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里木沟岩画

湖里木沟岩画

中文名 湖里木沟岩画
目录导航

简介

  湖里木沟岩画位于海南州共和县切吉乡然乎村东约15公里的青海南山山底,创作时间是六到七世纪,时跨中原地区的唐、宋、元三个朝代,有可能延伸到近代。湖里木沟岩画数量多,内容丰富,是青海岩画的典型代表。岩画表现内容广泛,包括动物、人物、狩猎、放牧、植物、舞蹈以及性爱等方面的内容。岩画上还出现了藏文的吉祥文字、 藏族特有的 吉祥结和 藏传佛教的法器的符号。   岩刻散布在这里长约100米,宽约40米黄褐色的一座山坡的 山梁上。一块 黛色巨石,横卧在半山坡的枯草与石子中,几万年的栉风沐雨,使它变得光滑而圆润,岩石顶端一道裂缝却那么扎眼,它深深地嵌进了巨石身躯中,一眼看到,心里甚至为这道伤痕而隐隐地痛了一下,而刻在岩石上的一头野牛,低着头,高高扬起尾巴,像是喷着响鼻低喉着,它的前蹄仿佛就要刨起脚下尘土,就那么愤怒地与眼前敌人对峙着,高高耸起的 肩胛骨显示着它的高傲与不可侵犯,而从那健壮的四肢,已然看到血脉在那一刻全然扩张。   图边有 岩羊、马等,同在一块草地上觅食,或在辽阔的草原上结伴同行。 岩画中鹿、蛇、狼、 大角羊等野生动物的出现,勾画出一幅水草丰美,人与家畜和野生动物在一片 蓝天下和睦相处的画面。   岩画刻画一排排高低起伏的细 沙岩边上,这些岩画不是远古宗教的遗痕,更不是先民们浪漫的想象,而是一幅活生生的生活图景,是丰富多彩的草原文化的艺术再现。[1]

旅游

  尽管湖里木沟岩画是 柴达木盆地岩画中距离 西宁市最近,交通比较方便的一个,但是有于尚未开发,要找到那里并不容易。另外,刻有岩画的山石并不明显,如果不是专门参观考察,即使从岩画附近走过也一定视而不见,何况岩画并不在路边。所以,必须通过当地的向导带路才行。   湖里木沟岩画与 青海湖边的 黑马河镇有青海南山相隔,夏季,骑马从黑马河出发,翻越大山不出两个钟头就可抵达湖里木沟,但车辆甚至摩托都无法翻越,车行需奔波100余公里从哇玉 香卡地界借道而行。进入哇玉香卡的路在 青藏公路著名的 大水桥附近不远处 分岔,可以在这里就餐,尝到久负盛名的美味。哇玉香卡解放以来一直是劳改农场所在地。现已废弃,那些废弃的房屋大半已坍塌, 残垣断壁在太阳底下赤裸着,也算路途上一景。从哇玉香卡到湖里木沟岩画一路颠簸,30公路道路, 越野车约需行驶一个半小时。[1]

评价

  凡是游牧于 柴达木的民族,不论西羌、 吐谷浑,还是 吐蕃、 蒙古族,都曾在广阔的草原上留下了逐水草而牧的足印。他们用灵巧的双手,简单的工具,在岩石上雕下了各种各样的图画,成为记载他们生产生活的宝贵文化遗产。   湖里木沟岩画,是由利器雕琢于砂质岩面上的,雕痕最深达两毫米,由于这里独特的 气候条件,岩画保持得基本完好。简洁而朴拙的线条,却难掩其生动与传神。   制作的方法是用钝器(或花岗岩石块)在比较平坦光滑的石头上磨刻,线条没有明显的凹陷。由于石头和凿磨的线条都被 氧化层所覆盖,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线条的颜色深于石头,依稀可辨。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