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五味姜辛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出处 《金匮要略》卷中
中文名 苓甘五味姜辛汤
目录导航

处方

茯苓 12克;甘草 6克;干姜 9克;细辛 3克;五味子 6克

功能主治

温肺化饮。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用法

上药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禁忌

因本方药力较峻,凡中气不足,脾肾阳虚、孕妇等,皆应慎用。

运用

1.本方为治寒痰的常用方剂。以咳嗽痰稀色白,舌苔白滑为证治要点。   

2.若痰多欲呕者,加半夏以化痰降逆止呕;兼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温中降冲;咳甚颜面虚浮者,加杏仁宣利肺气而止咳。   

3.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属寒饮而咳痰清稀者可用本方。

附方一

   冷哮丸(《张氏医通》)   组成:麻黄 泡 川乌 生 细辛 蜀椒 白矾 生 牙皂 去皮 弦子,酥炙    半夏曲 陈胆星 杏仁 去双仁者,连皮尖用 甘草 生,各一两[各3克] 紫菀茸 款冬花 各二两[各6g]   用法:共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每遇发时,临卧生姜泡服二钱[6克],羸者一钱[3克],更以三建膏贴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主治与功用:温肺散寒,涤痰化饮。主治背受寒邪,遇冷即发喘嗽,胸膈痞满,倚息不得卧。   附:三建膏方 天雄 附子 川乌各一枚 桂心 官桂 桂枝 细辛 干姜 蜀椒各二两 上切为片,麻油二斤,煎熬去滓,黄丹收膏,摊成,加麝香少许,贴肺俞及华盖、 膻中穴。   冷哮丸所治寒痰哮喘为内外俱寒之实证。方中以麻黄合 细辛散外寒,蜀椒合川乌温里寒,皂角合胆星化顽痰,白矾合半夏燥湿痰,紫菀、冬花、杏仁利肺止咳化痰。方中用药较为燥烈,虚人慎用。   苓甘五味姜辛汤   【来源】《 金匮要略》卷中。   【别名】五味 细辛汤(《鸡峰》卷十一)、苓甘味姜辛汤(《 普济方》卷一四○)、桂枝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张氏医通》卷十三)。   【组成】茯苓12克 甘草6克 干姜9克 细辛3克 五味子6克   【用法】上药五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   【功用】温肺化饮。   【主治】咳逆。寒饮内停,咳嗽痰稀,喜唾,胸满喘逆,舌苔白滑,脉沉迟。

相关百科
返回顶部
产品求购 求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