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固墓
班固(32—92),字孟坚。 扶风 安陵(今 陕西 咸阳东北)人, 东汉著名史学家、 文学家。少年时能作文诵诗赋,及长,博览群书。父彪为续作 《史记》,曾撰 《后传》,固以为彪所续前史 未详,欲竟其业,被人诬告改 国史,下狱。弟超上书申辩。 明帝召他到京师 校书部,为 兰台 令史。与陈宗、伊敏、孟异等共同写《世祖本纪》,升迁为郎,典校秘书,又撰功臣、平林、新市、
公孙述等列传、
载记二十八篇(《世祖本纪》与此二十八篇,是《东观汉纪》的一部分)。又奉诏继续撰写 《汉书》。从此,以“著述为业”,经二十余载, 于建初七年(82)完成《汉书》。建初四年(79)参加了在 白虎观诸儒讨论 《
五经》异同的会议,并任记录,撰成《 白虎通德论》一书。和帝永元初(89),随大将军
窦宪出征匈奴,为市护军,行中郎将事,撰《燕然山铭》,纪汉威德。后窦宪事败, 连坐免官,死于狱中,时年六十一。所著《汉书》,是我国第一部
纪传体 断代史,也是
史传文学的名著。所著 辞赋以 《
两都赋》最著名,用西都宾与东都主人对话,“盛称 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反映了东汉初期繁荣昌盛之景象。风格模仿 《子虚》、 《上林》,以长安、洛阳实际史地材料为题材,开拓了散体 大赋的新题材。《 答宾戏》、 《
幽通赋》皆为述志之作,文辞丰足,多拟他人但仍不失其风。《 咏史诗》是写 汉文帝时 缇萦救父的
叙事诗,是现存最早的文人
五言诗之一。《 隋书·经籍志》著录《班固集》十七卷,已佚。明人辑有《班兰台集》(有 《
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收录其辞赋杂著。
其死后葬于扶风 张家沟村。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