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正式纳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凡是农村居民在指定网点购买指定型号的电脑,就可以享受政府13%的补贴优惠。业内保守估计,“电脑下乡”将催生至少百亿元的市场。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家电下乡是对消费环节的补贴,只有农民购买了家电才给补,直接拉动消费。家电下乡利用财政政策杠杆,引导生产企业设计、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的产品,完善售后服务,同时引导经销商健全农村家电流通网络、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实现了财政政策与生产、贸易政策的结合,利民、利企、利国,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电脑下乡不仅是产品下乡,真正的意义在于知识下乡!”吴松林认为,“电脑下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短期内刺激需求、拉动销售这个层面,它将超越所有家电下乡产品,成为彻底改变中国7亿农民命运的历史性举措。‘电脑下乡’这一政策对于农民素质的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重大意义。”刘杰认为,不同于其他家电产品,电脑下乡不仅将改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多的将成为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国内“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截至2007年12月底,我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2008年农村网民数量增速至少不低于60%。而电脑下乡无疑将全面弥补信息化终端数量的差距。 的确,电脑下乡的现实意义,已经不仅在于拉动内需、帮助亿万农民兄弟改善生活条件,更在于它将构建出一条通向数以万计村镇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农民朋友有机会同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外部市场接轨,带来更多的产业供求信息,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还承载了一个缩小城市农村“数字鸿沟”的历史使命。 虽然,“电脑下乡”将创造百万台级的新增PC市场,产生数百亿元的消费拉动,但农村市场大蛋糕并不容易吃。其中的关键就是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要求,厂商从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物流网络、服务网络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综合积淀,谁具备了这些特质,谁才能分得这块蛋糕!
全国都有家电下乡,但不是每个地区都有电脑下乡。北京、辽宁、山东、河南、贵州、宁夏、广东、黑龙江、吉林、四川、重庆、山西、江西、青海、福建等有电脑下乡;而浙江、云南、陕西、西藏、新疆、湖南、广西等地则未将电脑列入“家电下乡”政策补贴范围。
共14家厂商中标,分别为其中海尔、戴尔、方正、浪潮、联想、宏碁、TCL、惠普、神舟、同方、满疆、长城、万利达、西南,其中海尔、戴尔、方正、浪潮、联想、惠普、神舟、同方、满疆、长城10品牌的15款投标产品全部中标,成为电脑下乡计划中的大赢家。
电脑下乡产品购买人持有关材料到乡镇家电下乡补贴资金审核办公室申报补贴。申报补贴时应提供的资料:
(1)购买产品的发票及复印件;
(2)身份证明(即能够证明购买人身份的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公安户籍管理部门出具的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3)家电下乡产品专用标识;
(4)购买人一卡通存折;
(5)按规定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电脑下乡”正式开始入围招标。据了解,共有国内外21个品牌、164个型号的PC产品参加竞标。其中国内品牌16个,国外、台资品牌5个;台式机与笔记本的比率约为6∶4。开标产品定价范围均在国家规定的3500元上限之内。由于所涉问题复杂,中标结果将有可能延期至3月初公布。在一线市场趋于饱和、国内外巨头争夺惨烈、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今天,乘家电下乡政策东风,“到农村去”开辟第二战场的竞赛已经鸣枪启程。但是,“电脑下乡”这一剂被业界誉为“产业危机中的强心针”的政策,能否真正奏效?对于有些变“冷”的农村信息化,“电脑下乡”能否起到推动作用,使其再度升温?
IDC最新报告显示,在未来5年,中国PC市场仅11.7%的增长中,4级—6级市场的增长率将达到23%以上。另有数据显示,2007年底,中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年增长率达到127%,这仅占中国农村人口7%%的比重。根据预测,2008年,中国农村网民数量增速不低于60%。2009年,农村电脑市场容量将达到600万台。正是这一组组庞大的数字,使得在1级—3级城市需求放缓的今天,PC厂商在农村市场看到了潜力巨大的蓝海,一致看好“电脑下乡”的前景。“对于正处在金融风暴影响下的国内PC企业来说,这是一项重大利好消息。”联想集团副总裁刘杰估计,根据目前农村PC市场容量和前期家电下乡拉动销量增长形势初步估算,这一政策的出台有望拉动100亿规模的IT销售,为PC行业贡献5%左右的增量。农村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现有农村市场的开发程度最多只有10%%,而需求却在迅速增长。”浪潮集团副总裁黄刚认为,如今的农民富裕了,农村的硬件条件有了保障,宽带也铺到了农民家门口,网上的涉农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种种需求下,“电脑下乡”已经水到渠成。
虽然电脑已经进入“家电下乡”的产品类别,但仍然面临多方面的挑战。“家电下乡”产品包括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手机、热水器、空调和摩托车8个大类,但每个省只能根据本省情况选择其中6个品种,电脑下乡的步伐能够迈的多大,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农村对电脑的需求,帮助农民解决电脑“买的好,用的好”就成为关键因素,也使得PC巨头们在“暗战”农村市场的同时,进一步考虑如何培育好这一市场。 “农村是一个有很大潜力的市场,对于PC产业来说机遇很大,而且会是持久的、滚雪球式的,电脑的知识性、娱乐性又将吸引更多的人购买电脑。”清华同方家电下乡项目工作小组组长吴松林坦言电脑下乡是一场“马拉松”式的赛跑。其实,这场“马拉松”比赛早在若干年前就已经开始。
相关标识 据吴松林透露,同方电脑已经专门针对农村市场特有的电压不稳、多雷、虫蛀等自然现象,开发出具备宽幅稳定电源系统的农村专用产品。而联想、TCL、海尔等知名国产电脑厂商,也相继推出针对农村市场的电脑机型。现在,宽电压设置、防鼠板、防雷模块等针对农村市场的产品设计已被广泛使用于多种家电产品。而节能低功耗的特性由于带给了农民看得见的实惠,也广受欢迎。就PC而言,多数厂商选择在产品的“简单、易用”上下工夫,力求实现快速启动、快速杀毒、快速恢复等便捷操作。这也意味着,下乡电脑在产品层面上的差距将越来越小。 但并非人人都能搭上这趟快车。其中的关键就是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要求厂商从产品设计、渠道建设、网点建立、服务配套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综合积淀。
[1] “经营农村市场,要有先苦后甜的心理准备,必须要先有投入、有真心实意的付出才能有市场收益回报。”刘杰表示。 有这样一件真实的故事,有位农民朋友买了电脑后遇到了操作困难,便打电话给电脑厂商售后部门咨询,于是客服人员在电话里指导他打开桌面的某一个文件,而那位农民朋友则回答说:“我的桌面上没有文件,就有一个茶杯。这个故事凸显了培训的必要性。刘杰认为在“电脑下乡”的实际推广中最关键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即农民对电脑价格的接受度、本地化的电脑培训和及时响应服务以及产品的适用性和易用性。
电脑下乡不仅是产品下乡,真正的意义在于知识下乡!”吴松林认为,“电脑下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短期内刺激需求、拉动销售这个层面,它将超越所有家电下乡产品,成为彻底改变中国7亿农民命运的历史性举措。‘电脑下乡’这一政策对于农民素质的提升、农村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农民收入的增加有着重大意义。”刘杰认为,不同于其他家电产品,电脑下乡不仅将改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更多的将成为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的重要工具。 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国内“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乡乡有网站”等乡镇信息化普及工程的推进,截至2007年12月底,中国农村网民数量达到5262万,年增长率达到127.7%,2008年农村网民数量增速至少不低于60%。而电脑下乡无疑将全面弥补信息化终端数量的差距。 的确,电脑下乡的现实意义,已经不仅在于拉动内需、帮助亿万农民兄弟改善生活条件,更在于它将构建出一条通向数以万计村镇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农民朋友有机会同世界领先的科技和外部市场接轨,带来更多的产业供求信息,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同时还承载了一个缩小城市农村“数字鸿沟”的历史使命。 虽然,“电脑下乡”将创造百万台级的新增PC市场,产生数百亿元的消费拉动,但农村市场大蛋糕并不容易吃。其中的关键就是农村市场的特殊性要求,厂商从产品设计、销售网络、物流网络、服务网络等各方面都要有深厚的综合积淀,谁具备了这些特质,谁才能分得这块蛋糕!
面对严峻的全球经济危机,中国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却呈现出空前的高涨,随着3G技术的应用,移动互联网的出现,电脑下乡政策的实施,及国家各部委在农村信息化多种有效措施的出台,均给农村信息化市场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农村网民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信息化将开启中国农业互联网的新纪元。
眼下,随着“家电下乡”优惠政策的实行,不少农民朋友购买了电脑。然而,一些乡村因为宽带网络设备落后、上网服务不到位等原因,使很多农民手中的电脑成了一种摆设。因此,农民朋友急切盼望国家在推出“电脑下乡”的同时,应让“宽带”也跟着下乡。
宽带下乡,对推动农村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发展现代农业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此,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补贴政策,促使企业做好宽带优惠促销文章,使农村宽带市场得到拓展。同时,各方还应及时跟进农民宽带上网的配套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彩的涉农信息以及售后、升级等服务,使电脑产品和宽带业务同时向广大农村下移,为农民朋友所用。
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主要内容是,顺应农民消费升级的新趋势,运用财政、贸易政策,引导和组织工商联手,开发、生产适合农村消费特点、性能可靠、质量保证、物美价廉的家电产品,并提供满足农民需求的流通和售后服务;对农民购买纳入补贴范围的家电产品给予一定比例(13%)的财政补贴,以激活农民购买能力,扩大农村消费,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
家电下乡推广工作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和谐、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扩大农村消费、统筹国内外市场的一项重要举措。投标人应充分考虑农村消费环境差异和农民消费水平特点,研究开发物美价廉、性能可靠、质量保证、节能环保、操作简单的家电产品。同时,考虑到农民对于家电产品使用成熟度较低,应加强和完善售后、维修及培训服务,确保农民买得放心、用得满意。家电下乡与汽车下乡、摩托车下乡,都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既是实现惠农强农目标的需要,也是拉动消费带动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家电下乡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商务部在反复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财政补贴促进家电下乡的政策思路。为稳妥推进,自2007年12月起在山东、河南、四川、青岛三省一市进行了家电下乡试点,对彩电、冰箱(含冰柜)、手机三大类产品给予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直补。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民心。
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财政部、商务部研究认为,有必要加快推进家电下乡,以进一步发挥财政补贴家电下乡产品在扩大内需、改善民生,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政策效用。经国务院批准,在试点的三省一市继续实施的同时,将家电销售及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完善、地方积极性较高的内蒙古、辽宁、大连、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广西、重庆、陕西纳入推广地区范围,共计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为保持政策公平,家电下乡在各地区实施的时间(含三省一市的试点时间)统一暂定为4年。
根据国务院第36次常务会议精神,为了进一步发挥家电下乡政策在扩大内需特别是农村消费中的作用,国务院决定尽快在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近日,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财建[2008]862号)。
从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在原来14个省市的基础上,开始向全国推广,产品也从过去的四个增到八个,除了之前推出的“彩电、冰箱、手机、洗衣机”之外,本次家电下乡又新增了摩托车、电脑、热水器和空调。它们和彩电等产品同样享受国家13%的补贴。各个省市可以根据各地区不同的需求在这四个产品中选择两个进行推广。
据商务部和财政部预测,2008年财政补贴家电下乡资金将达到104亿元,累计拉动消费9200亿元。
2010年3月29日,财政部和商务部日前印发了《新增家电下乡补贴品种实施方案》,在这些新增品种中,电动自行车最受消费者青睐,并将成为第十大家电下乡品种。
根据两部委印发的《各地新增家电下乡补贴品种明细表》,共有10个省市选择新增电动自行车为家电下乡品种,6个省市选择新增电饭煲,5个省市增选抽油烟机,5个省市增加燃气灶,电压力锅和DVD影碟机分别有3个和2个省市选择。
也就是说,电动自行车成功成为继电视机、洗衣机、冰箱(冰柜)、手机、空调、电脑、热水器、微波炉、电磁炉之后的第十大家电下乡品种。
具体到补贴限额上,财政部明确,电动自行车的补贴限额为260元,电视机为445元,抽油烟机为338元,电饭煲为65元,抽油烟机为338元,燃气灶为195元,电压力锅为78元,DVD影碟机为65元。
方案明确,对农民以及国有农、林场职工在户口所在省(区、市)内购买新增品种,按销售价格的13%给予财政补贴。
前家电下乡的品种包括彩电、冰箱(含冰柜)、洗衣机、手机、计算机、热水器、微波炉、空调、电磁炉。这九类产品是在对农民消费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以下方面因素确定的:
1、大部分低收入农民消费升级所需的大件消费品。
2、产品单价较高,通过补贴能够有效调动中低收入农民购买积极性。
3、产品的技术、性能比较成熟,生产厂家比较集中,售后服务体系比较完善,不会产生补贴产品购买后的质量、服务等纠纷。
4、农民消费意愿较强,产品的销售增长潜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