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新闻网

中文名 中广新闻网
总部 台湾
旧称 中央广播电台
目录导航

介绍

   中广新闻网(BCC NEWS NETWORK)是 台湾地区唯一采取“时钟滚轮架构”,专门报导新闻的“全新闻” (All news) 新闻专业电台。 1949年中广随 国民政府播迁往台湾,继续担负 文化传播的使命,并逐步迈向企业化的经营,成为 台湾地区广播界最具代表性的广播公司。
  中广新闻网全体六十多位专业新闻工作同仁,全年无休的为全台湾、海外及大陆地区听众,提供最快速的新闻及最详实的报导。虽然中广新闻网是AM调幅的频道,但是在新闻专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深受广大听众的肯定。根据 世新大学2007年 媒体风云榜的 收听率调查,中广新闻网分别拿下了最公 正客观、提供 新闻资讯能力最强项目的第一名;此外提供 理财投资、财经资讯最强、最能提供 专业知识、最具深度、最具国际观,及最具台湾本地特色等项目也拿下了全台第二名。

中广新闻网中广新闻网

历史

  1949年6月,中广完成二十千瓦 短波机的装设以“自由 中国之声”名义开始对海外播音,奠定了海外广播的基础。1968年7月31日,中广成立第一座 调频电台,将台湾岛内广播带入调频立体身历声的新纪元;1973年,中广总部从 台北新公园迁至仁爱路;1979年成立“ 亚洲之声”,对 亚洲地区播音;1987年元旦,首先推出调幅立体广播节目;1994年8月,中广 音乐网开始启用数位化电脑播出系统,1998年起,中广各频道节目陆续兼以卫星与 微波传输至全省各地,并率先研发岛内数位广播革新方案,在在为中国广播史写下新页。2000年1月,中广总公司由仁爱路搬迁至松江路现址,迈入 千禧年的另一个 里程碑。 在节目方面,中广实施专业分网制度,设计不同类型的节目,以“区隔听众”,为不同属性和需要的听众,提供最完善的服务。中广的广播节目,共分为五个全国性的广播网,调频部分为 中广流行网(i like radio)、 中广宝岛网(Formosa Network)及中广音乐网(i radio);调幅部份则为中广新闻网( News Network)及 中广乡亲网( Country Network)。此外 新竹以北地区的听众也可透过台北AM747 客家频道收听到客语节目。 除了提供听众上述的优质类比广播节目外,中广自2000年3月起斥资上亿元,率先在台湾成立了第一家欧规Eureka 147系统的数位广播实验电台,以提供高品质的数位节目,听众透过数位接收机可以收听到六套中广数位节目,包括古典网、热门网、 大爱网,以及在类比频道也可同步收听的中广流行网、音乐网及新闻网节目。但在试播5年后,有鉴于主管机关对国内数位广播发展之政策生变,中广数位广播节目被迫于2006年4月停播,2007年9月申请架设许可证,期限至2008年9月止。
  中广于1965年至1997年之间接受政府委托,办理“自由中国之声”(The Voice of Free China)与“亚洲之声”(The Voice of Asia)的海外广播业务,这项业务虽然自1998年起已经转移到“ 财团法人 中央广播电台”执行,但中广从未放弃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广播公司,除了透过全球资讯网路,以线上收听方式,将新闻网、音乐网、 流行网、台北AM747客家频道及数位古典网节目同步向全球播送外,并授权中广海外姊妹台转播中广新闻网、流行网等不同时段的节目,以服务北美地区八大城市及 纽西兰 奥克兰市的海外华人听众。 在加强文化及 社会服务方面,为加强文化及社会的服务,中广对于 社会公益,一向秉持媒体的 社会责任,各网都会定量插播 公益广告,或于节目中配合宣传 公益活动与资讯。中广曾成立“中广国乐团”及“中广儿童 合唱团”担负发扬文化薪传的使命外,并举办多项听友联欢及慈善公益活动;为了回馈社会,中广曾于1991年成立“财团法人中广爱心园基金会”、由中广提拨基金,并接受中广员工及社会大众之爱心捐款,对国内及海外需要救助的民众提供援助,而且时常办理各项慈善活动。中广为因应时代变迁及 多角化经营策略,扩大服务层面,自1990年至2006年间曾成立“万世国际 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企划制作包括:商品、行销、批发代理、演艺、表演活动经济制作、 媒体广告行销企划、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 造势及活动承揽执行。

中广新闻网直播室中广新闻网直播室

频率表

  
AM657 台北、桃园
AM882 新竹
AM1413 苗栗
AM720 台中,彰化,南投
AM1350 嘉义
AM1296 台南
AM864 高雄,屏东
AM630 宜兰
AM819 台东
AM855 花莲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