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

郑愁予

中文名 郑愁予
原名 郑文韬
主要成就 浪子诗人
主要荣誉 救国团青年文艺奖中华民国国家文艺奖新诗奖中国文艺协会文艺奖章时报文学奖
出生地 山东省济南市
籍贯 山东济南
笔名 愁予
国籍 中国
目录导航

人物经历

郑愁予郑愁予(3)郑愁予,童年时就跟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抗战期间,随母亲转徙于内地各地,在避难途中,由母亲教读古诗词。15岁开始创作新诗。

1949年,随父至中国台湾。毕业于新竹中学。

1956年,参与创立现代派诗社作秀。

1958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曾在基隆港务局任职。

1968年,应邀参加爱荷华大学的“国际写作计划”。

1970年,入爱荷华大学英文系创作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

诗人在80年代曾多次选为台湾各文类“最受欢迎作家”,名列榜首。曾获青年文艺奖(1966)、中山文艺奖(1967)、中国时报“新诗推荐奖”(1968)及“国家文艺奖”(1995)。

1985年获耶鲁大学无限期续聘,其妻余梅芳亦在耶鲁大学图书馆东亚收藏部工作。曾应聘为“中国时报文学奖”决审委员。[8]

1986年,台北《文讯月刊》(第22期)举行问卷调查,被读者送到“最受欢迎作家”诗类之首,也是所有文类作家中得票最多的人。另一由洪范书店出版的《随身读》系列,以销数论,台北《中国时报》与花旗银行合选的“影响台湾三十年的三十本书”,《郑愁予诗集》是唯一被选入的诗集。台北《联合报》选出50年代的30部文学经典,《郑愁予诗集》列为诗类“前茅”。电脑选举,得票第一。

90年代初期,香港政府审定的高中国文教科书选用郑愁予的两首诗,也是唯一的新诗。中国台湾自去年(1997年)起,在重新审定的高三国文课本里选用郑愁予的新诗。

1989年应香港市政厅公共图书馆之邀,主持“文学月诗讲座”。

1990年至1992年任台湾《联合文学》总编辑。

2002年,香港教育局将《雨说》一诗编入中学教科书,并将《水巷》一诗编入职校教材;同年,担任“香港双年文学奖”评审,并参加“科技大学现代文学座谈会”。

2003年接受美国加州注册世界文艺学院荣誉学位。

2019年5月8日,参加在湖南怀化举办的“以爱·乡愁”为主题的中国(怀化)海峡两岸诗歌音乐晚会。[8]

教育经历

天津市芦台镇第一中学。

北平崇德中学。

北京大学暑期文学班。

高中毕业于台湾新竹市的新竹中学。

中兴大学法商学院(现台北大学)统计学系毕业。

美国艾奥瓦大学艺术硕士。

工作经历

中国青年写作协会总干事。

美国艾奥瓦大学东方语文学系讲师。

美国耶鲁大学东亚语文学系讲师。

退休后,曾短暂时间于香港大学中文系任教,并于2006年9月,与白先勇等教授开办硕士课程。

《现代诗》编辑委员。

《联合文学》总编辑。

台湾东华大学荣誉教授、驻校作家。

台湾金门大学通识教育中心及闽南文化研究所。

主要作品

诗作作品

郑愁予作品郑愁予作品(3)重要诗作包括《梦土上》《衣钵》《窗外的女奴》《燕人行》《雪的可能》《莳花刹那》《刺绣的歌谣》《寂寞的人坐着看花》《雨说》等13首,及诗集《郑愁予诗选集》《郑愁予诗集Ⅰ》等2部。[9]

电视剧作品

  •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综艺节目

  •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纪录片作品

  •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作品赏析

  •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荣誉记录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创作特点

毕业歌 [10]
2015-06-29
饰演  郑愁予
导演  孙钊
合作演员  郑愁予;郑晓龙; 丘成桐

词条图册

毕业歌 [10]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