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邱家祠”正名
本文作者查阅了相关史料,认为成都“邱家祠”称谓失误,应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重新恢复使用原名:“丘氏双峯祠”。参考文献:四川省图书馆馆藏民国石印本编号3398《邱氏总谱》。
民国十一年,简阳禾丰场永和堂印本《邱氏总谱》通讯录中有“华阳县 龙王庙侧左 丘氏双峯祠”的描述。
丘氏双峯祠位于成都市锦江区王家坝社区耿家巷片区(图一)。邱氏双峰祠始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年),建筑群共占地11.5亩,邱氏双峰祠建筑群由若干座单体建筑和通道、围墙环绕成一个个庭院,前后串连起来,通过前院到达后院。这是中国封建社会“长幼有序,内外有别”思想意识的产物。形成一院又一院层层深入的空间组织。“侯门深似海”“庭院深深深几许?”邱氏双峰祠的建筑群充分体现了中国古建筑在布局上的重要特征。(图二)为邱氏双峰祠建筑群鸟瞰。
邱氏双峰祠座北朝南,气势雄伟,青瓦飞檐,朱门厚重,斗拱雕梁,雕花窗棂,立柱粗大,青石铺路,祠堂主体三进,纵深五十余米。祠内有4个正方形的大天井,5个小天井,厢房与厅堂间隔分布,由通道相连,布局严谨,是精美绝伦的典型川西祠堂式建筑。祠堂以前主要用于祭祀,叩拜祖先、光宗耀祖、福荫子孙。
祠堂正殿主梁上的鎏金浮雕两端“子孙千亿”也可读“千亿子孙”,中间为鎏金如意八卦乾坤(图二)(图三)。二梁上鎏金镌刻有邱氏双峰祠始建时间:“清同治七年岁次 戊辰仲冬月初五日”,即清同治(1868)年冬十一月初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