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中文名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学校类型 医药类
党委书记 孙兰俊
校址 泰安市泰山大街西段
创办时间 1956年
主管部门 山东省
目录导航

办学历史

学校创建

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前身系“山东省泰安助产学校”,1956年6月创建,隶属山东省卫生厅领导。专业设置仅有助产士,学制三年半。9月3日举行首届开学典礼。

1959年9月26日,省委决定以泰安助产学校为基础,将泰安专区人民医院附设护士学校和泰山大学医学系中医科合并,更名为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隶属省卫生厅领导,设医士、医士助产和护士三个专业。

1959年11月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被确定为省属重点中等专业学校。

1960年7月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改为济南医学专科学校。

1961年9月13日,根据泰安地委指示,将济南医学专科学校、山东省泰安中药学校、泰安县卫校、长清卫校4校合并为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

1962年8月15日按省人委通知精神,将学校中药专业迁移至莱阳中医药学校,并进行了移交工作。

文革十年

1966年6月19日,全校停课开展“文化大革命”。学校领导班子被冲垮,正常教学秩序被打乱,师资队伍受到严重冲击,学校基本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1969年1月23日,解放军138医院占用卫校校舍,学校迁到原138医院院址暂住。1970年10月,解放军200师占用138医院院址,学校又被迫迁到山东省财经会计学校暂住。直到1972年9月才搬回原校址。

1974年8月13日,经地区卫生局同意,以泰安卫生学校的名义分别在肥城、新泰、东平、莱芜、章丘等县医院各办一个护士班。

1975年2月25日,招收西藏学员99名,由西南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选送,共两个专业,其中妇产医士45人,医士54人。

走向正轨

1976年,教育事业走向正轨化。1977年开始采用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学校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教学工作上来,组建7个教学学科,在省卫生厅组织的教材编写中有13个学科的13名教师参加,其中主编8名,在全省中等卫生学校中名列第一。

1980年12月13日,泰安卫生学校和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合并,更名为泰山医学院,占用卫校校址,泰安卫生学校暂停招生,保留名义。

恢复建校

1984年6月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恢复建校招生工作,计划规模为720人,设护士、助产两个专业,校址暂设在奈河西路原泰安市职业病防治院院内。

1985年泰安卫生学校征用泰前办事处迎胜村土地55.04亩,开展了艰苦的学校建设工作。1987年9月1日学校全部迁入新址:泰安市泰山区迎胜东路8号。

学校隶属泰安市委、市政府领导,市卫生局主管。张一鸣任校长兼党支部副书记,刘洪波任党支部书记,康颂美任副校长。确立了“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的校风。

1984年9月成立中共泰安卫生学校支部委员会。

1985年9月20日成立共青团泰安卫生学校委员会,同年团委创办了《绿茵报》。

1989年1月,成立了中共泰安卫生学校委员会。确立了“勤奋、严谨、团结、进取”的学风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求实创新的治学精神”的校风。

1989年6月10日《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校刊》创刊。

1990年10月与新泰职业中专联合办学,在新泰招收三年制成人职工中专120人。

1992年8月13日,在泰安卫生学校的基础上成立了“泰山卫生进修学院”。当年开设大专层次的临床医疗专业;1997年增设了高等护理专业。2002年泰山卫生进修学院停止招生。

1992年10月中国农工民主党泰安卫校支部成立。

1992年11月20日泰安市医学科研情报所并入泰安卫生学校,《泰山卫生》编辑部也随泰安市医学科研情报所一起并入泰安卫生学校。至此,学校集教学、培训、情报三位一体,一套机构三块牌子。

深化改革

1994年3月学校成立了新的领导班子:邱玉水任党委书记、校长,范培玉任党委副书记,金云柱、赵从玲、徐国庆任副校长。

1995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保健处将周恩来总理生前使用过的“三荣”牌心电监护仪赠送给学校

1995年5月9日举办“5·12”国际护士节暨“白衣天使”塑像落成典礼。

1995年12月清源文学社成立。

1999年10月,被省政府确定为省部级重点学校。

2000年1月,山东省卫生厅主管、泰安市卫生局主办、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为编辑出版单位的医学学术期刊《泰山卫生》,获全国地市级优秀刊物,并由市级准印号升格为省级准印号。

2001年1月,成立“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国际合作中心”,同时“家政护理服务中心”不再隶属学校综合门诊部,一个机构,两块牌子, 2002年5月,“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家政护理服务中心”改名为“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同月,设立了“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驻上海办事处”,

2001年4月接入网通宽带专线,同时建立泰安卫生学校主页。

2001年6月4日,成立了“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泰安学院”,当年招收护理大专75学生人。

2002年9月,学校与北京中医药大学、湖北卫生职工医院、湖北荆门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并举行了首届远程、成人等学历教育本、专科层次的开学典礼。根据上级文件精神,2002年泰山卫生进修学院保留校名、停止招生。同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招收"三二连读"大专学生445人。

2003年2月21日,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泰安学院更名为“北京大学医学网络教育泰安卫校教学中心”。

为适应办学规模的需要,学校分别于1999年7月、2003年7月租用迎胜居委会两处院落约50亩地,2.2万平方米建筑,作为学校的西院、南院。

2003年1月28日创刊出版了国家正式期刊《社区医学杂志》。由山东省卫生厅主管,山东省农村卫生协会主办,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为协办单位。

与时俱进

2004年1月学校调整了新的领导班子:李一杰任党委书记、校长,金云柱任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赵从玲、徐国庆、亓福民任副校长。2004年5月邢爱丽任工会主席,2005年3月孙元儒任副校长;2006年7月赵从玲任党委副书记,刘琳任副校长,项岚任纪委书记,8月,荆丽艳任校长助理。

2004年3月16日被教育部授予“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4月28日,学校隆重举行国家级重点学校挂牌仪式。

2004年与澳大利亚投资集团合作成立“中澳现代护理学校”。

2004年9月16日隆重举行“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职业培训基地”和“中澳现代护理学校”挂牌仪式。

2005年泰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批准学校设立“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基地”,并为752名护理专业及康复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职业资格鉴定,合格率99.5%。

2005年2月建立合作办学办公室。2005年7月将就业指导中心、合作办学办公室、国际合作办公室合并,一个科室三块牌子

2006年4月在“心桥信箱”的基础上成立“阳光俱乐部”,解除学生的思想问题或心理障碍,为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提供帮助。

为使学校保持旺盛发展的势头,学校决定扩建新校。新校区将坐落在泰城西部泰山青春创业园区,占地400亩,一期工程计划投资1.2亿元。建筑面积11.7-11.8万平方米。现新校区的土地手续已经完备,总体规划设计已经完成,一期工程即将开工建设。

学术研究

学院积极调整思路,采取有效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加强学生文化素质和技能培养,开通中专升专科、本科和专科升本科的培养渠道,架起人才培养“立交桥”。

2013年,学院四名学生代表山东省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和职业英语技能赛项的比赛中分别获得中职组护理技能比赛二等奖和职业英语技能比赛优秀奖。

2014年又有两名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高职组)护理技能大赛并荣获二等奖;10月份,有三名同学获得全国康复技能大赛三等奖。由学院牵头制定的《山东省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已顺利通过省教育厅验收,将对推进全省护理专业建设,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提升各职业学校内涵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学术组织

  • 教育教学委员会

2005年12月,学校成立教育教学委员会。教育教学委员会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咨询、审议、指导和监督机构。

  • 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小组与评课小组

根据《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的要求,2001年9月,学校成立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小组。

  • 医学科研情报所

992年11月泰安市医学科研情报所并入泰安卫生学校,医学科研情报所的主要职责是医学信息研究与服务。

  • 涉外护理研究小组

涉外护理研究小组成立于2002年12月,由3人组成。主要从事涉外护理的研究及教学工作。翻译CGFNS(美国海外护士资格考试)和NCLEX-RN(美国注册护士资格考试)相关资料30余万字。编著《护士出国考试指南》约70万字,待出版。

  • 教研室

学校现设有26个教研室,分别承担着各专业学科的教学及科研工作。

学术资源

  • 《社区医学杂志》

创刊于2003年,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山东省农村卫生协会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山东大学卫生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为协办单位。《社区医学杂志》为半月刊,大16开本,88页码,刊号为:ISSN 1672-4208CN 37-1405/R,邮发代号为24-211,国内外公开发行。

  • 《泰山卫生》

创刊于1973年,双月刊,大16开本,48页码,山东省内部准印证1235号。《泰山卫生》是山东省卫生厅主管、泰安市卫生局主办的医学学术期刊,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为编辑出版单位。

  • 《山东省泰安卫生学校校刊》

创刊于1989年。创办校刊的主要指导思想为促进教学管理人员总结经验,探讨教学管理方法,使教学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传播新的教学管理理念,宣传学校,使学校的知名度不断提高。现本刊为16开,64页,不定期出刊,共出刊12期。

办学条件

专业设置

学院设有8个系部、11个行政处室和4个教辅机构,分设国家计划大专(包括三年制大专与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大专)和三年制中专,开设护理、涉外护理、助产、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术、卫生信息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口腔修复工艺、药剂、眼视光技术等19个不同层次的专业。其中护理和助产两个专业为高职高专提升发展能力专业,助产和医学物理诊查技术两个专业为市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学校有教职工409人。[2]

学校荣誉

学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扎实地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先后被表彰为“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中国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十大就业明星学校”、“2010中国职业教育十大就业典范院校”,连续12年荣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是卫生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职业培训基地。教育部两次来学院开展调研,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文化传统

学院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实践为主线,突出特色办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能力的提升为本位,努力争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校徽在设计理念上,以学院办学理念为依据,以护理职业特性为核心,充分体现学院的特色。在构图上,采用中国传统美学对称结构,稳重大气,主题突出。在造型上,以象征医疗救护和人道主义的“十”字作为主要形象,校徽校徽经过简形处理的双手托举着中间的心形,体现生命之托,突显人文护理、呵护生命之意,同时双手的造型又似嫩芽,象征着蓬勃的朝气和新生的希望;下方的山脉造型,则体现了以雄伟泰山为依托的地域特色。在色彩上,浅绿色象征着生命、健康、积极向上;红色则寓意着爱心、热情和奉献精神。[1]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孙兰俊
党委副书记 马腾文
党委委员、副院长 荆丽艳、张宗起、王安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广健
党委委员、宣传处(统战部)处长(部长) 孙洪田
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王建伦
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李波
党委委员、总务处处长 刘汉文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处长(主任)
高纪河

资料来源:2022年5月泰山护理职业学院官网[1]

校园环境

职务  姓名
党委书记
孙兰俊
党委副书记 马腾文
党委委员、副院长 荆丽艳、张宗起、王安民
党委委员、纪委书记 张广健
党委委员、宣传处(统战部)处长(部长) 孙洪田
党委委员、办公室主任 王建伦
党委委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李波
党委委员、总务处处长 刘汉文
党委委员、组织人事处(老干部工作办公室)处长(主任)
高纪河

词条图册

学校占地面积530亩,校舍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建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