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济汛乡

白济汛乡

人口 22821人
中文名 白济汛乡
地理位置 维西县西部
行政区类别
电话区号 0887
目录导航

沿革

1949年为三区,1958年建红旗公社,1959年更名白济汛公社,1962年复称三区,1969年改五七公社,1972年更名白济汛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乡。1997年,面积593平方千米,人口2.2万,辖白济汛、永安、施底、干坝子、统维、共厂、碧罗、共乐、共恩、共吉、共园11个行政村。

行政区划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辖乡,2013年,全乡辖白济汛村、统维村、永安村、施底村、干坝子村、碧罗村、共厂村、共乐村、共恩村、共园村、共吉村11个村民委员会,166个村民小组。[1]乡政府驻白济讯村。

地理环境

位于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西部,县城保和镇西北部34公里的澜沧江“V”字型峡谷中,距县城34千米。

澜沧江从北至南纵贯全境,过境流程48千米,澜沧江将辖区划分为江东、江西两大片区,境内有大小河流近20条。[1]当地群众依山势分别居住在高山、半山、江边河谷三个海拔带。

自然资源

全乡总面积593平方公里。[1]

有天麻、茯苓、黄芩、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香菌、黑木耳等野生药材、野生食用菌和多种兰花。

有锑、铜、铁、铅、汞、石棉、铅、锌等矿藏。

2013年,全乡总耕地面积34268亩,其中水田346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1%,人均拥有耕地面积1.5亩。[1]

2013年,全乡森林面积51万余亩,森林覆盖率达69%。[1]

人口民族

2006年,全乡共有人口2.2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8万人。有傈僳、纳西、白、汉等民族,其中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4%。

2013年9月,全乡共有6204户25648人 ,其中农业人口21821人,占总人口的96%。居住有傈僳、纳西、白、汉等11种少数民族,傈僳族占总人口的64%。[1]

农村经济

白济汛乡曾经是典型的集山区、民族、宗教、贫困为一体的农业大乡,群众主要靠种植粮食、药材、饲养牲畜以及务工为其主要生产生活来源,农业生产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生产生活尚十分贫困。

农产以玉米、小麦、稻谷种植为主。兼营山货药材。有天麻、茯苓、黄芩、松茸、羊肚菌、牛肝菌、香菌、黑木耳等野生药材、野生食用菌和多种兰花。

2012年,全乡经济总收入 13650 万元,人均经济纯收入3987元,全年粮食总产1168万公斤,人均有粮349公斤。[1]

2013年,白济汛乡形成了半山区以生猪、核桃、林下养殖、养蜂,高半山区以牛、药材、白芸豆为代表的生物产业格局,搭建了以岩瓦、小维西、白济汛、黑日多为主的市场贸易平台。[1]

2013年9月,全乡有蜜蜂养殖基地11个,蜂蜜产量每年达8300斤左右。[2]

基础设施建设

受历史,自然,地理等因素的影响,曾经的白济汛乡基础设施尚十分滞后。

白济汛乡有石德公路过境。

2013年9月,全乡已累计修建通组公路360公里,有158个村民小组实现通路,行政村组全面解决了通电问题,60个村民小组建设了安全饮水设施。[1]

文化教育事业

2013年,全乡设有8所小学。[1]

医疗卫生事业

2013年,全乡有一所中心卫生院和11个村卫生室,29个农村医疗点。[1]

风景名胜

白济汛乡有独特的自然、历史人文景,思乡湖等景区风光奇秀、生物多样性特征显著。

境内有碧罗三岔河、仙人洞、小维西天主教堂等各具特色的旅游景点。[1]

小维西天主教堂位于维西县白济汛乡统维村委会小维西村。亦名“圣心堂”。1870年由法国人修建。建筑结构古朴,庄严肃穆,精雕细凿,保存完好。[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