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井河

九井河

中文名 九井河
长度 十余公里
发源地 天柱山后宫殿
目录导航

介绍

       吊罐井 — 九井之二,瀑长仅三四米,瀑下岩石如吊罐,口小底大,其深莫测。 风井、云井、龙井 — 九井之三、四、五,河道至此突转九十度大弯,峡谷成东西走向,落差达百米以上,分三次跌落,形成上、中、下连续3道飞瀑,雪喷玉溅,谷震山颤,行人惊叹,鸟兽潜形。 梁公泉 — 九井之六,九井中最长者,直下近40米,九井河一路皆急流喧哗,轰鸣声不断,到梁公泉下,突然开朗,有近1平方公里良田、农舍呈现眼前,回首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鸡犬相闻,山歌对应,简直怀疑在桃花源中。 水帘洞 — 九井之七,洞中可容人,飞瀑掩洞口。 雷井 — 九井之八,瀑流幅宽粗壮,冲击崖下石潭,声如万钧雷霆。 天井 — 九井之九,九井最上者,水到井潭中如推磨式旋转而下。九井西风 — “潜阳十景”之一。  

自然特征

  属于亚热带沿江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4.5°C-16.6°C,年平均降水量1300mm-1500mm,无霜期248天。

瀑布群

九井河图册九井河图册(20)  深藏于古南岳天柱山中的九井河瀑布群,成了2004年安徽水体景观对外开放的新亮点。仿佛一下子掀开了盖头,九井河的美丽点亮了来访者的眸子:绵延十多公里的河道上,以井瀑相连见异,以洞窟相伴见奇,以怪石相枕见趣。天柱山特有的混合花岗岩,千百年来为水侵蚀,成就了今

  

日美景。“什么弯弯绕山间,什么高高挂上天,什么深深不见底,什么久久看不完?”质朴的山歌飘荡在九井河口,在这涨水的夏季,九井河显得张扬、活力、青春。顺着山野中那沧桑古藤,迎着清新宜人的气息走,九井河的下游流水显得舒缓起来。因道石阻隔,草树掩映,水流往往曲折成池,池水或橙或黄,或赤或碧,或白或黛,水波潋滟,光影交错,像从九寨移来了五彩池。细细看去,原来都是池底花岗石的颜色。 九井瀑布十分壮观。由于崖面高低宽窄及坡度不一,加之岩石斑驳嶙峋之状各异,因而有的瀑布似蟹钳锁口巧脱身,有的如虎掌跑泉险化夷,有的像穿云吐雾落九天。所以称之为九井河者,一是因为瀑布中大者有九,其二因瀑下有潭多如井状,鬼斧神工,幽深无比。九井瀑布群中,三井与八井堪称翘楚。

三井瀑

  位于江家坂西马峡。过滴水岩,“鸟崖碧沏、清水流芳”的意韵未尽,耳畔轰鸣声已越来越大。转过山坳,蓦然 见一狂草飚书“人”字形的瀑布从天而降,宛如苍穹绽裂,突泄一水如注,至半崖处陡然为一巨石所挡,急撞之后,飞花迸玉般地分出两支下流,铺排激越,咆哮磅礴,直下高度40余米。一派雄浑粗犷之美。

八井瀑

  通高百余米,自然分为三叠,上方一、二叠是陡峭的组合,形成了高约60余米、宽约30多米的水帘天幕,喷雪涌银,飞珠跳玉,老远即觉沾衣欲湿、未雨见虹,故又名“通天瀑”。与三井比,八井少了几分野性诡异,多了几分妩媚浪漫,瀑边林竹相间,绿映白水。崖下深井潭边,有天生一佛首轮廓之卧石,人称听

九井河美景(1)(20张)

涛佛,如此巧对,似乎正合禅宗笃爱自然的本意。最上游的“之字瀑”则是全流域洞窟瀑布的典型代表。此瀑总体呈之字形走势,其迷人处便是那辗转盘曲于石窟之中的一串瀑布的奇妙组合。最上端名为龙涎瀑者,源头深藏于一幽深石谷,那里断崖奔突嵯峨,如怪兽伸头缩颈,一连九个洞窟贯穿其间,窟中有潭,潭下有瀑,可谓诡谲深邃,神秘莫测。龙涎瀑直下20来米,即一头跌入一井状窟窿深潭,人称葫芦潭,如此天然凿井,皆因花岗石多含杂质,长期在瀑布束状水柱的重力冲击下,水击石穿而成。

九井河图册九井河图册(9) 九井河图册九井河图册(10)

词条图册

九井河图册九井河图册(9) 九井河图册九井河图册(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