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叶樟解图
坚叶樟 乔木,高达20米;树皮灰褐色,具香气。枝条圆柱形,绿色,幼枝多少具棱角,有时呈红褐色,均具纵向细条纹,极无毛。叶互生,叶形多变,宽卵圆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5—7.5厘米,先端钝、锐尖至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常不相等,干时上面绿带红褐色,多少光亮,下面淡绿色,晦暗,两面极无毛,坚纸质,羽状脉,中脉直贯叶端,与侧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约5条,弧曲,在叶缘之内网结,侧脉脉腋在上面呈泡状凸起,下面有明显的1—2个腺窝窝穴,窝穴内无毛,细脉与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腹面具槽,无毛。圆锥花序腋生,通常长4—6厘米,具7—11花,分枝,分枝短小,末端为3花的聚伞花序,总梗长2—4厘米,与序轴极无毛。花黄色,小,长约2毫米,花梗长2—3.5毫米,极无毛;花被外面极无毛,内面密被丝状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0.5毫米,花被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宽卵圆形,先端钝,药室内向,与花丝几等长,第三轮雄蕊长1.2毫米,花药长圆形,稍短于花丝,花丝扁平,近基部有一对无柄的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短小,长约0.6毫米,匙形,具柄;子房卵球形,长0.8毫米,无毛,花柱短小,长0.7毫米,柱头不明显。果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顶端具小尖头;果托增大,长达12毫米,顶端宽7毫米,干时具纵槽。花期6—8月,果期8—10月。[1]
叶互生,叶形多变,宽卵圆形、卵状长圆形至长圆形或披针形,长6—14厘米,宽1.5—7.5厘米,先端钝、锐尖至短渐尖,基部宽楔形至近圆形,两侧常不相等,干时上面绿带红褐色,多少光亮,下面淡绿色,晦暗,两面极无毛,坚纸质,羽状脉,中脉直贯叶端,与侧脉两面均凸起,侧脉每边约5条,弧曲,在叶缘之内网结,侧脉脉腋在上面呈泡状凸起,下面有明显的1—2个腺窝窝穴,窝穴内无毛,细脉与小脉网状,两面明显;叶柄长1—2厘米,腹面具槽,无毛。
坚叶樟 圆锥花序腋生,通常长4—6厘米,具7—11花,分枝,分枝短小,末端为3花的聚伞花序,总梗长2—4厘米,与序轴极无毛。花黄色,小,长约2毫米,花梗长2—3.5毫米,极无毛;花被外面极无毛,内面密被丝状柔毛,花被筒倒锥形,长0.5毫米,花被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宽卵圆形,先端钝,药室内向,与花丝几等长,第三轮雄蕊长1.2毫米,花药长圆形,稍短于花丝,花丝扁平,近基部有一对无柄的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短小,长约0.6毫米,匙形,具柄;子房卵球形,长0.8毫米,无毛,花柱短小,长0.7毫米,柱头不明显。
果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顶端具小尖头;果托增大,长达12毫米,顶端宽7毫米,干时具纵槽。花期6—8月,果期8—10月。
[2]
把握好栽植时间,栽植时间最好在上午11时之前或下午16时之后,而在冬季则只要避开最严寒的日子就行。
在种植穴内将树苗立正栽好,填土后再插实土壤并继续填土至穴顶。最后,在树苗周围做出拦水的围堰。
坚叶樟 树苗栽好后要立即灌水,对于带土球的樟树苗边灌水,还要用铁棒或木棒对树穴周边土壤进行搅动,以便通过水的作用使树穴周边能填满土壤。遇到干燥、曝晒的天气要每7天左右灌一次透水。连续3~4次即可。
平时,要注意浇水,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还要经常对地面和樟树叶面喷洒清水,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植物的蒸腾作用。
坚叶樟 我国樟属(c innamomum)植物约有46种【‘1,据分析有七种以上的植物,不同部位精油中均含有较高的黄樟素。廉价的黄樟素用途虽不广,但它是合成洋茉莉醛等香料的主要原料。 近年来我们发现云南产的坚叶樟根油中含黄樟素高达96%,是提取黄樟素的新资源,具有开发利用的价值。
坚叶樟 产东南部(金平)及南部(勐腊);生于山坡疏林中水沟旁或沟谷密林中,海拔380—600米。长0.5毫米,花被片6,宽卵圆形,近等大,长约1.5毫米,宽约1.1毫米,先端钝;能育雄蕊9,花丝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长约1毫米,花药宽卵圆形,先端钝,药室内向,与花丝几等长,第三轮雄蕊长1.2毫米,花药长圆形,稍短于花丝,花丝扁平,近基部有一对无柄的腺体,退化雄蕊3,位于最内轮,短小,长约0.6毫米,匙形,具柄;子房卵球形,长0.8毫米,无毛,花柱短小,长0.7毫米,柱头不明显。果近球形,直径约8毫米,顶端具小尖头;果托增大,长达12毫米,顶端宽7毫米,干时具纵槽。花期6—8月,果期8—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