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创建。
校史沿革1956年,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分为合肥师范专科学校、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与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7]
1957年,阜阳中学教师进修学校(中文数学科)并入合肥师范专科学校。
1958年,合肥师范专科学校、安徽师范学院(中文/历史/外语)合并升格为合肥师范学院。
1959年,合肥师范学院(数学/生物/物理)并入安徽师范学院。
1960年,皖北区第一工农速中、安徽省中学教师进修学院(合署)改为安徽教育学院。[7]
1962年,安徽艺术学院(原皖南大学部分)并入合肥师范学院。
1969年,安徽教育学院并入安徽劳动大学(1962年创建)。
1970年,合肥师范学院(部分)并入安徽工农大学。
1972年,合肥师范学院撤销,中文/历史/地理/政教/艺术部分并入安徽劳动大学。
1978年,在原合肥师范学院和安徽教育学院等基础上,恢复安徽教育学院。
2007年,改建为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7]
2011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工作单位。
2014年12月,入选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同年入选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016年12月,合肥足球学院正式在合肥师范学院揭牌成立。
截至2022年6月,学校设有15个学院,本科专业60个。[1]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科门类 |
创办时间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2008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 |
2008年 |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2009年 |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2010年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2012年 |
|
酒店管理 |
管理学 |
2013年 |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2017年 |
|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教育学 |
2009年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2010年 |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2012年 |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2016年 |
|
艺术传媒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学 |
2007年 |
动画 |
艺术学 |
2009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理学 |
2008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2008年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2010年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11年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3年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工学 |
2014年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15年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2007年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2010年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2012年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2018年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2007年 |
西班牙语 |
文学 |
2013年 |
|
商务英语 |
文学 |
2014年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2008年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2011年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2007年 |
统计学 |
理学 |
2009年 |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2013年 |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2013年 |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2016年 |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 |
理学 |
2007年 |
制药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2013年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6年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2008年 |
生物技术 |
理学 |
2009年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2012年 |
|
生物制药 |
工学 |
2018年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8年 |
软件工程 |
工学 |
2010年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网络工程 |
工学 |
2015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2018年 |
|
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2010年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2012年 |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2015年 |
|
运动康复 |
教育学 |
2016年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2007年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8] |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所属学科门类 |
创办时间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2008年 |
经济学 |
经济学 |
2008年 |
|
市场营销 |
管理学 |
2009年 |
|
人力资源管理 |
管理学 |
2010年 |
|
财务管理 |
管理学 |
2012年 |
|
酒店管理 |
管理学 |
2013年 |
|
经济与金融 |
经济学 |
2017年 |
|
教师教育学院 |
教育学 |
教育学 |
2009年 |
应用心理学 |
理学 |
2010年 |
|
学前教育 |
教育学 |
2012年 |
|
小学教育 |
教育学 |
2016年 |
|
艺术传媒学院 |
美术学 |
艺术学 |
2007年 |
动画 |
艺术学 |
2009年 |
|
视觉传达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环境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产品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艺术学 |
2013年 |
|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
物理学 |
理学 |
2008年 |
电子信息工程 |
工学 |
2008年 |
|
通信工程 |
工学 |
2010年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11年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3年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工学 |
2014年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工学 |
2015年 |
|
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2007年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2010年 |
|
网络与新媒体 |
文学 |
2012年 |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2018年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2007年 |
西班牙语 |
文学 |
2013年 |
|
商务英语 |
文学 |
2014年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艺术学 |
2008年 |
音乐表演 |
艺术学 |
2011年 |
|
数学与统计学院 |
数学与应用数学 |
理学 |
2007年 |
统计学 |
理学 |
2009年 |
|
经济统计学 |
经济学 |
2013年 |
|
应用统计学 |
理学 |
2013年 |
|
金融工程 |
经济学 |
2016年 |
|
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
化学 |
理学 |
2007年 |
制药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工学 |
2013年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2016年 |
|
生命科学学院 |
生物科学 |
理学 |
2008年 |
生物技术 |
理学 |
2009年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工学 |
2012年 |
|
生物制药 |
工学 |
2018年 |
|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工学 |
2008年 |
软件工程 |
工学 |
2010年 |
|
物联网工程 |
工学 |
2012年 |
|
网络工程 |
工学 |
2015年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工学 |
2018年 |
|
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育 |
教育学 |
2010年 |
运动训练 |
教育学 |
2012年 |
|
舞蹈表演 |
艺术学 |
2015年 |
|
运动康复 |
教育学 |
2016年 |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思想政治教育 |
法学 |
2007年 |
继续教育学院 |
----- |
----- |
-----[8] |
截至2022年6月,学校拥有安徽省重点学科(C类)1个,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向11个。[1]
安徽省重点学科(C类):基础数学
专业硕士学位点:教育硕士(教育管理、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数学、化学、美术、思政、体育、生物、物理、英语11个方向)[9]
师资概况
履知楼截至2022年6月,学校有在职教工近1200人,其中正高105人、副高34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二级教授4人、“115”产业创新团队2个、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12人、省特支计划创新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2人、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省宣传文化领域青年英才1人、省教学名师27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1]
骨干教师
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李进华
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李进华、吴先良、曹卓良、黄少华、陈明生
安徽省高校学科拔尖人才:曹小云
安徽省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吴昕春、袁晓薇、李群、殷世东
安徽省教学名师:李进华、王家正、杨世国、姚如富、钱雯、孙志宜、郭玉堂、吴秋芬、胡玉娟、吕建国、胡昂、毕建洪、袁晓薇
安徽省教坛新秀:吕建国、潘洁珠、王琳、杨刘、陈宏友、乔宗敏、李和平、石丽娟、马晴、刘路路、袁立丽、申远、史君华、朱桂兰、方璐、唐永生、谈谷雨、王凡
项目名称 |
立项时间 |
主持人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08 |
杨世国 |
数模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10 |
吴先良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
2010 |
方小教 |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团队 |
2011 |
黄伟 |
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 |
2013 |
傅文茹 |
翻译类课程教学团队 |
2014 |
章媛 |
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团队 |
2014 |
訾振发 |
光机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15 |
李大创 |
制药工程教学团队 |
2015 |
朱金苗 |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16 |
姚本先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培训课程群教学团队 |
2016 |
张昕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
2018 |
未良莉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团队 |
2018 |
周琴[10] |
项目名称 |
立项时间 |
主持人 |
---|---|---|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08 |
杨世国 |
数模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10 |
吴先良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 |
2010 |
方小教 |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团队 |
2011 |
黄伟 |
学科教学论教学团队 |
2013 |
傅文茹 |
翻译类课程教学团队 |
2014 |
章媛 |
大学物理及实验教学团队 |
2014 |
訾振发 |
光机电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
2015 |
李大创 |
制药工程教学团队 |
2015 |
朱金苗 |
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学团队 |
2016 |
姚本先 |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企业培训课程群教学团队 |
2016 |
张昕 |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团队 |
2018 |
未良莉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团队 |
2018 |
周琴[10] |
锦绣校区博约楼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安徽省特色专业8个,安徽省精品课程13门,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1项,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7项,安徽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2个,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安徽省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7个,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7个,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立项3个,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示范项目4门,安徽省规划教材4项;建有1个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11]
学校是全国首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试点单位、全国首批“国培计划”示范性培训项目实施单位、全国首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安徽省首批“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安徽省首批“创业学院”立项单位;是“国家中西部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培训基地”、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主要专家单位;设有安徽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安徽省教育管理干部培训指导中心、安徽省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牵头组建“安徽基础教育发展联盟”;与合肥市庐阳区、包河区、经开区政府合作建立“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
安徽省特色专业:美术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生物技术、体育教育、运动训练[12]
安徽省精品课程:古代汉语、化学化工文献检索与应用、数据库原理(资源共享)、办公自动化基础(资源共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资源共享)、高频电子线路(资源共享)、组织行为学(资源共享)、戏曲鉴赏(视频公开)、[13]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视频公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视频公开)、书法训练(视频公开)、大学体育与健康(资源共享)、大学语文(资源共享)
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14]
安徽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计划、卓越统计师培养计划、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计划、电子信息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14]、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音乐学专业卓越教师教育培养计划
安徽省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合肥师范学院师范生专业技能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卓越中小学教师”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5]
锦绣校区逸夫教学楼安徽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艺术设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音乐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英语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财务管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6]
安徽省示范实验(习)实训中心:教师技能训练中心、生物技术实习实训基地、化学示范实习实训中心、动漫创意与策划示范实验实训中心、工商管理实验实训中心、IT应用型人才培养实验实训中心、工程实训中心[17]
安徽省专业改造与新专业建设项目:电子信息工程、网络与新媒体、物理学、软件工程、制药工程、物联网工程、酒店管理[18]
安徽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19]
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艺术设计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0]、合肥师范学院—合肥长虹实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合肥师范学院安徽林兰药业有限公司实践教育基地
安徽省规划教材:《财务管理》、《现当代艺术思潮》、《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类系列教材》、《西方美术理论选读》[21]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与美国特洛伊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等合作开展“2+2”和“3+1”本科人才培养;与美国索尔茨伯里大学、德国希尔德斯海姆大学等15个国家和地区高校开展学生交流和教师互派;与安徽省体育局等共建安徽省首个足球学院——合肥足球学院;与台湾铭传大学合作共建刘铭传学院,引入铭传大学相关专业核心课程,部分学生第三学年有机会赴台湾铭传大学学习、赴美国铭传大学密西根分校攻读硕士学位;与合肥经开区合作共建附属实验中小学。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八研究所、皖新传媒集团、安徽徽王集团等合作建立“魂芯”DSP实验室、PCB及SMT生产线、蓝莓深加工生产线等校内实习实训基地5个;与合肥市、明光市、金寨县、砀山县、蒙牛集团、人和集团、长虹电子等合作共建校外产学研合作育人基地110余个。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学生近三年在“挑战杯”、数学建模、机器人、亚运会、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省级以上赛事中获奖924项。
截至2016年12月,近三年学校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奖15项。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 二等奖 | 2008 |
师范生全程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0 |
微型化学开放实验的研究与网络教学 | 二等奖 | 2010 |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2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公共艺术系列课程改革与建设 | 二等奖 | 2012 |
大学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 二等奖 | 2012 |
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 二等奖 | 2012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校本实践探索——以“重全员、低重心、强分层”为原则 | 二等奖 | 2013[22] |
实践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建构与应用 | 特等奖 | 2015 |
对接微波通信产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5 |
新建本科高校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 | 二等奖 | 2015 |
学科化学教育硕士“三导师”“三步走”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2015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美术学(师范)系列课程改革与建设 | 二等奖 | 2015 |
基于微波工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5[23] |
基于智能车模型竞赛平台下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二等奖 | 2016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获奖时间 |
---|---|---|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数学教师继续教育研究 | 二等奖 | 2008 |
师范生全程实践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0 |
微型化学开放实验的研究与网络教学 | 二等奖 | 2010 |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2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公共艺术系列课程改革与建设 | 二等奖 | 2012 |
大学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 二等奖 | 2012 |
基于科技创新竞赛的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 | 二等奖 | 2012 |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建设的校本实践探索——以“重全员、低重心、强分层”为原则 | 二等奖 | 2013[22] |
实践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建构与应用 | 特等奖 | 2015 |
对接微波通信产业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 一等奖 | 2015 |
新建本科高校毕业论文全过程质量管理 | 二等奖 | 2015 |
学科化学教育硕士“三导师”“三步走”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 二等奖 | 2015 |
安徽省地方高等院校美术学(师范)系列课程改革与建设 | 二等奖 | 2015 |
基于微波工程的“互联网+”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二等奖 | 2015[23] |
基于智能车模型竞赛平台下综合性、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 二等奖 | 2016 |
截至2016年12月,学校拥有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1个、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分中心1个,拥有校级科研机构19个。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实验室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安徽省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 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产业化研究院 |
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微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分中心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合肥师范学院分中心[24] |
校级“2011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25] |
校级研究所(中心) |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研究所 |
应用数学研究所 |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
数字体育训练信息技术研究所 | |
资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
江淮城市群发展研究所 | |
网络文化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 | |
徽派版画艺术研究所 | |
刘铭传研究中心 | |
行知文化研究中心 | |
中国画艺术研究所 | |
校级重点科研基地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 |
动画创意与策划研究中心 |
平台类别 | 平台名称 |
---|---|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设计实验室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研究中心 |
安徽省高校产业共性技术研究院 | 魂芯DSP(数字信号处理器)产业化研究院 |
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 |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 |
安徽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微波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蓝莓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分中心 | 安徽省国民体质监测中心合肥师范学院分中心[24] |
校级“2011中心协同创新中心” | 公共体育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
校级重点实验室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25] |
校级研究所(中心) | 量子调控与量子信息研究所 |
应用数学研究所 | |
应用化学研究所 | |
数字体育训练信息技术研究所 | |
资源生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
教育科学研究所 | |
江淮城市群发展研究所 | |
网络文化与网络舆情研究中心 | |
徽派版画艺术研究所 | |
刘铭传研究中心 | |
行知文化研究中心 | |
中国画艺术研究所 | |
校级重点科研基地 | 电子信息系统仿真实验室 |
动画创意与策划研究中心 |
锦绣校区行知楼截至2016年12月,学校近三年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自然科学基金、星火计划等国家级项目45项;发表学术论文1518篇,其中被SCI、EI收录263篇;获国家专利145项;获安徽省科学技术奖5项。2012年度获得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年度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6]2015年度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7]2013年度获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立项5项。[28]
2015年9月,学校朱镜人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项目《英国现代教育思想流派的历史演进研究》通过结项验收,被评为“优秀成果”。[29]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获评年份 |
---|---|---|---|
杨刘 | 两类复杂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李大创 | 固态海森堡系统中消相干问题的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冯源 | BO2超卤素团簇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张量 | 基于稀疏随机采样技术的天线近远场快速测试算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訾振发 | 低维M型钡铁氧体及其复合物的制备、磁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2年[30] |
宋伟 | 光合作用中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3年 |
董萍 | 固态(量子点)量子计算的纠错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3年 |
沈晶 | 纳米材料光电特性辛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建模与分析 | 青年基金 | 2013年 |
于绍慧 | 基于时间序列光谱数据的水中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年[26] |
唐磊 | 利用改进的瑞利测风激光雷达进行70km高度大气风场观测 | 面上项目 | 2015年 |
郑斌 | G-四链体DNA与石房蛤毒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5年 |
薛燕 | 阵列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调控及其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5年 |
谢飞 | 基于带有通配符序列模式和主题模型的短文本表示研究 | 青年项目[27] | 2015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批准号 | 申请人 |
---|---|---|---|
语篇互文视角下的演讲修辞性叙事模式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ZH115 | 杨家勤 |
数字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困境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ZH143 | 周琴 |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保障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880093 | 尹小敏 |
近代中国家庭观念的嬗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720014 | 钱善刚 |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研究 | 青年基金项目 | 13YJC751003 | 陈婷婷[28] |
负责人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获评年份 |
---|---|---|---|
杨刘 | 两类复杂分数阶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正解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李大创 | 固态海森堡系统中消相干问题的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冯源 | BO2超卤素团簇及其衍生物的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张量 | 基于稀疏随机采样技术的天线近远场快速测试算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2年 |
訾振发 | 低维M型钡铁氧体及其复合物的制备、磁和微波吸收性能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2年[30] |
宋伟 | 光合作用中量子效应的理论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3年 |
董萍 | 固态(量子点)量子计算的纠错研究 | 面上项目 | 2013年 |
沈晶 | 纳米材料光电特性辛时域有限差分法的建模与分析 | 青年基金 | 2013年 |
于绍慧 | 基于时间序列光谱数据的水中污染物检测方法研究 | 青年基金 | 2013年[26] |
唐磊 | 利用改进的瑞利测风激光雷达进行70km高度大气风场观测 | 面上项目 | 2015年 |
郑斌 | G-四链体DNA与石房蛤毒素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5年 |
薛燕 | 阵列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调控及其电化学储能性能研究 | 青年项目 | 2015年 |
谢飞 | 基于带有通配符序列模式和主题模型的短文本表示研究 | 青年项目[27] | 2015年 |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别 | 项目批准号 | 申请人 |
---|---|---|---|
语篇互文视角下的演讲修辞性叙事模式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ZH115 | 杨家勤 |
数字时代大学生信息伦理困境及其教育对策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ZH143 | 周琴 |
大学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制度保障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880093 | 尹小敏 |
近代中国家庭观念的嬗变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 规划基金项目 | 13YJA720014 | 钱善刚 |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研究 | 青年基金项目 | 13YJC751003 | 陈婷婷[28] |
截至2016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中外文纸质藏书合计105.9万册,电子图书260.99万册,中外文期刊1572种,1652份,音像资料6865件,中外文数据库34个。重点收藏本院所设各专业的专业文献及相关学科文献,注重收藏基础理论著作及专门著作。哲学、政治、语言、文学、教育、艺术、历史方面的藏书较多,类书、丛书、文集、图集及各专业常用的参考工具书收藏也较为丰富,初步建成由印刷型文献、电子文献、专业性文献信息数据库、共享资源等构成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31]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学报《合肥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Hefei Normal University》)创刊于1984年9月,原名为《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1月更名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是安徽省教育厅主管、合肥师范学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期刊。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于1999年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02年入选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1999年获得全国高等学校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安徽高校优秀学报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2002年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3年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优秀社科学报、全国教育学院“十佳学报”,200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2008年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优秀期刊,2010年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2012年被评为全国教育院校“十佳学报”。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重点栏目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文艺学专题、中古、近代汉语史研究、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等教育与教学、“产学研”专栏等
《安徽基础教育研究》
《安徽基础教育研究》是由安徽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主管,合肥师范学院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2015年全年4期全文收录于《中国知识资源总库》。
《安徽基础教育研究》于2013年创刊,主要以电子刊形式将来自一线的调查数据、问题解析、改革案例及最新研究成果及时推广与转化。[32]
校徽合肥师范学院校徽确定于2008年11月。
校徽图案为圆形,主色调为蓝色,内容由校名中英文、中心图案和建校时间组成。校徽上标明了校名中英文。校名中文字体为苏轼体。
中心图案为学校主建筑锦绣校区图书馆,采取抽象构图,图案横画象征堆积的书籍,竖画象征竹简,寓义知识和教育。
中心图案下方为学校的建校时间1955年。[33]
《合肥师范学院校歌》
徐海燕 词
罗可曼 曲
校歌先贤创业,文脉悠长;薪火相传,求索无疆。
巍巍学府,江淮名校;爱满天下,万千气象。
啊,青春在这里,放飞梦想,我们志存高远,感恩师长。
理想在这里,传承发扬,我们重任在肩,承载希望。
合师的明天更加辉煌,前程在这里扬帆起航。合师的明天更加辉煌!
莘莘学子,济济一堂;学以致用,奋发向上。
信念如磐,明日栋梁;知行合一,为国荣光。
啊,桃李在这里,沐浴春风,化作爱心雨露,洒向四方。
前程在这里扬帆起航,我们重任在肩,承载希望。
合师的明天更加辉煌,前程在这里扬帆起航。合师的明天更加辉煌![34]
校旗校旗的旗面为蓝色,色标为“C:100 M:70 Y:0 K:0”,长方形,其长与高之比为三比二。
校旗常用标准尺寸为长240公分,高160公分;其他情况下也可采用以下三种尺寸:长288公分,高192公分;长192公分,高128公分;长96公分,高64公分。[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