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石

长石

中文名 长石族
注音 ㄔㄤˊㄕˊ
晶体惯态 板条状
解理 2组中等解理
硬度 6
目录导航

结构组成

长石的 类质同象替代很发育,它们的化学组成用常用Or Ab An (x+y+z=100)表示。Or、Ab和An分别代表KAlSi O 、NaAlSi O 和CaAl Si O ,3种组分。以某二组分为主,可划分为两个类质同象系列: 碱性长石系列(即Or-Ab系列); 斜长石系列(即Ab-An系列)。Or与An组分间只能有限地 混溶,不形成系列。

长石的基本结构单位是 四面体,它由4个 氧原子围绕一个 硅原子或 铝原子而构成。每一个这样的四面体都和另一个四面体共用一个氧原子,形成一种三维的骨架。大半径的 碱或 碱土金属阳离子位于骨架内大的空隙中, 配位数为8(在 单斜晶系长石中)或9(在 三斜晶系长石中)。长石晶体多数主要呈板状或沿某一 结晶轴延伸的板柱状。 双晶现象十分普遍, 双晶律多达20多种。常见的有钠长石律、曼尼巴律、巴温诺律、卡斯巴律、肖钠长石律双晶。它们分别存在于三斜晶体或单斜与三斜晶体中。

长石常见乳白色,但常因含有多种杂质而被染成黄、褐、浅红、深灰等色,有的还可具有美丽的 变彩或 晕色。有两组完全 解理,其夹角90°(单斜晶系)或近于90°(87°)(三斜晶系)。 比重在2.56~2.76之间,随成分中An含量增高而增高,随Or的增多而减少。 莫氏硬度为6~6.5。

富含钾或钠的长石主要用于陶瓷工业、玻璃工业及搪瓷工业;含有 铷和 铯等 稀有元素的长石可作为提取这些元素的 矿物原料;色泽美丽的长石可作为装饰 石料和次等宝石。

地壳中最常见的矿物就是长石,甚至在月球上和陨石中也常见到它们。在地下15公里深度的范围内,长石所占的地壳总重量竟达到60%。长石是构成 火成岩的主要成分,在 变质岩和 沉积岩中也很常见。

性质及应用

长石的硬度波动于6-6.5,比重波动于2-2.5,性脆,有较高的 抗压强度,对酸有较强的 化学稳定性。

钾长石颜色多为肉红色,也有灰、白褐色。钠长石为白、灰及浅黄色, 钙长石为白色或浅灰色。

长石是一种含有钙、钠、钾的铝 硅酸盐矿物,它有很多种,如 钠长石、钙长石、 钡长石、 钡冰长石、 微斜长石、 正长石、 透长石等。它们都具有 玻璃光泽,颜色多种多样,有无色的,有白色、黄色、粉红色、绿色、灰色、黑色等等。有些透明,有些 半透明。长石本身应该是无色透明的,之所以有色或不完全透明,是因为含有其他杂质。有些成块状,有些成板状、有些成柱状或针状等等。

一般在火山岩和变质岩中存在的长石都很小,只有0.1~10毫米,在 斑岩中可达5~10厘米,而在 伟晶岩中有的可达数十米。

长石是陶瓷和 玻璃工业的原料。有的长石具有美丽的变彩或晕色,可被用作宝石的材料。

分类

长石长石(3)通俗地讲,长石分两大类——正长石(钾长石)和斜长石,二者区别在于两组解理的夹角,正长石等于90度,斜长石小于90度。正长石常见卡式双晶,薄片鉴定特征为在正交偏光镜下,双晶的消光是由一黑一白两部分组成,这也是镜下斜长石和正长石的区别之一一般斜长石是聚片双晶。

斜长石又分了钠长石、 更长石、 中长石、 拉长石、培长石、钙长石等,都是类质同像的混合物,从左向右钠越来越少,钙越来越多。

长石矿床按成因可主要分为两大类:

化学成份主要为SiO 、 Al O 、 Fe O 、 K O和 Na O, 其它成分微量。

主要用途:制造陶瓷及 搪瓷,玻璃原料,磨粒 磨具等,此外还可以制造钾肥。

品名 规格 化学成份
长石粉 40-80 80-120 120目以上 SiO2:67%、Al2O3:16%、P+S>0.05,K2O+Na2O>13%(可达18%)

鉴别

品名 规格 化学成份
长石粉 40-80 80-120 120目以上 SiO2:67%、Al2O3:16%、P+S>0.05,K2O+Na2O>13%(可达18%)

资源开发

长石长石(3)长石的显微鉴别:透射 偏光镜下,薄片无色透明;低正突起;呈三组相互正交的假 立方体解理。干涉色低,最高干涉色一级灰—一级黄;平行消光; 延长符号可正可负。 二轴晶;正旋旋旋光性。

药物名称

中国长石资源较为丰富,已查明的长石矿床有数十个,规模较大的有湖南衡山、山西闻喜、山东新泰等,主要成矿时代在各地不同,北方多为加里东期 和海西期,南方多为燕山期,各长石矿矿产品主要供应陶瓷工业,在玻璃工业领域的销量不多,国内总需求量也不大,长石产量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词条图册

长石长石(3)【拼音名】Cháng Shí

【别名】 方石(《本经》),直石(《吴普本草》),土石(《别录》))。

【释义】方解石与长石相似,都光洁如白石英,但以敲击时断截成片段的为长石,块块方棱的为方解石.

【来源】铝硅酸盐类矿物。

【考证】出自《 神农本草经》。

1.《别录》:长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于山谷,及太山 临淄。采无时。

2.《纲目》:长石即俗呼硬石膏者,状似软石膏而块不扁,性坚硬洁白,有粗理起齿棱,击之则片片横碎,光莹如云母、 白石英,亦有墙壁,似 方解石,但不作方块尔。烧之亦不粉烂而易散,方解烧之亦然,但TUO声为异尔。昔人以此为石膏,又以为方解,今人以此为 寒水石,皆误矣。但与方解乃一类二种,故亦名方石,气味功力相同,通用无妨。唐、宋诸方所用石膏,多是此石,昔医亦以取效,则亦可与石膏通用,但不可解肌发汗耳。

【性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无毒。"

【功能主治】

①《本经》:"主身热,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

②《别录》:"主胃中结气,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3两。

【性状】

性状鉴别本品为扁块状或块状,有棱。江灰色、灰色或深灰色。 条痕白色或浅灰色。体较重,质坚硬,指甲不易刻划成痕。但可砸碎,浅色者断面对光照之,具闪星样光泽,深色者光泽暗淡。无臭,无味。以色淡、有光泽者为佳。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 稀盐酸10ml,加热,使溶解,滤过。滤液显钙盐和硫酸盐的各种反应。参见“石膏”条。

【药材简介】 斜方晶系。晶形板状或短柱状,惟不多见,一般成致密粒状、大理石状 集合体。颜色白灰、淡蓝、淡红及黑色等。条痕白色。玻璃或 脂肪光泽。透明或微透明。 断口参差状。硬度3~3.5。比重2.95。性脆。产于沉积岩层、热液矿脉、火成熔岩及接触交代矿床中。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