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廉伯公馆

陈廉伯公馆

中文名 陳廉伯公館
時代 清未民初
目录导航

建筑

主楼坐东朝西,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用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楼高五层,有法式的半地下室。首层正门入口两侧各设一壁灯。外墙水刷石米,巴洛克风格装饰,有丰富的线脚。地面铺大理石砖,柚木门窗,做工精细。楼南侧设旋转梯直上二至六楼,原有木扶手,铸铁楼梯栏杆。主楼外观及楼内主要结构保留完好,原来建有庭院,後改建为宿舍楼,现时已清拆。现主楼西北角有西式小亭,与公馆的凉亭相对。顶层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装饰,呈现出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

历史

民国

建於中华民国1930年代,屋主陈廉伯,曾任英国滙丰银行买办,後任广州商团团长,广东省商团总团长。曾作为荔湾俱乐部,是洋务工人及工商界知名人士的聚会活动场所。1946年转作两广监务公署办公地点,设宪兵把守。

共和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当局改作广东省水利厅宿舍,顶部瓦面被拆并僭建多一层以「安置」职工,後园部分园地被占用作小商铺。至2010年春节前因荔枝湾进行揭盖复涌工程才迁出。1993年被当局选定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2]

保育

2010年10月,有不少摄影发烧友发现,陈廉伯公馆里那条著名旋转楼梯的精美栏杆已遗失大半。楼宇也变成了施工队的临时宿舍。荔湾区文广新局表示,他们没有允许任何工人拆卸楼梯栏杆,原因是因陈旧而造成连片脱落,栏杆的拆件监理部门有保留,会进行修复并改造成博物馆开放。

至2011年7月,陈廉伯公馆被报道指,因长期空置没有修葺,其正逐渐取代塔影楼成为网民所称的新「鬼屋」。11月,《新快报》记者发现公馆仍然破烂不堪,晚上仍然有人住。广州市文化局表示当时正在准备修葺,但由於该建筑已经收归荔湾区管,所以具体修葺的时间和方案还不清楚。而荔湾区多个政府部门也无法提供陈廉伯公馆的修葺方案。

2014年7月22日广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处负责人刘晓明带领官媒到广州荔湾区陈廉伯公馆、番禺陈氏宗祠(善世堂)等本土历史建筑宣讲当局相关保育行动,透露市年度首轮文物修缮、保养补助资金中安排为陈廉伯公馆拨付90万元修缮补助。

故居的旋梯是影友最喜欢的“道具”之一故居的旋梯是影友最喜欢的“道具”之一陈廉伯公馆的旋转楼梯如今一片残败陈廉伯公馆的旋转楼梯如今一片残败陈廉伯公馆的旋转楼梯很有美感。陈廉伯公馆的旋转楼梯很有美感。陈廉伯公馆楼梯的护栏已不见踪影。陈廉伯公馆楼梯的护栏已不见踪影。挂着文物保护的牌,窗户却是破损不堪。挂着文物保护的牌,窗户却是破损不堪。被强行“开窗”的墙体。被强行“开窗”的墙体。长满青苔的墙体。长满青苔的墙体。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