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坊市规划整齐,制度严密。以贯通南北的 朱雀大街为中轴,分东西两区。平康坊位于东区第三街(自北向南)第五坊,东邻东市,北与崇仁坊隔春明大道相邻,南邻宣 阳坊,都是“要闹坊曲”。而尚书省官署位于皇城东,于是附近诸坊就成为举子、选人和 外省驻京官吏和各地进京人员的聚集地。当时地方各方镇驻京办事处叫做进奏院,崇仁坊内有进奏院二十五个,而平康坊内就有十五个。
平康坊 和崇仁坊夹道南北,考生和选人每年少则数千,多至数万人,云集京城赴选应举,上述两坊“因是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因此平康坊成为诸妓聚居坊曲自可想见。据《开元天宝遗事》卷二载:“长安有平康坊者, 妓女所居之地,京都 侠少,萃集于此。……时人谓此坊为风流薮泽。”所以说 平康坊是中国第一个红灯区。
唐人 孟郊的《 登科后》云:“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 长安花。”写的是一朝青云直上,成为天子门生的得意之情。这位老兄真是雅人,中了进士之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骑上快马去赏花。若有人问这位老兄赏的是牡丹花还是牵牛花,估计会遭他翻白眼了。因为唐进士中举之后的第一件事就去跑到平康坊,干什么去?去妓院找漂亮妹妹。这平康坊就是长安城特意开辟的红灯区。 因为平康坊地处城北,又称为“北里”。
晚 唐僖宗时有一位垂垂老矣的官员 孙棨在中和四年(884年)写了一本《北里志》,记录的是 黄巢攻入长安之前的平康坊歌妓的生活,用于缅怀永不再来的好时光。 他在序上说,举子们在考试之前,总是喜欢到教坊游荡。教坊的女子“多能谈吐, 颇有知书言语者”,她们“分别品流, 衡尺人物,应对 非次,良不可及”。他当年因为公事,久寓京华,时亦偷游其中,看着平康坊繁华鼎盛,常常想起物极则反,总是怀疑这样的繁华还能持续多久。其后 黄巢播乱天下,僖宗逃到四川,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长安城顿成人间地狱。而天下稍微安定,但自己却老了,回想以前的往事,只能写上一点是一点了。(原序较长,还有很多典故,此处为意译) 正是 孙棨随随便便写下了这本书,我们现在才能在纸面上追慕唐长安城的繁华,特别是了解娼妓这一行业在唐朝的兴盛发达。
平康坊诸妓隶籍教坊,从小受到比较严格的歌舞、诗词、乐器等训练,供奉和服务的对象主要是喜好吟诗弄文的皇室官僚贵族士大夫,经常要应召供奉和侍宴,她们的文化素养和品位也比较高。因此赴京赶考的举子在 温柔乡中一旦找到知音,便会萌生出真挚的爱情,我们比较熟悉的唐传奇《 李娃传》,描写的就是一位进京赴考的举子,与平康坊名妓李娃演绎出的旷世艳情。而《 霍小玉传》中的 李益是新科进士尚未得官,属于留京待选,也寓居在 妓女 霍小玉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