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县,至今已有544年的历史。
靖江,古称马洲、马驮沙。东汉末年,靖江尚未形成陆地,只有滔白马(靖江城雕)滔江水中突现出一座独峙的山,名叫孤山。后来由于江潮的冲刷,在孤山脚下渐渐隆起一块块沙洲。沙洲又连成片,成了陆地,人们称之为“马驮沙”。焦山港(今东兴镇)曾发现一块断碑,可见几句碑文,“此沙是吴大帝牧马大沙……”,吴大帝即吴国国君孙权。靖江方言中,“牧”和“白”、“大”和“驮”都是谐音,说讹了,就把‘牧马大沙”误成了“白马驮沙”,久而久之,便简成“马驮沙”了。
靖江于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前成陆,设建制为吴国毗陵典农校尉(二级政区)延陵县暨阳乡。吴赤乌二年(239年)为吴主孙权牧马之洲,属毗陵郡。
晋太康二年(281年),属毗陵郡暨阳县(今江阴市)。从南北朝至明初,马驮沙一地两附,南部牧马小沙隶江阴,北部牧马大沙先隶海陵后隶泰兴。
宋代以后,靖江人口有了显著增加。宋代“马驮沙”又名“阴沙”。
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兵进犯中原,岳飞率军抵抗,而后又退到了阴沙。在这一过程中,有大批难民与岳飞一同撤退,他们来到阴沙后,见这里土地肥沃,水草丰盛,便在这里安家落户。元代属江阴州。
明洪武二年(1369年)全隶江阴。成化七年(1471年),都御史滕昭巡按南畿,谓马驮沙“地越大江,供赋税,服徭役,凡有事于邑者,多冒风长江大桥涛,以奉期约为非便,而民数视昔有加……其地属金陵下流,又抗江海门户,捍全吴屹然重镇……江海多警,扼其要冲,出产类江南,田赋税亩之入重于扬州”,故奏分江阴之马驮沙。应天(南京)巡抚滕昭上书朝廷,表章中说马驮沙“居长江下游,扼江海门户,捍卫全吴,足称重镇”。 是年十一月,得到朝廷批准。为祈盼马驮沙从此河清海晏,安宁太平,成化帝同意设县,赐名靖江。“靖”,安定太平;“江”,江边城邑。
明清两朝,靖江隶常州府。
清咸丰年间,太平军进军江南,江南地区遭受破坏,战争中江南百姓有一些人逃到了靖江并经商定居。1913~1927年隶苏常道。
1949年1月28日,靖江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隶属泰州、扬州专区。1983年3月由扬州市代管。
1993年7月14日,靖江撤县建市。
1996年7月19日,地级泰州市设立,靖江改由泰州市行政代管迄今。
截至2021年,靖江市下辖1个街道、8个镇、1个办事处,2个城、2个园区。[11]
1个街道:靖城街道。
8个镇:新桥镇、东兴镇、斜桥镇、西来镇、季市镇、孤山镇、生祠镇、马桥镇。
1个办事处:城南办事处。
2个园区:城北园区、江阴园区。
2个城:滨江新城、新港城。[11]
序号 | 区划 | 面积(k㎡) | 人口 |
---|---|---|---|
1 | 靖城街道 | 102.18 | 210,265 |
2 | 新桥镇 | 61.35 | 58,577 |
3 | 东兴镇 | 35.68 | 34,247 |
4 | 斜桥镇 | 43.98 | 50,873 |
5 | 西来镇 | 64.45 | 69,509 |
6 | 季市镇 | 41.63 | 50,061 |
7 | 孤山镇 | 62.376 | 53,685 |
8 | 生祠镇 | 70.308 | 50,527 |
9 | 马桥镇 | 59.74 | 45,253 |
序号 | 区划 | 面积(k㎡) | 人口 |
---|---|---|---|
1 | 靖城街道 | 102.18 | 210,265 |
2 | 新桥镇 | 61.35 | 58,577 |
3 | 东兴镇 | 35.68 | 34,247 |
4 | 斜桥镇 | 43.98 | 50,873 |
5 | 西来镇 | 64.45 | 69,509 |
6 | 季市镇 | 41.63 | 50,061 |
7 | 孤山镇 | 62.376 | 53,685 |
8 | 生祠镇 | 70.308 | 50,527 |
9 | 马桥镇 | 59.74 | 45,253 |
靖江位于江苏省苏北平原南端,泰州市南部,东南西三面环江,南与张家港市、江阴市、武进市隔江相望,东北至西北与如皋、泰兴市毗连。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1°56′-32°08,东经120°01′-120°33′之间,靖江市土地总面积664.76平方公里。
靖江位于下扬子三角洲苏北平原地带,构造上属四级构造单元靖江市行政中心的下扬子台褶带的次一级构造单元──江阴、常熟穹断褶束的一部分。境内有一独立丘陵──孤山,余皆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以横港为界, 南低北高,多在黄海高程2.5~4.5米。
靖江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由于受季风环流势力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季风性和过渡性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冷寒少雨,春秋冷暖、干湿多变。
靖江地处长江下游,自然条件优越。虽位于江北,但也是江南水乡景象。水资源总量约7.3亿立方米,[2]其中地表水以引长江水为主,计2.2亿立方米,丰富的水资源为发展水产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长江有刀鱼、鲥鱼、鮰鱼、河豚等稀少鱼种,内河有青、草、鲤、鲫、鳊等多种鱼类。地下水源约5.1亿立方米,水质优良,八圩镇地下蕴藏的优质矿泉水,日开采量可达1200吨。矿产有煤,集中于孤山周围,已探明储量800万吨,长江内有适宜建筑用的江砂,其资源有待合理开发利用。全市土地分耕地、林园地、非耕地等,其中以耕地为主,利用率100%。稻、麦、油菜、大豆为主要农作物。野生植物、栽培植物种类繁多,粮食、蔬菜、花草、瓜果、药材丰富,另有银杏、杜仲、皂荚等珍贵稀有树木。
2021年,年末全市常住人口66.47万人,出生人口0.28万人,死亡人口0.5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3.1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64.33万人,其中女性32.61万人。本年户籍登记出生人口2697人,户籍注销人口6216人。[3]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张长平 |
副书记 | 陈锋剑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陈锋剑 |
副市长 | 张佳炜、邵春宁、于政、陆钧涛、陈新猛、朱庆荣、裴颂文 |
参考资料来源:靖江市人民政府网[12][13]
职务 | 姓名 |
---|---|
书记 | 张长平 |
副书记 | 陈锋剑 |
职务 | 姓名 |
---|---|
市长 |
陈锋剑 |
副市长 | 张佳炜、邵春宁、于政、陆钧涛、陈新猛、朱庆荣、裴颂文 |
1995年进入全国首批80家小康县(市)行列。2009年进入中国最发达100县(市)行列,列第34位。2012年12月10号,第十二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名单中上升至第29位,连续10年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为长江下游江北地区一流强市,领跑江苏省长江以北各县市。
靖江,是开放开发意识超前的城市。靖江被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地区并加入苏锡常火炬带,成为上海浦东开发区和苏锡常火炬带向苏北辐射、延伸的重要“桥头堡”。
靖江,是产业特色和产业优势明显的城市。靖江市形成了机电及汽车配件、医药及精细化工、纺织服装、船舶修造等主要工业门类,并将“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四大高新技术领域作为未来发展方向。这里,有中国最大的高速精密电机研发公司,有国内产量最大的微电机生产基地,占有格力电器、光芒集团、海尔电器、小天鹅等知名电器企业一半以上电机供应份额,是名符其实的中国家用电器动力的源泉地。
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靖江经济开发区;省级经济开发区:江阴-靖江工业园区。
稀有树木。
2021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42.38亿元,增长10.6%,两年平均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98亿元,增长1.9%;第二产业增加值621.78亿元,增长10.3%;第三产业增加值494.62亿元,增长11.5%。全年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2.3:54.4:43.3。人均GDP为172032元,比上年增长13.8%。全年新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14007户,注册资本金225.17亿元,其中新注册私营企业6355户,个体工商户7652户。
2021年,全年新增就业人员2.3万人,安置失业人员1.18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1.8%。签约31家引才工作站、5家劳务协作基地,统筹靖江人才网、人才云聘平台、带岗直播间三大“线上”载体,定制3条“靖候英才·携手江来”线下招聘专线,全年开展活动165场。年内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新增0.24万人,达8.77万人。新增2家等级认定备案企业,全年培养高技能人才1297人。安置军转干部8人,接收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退役士兵8人。
2021年,全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3948元,增长20.9%,两年平均增长9.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9063元,增长18.9%;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60元,增长25.6%。分类看,食品烟酒类支出增长18.4%;衣着消费支出增长25.2%;居住支出增长17.0%;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27.2%;交通通信支出增长21.1%;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长29.0%;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9.1%;其他用品和服务支出增长25.9%。[3]
2021年,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42.06亿元,增长2.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55.14万亩,粮食总产量26.94万吨,同比略增。其中,夏粮10.1万吨,秋粮16.8万吨;粮食综合亩产488.6公斤。油料作物播种面积3万亩,产量0.58万吨。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0.24万亩,产量24.66万吨。
2021年,全市规模养殖比重达80%,全年生猪出栏5.51万头,增长4.8%。家禽出栏108.13万只,禽蛋产量4690吨,水产品产量9938吨。
2021年,申报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泰州市级龙头企业12家。招引规模涉农项目17个,新建农业农村重大项目18个。入选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农产品品牌目录2家。家庭农场经营耕地总面积达到15.85万亩,占承包地面积比重为48.86%。全年建成高标准农田2.68万亩,高效节水灌溉0.1万亩。[3]
2021年,全市实现工业开票1647.27亿元,增长26.8%;规上工业总产值1376.26亿元,增长34.9%;规上工业增加值309.85亿元,增长14.8%;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7.8%,较上年提升0.6个百分点。累计建成智能车间69个,智能生产线139条。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泰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个,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9个。全年工业用电量34.52亿千瓦时,增长7.7%。
2021年,传统产业稳健发展,船舶产业年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手持订单分别达全省的52.5%、50.5%、44.9%,全年实现规上产值228.14亿元,增长15.3%;汽配产业实现规上产值198.43亿元,增长30.4%。新兴产业快速成长,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产业规上产值增幅分别为64.3%、32.4%、52.3%、53.4%。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26.0%,比上年提升9.6个百分点。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233.43亿元,增长23.7%;实现利润80.06亿元,增长0.4%;销售利润率为6.5%;年末企业资产负债率为48.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营业成本为85.80元。
2021年,全市共有建筑企业290家,其中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29家。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771亿元,承接工程施工面积4381万平方米,承接规模工程1341个。创省优“扬子杯”工程2个,省级标化工地20个,泰州市优质工程11项。[3]
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8.96亿元,增长7.6%。其中,一产完成投资额1.16亿元,下降30.6%;二产完成投资额261.63亿,增长56.4%;三产完成投资额105.72亿,下降39.0%。新签约亿元以上内资项目和1000万美元以上外资项目186个,总投资额780.69亿元。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44.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1.9%。
2021年,全年完成工业投资261.34亿元,增长56.7%;制造业投资257.97亿元,增长61%;建安工程投资281.40亿元,增长40.1%;高技术产业投资95.90亿元,增长288.1%。
国内贸易
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3.16亿元,增长23.1%。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批零住餐单位169家。实现限上批发业销售额565.19亿元,增长69.2%;限上零售业实现销售额84.53亿元,增长68.9%;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1.69亿元,增长28.4%;限上餐饮业实现营业额7.52亿元,增长58.1%。举办第三届中国汤包美食文化节,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发放消费券462.72万元。与陕西永寿县对口协作,建成靖永消费帮扶专馆,举行特色农产品展销会,70余家企业现场签约额达2500万元。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荣获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称号。
开放型经济
2021年,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35.2亿美元,增长6.7%。其中,进口6.6亿美元,下降14.3%;出口28.6亿美元,增长13.0%。出台支持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2家重点外贸项目、1家沿江物流企业落户靖江,我市被认定为江苏省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微特电机及配套产业)。
2021年,全年实际利用外资3.52亿美元,增长45.2%,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利用外资2.11亿美元。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家,新增协议外资6.17亿美元,增长16.9%。实现外经营业额1.1亿美元,增长5.3%。新增境外投资项目3个,实际对外投资总额0.37亿美元;新签外经合同额1.85亿美元。
港口
2021年,沿江港口码头能级不断提升,江苏省煤炭物流基地交工验收,新华港务3号泊位完成改造。全年实现港口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现有泊位184个,其中万吨级泊位67个。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3197万吨,增长17.5%。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400.7万吨,下降2.7%。主要货类吞吐量分别为矿建材料7352.3万吨,煤炭及制品6541.9万吨,金属矿石5097.4万吨,粮食1881.0万吨。
旅游
2021年,举办“马桥樱花草莓节”、“西来桃花节”、“生祠东进荷花节”等马洲旅游节系列活动,推出靖江旅游VR全景地图。举办靖江美食旅游推介活动,打造农旅融合精品旅游线路,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线路各1条。举办“大咖分享秀”主题活动,5位旅游大咖游记被多家国内知名媒体推送。省级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正式启动,“东线第一帆”纪念公园创成国家AAA级景区,马桥镇徐周村创成我市首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财政、金融
2021年,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6.00亿元,增长10.7%。其中,税收收入61.15亿元,增长10.6%。靖江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7.51亿元,增长11.0%。其中,税收收入52.91亿元,增长10.9%。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13.80亿元,增长7.1%。
2021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27.39亿元,比年初增加147.93亿元,增长10.7%。其中,住户存款772.69亿元,增长10.7%。本外币贷款余额1317.52亿元,比年初增加141.17亿元,增长12.0%。年末驻靖证券营业部6家,证券机构总开户数98663户,较年初净增7613户,增长8.4%;全年证券交易额1839.69亿元,增长10.3%。年末全市共有上市公司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
2021年,驻靖保险机构共37家。其中,财产险16家,人身险21家。全年实现保费收入为26.83亿元,增长4.5%。其中,人身险保费收入20.40亿元,增长7.2%;财产险保费收入6.43亿元,下降3.4%。保险密度4036元/人,保险深度2.35%。[3]
新世纪造船
靖江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于吴语太湖片-毗陵小片。靖江是传统吴语地区的最北端,是江北仅有的三座吴语县级市之一。
一般意义上的靖江话专指老岸话,老岸话通行于横港以北的主城区及绝大多数地区,使用人口50多万,约占靖江人口的75%。
沙上话与老岸话合流的夹沙话也属于吴语。靖江境内还有少量崇明话分布。因此,总的吴语(包括老岸话、夹沙话、崇明话)人口占靖江全市总人口的85%。
靖江话是江南话(吴语)而地域不在江南,靖江在江北而所讲的话又不是江北话(江淮官话),这与靖江的历史有关。靖江早先为吴大帝牧马大沙,从吴郡招募而来的军士便是靖江最早的先民。靖江建县前属江阴,明成化七年(1471年)建县后属常州府,在此后的460多年中也一直隶属江南。由于靖江与江南交往的频繁和江南毗陵地区移民的增多,这就进一步稳固了靖江话的吴语属性。
靖江话保留浊音、入声和尖团音分化,翘舌音多读舌面音。靖江话具有七个声调——阴平、阳平、上声、阴去、阳去、阴入、阳入。
此外,靖江西南部的新桥东兴等乡使用江淮官话通泰片的沙上话。沙上话与移民主要来源地的扬中话基本一致,使用人口约10万。靖江境内江淮官话人口(沙上话、泰兴话、如皋话)约占靖江人口的15%。
庙会习俗:靖江历史上是个多庙会的县,鼎盛时期,有大小庙宇160多座,还不包括村村皆有的土地庙在内。因为多庙,自然就有很多庙会。庙会也叫香期,即善男信女们集中进庙烧香的日子。各庙的香期都不同。靖江有“三月三,上孤山”的说法。而城隍庙的想起有四次:正月十五、清明节、七月半和十月初一。其他的庙也都有自己的香期。庙会是善男信女的神圣的节日。这一天,他们天不亮就起身,斋戒沐浴,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背着香袋向庙里走去。香袋是杏黄色的,上有“朝山进香”四个字,内装香烛纸马。
春节习俗:正月初一妇女不上灶烧早饭,忌污秽神明,让其带好孩童不致哭闹,图开头大吉。早餐吃米粉圆子,称“团圆”。对上门拜年者,款以花生、蚕豆、瓜子、糖果等,谓之“甜嘴”。午餐吃馄饨、团或除夕剩余之饭菜,意为“年年有余”。午后,三五结伴掷骰子、玩纸牌、搓麻将以消遣取乐,直至“落灯”(正月十八)洗手。整日间,“送财神”、调“苍龙”者(变相乞讨)走街串巷,调龙灯、舞狮子等民间文艺活动遍及城乡。将晚,各家呼孩童早睡,不点灯火,谓不干扰“鼠婚”。当晚各户将地扫净,初二不扫地,谓地生日。初二起,外出拜年。拜年之规,先近亲后远亲,一直延续到初七八日。俗说:“拜年拜到初七八,有酒剩点坛子脚”。初五敬财神,城镇商贾之家多以重礼祭祀。
元宵节习俗:农家用米屑做成鸡、鱼、猪、鸭、棉花包、果品等模型,涂以彩色蒸熟,早晨供于佛前,焚香点烛,以祈“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靖城、季市等较大集镇还举行花灯活动。农村龙灯、花船亦云集于市。此日,各庙宇为自然香期,信者去寺庙烧香。青年男女,尤其是女性,涌向街市看灯看戏。故农村称生下的女孩为“正月半上街的”。正月十三起,各家晚间在佛像前点烛掌灯,欢聚于灯前,有的约邻居聚于一堂,在佛前请“九姑娘”,卜问少女的愚、智;或请“田禾姑娘”、“灰堆姑娘”、“屎缸姑娘”等,预卜当年年岁丰歉、人畜吉凶。如有患眼疾者,还许愿于来年灯期悬挂“天灯”。
弦八弹,靖江讲经,腰鼓,泥狗子,孤山庙会,小狮子舞,荡湖船,打莲湘,秧歌舞,龙灯舞,唱凤凰。
靖江讲经:靖江讲经是中国古代宝卷至今唯一靖江讲经还在民间以“做会讲经”形式讲唱、传承的曲艺形式。讲经的“经”称为《宝卷》,是从唐代变文而来,变文是一种佛教俗讲,即将佛具里的神变用通俗的话语表达出来。靖江讲经以纯粹的靖江吴语流传于世,自成体系,独具地方特色。 靖江讲经宝卷分“圣卷”、“草卷”和“科仪卷”三种类型。圣卷亦称正卷,是靖江最富有特色的宝卷,它讲唱佛道故事,做会时用于白天酬神了愿;草卷亦称小卷,讲唱一般文学故事,用于夜间听众娱乐;科仪卷是用于民间做会仪式讲唱的宝卷。靖江讲经宝卷旧有文本100余种,现存世各类印本、抄本仍有60多种,加上留存民间艺人口头的30余种,共约90余种。其中圣卷20多种,草卷60多种,科仪卷10余种。[14]
弦八弹:靖江民间为婚庆渲染气氛的小型丝竹乐队,常用乐曲有《八段景》、《诵腔》、《浪淘沙》、《梅花三弄》等。为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群众的需要,现今弦八弹在保留传统曲目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流行歌曲的演奏。
孤山庙会孤山庙会:靖江有句民谚,叫“三月三,上孤山”,靖江的三月三庙会是纪念观音菩萨诞辰。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孤山举行庙会,分为吉祥民俗活动、美食购物活动、游乐休闲活动等。人流潮涌,齐集孤山,焚香点烛,祈富求安。除了进香,山下还有集场。
早餐以粥、豆浆、豆花、油条、蒸饭、煎饼、馒头、烧饼、面糕为主。中餐主食一般是米饭。清淡,色香味俱全,不甜,不腻。本地靠江,水产很多。
靖江肉脯、长江三鲜、蟹黄汤包、羊肉、籼子粥、靖江肉脯季市大炉饼、酵、马桥馄饨、老汁鸡、红烧蹄膀、团、蟛蜞、竹笋、金波酒、香沙芋。
靖江肉脯:
靖江肉脯是以猪腿肉为主要食材的传统名吃,菜品色泽棕红,光泽美观,口味香甜,食而不腻,成品为片型。
靖江猪肉脯始创于1936年,选料精细,采用传统工艺,配以多种天然香料,经过十多道工序精心加工而成
靖江猪肉铺曾两次荣获国家金质奖,远销日本、俄罗斯、东南亚及港澳地区,是馈赠之佳品,入选第二批江苏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5]
靖江蟹黄汤包:
2015年10月28日,“靖江蟹黄汤包”经过审核靖江蟹黄汤包、公示等一系列程序后,正式通过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核准,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这是靖江市继“靖江香沙芋”之后成功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第二个特色产品。[16]
靖江蟹黄汤包至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随着制作工艺和配方的不断改进,蟹黄汤包以其皮薄如纸,吹弹即破,味道鲜美、健身美容,深受食客青睐。
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曾多次介绍了“靖江汤包”。《舌尖上的中国》第七集《我们的田野》介绍了美味食谱靖江蟹黄汤包。
香沙芋:
靖江香沙芋是靖江第一个国家地理靖江香沙芋标志证明商标。
香沙芋是长江冲积平原的特有产品,粮菜兼用。
靖江市是香沙芋的产地,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且香沙芋品种抗病、抗虫害能力强,极少用药防治。产品营养丰富,口感细腻,有一股独特香味,素有“芋粟”之美称,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CCTV2《生财有道》20151103秋收系列《咱们家乡有特产——靖江香沙芋》介绍了靖江香沙芋。
靖江全市数百个地名与马有关,其中桥坝名有马桥、大马桥、小马桥、马家桥、马桥头、马奚封桥、马尤方桥、双马坝等。
在城区车站路和南环路交叉路口,矗立一座白马雕像。
从宋代到清代,靖江所建四所书院,其中与马有关的是马洲书院、骥腾书院等。
京沪、同三、宁通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均在靖江交汇,上海、南京等中国东部重要的国际航空港距靖江仅一个半小时左右行程。靖江在中国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中显现出愈益重要的作用。靖江市是长江下游集公路、铁路、水运于一体的交通枢纽城市。G2京沪、同三、宁通、宁靖盐高速公路和新长铁路穿城而过。
2021年,年末全社会机动车保有量21.3万辆,其中民用汽车15.3万辆。完成公路货物运输量826万吨,增长1.9%;周转量20.77亿吨公里,增长1.4%。完成客运量1111.87万人次,增长61%,客运周转量2.13亿人公里,增长76%。完成水路运输量2539.9万吨,增长14.9%;周转量126.97亿吨公里,增长19.3%。年末拥有公交车辆242辆,其中城市公交145辆,农村客运97辆,建制村通客车率达100%;全年完成公交客运量915万人次,其中城市公交客运量375.1万人次,农村客运量494.9万人次。[3]
2021年,全市邮政电信业务收入9.08亿元,增长4.0%。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54亿元;电信、移动和联通业务收入7.54亿元。年末移动电话用户数79.63万户,其中5G用户22.95万户,增长98.7%。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28.37万户,均为光纤宽带用户。[3]
2020年改造老旧小区3个、危房33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3929套,基本建成1418套,新建公厕18座。九圩港全线敞开整治,渔婆港和八圩港封港段清淤截污工程如期推进。全年完成13条黑臭河道、399个排口整治,铺设完成污水管网75公里,新建2万吨/日污水处理设施及综合车间一座。获评“省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示范市”。全年新增城市绿地面积33.86公顷,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9.82%,年末拥有公交车254辆,城区公交线路16条,城乡客运线路13条,全年新增城市建成区停车泊位5407个。[17]
靖江城市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04年,规划体系逐步健全。成立了市规划管理委员会,设置了市规划局;高起点编制城市概念规划、园区分区规划、9号地块详规等9项规划;新城区概念规划面向国际招标,中标方案已修编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提速。重点项目快步推进,9号地块全面动拆,渔婆南路拆迁安置工程启动。城市交通体系逐步形成,江安路、骥阳路等7条“丁字路”、“断头路”改造竣工,开发区“8路4桥”建成使用,天妃宫桥拓宽改造已完成基础工程浇筑;新汽车站如期竣工,新长铁路靖江站开通运行。电力、通信设施建设加快,虹桥、八圩等7个输变电工程顺利实施,新增电话用户4.3万户。
2021年,成功创成美丽宜居试点城市,新增6个省级美丽宜居试点项目。全年新增城镇绿色建筑面积191.63万平方米。其中,居住建筑面积142.83万平方米。全年新开工棚户区改造2981套,基本建成452套,既有小区加装电梯35台。年内新增绿地面积38.02公顷,新增绿道长度9公里。累计建成美丽宜居乡村416个,建成率89.85%。年内新增造林面积2050亩,年末林木覆盖率29.12%。
2021年,靖江市被命名为第三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新创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3个、示范村2个。完成8条国省考断面全域排口核查,第一批724个排污口已整治销号验收91%,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和省考以上10个断面水质达标率和优Ⅲ比例达100%,列全省63个县(市、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相对较好第3名。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靖江市护渔队被农业农村部长江办评为“首届优秀长江协助巡护队”。完善大气联合治理机制,实施大气污染防治“七大攻坚行动”,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287天;PM2.5浓度32.8微克/立方米,下降率9%。落实土壤污染防治“两管控一降低”措施,完成44个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验收,完成循环产业园、固废处置中心项目一期工程建设。[3]
2021年,年内共获得泰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孵育计划项目立项4项,泰州市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立项9项,泰州农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计划3项,泰州社会发展项目5项,获泰州市揭榜挂帅项目1项,泰州市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5项,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加速器1家,新建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家。
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47.5%(本级),比上年提升1.48个百分点。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8家,泰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54家,省农业科技型企业1家,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91家。江苏艾兰得营养品有限公司获评“江苏独角兽企业”。全年授权专利数446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94件。全市发明专利拥有量2100件,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31.66件。新申请国内注册商标3203件。[3]
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400元,增长10.2%。其中,工资性收入29882元,增长10.8%;经营净收入5677元,增长7.6%;财产净收入4865元,增长8.3%;转移净收入6976元,增长11.1%。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787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964元,分别增长9.5%和11.3%,城乡居民收入比为1.93,比上年下降0.03,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2021年,全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职工17.98万人;参加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11.05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15.58万人,失业保险参保率98.3%;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4.29万人,参保率99.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调增至216元/月,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人月均增长4.8%,共惠及19.64万人。新增参保单位1902户,新增被征地农民参保3943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61.91万人,其中城镇职工医保参保35.16万人,城乡居民医保参保26.75万人,基本医保覆盖率达98.5%。
2021年,全市拥有各类养老机构36家,床位2942张,护理型床位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66.8%。接受到家服务的居家老人数占比23.8%。最低生活保障救济1168人,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到740元/月,780余名困境儿童纳入生活保障,农村五保1404人,困难群众精准救助率100%。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2.19万人次,16名残疾人享受单人保政策,为12988名残疾人投保人身意外商业保险,为6715名残疾人投保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49名残疾学生发放教育专项补贴。实现残疾人辅助就业393人。[3]
德国安斯巴赫德国安斯巴赫
安斯巴赫(Ansbach)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一座直辖市,同时也是中弗兰肯行政区和安斯巴赫县的首府。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2021年,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学校106所。其中,幼儿园55所,义务教育学校44所,高中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1所,全日制本科院校1所。年末在校生83236人,专任教师6176人。2021年中小学招生12225人,毕业11750人。幼儿园、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分别为102.7%和103.5%。全市学前教育省市优质园比例达91.8%。义务教育“国标32条”优质均衡达标比例为93.75%,城乡教育集团覆盖率达100%。[3]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
高等教育(本科):常州大学怀德学院
常州大学怀德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院原位于常州,2014年5月26日,教育部《关于同意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举办者变更、迁址等事项的批复》文件,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将由常州大学和靖江市合作举办,并迁至靖江市新港大道136号办学。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现有7个系20多个专业。[18]
江苏省靖江高级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第一高级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 |
江苏省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
靖江市人民医院
2021年,年末拥有文化馆1个,博物馆2个,艺术表演团体1家,公共图书馆1个,藏书100万册。人均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0.433平方米,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三馆一站”覆盖率125%。成功举办以“礼赞百年路,开启新征程”为主题的第39届文艺节。全年送戏下乡惠民演出405场,开展文艺演出、阅读推广、艺术培训、展览讲座等各类文化活动1032场次。
2021年,年末全市公共体育设施面积240万平方米,人均体育设施面积3.62平方米。其中,拥有非学校类市属公共体育场2个,体育馆1个,游泳馆1个。成立靖江市体育总会,选聘2800余名社会体育指导员。承办全国性、省级竞赛30余场,开展群众体育活动300余次。全年选拔优苗35名,引进橄榄球运动员3名,完成注册运动员140名。十四届全运会靖江运动员共获得3枚铜牌。钱天一成为泰州首位参加世乒赛运动员。
2021年,年末拥有医疗卫生机构34个,其中乡镇卫生院13个,卫生防疫机构2个,妇幼卫生机构1个。医疗卫生机构拥有床位数5154张,医疗卫生技术人员417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705人,注册护士1706人。年内公开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17名,其中引进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12名。新建120急救指挥中心,申报1个省级、4个泰州市级基层特色科室,创建2个省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和2个泰州市农村区域医疗中心。全年完成新冠疫苗接种136.8万剂次,全人群首针接种率达92.67%。累计完成重点人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56.92万人次。68人应急援宁、援扬核酸采样,累计采集核酸42.7万人次。[3]
景点有马洲公园、岳庙、钟楼、孤山、四眼井、魁星阁、马洲书院、靖江钟楼、魁星阁、四眼井(5)刘国钧故居等。
孤山:孤山是靖江最早的陆地,原为海上孤岛,成陆于距今约7000-250万年。孤山与黄山(江阴)同出一脉,是天目山的余脉,也是靖江境内唯一的山。孤山寺为靖江名刹,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之巅。孤山虽然只有海拔五十余米,却是扬州以东江北地区的唯一一座山丘,广袤平原,一峰突起,故而颇具盛名。
岳庙:靖江岳庙为生祠岳庙,建于岳飞在世之时。河南汤阴岳庙和杭州西湖岳庙均在岳飞死后兴建,因而靖江岳庙恐是天下最早的岳庙了。据《宋史》载:“但于沙洲保护百姓……渡百姓于沙上,飞以精骑二百殿,金兵不敢近。”该庙为宋式建筑,两边槛联镌刻“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坐像置于殿中。后殿为思岳轩,岳飞像碑立于其中,李纲、韩世忠的诗文镶于外壁。回廊环抱二殿,嵌有词碑、诗碑和岳飞手书《前出师表》之石刻等。
马洲公园:位于靖江市滨江新城,新行政中心南首。设有容湖广场、渔舟月夜、音乐喷泉、顽石涌泉、孤山钓月、绿波金沙、文化碑墙、景石叠水、九曲折桥、沙苑桃花、白鸽金桥、儿童天地、竹林挹翠、观湖闻曲、容湖明珠等15个主景点。
钟楼广场:钟楼广场有靖江明代兴建的三大文物古迹:钟楼、四眼井、魁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