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麦

通麦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中文名 通麦小集镇
车牌代码 藏G
所属地区 波密县易贡乡
邮政区码 860315
目录导航

地理

位置

通麦镇上居民只有十几家通麦镇上居民只有十几家通麦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波密县境内中部,附近是帕隆藏布主干和易贡藏布的合流处,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热带水气迅速北上散开的起点带。

气候

降水丰富,是个气候宜人的地方。受亚热带及高寒带等多种类型气候影响,不同地带的气候也各异,单是帕隆藏布大峡谷(世界第三大峡谷)一带,就因为海拔高度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气候特征。

通麦镇属峡谷地段,周围高山则是不同地带的气候。这里,海拔2700米以下为亚热带气候,2700-4300米为高原温带气候,4300米以上为寒带气候。

丰富的雨水常将谷地两侧的山石冲垮,类似墨脱公路历史上的情况。

川藏线经过了通麦镇,从通麦临时大桥(在易贡藏布河尾巴上) 开始的这段路,异乎寻常的艰难。从波密县城走向排龙乡和鲁朗镇,紧接着通麦天险的是排龙天险,以险峻奇绝闻名于世,历史上与通麦合称“死亡路段”。帕隆(排龙、迫龙)是川藏线上闻名的天险(著名的帕隆藏布河因此挂名)。

在西藏易贡国家地质公园的南部地带。

人口

通麦镇通麦镇(5)通麦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上一个著名小镇,由于川藏公路才形成的服务性质的微型镇。镇上居民加商人一共只有十几家。

两江合流

通麦风景通麦风景(15)这里是帕隆藏布河 主干与易贡藏布交汇的地方,也闻名。

通麦天险

通麦道路通麦道路(20)318国道线通麦天险:“车过帕隆道,险处不许看”,这段仅长10公里的帕隆峡谷道。通常需走3个多小时才能通过。帕隆藏布江从通麦流过,它与雅鲁藏布交汇之处就是著名的马蹄形大拐弯的弧顶处。

通麦路段,是川藏线最险的一段路,号称“通麦坟场”、“通麦天险”!这是一段让司机谈“路”色变险路。通麦天险,在波密县城和八一镇之间,全长14公里,这段路平均要走两个小时左右。这里号称“亚洲第二大泥石流群”(甘肃省舟曲县号称亚洲第一大滑坡和泥石流多发地带),“川藏难,难于上西天”。行走川藏南线,沿线的山体土质较为疏松,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风雨或冰雪融化,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故通麦、排龙一线有“死亡路段”之称。

2016年3月、4月新闻《川藏公路“通麦天险”解除“肠梗阻”》、 《川藏线通麦天险的“死亡路段”已不复存在!》、《[好消息]来西藏,你还在为通麦“卡脖子”路段担忧吗?从今天起,NO!》报道: 4月13日,以“五隧两桥”为主的川藏公路通麦段整治改建工程正式通车,标志着国道318川藏公路西藏境内路段黑色化全部完成,川藏公路西藏境内举世闻名的通麦“卡脖子”路段成为历史。天堑变通途,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小伙伴们快送上掌声!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