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古为淮夷地,商代称虎方,西周称夷虎。
春秋战国时期,先属楚,后属吴、属越,再后又属楚。
秦朝置合肥县,属九江郡。
西汉时先属淮南王国九江郡,后淮南国废,设九江郡,合肥仍属之。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四月,合肥改属扬州九江郡。
东汉建武六年(30年),刘秀封功臣鉴谭为合肥侯,改合肥县为合肥侯国,历4世,废国为县。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馥任扬州刺史,单马造合肥,为扬州治。
三国时,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合肥县改属淮南国;四年,改属淮南郡。明帝太和六年(232年),改属楚国。齐王嘉平元年(249年),改属淮南郡。吴、魏在合肥地区进行过多次争夺战,魏以合肥为重镇兼扬州治。
西晋时属淮南郡。
南朝宋置南豫州,于合肥县地置汝阴县,属南豫州南汝阴郡,为郡治。梁武帝改属汝阴郡,为南豫州治;复又置合州,属合州汝阴郡,为州、郡治。北周宣帝时属北周。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改汝阴县为合肥县,改合州为庐州,属庐州,为州治;大业初,改庐州为庐江郡,属庐江郡,为郡治。
唐朝时改庐江郡为庐州,先后属庐州、淮南道庐州、庐江郡。
后梁、后唐时属吴国庐州。后晋、后汉时属南唐庐州。后周时属后周庐州。
北宋时先后属淮南道庐州、淮南路庐州、淮南西路庐州,均为州治。
南宋时,庐州曾为金占领,寄治巢县,旋即收复,仍为州治。
元朝时,先后属淮西道庐州路、河南江北行省庐州路。元顺帝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占庐州,改路为府,先属江淮行省庐州府,后属江浙行省庐州府,为府治。
明朝时先属中书省直隶庐州府,后属南京直隶庐州府,均为府治。
清初属江南省庐州府。清康熙六年七月甲寅(1667年8月30日),江南左布政使司改为安徽布政使司,安徽正式建省,属安徽省庐州府。
民国元年(1912年),庐州府废,直属安徽省。
民国三年(1914年),全省分为三道,属安庆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直属安徽省。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置行政督察区,属安徽省第三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改属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安徽省省会从立煌(今金寨)迁至合肥,省政府机关驻区境。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合肥市设区,第一区、第二区在今庐阳区境内。
1951年11月,在第一、第二两区基础上成立东市区。
1960年6月,东市区更名为南市区,同时成立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
1963年8月,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撤销南市人民公社。
2002年3月6日,合肥市实行新区划建制,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17]
1949年3月,合肥市改镇建街取消保甲制,一区辖双岗街、拱辰街、四弯街、新华街、北油坊街、县桥北街、十字街、东岳街、教弩街等9街;二区辖龙门街、县桥街、鼓楼街、四牌楼街、中山街、太平街、东门街、南门街、柳树亭街。
1949年9月,根据皖北行署关于区划规定,庐阳区改建为东门、小东门、西门、菜市、北门、县桥、四牌楼等7个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0年5月,辖东门、南门、北门、西门等4个警政合一派出所。
1952年10月,东市区成立街道居民委员会筹备委员会,在北门街、四弯街试建居民委员会。全区组建大东门、逍遥津、三牌楼、四牌楼、小书院、小南门、淮河路、安庆路、前进、城南、同春巷、宿州路、柳木巷、四弯、拱辰、北门、小岗、大岗、西村、宁国路等20个居委会。
1960年6月,南市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并接管部分农村,辖卫岗、淝河、曙光、三牌楼、徽州路、方桥、前进、高桥等8个分社。
1963年8月,中市区辖双岗、逍遥津、三牌楼、县桥、方桥5个街道。
1968年8月,中市区人民委员会改为中市区革命委员会,撤销5个街道办事处,改设钢铁新村、濉溪路、双岗、北门、向阳、六安路、县桥、安庆路、鼓楼、淮河路、东风、红星、红旗、青年路、前进、巢湖路等16个街道革委会。
1969年12月,将16个街道革委会改为双岗、向阳、东风、红星、巢湖路、淮河路、阜阳路、前进8个街道革委会。
1979年,中市区革命委员会更名为中市区人民政府,所辖8个街道革委会同时更名为街道办事处。
1985年7月,合肥市区划调整,中市区巢湖路、包河两个街道划归西市区管辖,西市区光明、益民、安庆路、亳州路4个街道划归中市区管辖。中市区辖三牌楼、益民、光明、逍遥津、鼓楼、县桥、寿春、安庆路、双岗、亳州路等10个街道。
2002年3月,合肥市区划调整,中市区更名为庐阳区,撤销郊区,原郊区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划归庐阳区管辖。庐阳区辖三十岗乡、杏花村镇、大杨镇3个乡镇和三牌楼、益民、光明、逍遥津、鼓楼、县桥、寿春、安庆路、双岗、亳州路等10个街道。
2004年7月,撤销杏花村镇,成立杏花村街道;2005年5月,撤销鼓楼街道和寿春街道,调整杏花村街道和双岗街道辖区范围,成立海棠街道和杏林街道。
至2005年年底,庐阳区辖三十岗乡、大杨镇和逍遥津、三牌楼、益民、光明、安庆路、县桥、双岗、亳州路、杏花村、杏林、海棠等1乡、1镇、11个街道及1个庐阳产业园,有86个社区居民委员会和14个村民委员会。区人民政府驻濉溪路287号。
2012年3月,庐阳区再次区划调整:将三牌楼街道、县桥街道并入逍遥津街道。将安庆路街道、光明街道、益民街道合并,新设立三孝口街道;以路为界,调整双岗、亳州路、杏林、海棠4个街道管辖范围;重新划分杏花村街道管辖范围,增设四里河、林店2个街道;保持三十岗乡和大杨镇行政区划不变。调整后,庐阳区辖1个乡、1个镇,9个街道,街道总数减少2个。[18]
截至2017年底,庐阳区辖1乡1镇、9个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三十岗乡、大杨镇、逍遥津街道、三孝口街道、双岗街道、亳州路街道、杏林街道、海棠街道、杏花村街道、四里河街道、林店街道。庐阳区区人民政府驻亳州路街道。[18][19]
庐阳区位于合肥老城区及其西北部,地处北纬31°51′12″~31°57′58″、东经117°03′45″~117°17′38″,东以板桥河为界与瑶海区相望,西与肥西县毗邻,南连包河区、蜀山区,北与长丰县接壤。全区东西长22.1千米,南北宽12.3千米。面积为139.32平方千米,其中城区面积为36.92平方千米。[20]
庐阳区属于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地处扬子地块与华北地块结合部位,主要地质构造单元为淮南褶皱带、合肥断陷盆地。区境地形起伏不大,地势呈西北高、东南低,海拔20—40米。区境地势起伏不大,土层受古地形控制,从西北向东南由薄变厚,地形总体呈北高南低趋势,依南淝河走向是西北高、东南低,依板桥河和四里河走向是北部高、南部低,北部三十岗乡、大杨镇、杏花村街道和庐阳工业园为波状平原,岗、塝、冲相间,南部城区为南淝河冲面平原,尤以老城区内突显平原特征,地势平坦,属平原微丘地貌。地表土层30米左右,由黏土及亚黏士等组成,孔隙率小、透水性差。由于地质、光热、水的共同作用,形成多种土地类型,平原、岗地、丘陵、低山、水面兼而有之。低丘岗地是本区主要土地类型。[20]
庐阳区区境地处中纬度,东距海洋仅450千米,受海洋影响较大,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四季分明,春季天气多变、玲暖无常,初夏多梅雨,盛夏多炎热,秋季降温快,冬季干冷,雨雪较少。-年四季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季最短,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根据气象部门历年资料分析表明,庐阳区域年均气温15.8C,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8.3C,极端最高气温41.0C, (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1C,极端最低气温- 2.6C。年均日照时数2218小时,平均气压1012.5百帕。年均蒸发量1514.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76%。冬、秋季节风向以东北偏南为主,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偏东,年平均风速2.7米/秒,静风频率18%,全年大风(8级以上)日数10.6天。年均农耕期336天,无霜期226-230天,冰冻期80天。年降雨量适中,年均降水量988.4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41.9毫米,最小年降水量557.3毫米,但分配不均匀,夏季暴雨较多,占年降水量42%,春秋次之,冬季降水最少,仅占年降水量11%,季风气候显著,旱、涝灾害频繁。
庐阳区境内无山,南淝河穿区而过,董铺水库、大房郢水库坐落其间。南淝河流经庐阳区段长4.7千米,另有四里河、板桥河等支流汇人其间。董铺水库位于区境西北,集水面积为207.5平方千米,总库容2.42亿立方米。大房郢水库位于巢湖水系南淝河支流四里河上,坝址距市中心5千米,距城市二环路800米,集水面积184平方千米,总库容1.77亿立方米。
截至2005年年底,庐阳区士地面积13932.44公顷。其中:农业用地6880.44公顷,占总土地面积49.38%,主要分布在辖区西北和北面三十岗乡,大杨镇和杏花村街道;建设用地6763.74公顷,占士地总面积48.55%,主要分布在辖区东部和南部各街道和庐阳区工业园;未利用土地面积288.2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2.07%,主要零散分布在西北和北面农用地之中。
南部老城区基本上无拓展空间,北部地区土地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因董铺水库和大房郢水库两大市民饮用水源的存在,占去辖区面积21.869%,为保护水资源其周边土地利用受到严格的管制,使得北部地区士地资源利用和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限制。区域范围内土地开发利用空间狭小。
全区未利用土地总面积2.30公顷,分布于三十岗乡和大杨镇,其中荒草地12.64公顷、零星土地9.66公顷。
庐阳区植物资源中,食用植物、经济植物和观赏植物等绝大多数为人工栽培。2004年,对全区二类森林资源调查表明:全区数目最多的树种是场树、刺槐、臭桩。其他主要树种有泡桐、中槐、梨、枸橘、法梧、枫杨、水杉、乌柏、香樟、广玉兰、柿、石榴、桃、杏、红叶李、女贞、桂花、雪松、柏、香桩、葡萄、银杏、松等。少数单位及村庄栽有竹类。
野生中草药材有龙胆草、益母草、土藿香、苍耳子、金钱草、萝荆子、女贞子、牛蒡子、青蒿、蒲公英、紫花地丁、夏枯草、紫苏、金银花、艾茴香、桑叶、野菊花、枸杞、芭蕉根、芦根、淡竹叶、大青、车前草、谷精草、马葡、闹杨花,牵牛、马鞭草、金福花、白花蛇舌草、万方草、急性子,桑甚子、蛇床子、地夫子、板蓝根、罗布麻、薄荷、丝瓜络、瓦楞子、菜菔子,马齿苋,荠菜,碎米荠、点地梅、田皂角、地锦草、铁苋菜、土牛膝、小蓟、田基黄、半边莲、墨早莲、半枝莲、天名精等。
庐阳区的动物资源有:地鳖虫、蜈蚣、黄鼠狼、水獭、刺猬、野兔、蝙蝠、獾、獐、鹭鸶、喜鹊、鹧鸪、布谷鸟、百灵鸟、画眉、野鸡、野鸭、啄木鸟、翠鸟、黄鹏、猫头鹰、鹌鹑、斑鸠、蝴蝶、蜗牛、蚯蚓、青蛙、蟾蜍、青草蛇、赤练蛇、蟒蛇、蝮蛇等。
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 70.3 万人,比上年增加 0.6 万人,城镇化率 99.33%。[14]
书记:陈华[16]
副书记:赵庆一
区长:赵庆一[21][22]
2021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1233.48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7.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1.41 亿元,下降 0.7%;第二产业增加值 231.06 亿元,增长 6.7%;第三产业增加值 1001.02 亿元,增长 7.2%。三次产业 结构为 0.1:18.7:81.2。其中,主导产业金融业发挥主要支撑 作用,增加值同比增长 6.0%,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为超 三成,拉动全区 GDP 增长 1.7 个百分点。[14]
2021年,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537 公顷,比上年增长 3.9%。其 中,蔬菜 434 公顷,增长 0.9%;瓜果 103 公顷,增长 18.4%。
2021年,全年蔬菜产量 13328 吨,增长 2.0%。瓜果产量 2201 吨,增长 25.8%,园林水果产量 1918 吨,下降 3.5%。
2021年,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19686 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 比上年下降 1.3%。[14]
2021年,年末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5 户。其中,产值超亿元 企业 24 户,比上年增加 1 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 上年增长 14.9%。 规模以上工业中,19 个工业大类行业有 17 个增加值保 持增长。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比上年增长 288.5%。
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纸制品产量比上 年增长 40.6 %,家具增长 1.6%,太阳能电池增长 143.3%。
2021年,全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97.0%,其中新材料、新 能源汽车、新能源产业分别增长 48.7%、20.1%和 172.5%。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 0.9 亿元,上年同期盈利 5.6 亿元。亏损企业亏损额 4.78 亿元,同比增长 3.2 倍。每百元 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8.28 元,比上年增加 4.63 元。
2021年,纳入统计范围的具有建筑业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 承包建筑施工企业共计 222 家,比上年同期增长 3 家,其中 房屋建筑业企业共计 46 家,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共计 78 家, 建筑安装业企业共计 33 家,建筑装饰、装修及其他建筑业 企业共计 65 家。
2021年,全年建筑业总产值共实现 559.1 亿元,同比增长 19.5%。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183.18 亿元,同比增长 5.0%。房屋建筑 施工面积 2303.49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44.11%,房屋竣工 面积 433.4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2.49%。年末建筑业从业 人员 8.9 万人,比上年增长 6.5%。[14]
服务业
2021年,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41.4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39.97 亿元,增长 8.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19.28 亿元,增长 17.6%;金融 业增加值 341.90 亿元,增长 6.0%;房地产业增加值 120.94 亿元,增长 5.1%;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337.31 亿元,增长8.8%。全年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31.3%,规上其他营利 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20.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 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 74.7%、27.2%、和 21.3%。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 3.4%。分产业看,第二产 业投资增长 28.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 23.6%;第三产业投 资增长 2.2%。
2021年,全年计划总投资 5000 万元及以上施工项目数 99 个(含 公摊项目),较去年同期增加 14 个,投资额比上年增长 26.5%,占全部投资的 57.8%,比上年提高 9.3 个百分点,拉 动投资增长 12.5 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89.8 亿元,比上年下降 16.0%。新 建商品房销售面积 94.8 万平方米,下降 0.1%;商品房销售 额 219.6 亿元,增长 13.9%。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93.7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3%。其中,限额以上零售额 519.64 亿元,同比增长 7.9%。
2021年,年末全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法人企业 364 户。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商品中,粮油食品类实现零售额 110.2 亿元,同比增长 17.4%,汽车类实现零售额 97.79 亿元, 同比增长 8.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实现零售额 68.97 亿 元,同比下降 1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实现零售额 42.89 亿元,同比下降 4.9%。
对外经济和旅游
2021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 130809 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43.3%。其中出口额 123933 万美元,增长 43.5%;进口额 6876 万美元,增长 39.7%。
2021年全区新签约协议总投资额同比上年增长 27.9%, 实际到位外资 3.1 亿美元。
2021年,全年共接待游客 5794 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 116 亿元,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比上年分别增长 12%和 13%。
财政
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1.05 亿元,比上年下降 0.46%,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5.68 亿元,比上年增长 0.77%。 分税种看,增值税 7.19 亿元,下降 12.76%;企业所得税 6.01 亿元,下降 2.04%;个人所得税 1.48 亿元,增长 18.58%;城 市维护建设税 1.26 亿元,下降 0.46%;房产税 4.47 亿元,增 长 23.28%;印花税 1.08 亿元,下降 16.76%;土地增值税 2.78 亿元,下降 1.49%。[14]
2021年,全年成功认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107 家,累计总数达 到 228 家,同比增长 35.7%;全年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 45.89 亿元,同比增长 64.5%;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6 个;新 登记科技成果 270 项,就地转化科技成果 150 项。[14]
2021年末全区有 39 所中小学,其中高中 1 所、初中 11 所 13 个校区、小学 27 所 38 个校区,高中在校学生 2370 人、 初中在校学生 21166 人,小学在校学生 57946 人,教师总数 5199 人(在职)。[14]
2021年,年末全区有文化馆 1 个,公共图书馆 1 个,公共图书馆藏书量 49 万册(件),农家书屋 14 家。各类艺术表演团体 11 家,文化经营单位 913 家,其中文化娱乐场所 37 家、网吧 60 家、营业性演出场所 2 家。[14]
2021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284 个,其 中医院 24 个、卫生院 1 个、妇幼保健院(所、站)4 个、疾 控中心和专科疾病防治机构 3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26 个。卫生机构床位数 10960 张,其中医院、卫生院床位 9234 张。卫生技术人员 14308 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 6214 人、注册护士 6828 人。[14]
截至2018年9月,全区共建成投入使用农民体育健身工程13个,全民健身苑252个,笼式多功能健身场地4个,全民健身广场3个,庐州公园、杏花公园、四里河滨水生态公园和环城公园带等4个体育公园,社区体育俱乐部19个、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个,新建和改建学校体育场馆34个,全省首创委托第三方管理36所学校45个开放点体育场地向社会开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新建住宅小区全民健身苑项目建设实现全覆盖。“运动庐阳”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城市15分钟健身圈基本建成。庐阳区拥有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3所,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3所。连续成功举办六届中日韩三国围棋名人混双赛、两届三十岗国际乡村马拉松赛等品牌赛事。[12]
2021年,全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60746 元,比上年增长 10.3%。
2021年,全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28518 万人,失业人员 参保(续保)35478 人(其中含养老保险 32716 人,医疗保 险 30189 人),自由职业者参保(续保)15413 人(其中含 养老保险 13345 人,医疗保险 12468 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率 86%,就业困难人员帮扶率 98%。全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 20617 人,领取养老金 15120 人,发放率 100%。[14]
2021年,庐阳区重点污染源达标排放率 100%。饮用水 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2021 年 PM2.5 均值浓度 33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 15.4%;水环境质量整体改善,5 处市考断 面全部稳定达标,SPI 值分别为 33.9、43.7、43.6、41.5、43.8, 同比分别下降 16%、33%、33%、38%、16%。
2021年,全年万元 GDP 能耗 0.2180 吨标煤/万元,比上年下降 2.01%;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等价值)255.79 万吨标准煤, 比上年增长 4.92%。
2021年,全区森林覆盖率 26.96%,林地总面积 3243.6202 公顷。[14]
明教寺 | 明教寺,俗称“曹操点将台”,位于市区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公园之南。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的明教寺即耸立在高5米,面积4260平方米的“古教弩台”上。 | ![]() |
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公园路,占地530亩,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新城文物陈列馆、金虎台、聚贤堂、满宠草堂、征东门、东侧门遗址、练兵指挥台、兵器铸造窑址、屯兵营遗址、饮马池、时光隧道等景点,是集人文历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三国军事历史博物馆。 | ![]() |
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 | 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区位条件优良,距市中心15公里、新桥国际机场12公里。 | ![]() |
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 李鸿章故居为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住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 ![]() |
杏花公园 | 杏花公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1992年在合肥市市政府"特事特办"的政策关怀下开始筹建,1997年初步建成,是合肥环城公园这串"翡翠项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 |
逍遥津公园 | 逍遥津位于合肥市旧城的东北角,逍遥津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合肥十景之一,水面占三分之一,公园分东西两部分,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公园外,有一座西津桥,又有逍遥桥,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逍遥津又名"窦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 | ![]() |
明教寺 | 明教寺,俗称“曹操点将台”,位于市区淮河路东段北侧,逍遥津公园之南。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庙的明教寺即耸立在高5米,面积4260平方米的“古教弩台”上。 | ![]() |
三国新城遗址公园 | 合肥三国新城遗址公园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公园路,占地530亩,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有新城文物陈列馆、金虎台、聚贤堂、满宠草堂、征东门、东侧门遗址、练兵指挥台、兵器铸造窑址、屯兵营遗址、饮马池、时光隧道等景点,是集人文历史、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三国军事历史博物馆。 | ![]() |
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 | 三十岗生态农业旅游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总面积5平方公里。景区区位条件优良,距市中心15公里、新桥国际机场12公里。 | ![]() |
合肥市李鸿章故居陈列馆 | 李鸿章故居为晚清重臣李鸿章的住宅,建于清朝光绪年间,属于典型的晚清江淮民居建筑,布局整齐,雕梁画栋,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 | ![]() |
杏花公园 | 杏花公园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建设,1992年在合肥市市政府"特事特办"的政策关怀下开始筹建,1997年初步建成,是合肥环城公园这串"翡翠项链"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 ![]() |
逍遥津公园 | 逍遥津位于合肥市旧城的东北角,逍遥津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合肥十景之一,水面占三分之一,公园分东西两部分,逍遥津古为淝水上的一个津渡。公园外,有一座西津桥,又有逍遥桥,是合肥对外交通要道。逍遥津又名"窦池","斗鸭池",古为淝水上的津渡。 | ![]() |
萨都剌(答失蛮族人),曾任京江(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江南行御史台考掾,燕南、河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等职。任职期间,秉公执法,勤政爱民。至正九年(1349年)以弹劾权贵之不法,为朝廷召见,次年左迁淮南江北道廉访司经历,治所在庐州(即今合肥),是年诗人已七十九岁高龄。
杨遂,字廷佩,河南原武人。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年)以兵部郎中身份出任庐州知府,当时正值宦官刘瑾专政,吏治乌烟瘴气。庐州府境内有巨恶张杲珰,依仗胞弟在京城为官,横行乡里,作恶多端,无人敢惹。杨遂查明他的劣迹后,就地正法,民心大快。
庐阳区相继荣获“第四批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23]、“第二批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综合示范地区”[5]、“第二批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示范区”、2018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2018年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4]等称号。
2018年10月,荣获《中国中小城市绿皮书2018》2018年度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5]
2019年10月,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新型城镇化质量百强区。[26][27][28]
2020年3月,入选2020中国慈善公益百佳县市。[6]
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宜置业百佳县市。[29]
2020年6月,被授予“第三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30]
2020年9月,庐阳区入选2020中国百强区;排名第七十七。[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