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个人赛上,单霞丽再度夺魁,按国家体委的有关规定,晋升为特级大师,是我国继谢思明之后第二位女子特级大师。棋风沉着细腻,善于打防御战,后走反宫马布局每能出奇制胜。 现任上海棋院院长,《上海象棋》杂志社编委。
作为上海女队一台主力,单霞丽率队三夺女团桂冠(1983年、1989年、1993年),仅两次团体获第六名,其它都在前三名之列(1982年至1997年)堪称女队中的佼佼者。三次进入前三名(1985年、1992年、1994年),七次进入前六名,不愧是象棋界的巾帼棋杰,棋坛上的“常青树”。
1986年单霞丽作为中国象棋代表团成员参加了在香港举行的亚洲城市名手赛,击败劲敌张心欢,获得个人冠军。1993年、1994年代表中国棋手出访欧洲四国和日本国,推广象棋,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回国后她撰写了记行性文章,连载于《上海象棋》,在国内反应良好。199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她和国际大师徐天利合著的《象棋女杰单霞丽对局精选》,成为女棋手出书的第一人。
2016年12月3日上午,2016绿地万锡杯三棋全能赛首轮,单霞丽2比1胜刘小光。[1]
单霞丽,上海人。棋风沉着细腻,善于打防御战,后走反宫马布局每能单霞丽出奇制胜。
单霞丽1979年获第十四届全国象棋赛(也是第四届全运会象棋赛)女子组亚军,1980年和1984年两次获全国象棋赛女子组冠军,1981年至1983年五次参加全国性女子象棋比赛,均进入前六名。又为1982年和1983年第十七届和第十八届全国象棋女子团体冠军与亚军上海队的主力队员之一。单霞丽于1984年获象棋特级大师称号。
单霞丽1993年、1994年代表中国棋手出访欧洲四国和日本国,推广象棋,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回国后她撰写了记行性文章,连载于《上海象棋》,在国内反应良好。1998年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了她和国际大师徐天利合著的《象棋女杰单霞丽对局精选》,成为女棋手出书的第一人。
单霞丽曾任上海棋社女队助教,《上海象棋》杂志社编委。[2]
2016年12月4日,2016绿地万锡杯三棋全能赛决赛在海南绿地城进行,刘小光以1-2负于单霞丽。[3]
单霞丽:“上海象棋复兴路还长”
单霞丽(右) 在前天结束的全国象棋个人赛上,30岁的孙勇征勇夺冠军,这也是自2000年有“胡司令”之称的胡荣华夺冠之后,上海人再次站到了中国象棋的巅峰。“真的很不容易。”昨天谈起孙勇征这个冠军头衔,上海棋牌运动中心党支部书记、象棋特级大师单霞丽这样感慨道。
单霞丽向记者透露,孙勇征年少成名,14岁成了中国象棋大师,当时他就被称为“胡荣华的接班人”,和赵鑫鑫等人合称“四小龙”。然而,赵鑫鑫后来成了全国个人赛冠军并晋升特级大师,孙勇征却陷入了沉寂。尤其是今年象甲联赛中,孙勇征的表现并不好,“当时我们开了一次队内总结会,对他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批评,对他的触动很大。”单霞丽告诉记者。
这次孙勇征夺冠,不少人赞叹“胡荣华后继有人”。同样是胡荣华的弟子,单霞丽却表示了不同的看法。“继胡老师之后又为上海夺回冠军,从这个角度说当然是后继有人。但要想达到胡老师这样的高度,或者说再现当年的辉煌,无论是孙勇征个人还是整个上海象棋界,路还很长。”
上海的象棋后备人才培养其实还算不错,而且一般都招收本地的孩子。“但我们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孩子出了一点成绩,就面临专心下棋还是专心读书的选择。”单霞丽说,“新中国建立以来,象棋全国冠军一共也就出了15个。这座独木桥太窄,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去挤,宁可让他们去考清华北大。”
上海的象棋群众基础不错,但拔尖的人才不多。孙勇征的个人冠军对上海象棋发展是一针强心剂,但并非“长生不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