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烈镇南部邮编:547000
区号:0778
面积:158.27平方公里
人口:3.9 万余人
行政级别:镇
行政代码:451228108
拉烈乡地图全乡共辖19个村(即拉烈、岜旺、福言、加佛、加红、三表、百加、地平、上第、尚律、弄社、中仁、隆翠、尚育、五仁、弄岩、弄长、崇业、律达19个村委会),488个村民小组,2000年统计人口数为30905人,2005年末总人口37826人,分布居住有壮、瑶、毛南、仫老等民族,属多民族聚居区。
全乡有初级中学一所,中心小学一所,村小学校18所。
全乡盛产橙果、野生山葡萄、黄皮、香蕉、猪花、黑山羊、山野土鸡等。
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春季阴雨连绵,日照时数少;夏季高温湿热,暴雨集中;秋季多晴朗,往往出现秋旱;冬季较寒,雨量稀少。都安县年平均降雨量为1726mm。
刁江是流经全乡的主要河流。刁江发源于南丹县车河镇打锡坡,由河池市保平乡古帝村流入县境,于百旺乡八甫村那浩屯汇人红水河。
境内流程12公里,集雨面积1985平方公里,河床宽50至100米,下切深15至18米,坡降1.15‰,年最高水位为124.67米(1973年),年最低水位为111.64米(1963年),多年平均水位为114.37米。年最大流量为1770立方米/秒(1984年),年最小流量为3.24立方米/秒(1975年),多年平均流量为了3.4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深为694.1毫米,径流量为23.04亿立方米。1945年洪水流量为3380立方米/秒,水位为128.88米,为历年之最。
全境东西北部为大石山区,南部为丘陵,刁江自北向南流经境内12公里,横跨于刁江的拉烈大桥修通后,拉烈在都安东部片的经济、文化、交通的地位将日益明显。过境县级公路46公里(都宜公路),1998年以来,新建村级公路77公里,屯级公路49公里,水泥路已经实现村村覆盖。
全乡耕地面积29171亩,其中水田2200亩,旱地26971亩,人均耕地0.8亩,后备耕地严重不足。境内有一定储量的煤矿。
近年来,该乡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明显增长。2002年全乡的GDP总值达4898万元,财政总收入为556.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9元。乡内农户以沼气池的建设带动家园生态建设,全乡共建成沼气池1380个,成功推广“养殖+沼气+种植”的生态庭院开发模式。
2005年以来,农民依靠科技发展循环经济,不仅减少养猪户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而且节约能源,创造出高效益。该乡已有近300户农民搞活了养猪、沼气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一体的循环经济,年创收300多万元。为引导乡村农民科技发展循环经济,在鼓励农户发展规模养猪的同时,该乡以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为契机,引导农民建设沼气池,用猪粪产沼气,减少养猪带来的污染,用沼气生火做饭、烧水、照明,节约能源,然后利用沼气废渣种植经济作物。
拉烈乡境内1949年前为拉烈、五仁、第班乡,1949年属东区,1962年为拉烈区,1968年改公社,1984年置拉烈乡。
该乡是革命老区,解放战争时期是游击根据地之一。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领导人曾在此开办农民运动讲习所。
拉烈乡敬老院是都安瑶山第一个最大的乡镇级敬老院,于2010年元月落成。敬老院处在四面青山绿水、花木丛生中,是一座花园似的小区,也是老年人活动中心。
敬老院集宿舍、集体餐厅、活动室、办公室、篮球场、门球场、艺台、休闲走廊为一体,配备2名管理人员专门服务,解决了40多名五保老人同时入住及该乡老年人的日常休闲娱乐及体育活动场所问题。入住敬老院的五保老人还享受到每人每月200元的供养金。同时,定期举办老年人门球、象棋、山歌等竞赛活动,加强老年人体质锻炼,缓解老年人精神压力,了却老年人老有所乐的心愿。
敬老院由来
地处大石山区、聚居壮瑶族的拉烈乡是都安的贫困乡之一,群众生活条件比较滞后。拉烈乡党委、政府为了解决五保老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及老年人休闲体育场所问题,了结老年人多年的心愿。多方联系资金100多万元,争取群众支持,在新集镇落实一块4000多平方米的场地并建成敬老院。