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乡上半区以发展林果业为主,下半区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企业、交通运输业、劳务输出等多元发展。林果业、工商企业和劳务输出是全乡经济总量的支柱。
林果业是全乡的第一大产业。全乡以酥梨为主的果园面积达3.5万亩,年产商品果近亿斤。目前,该产业已形成产、贮、销一条龙的发展格局。全乡有恒温库16座,贮藏能力2000万斤,果窑5280个,贮藏能力1亿斤。常年从事水果贮销的经纪人有200余人。注册了“龙浪”、“柒雨椿”两个酥梨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并已打入欧、亚国际市场。全乡林果业年收入达8000万元。
全乡水利条件较好。有深井219眼,配套暗管50公里,保浇面积6.2万亩。种植业是以玉米为主,蔬菜为补充。玉米种植面积一般在3万亩左右。亩产量1500斤。全乡有温室等蔬菜保护地栽培面积200亩,露田菜面积2000亩左右。以反季节蔬菜为主的蔬菜产业将是我乡今后调整种植结构的方向。
全乡规模养殖户63户,猪存栏7500头,年出栏12000头,蛋鸡存栏10万只,肉鸡年出栏4万只,奶牛存栏550头,肉牛年出栏250头。羊存栏5500只,年出栏1800只,全乡养殖业年收入达到3000万元。
全乡有一个造纸厂、一个包装彩印厂,两个小型印刷厂、三个玻璃器皿厂、十九个砖窑、两个瓦窑、一个煤焦铁运中转站、十余家餐饮业、二十余家维修等服务业、近两百家零售业。以上企业解决和吸收当地劳动力1500人。创造经济收入4500万元。
交通运输业以农用四轮车、三轮车为主,共有500余辆,车年均收入都3万元以上。
全乡在县以外务工经商人员2000人,其中在日本等国外务工人员50余人,每年可以创造经济收入3000万元。
全乡18个行政村党支部活动室基本达到“八有”标准,并开通了远程教育网,建成了集党员教育和群众文化活动于一体的活动阵地。涌现出襄垣、郝家堡、桑冀等十村高标准活动阵地,郝洞村的综合大院正在建设当中。
25个自然村全部通砖路(水泥路、油路),村通总里280公里,90%的村实现了“户户通”,户通总里程200公里。
各村全部开通了程控电话,网通固话用户达到82%,另有两个村开通了小灵通。移动、联通网络已覆盖全乡,用户大约在1万户,互联网用户有300户。
全乡有12个村开通了有线电视,入户率都在60%以上。
全乡有一所高中,两所初中、十四所小学,高中在校学生800人,初中在校学生1100人,小学在校学生1500人。每年高考、中考在全县农村中学中名列前茅,教育氛围和教学质量相对典型。
全乡有乡级中心卫生院一所、村级诊所、卫生所29所,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20770人,参合率92.1%。
计划生育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一法三规”,每年各项主要指标都超额完成目标责任书要求,符合政策生育率完成91.63%,社抚费征收率完成90%以上,长效节育率完成88.7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以“平安创建”为主线,加强综治网络建设,矛盾排查和专项整治工作,全乡社会稳定,政通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