大学、金属物理专业毕业
吴岩峻中共三亚市委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市政府党组副书记
张云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水均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
封新城新周刊主编中文系毕业
胡亚权《读者》杂志社前主编地质地理系毕业
秦晖清华大学教师著名知识分子 历史系毕业
党国英著名农村问题专家,著名知识分子经济系毕业
李晓西著名经济学家经济系毕业,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所所长
杨继钢化学系毕业,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总经理
祝晏君 历史系毕业中国航空器材进出口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张知彬生物系毕业,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
苏荣辉 化学系毕业,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副局长
纪宗安暨南大学副校长历史系毕
刘向兵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生物系
王志刚 中国著名策划人经济系毕业
沈伟国华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化学系毕业
李廉合肥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数学系毕业
甘晖陕西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中文系毕业
王水汀南京财经大学副校长,数学系毕业
许志永著名知识分子,推动收容制度终结者之一,法律系毕业
沈愉北京工商大学校长数学系毕业
董文杰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地理系毕业
张人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院长地理系毕业
任建新中国化工集团总经理,经济系毕业
侯云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系毕业
乌力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化学系毕业
屠国华原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谢玉杰西北第二民族学院院长历史系毕业
薛勇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系毕业
姜标化学系毕业,中科院上海有机所所长
周定文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地理系毕业
黄庆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物理系毕业
林西平原江苏工业学院院长化学系毕业
郭振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中心主任兼经济频道总监管理系毕业
王同业央视新闻评论部焦点访谈三个制片人之一管理系毕业
效存德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的兰大学子
马巍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
孟自芳中科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所长
马海州中科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所长
邓友全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所绿色化学中心主任
周述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孙祁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石毓智中文系毕业,新加坡国立大学
翟亚军深圳市质量协会秘书长
顾颉刚著名学者
徐躬耦核物理学家
赵俪生史学家
杨伯峻著名语言学家
史念海著名历史学家
冯绳武地理学家
郑国锠生物学家、中科院院士
丑纪范大气科学家、中科院院士
李吉均自然地理与地貌学家、中科院院士
邝宇平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
吕忠恕植物学家
王德基地理学家
王景尊 水文地质学家
刘有成有机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朱子清有机化学家
黄文魁有机化学家
陈耀祖分析化学家,中科院院士
段一士理论物理学家
叶开沅力学家
钱伯初量子力学专家
黄伯荣当代语言学家
陈庆益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陈文源中国著名的数学家
郭聿琦中国著名的半群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