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志

邹平县志

地区 邹平县
书名 邹平县志
类别 地方志
目录导航

基本内容

由此可知嘉靖之前已有县志。 已知邹平县修志明代有6次、清代有9次、民国时期有1次。明志均早佚,但从后志中可略窥梗概。清代志书现存亦不齐全,北京、南京、山东、山东大学等图书馆都存有四五种版本的邹平县志。 县内存最早的《邹平县志》 ,是清顺治十七年(1660)由著名史学家、邹平人马?主修、顾炎武校订的,此志被誉为全国名志之一。此后有1913年县令栾星壑续修的《邹平县志》和1935年县长梁中权主持编修的《齐东县志》。

新编《邹平县志》 1982年6月始修,搜集文字资料1673万多字,九拟纲目,五易其稿,于1992年10月告罄。志书上限定于1840年,个别内容适当上溯至建县或有记载之始,下限止于1985年底。除序、概述、大事记、附录外,全志正文共分28卷,依次为:建置、自然地理、人口、政党社团、政权·政协、公安·司法、民政、劳动人事、军事、农业、林业、水利、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粮食、财税、金融、经济管理、文化、教育、卫生医药、体育、科技、风俗·方言·宗教、人物。

邹平县位于山东省中北部,黄河下游的南岸。今之邹平为原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相继合并而成。历史上三县均自西汉建置,历朝代更易,其建置时有省析割并,而三县沿革各成脉络, 自不混淆。新中国成立后,1956年,长山县与邹平县合并。1958年, 齐东县并入邹平县,始为今之县境。1985年,邹平县下辖3镇、14乡,总面积1251.75平方千米,有耕地7.91万公顷,人均0.12公顷。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部为山区, 长白山的摩诃顶为最高峰,海拔826.8米。中部、东部为山前倾斜平原,北部为黄泛平原, 地势最低点海拔仅有11.2米。境内河流566条,总长1322.5千米,纵横如织,汇成黄河、小清河、杏花河、孝妇河四大干流。境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最长,夏季次之,春秋季最短。人口64.5万人,其中99.99%为汉族,还有回族、 壮族、朝鲜族、满族、高山族等9个少数民族。矿产资源主要以铜矿、高岭土、耐火土、花岗岩、石料、砂子为主,还有金、银、钼、硫等稀有矿产。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野生植物共有47科140多种,栽培植物35科129种。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大豆、谷子为主,兼种高粱、绿豆、地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芝麻等,是山东省粮、棉生产基地县。 新中国成立后,邹平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迅速发展。1985年,全县社会总产值为61511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56倍,比1949年增长了11.2倍。工农业总产值4997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2.16倍,比1949年增长了8.9倍。粮食总产量28222.5万千克,人均占有粮食459千克。 棉花总产量2025万千克,为山东省产棉大县。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69.9%,机械化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1%,基本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农林间作化、河道林带化”的平原绿化体系,先后获得山东省林木良种开发县、全国林业科技推广样板县、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乡镇企业迅速崛起,1985年,全县乡镇企业有7586家,年产值15615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31.2%。1985年,工业总产值为2477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6%,比1978年增长了4倍。全县社会商品零售额16282万元,外贸出口额2616.04万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1.5倍和12.3倍。 邹平历史上曾出现过众多的文化名人,秦末伏生传《尚书》名闻天下,晚唐段成式撰《酉阳杂俎》播芳四海,五代田敏删定《书仪》、校刊《九经》,清初张实居寄情山水独标诗坛,马?推出力作《绎史》,成?呕心撰写《?园日札》。民国时期,著名学者梁漱溟创办乡村建设研究院,推行乡村建设运动。文化战线又涌现出李广田、刘建庵等一批著名文学家、艺术家。新中国成立后,县内有鲁迅研究专家薛绥之、训诂学专家郭在贻、美术家张道一、音乐专家银星等一批教授学者,皆在中国文化史上做出了贡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县。 邹平县现境域历史上分属邹平、长山、齐东三县,直到解放后才合并为一县。为了保存历史资料,在新编《邹平县志》中采取了“三县并立,资料并蓄,能合则合,不能合则分,以合为主的记述原则,尽量使三县资料有机结合,融为一体”。这是邹平县志的一个特色。 20世纪30年代,梁漱溟在邹平搞乡村建设运动,这是邹平县的一段特殊历史,资料比较丰富集中。乡村建设运动属于一个综合的、比较复杂的社会运动的集合体,本志采取了集中记述的办法记载了乡村建设运动,并将其放入附录。 军事卷单独设了“抗日根据地”一章,重点而较详细地介绍了邹、长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

新编《邹平县志》1994年获全国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