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水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境内风景优美,有气势磅礴的山口瀑布,梅子坳百余座汉晋古墓群(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正在开发的集度假、避暑、钓鱼、休闲于一体的休闲胜地石枧水库。有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三大关口:古留关口、蕉川关口、五呈山关口;水利资源好,境内有咸水河,鲁塘江,石枧水库分设南、北、中三条干渠,灌溉着3万多亩良田。全乡有电站4座,装机容量达4000KW,尚有装机容量达2500KW的龙潭电站正在建设之中。
咸水乡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乡有耕地3.67万亩,其中水田3.04万亩,旱地0.62万亩,人均有耕地1.1亩,年产商品粮1.8万吨;全乡有林面积21万亩,种植杉树9万多亩,松树8万多亩,竹林2.1万多亩以及油茶等各种经济作物,有乡办林场3个达4000多亩,村办林场5个。全乡水果总面积达5万亩。年产优质柑橙2万吨,杉木6000立方米,毛竹15万根,肉猪出栏4万多头,杂交水稻制种55万多公斤,全乡人均有粮960公斤,是全州县粮食、水果、生猪、竹木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桂林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素有绿色企业之乡的美称。
西汉汉武帝征服南越以后,为了加强对南越地区的统治,随即在这一带建立起西汉中央政府领导的地方政权。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置零陵郡,郡治设在零陵县(秦始皇二十六年即公元前221年始设零陵县,汉武帝元鼎六即前111年设为郡治,隋文帝开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县)。治所在今广西全州县咸水镇老拱桥边。
清属宜乡,民国22年(1933年)属建宜区,31年为咸水乡。民国23年(1934年)红军长征,经过咸水。解放初,为咸水区,1952年属第六区,1955年复称咸水区, 1957年秋, 分为咸水、鲁塘二乡,1958年秋,二乡合并为咸水公社,1961年属绍水大区,1968年仍称咸水公社,1984年改为咸水乡。2014年改为咸水镇沿用至今。
境内风景优美,有气势磅礴的山口瀑布,梅子坳百余座汉晋古墓群(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正在开发的集度假、避暑、钓鱼、休闲于一体的休闲胜地–––石枧水库。有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的三大关口:古留关口、蕉川关口、五呈山关口;水利资源好,境内有咸水河,鲁塘江,石枧水库分设南、北、中三条干渠,灌溉着3万多亩良田。全乡有电站4座,装机容量达4000KW。
咸水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全镇有耕地3.67万亩,其中水田3.04万亩,旱地0.62万亩,人均有耕地1.1亩,年产商品粮1.8万吨;全镇有林面积21万亩,种植杉树9万多亩,松树8万多亩,竹林2.1万多亩以及油茶等各种经济作物,有乡办林场3个达4000多亩,村办林场5个。全镇水果总面积达5万亩。年产优质柑橙2万吨,杉木6000立方米,毛竹15万根,肉猪出栏4万多头,杂交水稻制种55万多公斤,全镇人均有粮960公斤,是全州县粮食、水果、生猪、竹木的主要产区之一,是桂林市杂交水稻制种基地,素有“绿色企业之乡”的美称。
咸水乡图册(4)咸水镇建成万亩柑橘种植基地,种植特早熟蜜柑、南丰蜜橘、甜橙等高产优质柑橘品种共达1万多亩,由于技术与管理到位,该基地被确认为全国首批9个柑橘标准果园建设示范点之一。亩均产值近万元,产品远销东南亚。2013年新建成全州县桂北农林水果批发市场,项目主占地面积67.4亩,约4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600平方米。分农贸市场、固定商品门面、农林批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为果农提供了便捷。
咸水乡图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