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柚木

紫柚木

被子植物门
无患子目Sapindales
中文学名 紫柚木
目录导航

简要介绍

  世界上最贵重的树——紫柚木

  在思茅市海拔800~1500米的干热河谷及石 灰岩地带生长着一种世界上最贵重的树——紫柚木。

  紫柚木俗称紫檀木、红木、乌木,属漆树种常绿小乔术,树高一般15米以下,胸围直径80厘米以下。树皮为暗灰褐色,心材呈紫褐色并含油脂,材质硬重,气干材每立方米达1190公斤。

  由于其质硬耐腐蚀,花纹色泽美观,可做乐器、高级家具、雕刻工艺品,木材以公斤论价。

文化传承

紫柚木紫柚木 柚木又称 胭脂树、紫柚木,是一种落叶或半落叶 大乔木,原产缅甸、泰国、印尼、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在 世界林业产业领域,柚木一直享有“万木之王”的美誉,在缅甸、印尼等木产大国,柚木一直被视作是“国宝”,而在世界家居行业,柚木也是众人向往的至尊材种。

  柚木从古至今都是家居行业的宠儿。创于明清先贤的传世瑰宝,隐于深邃大洋的航海创奇,柚木在世人的眼中已经超越了木材的意义,而成为品质与尊贵的象征。明清两朝,我国家具制造行业的发展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峰,明清家具已经不单单是百姓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成为了艺术臻品,其艺术价值堪比玉器、陶瓷领域,成为中华艺术的重要门类。而在明清家具这一大类之中,柚木也有着自己的重要地位,由柚木制成的家居被称为软木类家居,与由红木制成的硬木家居齐名。无独有偶,在西方,柚木也是极受欢迎的珍稀材种,长眠于大西洋底的泰坦尼克号就选用了柚木板来铺设甲板。

  时间来到了2014年,全球高端实木地板的领导者——大自然地板继承了先人们对于柚木的热爱,续写大自然看家产品——柚木实木地板。时间无法掩盖柚木的价值,大自然跨越几个世纪,为广大消费者寻回了由柚木带来的尊贵与荣耀。在选材方面,大自然地板优中选优,遴选了来自泰国、缅甸、印尼等木材胜地、树龄逾百岁的精品柚木。完美品质、超强稳定、细腻触感,这些堪称“王中之王”的顶尖柚木为消费者带来尊贵的气质。为了匹配如此稀有的珍贵材种,辅以时代前沿的尖端蒸汽恒温干燥技术工艺,推出了柚木本色T2943P、深色T2946P两大型号的地热实木地板:让柚木能在北方地暖特殊环境中使用,解决了消费者担心的冷热膨胀,尺寸变形、开裂、脱漆问题。

  进入21世纪后,欧洲人对柚木资源仍然垂涎欲滴。世界上的柚木资源在不断的减少,东南亚有些国家已经开始禁止原柚木的出口。但柚木市场需求巨大,所以有许多不法商为了牟取暴利,利用人工林柚木代替原始林柚木。大自然地板与印尼、缅甸政府达成协议,购置上百公顷原始森林,用以开采木材,以保证货源丰富、充足,确保原料的纯正品质与优良等级。以每年10万平方销量,统领着整个柚木地板市场,续写大自然一年又一年的传奇,让消费者的家居生活充满了尊贵享受和创意乐趣,在至尊生活的旅程留下自己的印记。[1]

手串藏品

紫柚木紫柚木(2) “脖子上挂串蜜蜡,手上戴串沉香。”时下,手串已成为一种流行品,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欢在手腕上佩戴一个串珠,木质的、象牙的、玛瑙的、蜜蜡的、核雕的、琥珀的、菩提子的,琳琅满目,让人眼花缭乱。作为收藏品的手串,人们可从中寻找到生活的乐趣,享受到文化的熏陶。

  与传统收藏相比,把玩手串这些小众藏品对大众藏友来说更具有亲和力,它不像瓷器等大件藏品,必须保持藏品的完整性。一串珠子十几颗甚至几十颗,你可以一次性卖出去,也可化整为零,一颗一颗出卖,很实用方便。而其材质是衡量手串价值的重要标尺,优良材质的手串,如沉香、紫檀、蜜蜡等本身具有保值增值的余地。随着近几年手串艺术品成交价格的不断攀升,激发了人们的狂热追捧。

  木质手串分为沉香、紫檀、黄花梨、柚木、楠木几大类。沉香素有“木中钻石”之称,其价格已经远超黄金,其饰品是十分热门的收藏品。以一串奇楠沉香手珠为例,目前的市场价格已上百万元。紫檀手串以金星紫檀为最佳,木质呈紫红色者,味道清香,带细小的棕眼,有的还带有小金星,拿在手上有分量感,压手。黄花梨手串以海南黄花梨为最佳,木纹细腻漂亮,交错分布,并有浑圆如铜钱的枝节疤纹(也就是俗称的鬼脸),树脂遇水发出荧光,散发出淡雅的木香。紫柚木手串是近年才兴起的,木纹清晰,表面十分光滑,手感油腻,颜色随时间延长而变得鲜艳美丽。楠木手串以金丝楠为第一,木纹中带有光灿灿的金丝,置于阳光下,屡屡金光闪烁,耀眼夺目。其质地特别温润柔和,冬天触之不凉,夏天清凉舒适,非常适合随身佩戴和把玩,几年后,有了包浆,那就更精致美观了。

  核雕手串是以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杏核、桃核、橄榄核为材料,以镂、割、钻、剥、切、冲等手法雕刻成手串,它也是文玩收藏中常见的一类作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这是明代作家魏学胎的《核舟记》里记述明代巧匠王叔远的一件以苏轼游赤壁为题材的核雕极尽工巧的创作过程。作为一种传统技艺,核雕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作品题材多样,有十八罗汉、风景八仙、和气生财、知足常乐、九龙戏珠等,不仅寓意吉祥、工艺精湛,而且随着把玩时日渐长,手串逐渐包浆上色,还有一定的增值潜力。[2]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