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堤吹腔

马堤吹腔

中文名 马堤吹腔
2 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导航

起源

文艺兴起自组剧团。“提起了东大桥,桃三春一顿刀,杀的御弟无依靠,御弟使的酸枣棍……”在马堤村的一个农家院里,10几个老人围坐在院中一起咿呀呀的唱戏。据当地人讲,老人们嘴里哼唱的正是备受当地群众喜爱的马堤吹腔。“马堤吹腔自清道光年间传入,历经9代传承,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 ”在农家院里,80岁的荆义思老人讲起了剧团的由来。

解放前,村里人为了谋生四处逃荒要饭,马堤吹腔被搁置下了。解放后,村里兴起了文艺,于是,荆义思、丁玉民等十几个人,在村中老艺人的口传心授下,很快就掌握了马堤吹腔的唱腔要领,并且学会了演奏笛子、笙、唢呐的技巧。他们之间相互取长补短,配合默契,没事就为村民登台表演,后来还成立了村里的剧团。由于马堤吹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村里人都跟着他们学,剧团发展至今已有40余人,随着马堤吹腔剧团规模扩大、会戏也多了,每逢有农村礼俗活动,十里八乡的常要邀请他们唱几出。

面临新形势团长出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娱乐传媒对民间戏剧带来巨大冲击,大家对传统戏剧的热情消减,学习继承马堤吹腔戏成了大问题。就在这个时候马堤吹腔剧团现任团长王玉坤挑起了传承的重担。

1993年,带着一腔热情,12岁的王玉坤开始学习起这个从小就萦绕在耳边的腔韵。没有武生的威武刚健,不比青衣的委婉端庄,更无法与唱腔甜润的红衣媲美,从小嗓子就不是太好的王玉坤以丑角起步,舞台上,他唱的部分并不是太多,但演技功夫上却丝毫没有懈怠。演丑角,王玉坤念白清脆流利、动作轻巧敏捷,造型乖张伶俐,很快得到了观众的认同。随着舞台经验的成熟,王玉坤被推选为剧团团长。

王玉坤受命于危难之际,当时马堤吹腔和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状况相似,后继乏人,日渐式微。“马堤吹腔已传了9辈近200年,在谁手中失了传,谁就是历史的罪人!”王玉坤朴实的话语,令人动容。

怀着强烈的责任感,王玉坤着手整理起《白云洞》等祖辈留传下来的手抄剧本。到2003年,他已整理出剧本5大本,共计9出成本戏、13出折子戏。在整理的同时,王玉坤等人还推陈出新,创作了《巧训儿》、《父子争印》等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巨变的现代吹腔剧目。

马堤吹腔保存了清代手抄剧本计100余册,剧目共40余个,曲牌60余支,戏曲服装200余件,其中百年以上的4件。2009年,马堤吹腔成功入选山东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得知这个消息时,全村一片欢腾。王玉坤说:“自从申遗成功后,真没想到,马堤吹腔又火起来了!每年正月初一到初十,剧团演出场场爆满。 ”

现状

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剧团的年轻演员也非常热爱这份“事业”。双胞胎兄弟王岳坤、王岳明是剧团里最年轻的两名演员,在老师傅的精心教导下,他俩熟练地掌握了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的本领,平时他们到外地打工贴补家用,农忙时,便回到村里干农活,平日里没事就练习演奏,每天晚上他俩都会练到11点多,在他俩的熏陶下年仅8岁的王国良等十余名小朋友争着要学吹腔,出现了传承后继有人的可喜局面。王国良说:“吹腔戏好听,我会和长辈们努力学习,让更多人了解马堤吹腔,把马堤吹腔更好的传承下去。 ”

马堤人没事都会唱几句吹腔,烦了,空闲了,就聚在戏台下唱上几嗓子,有点基础的挑个头,大家一呼百应,唱好了一片掌声,唱坏了大家哈哈一笑,唱声笑声锣鼓声,声声悦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