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馆

周公馆

中文名称 周公馆
占地面积 364平方米
目录导航

历史概况

重庆“周公馆”坐落在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曾家岩50号,公馆前是是曾家岩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周恩来总理的铜像。正值清明节,总理铜像前摆放着祭奠的鲜花。前来“周公馆”参观祭奠的游客和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或是驻足观看一幅幅老照片,或是在总理的铜像前默默追思,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中,激励自身、思索未来。

“周公馆”是周恩来总理在抗战时期重庆的居所。一栋砖木混合结构的小楼,坐北朝南,中西合璧、折中主义建筑风格,灰色调,依岩而筑,临江而起,呈“回”字形,正中设有天井,古朴而神秘。整栋建筑占地面积364平方米,建筑面积882平方米,共有房舍21间。

据了解,曾家岩50号,本是重庆地方人士赵少龙的宅院,当时门外还是一条狭窄的街道。在1939年初,中共中央南方局办事处住房甚是紧张,而曾家岩地处市区,靠近国民政府,会客访友和与各界人士接触都很方便。邓颖超便以周恩来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公开名义,租用了曾家岩50号一楼和三楼的全部以及二楼东边的三间房屋,并对外称作“周公馆”。但实际上这里是中共中央南方局部分机构所在地,南方局军事组、文化组、妇女组、外事组和党派组均秘密设在这里。周恩来、董必武、叶剑英、林彪、王若飞等人在渝期间也都常住于此。

在内外环境都极其险恶的情况下,革命先烈们依然风雨兼程,为国奔忙。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在这里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国内国际统战工作,团结教育了广大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主义人士,发展壮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促进了中外各界朋友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和支持,为中国共产党赢得了国统区广大人民的民心。在当时,“周公馆”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政府陪都市中心的战斗堡垒,是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前哨阵地。[3]

今日新貌

在全国解放后,“周公馆”回到人民手中。1953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在这里筹建纪念馆。196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这里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闻名中外的纪念胜地。渝中区历来重视保护辖区内的红色遗迹,注重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的精神,同时注重对广大市民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培养市民形成良好的个人品质,努力提升城市文明形象,用实际行动向革命先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3]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