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中文名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现任校长 杨子江
硕士点 2
现任领导 蔺鹏臻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安宁西路88号
类别 工科类
目录导航

师资力量

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风光兰州交通大学校园风光(3)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是在原兰州铁道学院土木建筑学院相关专业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发展的需求,于2003年3月建立的,现有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两个五年制本科专业,一个城市规划硕士学位点。学院有一支开拓创新、团结进取而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国内著名建筑专家邓延复教授,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刘纯翰教授为学院创始人,对学院的办学方向、办学宗旨以及教学和科研工作进行全方位的帮助和指导;何镜堂院士、顾孟潮、宁崇瑞等10多名国内建筑专家为学院兼职教授,定期对学生开展学术讲座。[3]

现任领导

院长:蔺鹏臻

书记:马镭

副院长:王天鹏、唐相龙[2]

办学条件

学院现设有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模型实验室、计算机绘图室、图书资料室,具备了较好的教学科研条件,并成立了具有建筑设计甲级资质的设计公司,可对外承接工设计任务,为教学实践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发展方向

学院确定了“3+1+1”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是充分吸收国外及国内先进办学经验,并结合学院实际逐步探索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坚持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发展方略。先后在兰州、北京、上海、珠海、海南、厦门等地建立了多个教学实习基地,作为学生实习和就业的基地。,产生了一批科研和工程设计作品。逐步形成城市水系、西部农村建筑技术、藏族建筑文化方面为代表的学科优势。[3]

专业介绍

建筑学

建筑学专业采用“3+1+1”教育模式,培养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扎实基本功,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建筑学高级专业人才。近两年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0余项,获得甘肃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三等奖、甘肃省高校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第十二届甘肃省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甘肃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詹天佑科学技术发展基金青年教师奖等多项奖励。现有教师19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78.9%。

毕业生可在各级建筑设计院、规划研究院、文物保护和教育部门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古建筑保护复原的设计与研究、建筑技术研究或城市建设管理、建筑学教育、建筑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居住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与设计原理、园林景观与庭院设计等。

主要专业方向:建筑设计、景观方向、建筑技术。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专业现为硕士一级学科授权点。近两年承担科研项目6项,其中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获得地厅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现有教师12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100%。

城乡规划专业毕业生能从事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研究工作;能参与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交通与市政工程规划、风景园林景观规划、工程规划、城市设计及研究工作;能够在政府有关城市规划、城市开发、市场服务机构、大型企业从事决策研究、项目策划、工程咨询等工作,主要就业单位是各级规划研究院、政府规划部门或教育部门等。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养,遵守职业道德;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建筑设计的初步能力;掌握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工作程序与方法,能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以及协调各项工程规划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参加规划管理的能力;掌握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了解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前沿理论和发展动态;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的初步能力和阅读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掌握美学知识,具有一定的绘画、鉴赏能力;具有综合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

主干课程:城市规划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中外城市发展与规划史、城市规划原理、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城市工程系统规划等。

主要专业方向:区域与城市发展规划方向、城市总体规划方向、城市详细规划方向、城市设计方向、景观园林规划方向、建筑创作方向。

学院地图

兰州交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地图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